第724章 远交近攻
宁为太平犬,不为乱世人。
国家安泰,百姓安康,龙汉三年,大汉的许多百姓都在享受着这辈子以来最美妙的生活。明朝亡国虽然才只三年,可在大家的记忆里却已经彻底的远去。连那些文人士子们,都没有几个为前朝感怀。
新朝虽只立国三年,可许多百姓却觉得如今已是久安太平的盛世。
就连来自于遥远欧洲葡萄牙里斯本的唐诺德,就对大汉百姓的生活无比羡慕。当这个时代欧洲大多数国家的人还走在沙与黏土铺就的路上时,大汉的城市里却已经快将砖石公共道路普及完毕。
跟随着唐诺德一起前来的传教士直感叹此举过于奢侈。
可大汉的百姓觉得这样的砖石路走路脚舒服,鞋干净,不会有四起的灰尘,自得其乐。一路行来,唐诺德发现这个东方帝国的城市里,都有着极合理的规模,一条宽阔的石板街道,可以并行六车。
而且在街道的两侧,还会有一行常青的香樟、梧桐或者白杨。绿色美丽的行道树隔开喧嚣的马路,使另一侧的青石板人行道显得格外的优雅。
粗砖石路走马车,紧密的小砖块行人,行道树在中间把马路和人行道隔开。尤其让唐诺德他们惊叹的还是路边没有敞开的沟渠,也没有那臭味。这些汉帝国城市居然都有着极为先进的下水道系统,路两旁的水沟完全都是埋在地下,不会有丝毫臭味泛起弥漫空中。
每隔一段距离,还会有一根灯柱,到了黄昏时,就会有专门的人过来挂上灯笼点亮路灯。还有一个非常值得唐诺德称道,被他在日记里多次赞扬的则是这些宽阔而又美观的街道上。每隔不远还会有一个垃圾桶,甚至还都有着不收费的公共厕所,这让行人极其方便,而且里面还有专人打扫清洁,卫生很好。
这跟街道边上的公车站台一样,都是欧洲各国城市远远不及的。大汉的那些大城市。都有城市内的公共马车系统,有不少公共马车还是使用轨道马车,有固定的路线和固定的行经时间,要坐车的百姓只要在那些路边的站台等候就行。
公共马车,特别是采用轨道的公共马车,载力很大,只需要两匹马就能拉动很大的车厢,一次可以拉几十个人,却很轻松。坐在那公共马车上。基本上不会有太大的颠簸,坐在上层,在晴朗的天气时,甚至能够观赏城市的街景风光。
在站台等车的时候,还能在旁边的报亭买份报纸或者买份杂志,这个帝国的印刷业的报业似乎无比发达,报纸十分便宜,两文钱的买份报纸有时有七八张甚至十几张内容。不过里面商业广告很多,唐诺德听说。大汉的这些报纸都是靠广告业赚钱,因此他们的报纸售价才那么低,各大报纸都靠低价来争夺订阅量,而有了订阅量广告费自然就上来了。
在南方的一些城市里,还有丰富的城中运河,两旁房屋之间。一条运河往来行船,让人恍如到了威尼斯。
不过给唐诺德最大震憾的还是这个帝国的那些大城市,广州、杭州、南京、扬州、天津、北京,这些城市人口都是超过五十万的大城,尤其是广州、南京和北京。都是超百万人口的大城,一座城市,人口甚至比欧洲一个国家人口还多。
北京城很大,非常大,连城门都有几十座。
拥有无数的街道、里坊,商业区繁华无比,各种商品应有尽有,而且这个城市干净整洁的令人惊叹,更让人难以相信的是,这么大的城市,几乎看不到乞丐。
这里的房子很高,特别是商业区,四五层的楼房多不胜数,房屋鳞次栉比,城中的大钟塔,更是恍如已经突破天际。
仅看着这些,就足以让人震惊于这个帝国的富庶。
而那位陪着自己来的传教士安德斯曾经是生活在澳门多年,他也曾经来过北方,进过这座都城。但那已经是十年前了,十年前,这里同样很庞大,人口众多,但却完全是另一个样子。
一路上来的时候,唐诺德听安德斯说过许多他当年来大明京师时的见闻,比如北京城其实就是一个乱糟糟的巨大城市,里面有无数的乞丐等,城市脏乱差,百姓直接把垃圾倒在街上,甚至当街便溺,街道上到处都是牛马粪便......
