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零八章 汉王李元昌
“汉王李元昌?他怎么来了?”当马爷看到冲进殿中一边痛哭一边高叫着“父皇”的这个年轻人时,也不由得露出惊讶的表情道。
“他就是李元昌?”李休听到马爷的话也不由得露出惊讶的表情,在李渊的儿子之中,除了李建成和李世民、李元吉这三个嫡子外,剩下的全都是庶子,而在这些庶子之中倒也有几个十分有名,比如这个汉王李元昌,他号称书画双绝,以行书和善于画马闻名于世。
当然现在李元昌还年轻,看起来才十几岁,书画方面的造诣还不深,不过他的名气已经在士林中传开了,李渊当初也时不时夸赞他这个儿子。不过李元昌如果仅仅有才,还不足以引起李休的注意,最关键的是李元昌后来曾经鼓动李承乾造反,导致李世民父子反目,结果最后李承乾被废太子,李元昌也因此而被杀。
“李元昌可是个搅屎棍,成事不足败事有余,而且他身为亲王,陛下不可能单独召他回长安,换句话说,他应该是擅自离开封地,真是好大的胆子!”想到李元昌此人,李休也不由得低声自语道。
其实不但李休这样想,在场只要认识李元昌的话,这时也全都有这样的想法,毕竟李世民根本没有让在外的亲王回来,可是李元昌却违抗圣旨跑了回来,这简直就是在打李世民的脸,没看到灵堂里的李世民这时脸色都青了。
只见李元昌跑进灵堂之后,一头扎在李渊的灵前痛哭起来,而且一边哭一边用双手扒着自己胸口的衣服,似乎真的是悲痛欲绝似的,本来平阳公主等人这时已经停止了哭泣,但看到这个同父异母的弟弟哭的如此悲痛,她们也禁不住再次痛哭起来。
相比之下,站在平阳公主等人对面的李世民却一直盯着自己这个不听话的弟弟,脸色也阴晴不定,周围也有不少人都在偷偷的打量着李世民,准备看看李世民打算如何处置李元昌?
“皇兄!元昌身负皇命,本不该回长安,但是听到父皇去世,心中实在悲痛无比,想到自己身为人子,却无法为父皇送终,实在是不孝之极,所以这才违抗皇命回京,不过只要能够再见到父皇一面,哪怕受到皇兄的责罚,臣也心甘情愿!”就在这时,只见李元昌忽然止住悲声,然后伏在李世民的面前大声道。
李元昌的话一出口,旁边的李休却是差点笑出声来,因为这个李元昌实在太狡猾了,把自己回长安的原因全都归于自己的孝心身上,如此一来,李世民反倒不好责罚他了,毕竟孝道本是人伦天性,哪怕李世民身为皇帝也不能因此而怪罪李元昌。
不但李休听出了李元昌话中之意,周围的人这时也都反应过来,这时也一个个看向李世民,不过这时李世民也冷静下来,只见他并没有立刻开口,而是沉着脸盯着下面的李元昌,不过这种沉默却给人以更大的压力,李元昌伏跪在地上连头都不敢抬。
过了好一会儿,只见李世民这才终于缓缓的开口道:“起来吧,你对父皇一片孝心,朕也甚是欣慰,去后面看看父皇吧!”
