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章我会帮胤禛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格格放心, 五谷没事。”明夷这一睡就睡了五天五夜,可把身边的人急坏了。
  五谷之前已经醒来,倒是明夷一直昏迷不醒。太医们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
  “胤禛呢?”明夷又问起胤禛, 没有忘记胤禛那个时候额头都是血。
  “四爷也没事。”比起明夷的情况, 不管是胤禛还是五谷, 都要好的多。
  明夷一听心中的大石终于放下, 想要坐起来, 七巧和玲珑赶紧扶着她, 一动明夷才发现全身酸痛。
  “格格受了伤, 一定要好好休息。”感觉到明夷的不适, 七巧叮嘱明夷一声。
  “皇上呢?”明夷清楚身体的情况的确挺严重的,浑身上下没有一处不痛,但她既然活了下来, 把她害到这个地步的人,明夷绝不可能放过。
  “醒了。”玄烨在明夷醒来的第一时间就得到消息, 此时三步并作两步的走过来,坐到明夷的榻边,紧紧的握住明夷的手。
  明夷看着玄烨的神情间尽是忧心,应了一声, “查到幕后的人了吗?”
  “查到了, 准噶尔部,沙俄, 还有朝中一些对改革有意见的人。”不仅仅是一个人,而是多方的人一道出手,才会造就那样混乱的局面, 这些人玄烨一个个的解决。
  明夷早有预料, 因此道:“皇上已经想好怎么对付准噶尔部, 还有沙俄?”
  朝中的人只要玄烨查出来,玄烨绝不可能饶恕他们,这些人的下场只有一死,明夷也不过问。
  可是对外这些人动了手,若不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明夷咽不下心中这口恶气。
  “且听听。”玄烨没有要隐瞒明夷的意思,张口便要告诉明夷有何章程,这是玄烨这些日子和朝中的大臣商量得来的结果。
  明夷吃了这么大的亏,断然不可能不管,而明夷手中的事例有时候也能成为玄烨的助力,因此玄烨才会如实告知明夷。
  “皇上竟然出手,那我便帮皇上一把。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谁动的手就让谁死。”玄烨定然会同意明夷的主意,冤有头债有主,他们敢到木兰围场动手,弄出这么大的动静,不仅是想要明夷死,同时也想要玄烨死。
  如今明夷也想动手,两人一道合作,既可以达到震慑各部目的,又可以宣泄心中的怒意,何乐而不为?
  明夷说起自己的主意,玄烨听得细心,明夷是在玄烨他们已经商定的主意上增进了一些,既可以更快速的达到目的,又能展现大清的实力。
  “我的人都可以给皇上用。”同时明夷也将自己在蒙古以及沙俄的人全都愿意给到玄烨,只为了给他们一个永世难忘的教训。
  “好。”玄烨当然不会拒绝,既然明夷都已经补充,即刻让人实施。
  很快准噶尔部发生内乱,噶尔丹的侄子策妄阿拉布坦在内乱中被杀,这个时候大清的兵力杀入准噶尔部,极快的将准噶尔部控制住,同时本来在外虎视眈眈的沙俄,也接二连三发生动荡,沙皇被杀,国中因为群龙无首而斗得头破血流,都在为皇帝的位置费尽心思。
  趁此机会大清的大军开拔挺进,连夺沙俄几座城池,之前两国签订了和平条约,大清突然兴师进犯,沙俄控诉大清撕毁条约,可是大清却亮出沙俄意图刺杀大清皇帝,挑动大清内乱的证据,究竟是谁撕毁条约在先,有这些证据在不容人抵赖。
  因为在沙俄这里占得便宜,不少人提议乘胜追击,直接灭了沙俄一国。
  玄烨却很理智的提醒,这样的事情绝不能做,否则会引起沙俄百姓的怨恨,没有人允许自己的国家被人所亡,沙俄一国国力并不弱,而且大清如今对准噶尔部用兵,可以打的沙俄措手不及,夺得几个城池,但如果想要打下整个沙俄,痴人做梦。
  人得有自知之明,玄烨不可能无视这一点。
  更不会因为旁人的几句话,就以为大清真的天下无敌。
  给人一个警告,让人知道大清不是好欺负的,其余的更要审时度势,而不是妄自尊大。
  对外的敌人,一个个打老实,一个个让他们懂得大清的强势;可是对内,内贼随着抽丝剥茧的查下来,越查牵扯的人越多,线索所指不仅仅是太子胤礽,大哥胤禔,三阿哥胤祉,这些人,竟然都脱不了干系?