可十年后,安德斯再进北京城的时候,差点以为自己到的是另一座城市。这里已经完全变了样,当年的贫民窟外南城,现在成了北京最繁华的商业区。内城也完全大变了样,笔直的街道,美丽的行道树,一排排的居民住宅,井然有序的街道,尤其是那份整洁与干净,让安德斯都有种混乱的感觉。
这里看不到衣衫破烂,面黄饥瘦的贫民乞丐,见不到各种低矮胡乱搭建的窝棚。在京城的东面,又一片片的房屋在拔地而起,那里正在建造的住宅区,里面有两层的砖瓦房,带个小院子,价值一千五百多块银元。
唐诺德听后觉得很贵,觉得肯定是豪宅,一万五千多块银元,相当于两百五十多英镑了,这个葡萄牙里斯本算是一笔巨款,一般的里斯本居住可能一辈子都不一定赚的到这么多钱。
但一千五百块银元,仅仅是购房款。还得交税,各种税费至少还得两百多块银元,然后这还仅是一栋空房子,要居住,还得装修,铺地板刷墙,院里种树、打井,建灶台垒火炕打制家具等等。
唐诺德惊讶于这样昂贵的居住成本,大汉京师的百姓怎么住的起。但他询问后得到的事实却是,东城区仅是一个新建的外城区,房价远不如最繁华的南外城,也不如贵族扎堆的内东城,和官员聚集居住的内西城。
这里有来自世界各地的商品,而且价格都很便宜。茶叶、蔗糖、奶酪、粮食,甚至是各种香料等,商品种类多,物价便宜。
这里还有世界最大的学校,最多的学生,整个大汉京师拥有各种各样的学校近百所。既有大学也有军校,还有各种专科学校,以及种种技工学校,还有许许多多的中学、小学。据说整个京师有不下十万学生。
这里还有许许多多的医院、药店、诊所,也有戏院、体育场。
一到夜晚,城市更加热闹。
唐诺德感觉自己来到了天堂,天堂也不会比这里更美好。
在见过外务司的官员后,唐诺德被安排进了钓鱼台宾馆,据说这个宾馆是京师最有名的宾馆之一。曾经是大汉科举时官方指定的举子下榻宾馆。
宾馆里住的很舒适,但唐诺德没有忘记自己此行的使命。
唐诺德是来与大汉建立外交关系的,代表的是葡萄牙王国。
就在去年,一直不满西班牙国王兼任葡萄牙国王的贵族们趁机发动兵变,他们突袭占领了里斯本王宫,处死国务大臣,迫令西班牙驻军投降,废黜西班牙国王菲力四世。拥立布拉干萨公爵若昂为新国王,称若昂四世。
葡萄牙本土和海外领地都先后宣布效忠若昂四世。
被西班牙国王兼管了六十年的葡萄牙。终于再次独立。
他们选了一个好的时间,西班牙这个日不落帝国已经日落西山,先是荷兰联省独立,多年战争让西班牙元气大伤,接着又是三十年欧洲大战,西班牙在这个大泥潭里几乎与大半个欧洲为敌。欧洲各新教联盟轮流上阵,车**战西班牙,西班牙流血不断,国力一天天损失。
加之美洲银矿产量下降,以及东方贸易的不断萎缩。使得西班牙日子一天不如一天。
葡萄牙人这个时候发起的王政复古战争,可谓是打了西班牙人一个措手不及。西班牙人在欧洲与法国人打了好几年了,陷在里面腾不出手。
虽然西班牙人如对待独立的荷兰人一样,就算打不赢战争,也坚持不承认他们独立。西班牙人也拒不承认葡萄牙人的独立,而且由于西班牙为了天主教的荣光征战欧洲异教徒,使得教皇也不肯在西班牙人承认葡萄牙人独立之前承认他们的独立,这让葡萄牙人有些势单力孤。