李世民给李元昌的压力实在太大了,现在听到他没有因此而责罚自己,这让李元昌也明显的松了口气,当即向李世民叩谢,然后这才站起来去瞻仰父亲的遗容。
周围的人看到李世民并没有因此而责罚李元昌,也都不由得松了口气,毕竟万一李世民震怒的话,搞不好又是一场血流成河的大变,到时还不知道要牵连多少人。
相比别人,李休却更理解李世民的心情,他敢打赌,现在李世民肯定恨不得直接砍了李元昌,毕竟他好不容易要给儿孙们立个规矩,却被李元昌给破坏了,而且有了李元昌这个例子,其它正在观望的亲王肯定也都会纷纷来京,他想拦都拦不住。
“皇帝这个位置,还真是不好坐啊!”想到上面这些,李休也不由得低声感慨道,说起来李世民不但要扫平外部的威胁,还要面对内部这些大大小小的问题,甚至还要考虑的更加长远,为后世子孙做打算,好让大唐的基业传承的更久一些,也难怪李世民这几年老的特别快,他明明比平阳公主小两岁,可是现在看起来可比平阳公主苍老多了。
“为帝者,享受着天下人的供应,自然要承担着天下的责任,可惜大部分人都只看到了前半部分的风光,却忽略了后半部分的辛苦!”旁边的马爷听到李休的话,这时也同样有些感慨的道。
李休听到马爷的话也是深以为然的点了点头,为了那个皇位,历史也不知有多少人耗尽心机,甚至献上人头和鲜血,哪怕付出再大的代价,都想争一争这个人皇之位,包括李世民也同样如此,只不过他是少数幸运的成功者,而大部分人却都倒在争夺皇位的路上,可以说那个高高在上的皇位下面,其实是一座用白骨垒成的高山。
李元昌的到来只是这场葬礼中的一个小插曲,头七的祭祀依然在继续,不时有重要的大臣和王公贵族到来,不过他们只有少数人有资格进到里面瞻仰李渊的遗容,而等到了黄昏时分,头七的祭祀也进入到一个**。
李建成死后,李世民就成为李渊的长子,在礼部官员的主持下,李世民率领长孙皇后和李承乾等一帮皇子们在前,后面则跟着平阳公主与李休等公主驸马,另外那个胆大包天的李元昌也在,也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李元昌竟然刚好和李休并行。
李休这时也注意到身边的这位汉王,当下也不禁扭头打量了一下对方,只见李元昌大概十六七岁的样子,唇红齿白竟然是个难得的美男子,与李渊和李世民父子的英武长相完全不同,一举一动也颇为斯文,再加上他的才华,难怪会在读书人中有拥有那么大的名气?
李元昌也感觉到李休在打量自己,当下扭头与李休对视了一眼,脸上也露出一个谦恭的笑容,而李休则淡笑的回应了一下,但却没有说话,然后就把头扭到一边,不再与李元昌有任何眼神上的交流。
对于这个在多年后鼓动李承乾造反的李元昌,李休也没有任何的好感,更何况这次他违抗李世民的皇命跑回长安,已经把李世民给得罪惨了,现在李世民是没办法处罚他,但并不意味着日后会饶过李元昌,估计日后李元昌的日子肯定不怎么好过,所以自己还是离他远点,免得被他牵连到。
当然以李休的身份,倒也不是怕真的被李元昌牵连到,关键是他不想再惹惹麻烦,而李元昌现在就是个大麻烦,所以最明智的做法就是离他远一点,比如周围其它人这时也都有意无意的离李元昌有一段距离,也只有李休一家才敢和李元昌走在一起。
头七也是入殓最后一道程序,也就是盖棺的日子,等到孝子贤孙们瞻仰过李渊最后的遗容后,棺椁就要被钉死,然后一直到百日过后,棺椁才会被抬到皇陵下葬,而现在皇陵也在加紧施工,应该会在三个月内完工,到时还有窦皇后的棺椁,也会与李渊合葬在一起。
李世民率领着长孙皇后与李承乾登上高台,瞻仰李渊的遗容,而这时下面的李休也把心提了起来了,生怕李世民看出什么,毕竟棺椁里躺的是个山寨货。不过也许是李世民悲伤过度,再加上李渊的替身本来就能以假乱真,而且人死后的模样也有变化,最后李世民似乎并没有看出什么,而是含着眼泪,神色默然的下了高台,随后李承乾等人也依次瞻仰李渊的遗容,连李世民都分辨不出什么,他们就更不可能了。
等到前面的皇子公子看完后,这才轮到平阳公主这些姐妹,本来李休还有些担心平阳公主伤心过度,不过平阳公主这时却表现的十分坚强,只见她牵着李晋的小手来到李渊的棺椁前,虽然眼睛中溢满泪水,但却叮嘱李晋多看自己的外祖父几眼,随后这才与长广公主等人一起下去,这也让李休终于松了口气。
紧接着就轮到李休等人,说起来自从上次将真的李渊送走后,李休就再也没有进来过,这让他也不禁有些好奇,于是也迈步上了高台,然后来到棺椁前看了一眼里面的这个假李渊。
只见里面的李渊穿着厚重的寿衣,身上也盖着绣着金龙的被子,神态十分安详的躺在那里,虽然脸色带着一种死人特有的青白色,但看起来依然像是躺在那里睡着了一般。
而李休看到这里也是松了口气,这个假李渊的样子和他们上次离开时几乎没什么变化,毕竟现在气温比较低,而且高台下也葬人冰块,而且棺椁之间的缝隙中还填满了防腐的药物,使得尸体不易腐烂。
就在李休刚想把心放下时,却万万没想到旁边的李元昌打量了李渊片刻,然后忽然皱着眉头开口道:“数年不见,父皇的样子好像变了许多?”