  玄烨将这些证据丢到他们面前的时候,一行人已经回到了京城,在畅春园内。
  木兰围场这么大的动静,死了多少人,就连玄烨和明夷都差点死在那里。
  这些日子以来,朝堂全都噤若寒蝉,谁也不敢多提多说不该说的话。生怕在其中动作过多,而让自己陷入泥潭之中。
  就这样大家也都知道,因为木兰围场的行刺一事,玄烨死死的盯着所有人,包括所有的阿哥。
  查来查去查到的人牵扯太多,也让查案的人心惊胆战,一时不知如何是好。
  最终莫可奈何,全都禀告到玄烨的面前,由玄烨决定到底如何处置他的这些儿子们。
  玄烨在看到这些所谓的证据时,额头的青筋不断的跳动,同一时间召集三个儿子一道前来,同时把证据摔到他们的面前,一个两个看到这些证据所指,全都跪下喊冤枉道:“阿玛,儿臣冤枉,儿臣冤枉。”
  “喊冤枉的时候,想想你们都做了什么。”玄烨的脸色铁青,得到这些证据,玄烨是不是相信眼前的这三个儿子,为了要置玄烨于死地,所以和外人勾结策划这样惊天动地的刺杀,却是另一回事。
  “阿玛,儿臣真的没有。”去木兰围场这一路上,谁都不曾安分守己没错,可是要说他们想杀玄烨,要置玄烨于死地,他们还没这个胆。
  玄烨冷笑地道:“那么你们告诉朕,这些都是什么?刺客到底是怎么混进木兰围场的?又是谁把胤禛的帐篷告诉这些刺客的?”
  胤祉眼孔放大,有些事,确实是他做的,明夷和胤禛加注在他身上的耻辱,胤祉从来没有忘记过。
  无论在什么时候,如果有办法能够让胤禛和明夷过得不好,胤祉一定会倾尽所有做到。
  可是算计胤禛和明夷和算计玄烨本来就不是一回事,明明这些人原本应该只是要给胤禛一个教训。胤祉也不知道到了最后怎么就变成了行刺玄烨的人。
  “说,你们不是一向能言善辩,怎么这个时候不说话了?”玄烨相信查到胤祉相关的事情,那些点点滴滴绝对不会有假。
  因此玄烨看着胤祉的眼神,冷得让胤祉不断的发颤。
  “阿玛,我是想给四弟一个教训,可是绝无害四弟之心,也无害阿玛之心,请阿玛明查,请阿玛明查啊!”事到如今,胤祉根本没办法继续否认,铁一样的证据证明他做过的事。
  如何把刺客安排进去木兰围场,又是怎么把胤禛所在的位置告诉那些人,所以那些人才能准确无误的找到胤禛,更能在行刺之后躲到胤禛所在的帐篷之内,想要瞒天过海。
  如果不是明夷,想起最危险的地方最安全,因为胤禛的失踪,所以没有人会注意到胤禛的帐蓬,他们确实可以利用这个空隙逃出升天。
  “只是想给胤禛一个教训。”玄烨并不蠢,当然明白这个时候的胤祉之所以会如此坦然的承认犯下的过错,那是因为比起行刺君父,算计胤禛的罪名反而是最轻的。
  人都懂得趋吉避凶,胤祉当然也不例外,玄烨难道不懂这个道理?