葡萄牙新国王若昂四世和贵族们很担心西班牙一腾出手来,就会大举反攻。因此他们迫切的需要找到盟友。
葡萄牙人最先找的是荷兰人,毕竟荷兰人跟他们一样都是从西班牙国王手下独立出来,还打了多年战争。但荷兰那些资本家并看不起葡萄牙人,也不愿意给他们同情。这些万恶的吸血鬼甚至一直在盯着葡萄牙人的海外殖民地,想要把葡萄牙的海外殖民地给趁火打劫吞并。
因此他们虽然与西班牙是敌对关系,却不愿意理会葡萄牙人,反想坐山观虎斗然后来个渔翁得利。
葡萄牙人若想得到荷兰人的联盟援助,就得接受荷兰人开出的许多趁火打劫的要求。
若昂四世转而向英格兰求助,查理国王倒是愿意支持下葡萄牙人,奈何如今英国内乱,议会派与国王正处于内战边缘,双方都在摩刀霍霍准备武力说话,这个时候哪有空管葡萄牙人。
葡萄牙人又去找法国。
欧洲大战中,法国趁机崛起,在老谋深算的黎塞留首相的经营下,法国似乎成了欧战最大的赢家。尤其是法国人在欧战前几阶段过后,各方都精疲力尽之后,才正式出兵参战,痛打西班牙和德皇,葡萄牙人本以为,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
然后法国人根本不理葡萄牙,看都懒得看他们一眼。他们根本就打骨子里都瞧不起葡萄牙人。
若昂四世当上了葡萄牙国王后,表面上与英国、法国、荷兰建立外交关系,但实际上,却没有得到丝毫的承诺与帮助。
复国者若昂精疲力尽,外交形势不妙,国内的情况也一样不好。
虽然已经独立,可葡萄牙人依然没有团结一致。下层的民众坚持支持新王,可很多贵族因为与西班牙有姻亲关系,而犹豫不决。只有一部份贵族是坚定的站在若昂四世一边。
大多官僚们拥护若昂四世,可资产阶有却多保持中立,耶稣会支持若昂四世,宗教裁判所则站在西班牙一边。
若昂四世由公爵变成了新国王,开弓已经没有了回头箭。贵族们可以犹豫摇摆,但唯独若昂四世不可以。
于是若昂四世决定将独立战争进行到底,他准备征召士兵,建立一支常备边防军。但不论是建立常备军,还是继续独立战争,都需要庞大的军费开支,若光靠向百姓加征赋税,也不现实,还容易失去百姓支持。
若昂四世想像荷兰资本家贷款,并向荷兰人购买战舰军火,但荷兰人的条件太高,他们一开口就是索要葡萄牙在东印度群岛的所有殖民地,包括马六甲以及印度果阿等地。
这样的要求,若昂四世不可能答应,可不答应,荷兰根本不肯借给他们钱,也不肯给他们造战舰售军火。
这个时候,东印度群岛爆发了一场战争。
曾经打生打死的英、荷、西三国试图联手打压新兴的东方帝国大汉,维护他们在东印度的贸易利益,他们此前也邀请了葡萄牙,但葡萄牙人当时拒绝了,不想趟这浑水,当时葡萄牙人都在谋划着独立的事情。
而现在从东方传回的消息,也证实他们当初的选择是对的。
英荷西的联盟,才刚建立就失败了。
汉军的反击战,迅速而又凌厉,西班牙凑起的舰队被堵在马尼拉,荷兰人的舰队被堵在巴达维亚,至于英国人,他们更是被堵在了东印度群岛之外,过都过不去。
东方的大汉帝国展示出来的强大实力,令若昂四世于黑暗之中看到了一线曙光。
派国王特使前往东方,去与大汉建立正式的外交关系,同时寻求这个强大东方帝国的帮助。(未完待续。)
ps: 感谢山青盈的打赏,谢谢!谢谢大家的月票,谢谢!