“他就是李元昌?”李休听到马爷的话也不由得露出惊讶的表情,在李渊的儿子之中,除了李建成和李世民、李元吉这三个嫡子外,剩下的全都是庶子,而在这些庶子之中倒也有几个十分有名,比如这个汉王李元昌,他号称书画双绝,以行书和善于画马闻名于世。
当然现在李元昌还年轻,看起来才十几岁,书画方面的造诣还不深,不过他的名气已经在士林中传开了,李渊当初也时不时夸赞他这个儿子。不过李元昌如果仅仅有才,还不足以引起李休的注意,最关键的是李元昌后来曾经鼓动李承乾造反,导致李世民父子反目,结果最后李承乾被废太子,李元昌也因此而被杀。
“李元昌可是个搅屎棍,成事不足败事有余,而且他身为亲王,陛下不可能单独召他回长安,换句话说,他应该是擅自离开封地,真是好大的胆子!”想到李元昌此人,李休也不由得低声自语道。
其实不但李休这样想,在场只要认识李元昌的话,这时也全都有这样的想法,毕竟李世民根本没有让在外的亲王回来,可是李元昌却违抗圣旨跑了回来,这简直就是在打李世民的脸,没看到灵堂里的李世民这时脸色都青了。
只见李元昌跑进灵堂之后,一头扎在李渊的灵前痛哭起来,而且一边哭一边用双手扒着自己胸口的衣服,似乎真的是悲痛欲绝似的,本来平阳公主等人这时已经停止了哭泣,但看到这个同父异母的弟弟哭的如此悲痛,她们也禁不住再次痛哭起来。
相比之下,站在平阳公主等人对面的李世民却一直盯着自己这个不听话的弟弟,脸色也阴晴不定,周围也有不少人都在偷偷的打量着李世民,准备看看李世民打算如何处置李元昌?
“皇兄!元昌身负皇命,本不该回长安,但是听到父皇去世,心中实在悲痛无比,想到自己身为人子,却无法为父皇送终,实在是不孝之极,所以这才违抗皇命回京,不过只要能够再见到父皇一面,哪怕受到皇兄的责罚,臣也心甘情愿!”就在这时,只见李元昌忽然止住悲声,然后伏在李世民的面前大声道。
李元昌的话一出口,旁边的李休却是差点笑出声来,因为这个李元昌实在太狡猾了,把自己回长安的原因全都归于自己的孝心身上,如此一来,李世民反倒不好责罚他了,毕竟孝道本是人伦天性,哪怕李世民身为皇帝也不能因此而怪罪李元昌。
不但李休听出了李元昌话中之意,周围的人这时也都反应过来,这时也一个个看向李世民,不过这时李世民也冷静下来,只见他并没有立刻开口,而是沉着脸盯着下面的李元昌,不过这种沉默却给人以更大的压力,李元昌伏跪在地上连头都不敢抬。
过了好一会儿,只见李世民这才终于缓缓的开口道:“起来吧,你对父皇一片孝心,朕也甚是欣慰,去后面看看父皇吧!”