  “阿玛,请阿玛相信儿臣,儿臣绝对没有谋害阿玛的意思。”胤祉其实在木兰围场闹出那么大的动静后,就已经心惊胆战,害怕事情最后查到自己的身上。
  越怕什么越是来什么,之前玄烨忙着收拾准噶尔丹,收拾沙俄。一时没想腾出手好好的整顿朝中这些勾心斗角。
  但是现在,准噶尔部那边已经落入大清的掌握之中,再不可能威胁大清,沙俄如今内乱不平,自顾不暇。
  外敌既然已经平定,就该好好的收拾内部的问题。
  先前那些查到的人早就已经下了地牢,最后这样抽丝拨茧,无非是为了避免有人趁乱逃脱,玄烨断然不可能让潜在的危险留在自己身边。
  “现在你说的话,朕是一个字都不信。”玄烨的目光死死的盯着胤祉,胤祉费尽心思,绞尽脑汁的开脱,所有的理由玄烨都不信。
  “阿玛,阿玛我真的没有。”胤祉明白,如果没有办法让玄烨相信自己,那么从今往后他的一生就毁了。
  “来人,将三阿哥押回府邸,从现在开始不允许任何人和他接触。”玄烨一声令下,无论胤祉究竟为了什么才会帮助那些刺客,但这些刺客的确想置玄烨于死地,那么胤祉就要为此付出代价。
  “阿玛,阿玛。”胤祉听到玄烨对自己的处置,如何愿意就此罢手,苦苦的哀求,希望玄烨网开一面。
  但是玄烨却连再看他一眼的意思都没有,挥手让人将他拖下去,目光落在胤禔和胤礽的身上。
  胤祉的所有叫唤落在他们两个人的耳中,都是对他们的警告,而他们细想自己做过的事,最终都不约而同的看了对方一眼。
  “儿臣确实出手构陷大哥,儿臣只是想除了大哥,但儿臣对木兰围场刺客的事情绝对不知。”胤礽第一时间认错,把他犯下的过错如实的告诉玄烨,希望玄烨能够看在他主动承认的份上,不要深入追究。
  胤禔是想喊冤的,没想到不用他喊,胤礽竟然承认了,不可思议的看着胤礽。
  “浑水摸鱼,借朕的手铲除足异己,你们可真是好样的。”玄烨在说出你们两个字的时候,显然胤礽也意识到他做的事情也有另外的人同样在做,这个人就是胤禔。
  胤禔此时连忙地道:“儿臣不过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嘭!”谁也没有想到,玄烨在听到这句话的时候,竟然从龙椅上走下来,一脚踹向胤禔的胸口,直把胤褆踹倒在地,胤禔打了一个滚才停下,却不敢动,伏首而跪着道:“阿玛。”
  “听听你这引以为傲的口气,看来你很得意自己的一番作为。”玄烨气的胸口阵阵起伏,每一个儿子在玄烨经历生死的时候,都有自己的算计,他们究竟有没有担心过他的生死?
  胤祉的所作所为看起来是冲着胤禛去的,实则究竟知不知道刺客的目的,纵然是玄烨都不能确定,但本着宁可错杀一百也不能放过一个的心态,玄烨绝不可能饶恕胤祉。
  查到胤禔和胤礽的事,玄烨更知道这两个人在互相栽赃嫁祸,都想让对方因为这些事惹怒玄烨。
  玄烨想查清这件案子的时候,儿子们却做出这样的事情,怎么不让玄烨愤怒?
  胤禔毫无知错的样子,而是引以为傲,那对玄烨来说更是不能容忍。
  “拖下去,从今往后不必再来见朕。”玄烨一声令下,也就决定了胤禔的下场,不必再来见他,那就意味着在玄烨的心里,玄烨再不肯多看胤禔一眼。
  胤禔连声地叫唤道:“阿玛,儿臣不服,儿臣不服。太子和儿臣一样做了同样的事,为何只处置儿臣,却不处置他?”