国家安泰,百姓安康,龙汉三年,大汉的许多百姓都在享受着这辈子以来最美妙的生活。明朝亡国虽然才只三年,可在大家的记忆里却已经彻底的远去。连那些文人士子们,都没有几个为前朝感怀。
新朝虽只立国三年,可许多百姓却觉得如今已是久安太平的盛世。
就连来自于遥远欧洲葡萄牙里斯本的唐诺德,就对大汉百姓的生活无比羡慕。当这个时代欧洲大多数国家的人还走在沙与黏土铺就的路上时,大汉的城市里却已经快将砖石公共道路普及完毕。
跟随着唐诺德一起前来的传教士直感叹此举过于奢侈。
可大汉的百姓觉得这样的砖石路走路脚舒服,鞋干净,不会有四起的灰尘,自得其乐。一路行来,唐诺德发现这个东方帝国的城市里,都有着极合理的规模,一条宽阔的石板街道,可以并行六车。
而且在街道的两侧,还会有一行常青的香樟、梧桐或者白杨。绿色美丽的行道树隔开喧嚣的马路,使另一侧的青石板人行道显得格外的优雅。
粗砖石路走马车,紧密的小砖块行人,行道树在中间把马路和人行道隔开。尤其让唐诺德他们惊叹的还是路边没有敞开的沟渠,也没有那臭味。这些汉帝国城市居然都有着极为先进的下水道系统,路两旁的水沟完全都是埋在地下,不会有丝毫臭味泛起弥漫空中。
每隔一段距离,还会有一根灯柱,到了黄昏时,就会有专门的人过来挂上灯笼点亮路灯。还有一个非常值得唐诺德称道,被他在日记里多次赞扬的则是这些宽阔而又美观的街道上。每隔不远还会有一个垃圾桶,甚至还都有着不收费的公共厕所,这让行人极其方便,而且里面还有专人打扫清洁,卫生很好。
这跟街道边上的公车站台一样,都是欧洲各国城市远远不及的。大汉的那些大城市。都有城市内的公共马车系统,有不少公共马车还是使用轨道马车,有固定的路线和固定的行经时间,要坐车的百姓只要在那些路边的站台等候就行。
公共马车,特别是采用轨道的公共马车,载力很大,只需要两匹马就能拉动很大的车厢,一次可以拉几十个人,却很轻松。坐在那公共马车上。基本上不会有太大的颠簸,坐在上层,在晴朗的天气时,甚至能够观赏城市的街景风光。
在站台等车的时候,还能在旁边的报亭买份报纸或者买份杂志,这个帝国的印刷业的报业似乎无比发达,报纸十分便宜,两文钱的买份报纸有时有七八张甚至十几张内容。不过里面商业广告很多,唐诺德听说。大汉的这些报纸都是靠广告业赚钱,因此他们的报纸售价才那么低,各大报纸都靠低价来争夺订阅量,而有了订阅量广告费自然就上来了。
在南方的一些城市里,还有丰富的城中运河,两旁房屋之间。一条运河往来行船,让人恍如到了威尼斯。
不过给唐诺德最大震憾的还是这个帝国的那些大城市,广州、杭州、南京、扬州、天津、北京,这些城市人口都是超过五十万的大城,尤其是广州、南京和北京。都是超百万人口的大城,一座城市,人口甚至比欧洲一个国家人口还多。
北京城很大,非常大,连城门都有几十座。
拥有无数的街道、里坊,商业区繁华无比,各种商品应有尽有,而且这个城市干净整洁的令人惊叹,更让人难以相信的是,这么大的城市,几乎看不到乞丐。
这里的房子很高,特别是商业区,四五层的楼房多不胜数,房屋鳞次栉比,城中的大钟塔,更是恍如已经突破天际。
仅看着这些,就足以让人震惊于这个帝国的富庶。
而那位陪着自己来的传教士安德斯曾经是生活在澳门多年,他也曾经来过北方,进过这座都城。但那已经是十年前了,十年前,这里同样很庞大,人口众多,但却完全是另一个样子。
一路上来的时候,唐诺德听安德斯说过许多他当年来大明京师时的见闻,比如北京城其实就是一个乱糟糟的巨大城市,里面有无数的乞丐等,城市脏乱差,百姓直接把垃圾倒在街上,甚至当街便溺,街道上到处都是牛马粪便......