李世民给李元昌的压力实在太大了,现在听到他没有因此而责罚自己,这让李元昌也明显的松了口气,当即向李世民叩谢,然后这才站起来去瞻仰父亲的遗容。
周围的人看到李世民并没有因此而责罚李元昌,也都不由得松了口气,毕竟万一李世民震怒的话,搞不好又是一场血流成河的大变,到时还不知道要牵连多少人。
相比别人,李休却更理解李世民的心情,他敢打赌,现在李世民肯定恨不得直接砍了李元昌,毕竟他好不容易要给儿孙们立个规矩,却被李元昌给破坏了,而且有了李元昌这个例子,其它正在观望的亲王肯定也都会纷纷来京,他想拦都拦不住。
“皇帝这个位置,还真是不好坐啊!”想到上面这些,李休也不由得低声感慨道,说起来李世民不但要扫平外部的威胁,还要面对内部这些大大小小的问题,甚至还要考虑的更加长远,为后世子孙做打算,好让大唐的基业传承的更久一些,也难怪李世民这几年老的特别快,他明明比平阳公主小两岁,可是现在看起来可比平阳公主苍老多了。
“为帝者,享受着天下人的供应,自然要承担着天下的责任,可惜大部分人都只看到了前半部分的风光,却忽略了后半部分的辛苦!”旁边的马爷听到李休的话,这时也同样有些感慨的道。
李休听到马爷的话也是深以为然的点了点头,为了那个皇位,历史也不知有多少人耗尽心机,甚至献上人头和鲜血,哪怕付出再大的代价,都想争一争这个人皇之位,包括李世民也同样如此,只不过他是少数幸运的成功者,而大部分人却都倒在争夺皇位的路上,可以说那个高高在上的皇位下面,其实是一座用白骨垒成的高山。
李元昌的到来只是这场葬礼中的一个小插曲,头七的祭祀依然在继续,不时有重要的大臣和王公贵族到来,不过他们只有少数人有资格进到里面瞻仰李渊的遗容,而等到了黄昏时分,头七的祭祀也进入到一个**。
李建成死后,李世民就成为李渊的长子,在礼部官员的主持下,李世民率领长孙皇后和李承乾等一帮皇子们在前,后面则跟着平阳公主与李休等公主驸马,另外那个胆大包天的李元昌也在,也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李元昌竟然刚好和李休并行。
李休这时也注意到身边的这位汉王,当下也不禁扭头打量了一下对方,只见李元昌大概十六七岁的样子,唇红齿白竟然是个难得的美男子,与李渊和李世民父子的英武长相完全不同,一举一动也颇为斯文,再加上他的才华,难怪会在读书人中有拥有那么大的名气?
李元昌也感觉到李休在打量自己,当下扭头与李休对视了一眼,脸上也露出一个谦恭的笑容,而李休则淡笑的回应了一下,但却没有说话,然后就把头扭到一边,不再与李元昌有任何眼神上的交流。
对于这个在多年后鼓动李承乾造反的李元昌,李休也没有任何的好感,更何况这次他违抗李世民的皇命跑回长安,已经把李世民给得罪惨了,现在李世民是没办法处罚他,但并不意味着日后会饶过李元昌,估计日后李元昌的日子肯定不怎么好过,所以自己还是离他远点,免得被他牵连到。
当然以李休的身份,倒也不是怕真的被李元昌牵连到,关键是他不想再惹惹麻烦,而李元昌现在就是个大麻烦,所以最明智的做法就是离他远一点,比如周围其它人这时也都有意无意的离李元昌有一段距离,也只有李休一家才敢和李元昌走在一起。
头七也是入殓最后一道程序,也就是盖棺的日子,等到孝子贤孙们瞻仰过李渊最后的遗容后,棺椁就要被钉死,然后一直到百日过后,棺椁才会被抬到皇陵下葬,而现在皇陵也在加紧施工,应该会在三个月内完工,到时还有窦皇后的棺椁,也会与李渊合葬在一起。
李世民率领着长孙皇后与李承乾登上高台,瞻仰李渊的遗容,而这时下面的李休也把心提了起来了,生怕李世民看出什么,毕竟棺椁里躺的是个山寨货。不过也许是李世民悲伤过度,再加上李渊的替身本来就能以假乱真,而且人死后的模样也有变化,最后李世民似乎并没有看出什么,而是含着眼泪,神色默然的下了高台,随后李承乾等人也依次瞻仰李渊的遗容,连李世民都分辨不出什么,他们就更不可能了。
等到前面的皇子公子看完后,这才轮到平阳公主这些姐妹,本来李休还有些担心平阳公主伤心过度,不过平阳公主这时却表现的十分坚强,只见她牵着李晋的小手来到李渊的棺椁前,虽然眼睛中溢满泪水,但却叮嘱李晋多看自己的外祖父几眼,随后这才与长广公主等人一起下去,这也让李休终于松了口气。
紧接着就轮到李休等人,说起来自从上次将真的李渊送走后,李休就再也没有进来过,这让他也不禁有些好奇,于是也迈步上了高台,然后来到棺椁前看了一眼里面的这个假李渊。
只见里面的李渊穿着厚重的寿衣,身上也盖着绣着金龙的被子,神态十分安详的躺在那里,虽然脸色带着一种死人特有的青白色,但看起来依然像是躺在那里睡着了一般。
而李休看到这里也是松了口气,这个假李渊的样子和他们上次离开时几乎没什么变化,毕竟现在气温比较低,而且高台下也葬人冰块,而且棺椁之间的缝隙中还填满了防腐的药物,使得尸体不易腐烂。
就在李休刚想把心放下时,却万万没想到旁边的李元昌打量了李渊片刻,然后忽然皱着眉头开口道:“数年不见,父皇的样子好像变了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