  “还轮不到你跟朕说这样的话。”玄烨从牙缝里挤出这句话,挥手让人将胤禔带下去,胤禔无论怎么挣扎都挣扎不开,就算再怎么叫唤着玄烨,玄烨也没有一丝犹豫。
  这下屋里就剩下胤礽,胤礽并不认为玄烨会不处置自己,因为玄烨落在他身上的视线,冷得让胤礽浑身都地发颤。
  “你好自为之。”父子僵持不下,半天都没有其余的动静,玄烨忽然说了这一句转身就走。
  胤礽本来跪在地上,听到玄烨的话,不由自主的抬头看向玄烨离去的身影,胤礽并没有因此而松一口气,反而越发觉得可怕。
  玄烨离开之后,第一时间走到明夷的房间,明夷回到京城以来一直静养,身上的伤虽然可以下床走动,太医再三叮嘱一定要好好休养。人虽然看起来渐渐痊愈,但这一回受伤对明夷的身体损害极大,补药什么的该用都得用。
  明夷正在喝药,并不喜欢药味的人,捏着鼻子只能喝下。
  玄烨看着明夷清减许多的面容,走了过去拿着帕子为明夷拭过嘴角的药汁,看得出来,玄烨的心情不好,其他人纷纷自觉的退了出去,把空间留给玄烨和明夷。
  “胤禛之所以会暴露是因为胤祉,我已经下令将他禁足府中,往后不会让他再出来。”玄烨为明夷拭干嘴角的药汁,握住明夷的手,把方才做的事告诉明夷。
  明夷听着问道:“背后再也没有人浑水摸鱼?”
  “有。”玄烨并没有要瞒着明夷的意思,肯定的告诉她,的确有。
  说完之后玄烨并没有下文,明夷同样没有追问的意思。
  “以后不会再有同样的事发生。”玄烨似乎并不想再继续那个话题,如何处置其他的人,玄烨心中有章程,所谓真正的幕后主使者,其实不过是相互之间你利用我,我利用你,到了最后一件小事变成了大事。
  如果当真要查个水落石出,谁都不干净。
  玄烨心里有数,明夷从玄烨的话里也能明白那是什么样的局面。
  至于玄烨这一句,不会再有同样的事情发生,明夷只是笑了笑,不置可否。
  他们其实心里比谁都清楚,处在他们的位置上,就算他们不想动,也有太多的人推着他们动。
  每一个人都各有各的心思,也有自己的算计。
  就好像尔容一样,不过是因为阿玛对玄烨有救命之恩,却也把她推到人前,引起所有人的注视的,每一个人都在算计她,也在打量利用她可以达到什么样的目的。
  最终,不过是一个少女怀春,不愿意嫁给一个人的事,却闹得人尽皆知,连破坏满蒙关系的话都出来了。
  身在局中,开始由不得你,结局更由不得你。
  “胤禛可曾说接下来有何打算?”明夷一笑,玄烨知道是什么意思,但同时玄烨也在考虑胤禛经过这一回的事情后有何打算。
  虽说胤禛没有性命之忧,却也是伤了脑袋,一直都在家中静养,外面的是传得沸沸扬扬,每一个人都在查究竟是谁坑了胤禛,胤禛都不急不躁,如此沉得住气,倒是和明夷如出一辙,玄烨想知道胤禛和明夷说了什么。
  “这些日子我顾着养伤,外面烦心的是胤禛,就算来看我也从来不提。再者这件事是他行事不够缜密,才会中了别人的算计。别的事都可以请人帮忙,关乎切身安危的事,总该让他学乖。至于其他的,只看皇上如何安排,他又哪来置喙的余地。”明夷知道玄烨也想弄清楚,胤禛在经历过这一回生死之劫后有什么样的想法,但明夷从不追问胤禛的决定和选择。
  已经长大成人的胤禛,会知道自己要什么,也会从这样的危局之中明白一些从前或许并没有深刻意识到的道理。