可十年后,安德斯再进北京城的时候,差点以为自己到的是另一座城市。这里已经完全变了样,当年的贫民窟外南城,现在成了北京最繁华的商业区。内城也完全大变了样,笔直的街道,美丽的行道树,一排排的居民住宅,井然有序的街道,尤其是那份整洁与干净,让安德斯都有种混乱的感觉。
这里看不到衣衫破烂,面黄饥瘦的贫民乞丐,见不到各种低矮胡乱搭建的窝棚。在京城的东面,又一片片的房屋在拔地而起,那里正在建造的住宅区,里面有两层的砖瓦房,带个小院子,价值一千五百多块银元。
唐诺德听后觉得很贵,觉得肯定是豪宅,一万五千多块银元,相当于两百五十多英镑了,这个葡萄牙里斯本算是一笔巨款,一般的里斯本居住可能一辈子都不一定赚的到这么多钱。
但一千五百块银元,仅仅是购房款。还得交税,各种税费至少还得两百多块银元,然后这还仅是一栋空房子,要居住,还得装修,铺地板刷墙,院里种树、打井,建灶台垒火炕打制家具等等。
唐诺德惊讶于这样昂贵的居住成本,大汉京师的百姓怎么住的起。但他询问后得到的事实却是,东城区仅是一个新建的外城区,房价远不如最繁华的南外城,也不如贵族扎堆的内东城,和官员聚集居住的内西城。
这里有来自世界各地的商品,而且价格都很便宜。茶叶、蔗糖、奶酪、粮食,甚至是各种香料等,商品种类多,物价便宜。
这里还有世界最大的学校,最多的学生,整个大汉京师拥有各种各样的学校近百所。既有大学也有军校,还有各种专科学校,以及种种技工学校,还有许许多多的中学、小学。据说整个京师有不下十万学生。
这里还有许许多多的医院、药店、诊所,也有戏院、体育场。
一到夜晚,城市更加热闹。
唐诺德感觉自己来到了天堂,天堂也不会比这里更美好。
在见过外务司的官员后,唐诺德被安排进了钓鱼台宾馆,据说这个宾馆是京师最有名的宾馆之一。曾经是大汉科举时官方指定的举子下榻宾馆。
宾馆里住的很舒适,但唐诺德没有忘记自己此行的使命。
唐诺德是来与大汉建立外交关系的,代表的是葡萄牙王国。
就在去年,一直不满西班牙国王兼任葡萄牙国王的贵族们趁机发动兵变,他们突袭占领了里斯本王宫,处死国务大臣,迫令西班牙驻军投降,废黜西班牙国王菲力四世。拥立布拉干萨公爵若昂为新国王,称若昂四世。
葡萄牙本土和海外领地都先后宣布效忠若昂四世。
被西班牙国王兼管了六十年的葡萄牙。终于再次独立。
他们选了一个好的时间,西班牙这个日不落帝国已经日落西山,先是荷兰联省独立,多年战争让西班牙元气大伤,接着又是三十年欧洲大战,西班牙在这个大泥潭里几乎与大半个欧洲为敌。欧洲各新教联盟轮流上阵,车**战西班牙,西班牙流血不断,国力一天天损失。
加之美洲银矿产量下降,以及东方贸易的不断萎缩。使得西班牙日子一天不如一天。
葡萄牙人这个时候发起的王政复古战争,可谓是打了西班牙人一个措手不及。西班牙人在欧洲与法国人打了好几年了,陷在里面腾不出手。
虽然西班牙人如对待独立的荷兰人一样,就算打不赢战争,也坚持不承认他们独立。西班牙人也拒不承认葡萄牙人的独立,而且由于西班牙为了天主教的荣光征战欧洲异教徒,使得教皇也不肯在西班牙人承认葡萄牙人独立之前承认他们的独立,这让葡萄牙人有些势单力孤。
葡萄牙新国王若昂四世和贵族们很担心西班牙一腾出手来,就会大举反攻。因此他们迫切的需要找到盟友。