  “你是真不着急。”明夷说起胤禛的时候,神色间没有一丝忧虑,就好像胤禛并没有经历过生死关头。
  明夷低头一笑道:“最急的时候已经过去了。”
  胤禛落在那些人手里的时候,是最着急的时候,明夷选择用自己交换胤禛,而且当机立断的杀人,那是真正的生死关头,再没有比那一刻更值得让人着急。
  既不是生死之大事,其他又有什么可急的。
  “我以为这辈子你都不会再为任何人豁出性命。”玄烨一怔,但也把这些日子一直藏在心头的话说出来。
  明夷在意胤禛的生死,这一点玄烨从来没有怀疑过,但在生死抉择,只能有一个人活下来的时候,明夷依然毫不犹豫地选择了胤禛,这是出乎玄烨意料的。
  “我若是不去救胤禛,这世上还会有谁去救他?”在看到胤禛被人挟持的时候,明夷根本连多余思考的时间都没有,当机立断就决定用自己交换胤禛。
  大概也是在那个时候明夷才真正的觉得自己像个母亲,不会看着孩子去死。
  “虽然生下胤禛不是我所愿,可既然我生下了他。皇上让我成为了一个母亲,很多时候或许我在不自觉间也会做出一个母亲该做的事。或者没有在生死关头,那些理智会一直都在我的脑子里,一旦面临像在木兰围场的情况,我应该还是会做出同样的决定。”明夷坦然的把自己的心绪变化告诉玄烨。
  虽然这样的心情是明夷从未想过会遇到的,但真正碰到的时候,明夷确定自己会勇敢的去面对。
  明夷一直以来都是一个坦率的人,坦率的承认自己所有的喜怒哀乐,坦率的拒绝胤禛的靠近。
  现在就算明夷为胤禛愿意付出生命,明夷做了也敢告诉玄烨。
  玄烨不知如何接话,他比谁都清楚,明夷是个温暖的人,所以当年才会想让明夷生下他们的孩子,目的只是为了让明夷有舍不下的人。
  只要明夷割舍不下一个人,这一辈子,她都会留在他的身边。
  如今玄烨算是得偿所愿吧,但玄烨却又高兴不起来,因为能让明夷付出一切,割舍不下的人是胤禛而不是他。
  “如果我告诉皇上说,以后但凡是胤禛想要的,我会尽我所能帮他达到,皇上会如何?”明夷能够察觉到玄烨情绪的变化,因此在这个时候说出这样的一句话。
  玄烨品出其中的意味,目光和明夷对视,“任何东西?”
  “任何东西。”相互之间都明白对方指的什么意思。明夷点了点头,真诚地告诉玄烨,任何东西。
  “我知道了。”玄烨如此回应,也只有这样的回应。
  朝堂之上,因为木兰围场发生的刺客一事,三阿哥胤祉被圈禁府上,大阿哥胤禔被玄烨所弃,看起来好像这一回的事件胜利者是胤礽。
  其他的相关人员都被玄烨处置,该斩首的斩首,该流放的流放。明夷平安无事的活了下来,事情也就就此终结。
  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胤禛越发的沉稳,之前低头做事不说话的人,如今更显得老练。
  相较于太子胤礽一直努力拉拢人,就连比胤禛年幼的胤禩也慢慢传出贤王之名,很多人各自为营,胤禛却依然我行我素,并不与朝中的大臣有过多的往来,也不像他们那样急于收拢人心。
  争是不争,不争也是争。
  所有的人都在棋盘上拼过,看起来是执棋者,可是棋局一开,人心浮动,再也不是玄烨能够控制的,而且玄烨看起来好像放过胤礽,但胤礽的势力,被玄烨不断的压制,胤礽的人接二连三的被丢官罢爵。
  胤礽心里比谁都清楚,玄烨根本没有忘记木兰围场一事中他犯下的过错。
  明白这一点的也包括胤禛。
  距离木兰围场的事情发生三个月之后,明夷身上的伤完全康复,胤禛才寻一个机会和明夷谈谈。
  正好玄烨应付朝臣,明夷一个人在花园中散步,胤禛远远的走来。
  木兰围场的事情,直到现在明夷和胤禛都只字不提,好像从未有过这件事一样。
  但是各自心里都清楚,现在并不是说这些事情的时候,不说不是因为避之不谈,而是时候未到。
  “额娘。”胤禛今天穿得格外的齐整,身边跟着的也仅是王庸而已,同明夷行了大礼,这样的郑重,那么多年来第一次。明夷看向身后的人道:“都先下去吧。”
  王庸亦是自觉的跟着其他人一道退出去。
  四下都是一片空旷,花草树木一目了然,藏不了人,离得远的人也听不见他们说话。
  “额娘。”胤禛再唤一声,明夷应一声。
  胤禛走了过去扶着明夷道:“这一次如果不是额娘的话,我已经死了。”
  那些刺客想要胤禛做什么?既然是胤祉把人放进来的,这些人极有可能要的是胤禛的命,只是因为身处在木兰围场中,想要逃脱,还需要利用胤禛,所以才会没有直接动手要了胤禛的命。
  在胤禛落在那些人手里的,还清醒的时候,究竟想着什么,只有胤禛心里最清楚。
  那样的恐惧,那样的无力,是胤禛第一次尝试,却也让胤禛见识到,为了所谓的权势,多少人可以舍弃所有。
  什么兄弟情分,什么骨肉血脉,都敌不过妒忌怨恨和对权势的渴望。
  “额娘,同样的事我不想再有第二次,所以额娘,我要争。而且一定要争到。”从前胤禛就有了这份心思,只是那个时候藏得太深,而且并不会轻易显露,现在胤禛打定了主意,无论如何他都要得到。
  “好。”明夷早就明白,胤禛经过这一回的事,只会更迫切的想要达到心中隐藏的欲|望。如同她和玄烨说的,她一定会帮胤禛,那么无论胤禛想怎么样,明夷都会帮到底。
  胤禛道:“这些年虽然额娘明面上从来没有帮过我,但我清楚我身边的这些人,他们都是额娘的人。征知书院,我的确不需要太过靠近,只要我向他们展示自己的能力,证明我值得他们依赖,值得他们效忠,他们会选择我的。”
  “这些事我们心里有数即可,不必闹的人尽皆知,尤其不能让你的阿玛知道。”明夷沉下脸叮嘱胤禛,想让胤禛明白,有些事,不能说出口,说出去了,最后只会让他们陷入被动。
  “你该知道我布下一个很大的局,这个局如果你想完全接手,你现在还不够格。”明夷这么多年的影响力不是一朝一夕造就的,同样,如果胤禛想要接手,就必须一步一步的来。
  “我的一切都可以给你。只要你认为自己有能力承担得起。”明夷造就的局面对大清的影响无异于是远大的,纵然玄烨也未必能预料到,明夷要改变的不仅仅是大清的百年,甚至是数百年乃至千年之后的事。
  胤禛的眼中迸发出一道光,再没有人比他更明白明夷诸多准备究竟都为了什么。
  明夷为了自己,同样也为了这个天下的百姓,所以一直步步为营。
  不能否认的一点,明夷的确影响着大清,对于大清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这样的地位对于胤禛来说就是极大的助力。
  “胤禛,就算你要争这个位置,你也要想清楚以后你要把这个天下变成什么样子?只有你心里有数,清楚要做什么,这条路你才能真正走下去,不会有任何人阻拦得了你。”明夷清楚胤禛想要这个位置,但是坐上这个位置之后承担的责任,胤禛是不是想清楚了?