葡萄牙人最先找的是荷兰人,毕竟荷兰人跟他们一样都是从西班牙国王手下独立出来,还打了多年战争。但荷兰那些资本家并看不起葡萄牙人,也不愿意给他们同情。这些万恶的吸血鬼甚至一直在盯着葡萄牙人的海外殖民地,想要把葡萄牙的海外殖民地给趁火打劫吞并。
因此他们虽然与西班牙是敌对关系,却不愿意理会葡萄牙人,反想坐山观虎斗然后来个渔翁得利。
葡萄牙人若想得到荷兰人的联盟援助,就得接受荷兰人开出的许多趁火打劫的要求。
若昂四世转而向英格兰求助,查理国王倒是愿意支持下葡萄牙人,奈何如今英国内乱,议会派与国王正处于内战边缘,双方都在摩刀霍霍准备武力说话,这个时候哪有空管葡萄牙人。
葡萄牙人又去找法国。
欧洲大战中,法国趁机崛起,在老谋深算的黎塞留首相的经营下,法国似乎成了欧战最大的赢家。尤其是法国人在欧战前几阶段过后,各方都精疲力尽之后,才正式出兵参战,痛打西班牙和德皇,葡萄牙人本以为,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
然后法国人根本不理葡萄牙,看都懒得看他们一眼。他们根本就打骨子里都瞧不起葡萄牙人。
若昂四世当上了葡萄牙国王后,表面上与英国、法国、荷兰建立外交关系,但实际上,却没有得到丝毫的承诺与帮助。
复国者若昂精疲力尽,外交形势不妙,国内的情况也一样不好。
虽然已经独立,可葡萄牙人依然没有团结一致。下层的民众坚持支持新王,可很多贵族因为与西班牙有姻亲关系,而犹豫不决。只有一部份贵族是坚定的站在若昂四世一边。
大多官僚们拥护若昂四世,可资产阶有却多保持中立,耶稣会支持若昂四世,宗教裁判所则站在西班牙一边。
若昂四世由公爵变成了新国王,开弓已经没有了回头箭。贵族们可以犹豫摇摆,但唯独若昂四世不可以。
于是若昂四世决定将独立战争进行到底,他准备征召士兵,建立一支常备边防军。但不论是建立常备军,还是继续独立战争,都需要庞大的军费开支,若光靠向百姓加征赋税,也不现实,还容易失去百姓支持。
若昂四世想像荷兰资本家贷款,并向荷兰人购买战舰军火,但荷兰人的条件太高,他们一开口就是索要葡萄牙在东印度群岛的所有殖民地,包括马六甲以及印度果阿等地。
这样的要求,若昂四世不可能答应,可不答应,荷兰根本不肯借给他们钱,也不肯给他们造战舰售军火。
这个时候,东印度群岛爆发了一场战争。
曾经打生打死的英、荷、西三国试图联手打压新兴的东方帝国大汉,维护他们在东印度的贸易利益,他们此前也邀请了葡萄牙,但葡萄牙人当时拒绝了,不想趟这浑水,当时葡萄牙人都在谋划着独立的事情。
而现在从东方传回的消息,也证实他们当初的选择是对的。
英荷西的联盟,才刚建立就失败了。
汉军的反击战,迅速而又凌厉,西班牙凑起的舰队被堵在马尼拉,荷兰人的舰队被堵在巴达维亚,至于英国人,他们更是被堵在了东印度群岛之外,过都过不去。
东方的大汉帝国展示出来的强大实力,令若昂四世于黑暗之中看到了一线曙光。
派国王特使前往东方,去与大汉建立正式的外交关系,同时寻求这个强大东方帝国的帮助。(未完待续。)
ps: 感谢山青盈的打赏,谢谢!谢谢大家的月票,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