  “你该知道这些年我不断的让你阿玛改革,因为大清的这些问题,虽然现在不明显,但是却对大清极大的影响,一时没有爆发出来,那是因为大清还处在相对平和的局面。一旦这份平和被人打破,与之而来的将是灭顶之灾。”
  “身为一个君王,得有远见,不仅要看到国内的情形,也要看到国外的。郑和下西洋就是最好的证明,既然我们可以到别国去,如果他国比我们更强大,他们也可以来到我们的国家,欺压我们的百姓,打杀我们的臣民。”
  虽然这些想法明夷早就告诉过胤禛,但现在明夷依然想给胤禛加深这些想法。
  刻进骨子里,才会一辈子忘不掉,才会永远的记住这一点。
  “这些年在外的船队,每年都会把他国的情况送回来,我一直都在注意,也发觉虽然看起来其他国家的情形似乎并不比我们好,但是也不见得比我们差到哪里去。而且他国的一些东西还是我们没有的。”
  明夷既然想要胤禛知道天外有天,国外有国,而不妄自尊大,关于国外的一切,明夷都让人尽可能的收集回来,送到胤禛的面前,让胤禛看。
  结果很明显,胤禛确实很关注国外的事件。
  “是啊,作为一个帝王。又怎么能只看眼前的利,而不考虑长远。当有一天别的国强大到,我们无法自守,那个时候的我们会落得什么样的下场?”战争从来都是血淋淋的,不会因为你无害而被厚待。
  人如果打到了家门口,当你没有能力保护自己,注定就要被人欺负。
  “西学推广多年,往后,你也要注重这方面。人才人才,不是只有读书好的人才叫人才,各行各业只要有一技之长,这都是人才。”明夷和玄烨学了那么多年的西学,最有发言权。
  在征知书院一推行,效果亦是明显的,至少再不是人人都一心认为读好书才有用,其他的都是无用之功。
  “识人之能,这是最重要的。”明夷的目光落在胤禛的身上,如果一个人既没有本事,又没有识人之能,是成不了大事的。
  胤禛这些年的确没有结党营私,暗地里也没有私下养什么人。
  但是这和有没有识人之能是两回事,明夷要看到的是,胤禛究竟懂不懂得什么样的人可用,什么样的人不可用?
  “我送到你身边的人你能收下,但是这么多年你曾发现过什么可用之人吗?不结党营私和识人用人是两回事,你要懂得区分。”明夷特意提出这一点,“身为皇子,你有举荐人的资格,你用过这个资格吗?”
  胤禛微微一顿,这么多年休养生息,为了不引起任何人的注意,胤禛的确没有和过多的人有所往来,当然也没有举荐什么特别的人。
  “这是你极为致命的弱点。”明夷看着胤禛再一次重申这一点。
  “有些人不必太多,一两个能颠倒乾坤的人足够。”明夷用人从来只在精,不在多。也希望胤禛能够牢牢的记住这一点。
  “孩儿明白。”胤禛选择在这个时候和明夷表明心意,定然是要一争到底,何尝不是等着明夷为他指点迷津。
  明夷的一番话,既让胤禛明白自己如果达到那个目标之后,又将朝着什么样的目的前行,同样点拨胤禛,如何才能真正让深居于皇位之上的玄烨愿意接受他的取而代之。
  “你得记住最重要的一点。你可以有争这个位置的心,但是你不能像他们一样陷害人。贪赃枉法,有损大清的事情,绝对不能做。他们犯下的错误,你要引以为戒。否则你和他们没有差别。”明夷最后叮嘱胤禛,胤禛重重的点头。
  他要真是因为这些人的手段层出不穷,没有底线,必让玄烨无法接受。
  如果真的败在他们的手里,注定胤禛将来没有活路,既然如此,胤禛怎么能让自己死?
  争赢了才能活下去,那么胤禛一定会争到底,更一定得赢。
  “你的心思,我的心思,都可以坦然的告诉你的阿玛,所以在他的面前,你不必遮遮掩掩,怎么想的你就怎么告诉他。他若喝斥于你,自可据理力争,你不畏。”明夷更是告诉胤禛他的这份心思明夷知道,玄烨也知道,不必为此觉得羞愧,也不用觉得不好意思。
  玄烨一直就希望儿子们能够相争相斗,只是在这争的过程中,不能越了玄烨的底线。
  那些底线,其实明夷已经告诉了胤禛,胤禛只要记住,定不会输。
  皇位之争,从来都没有间断过,胤禛同自己说,他定要赢。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