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2.第302章 供春与铁观音
铁观音茶,产于福建省泉州市安溪县,发明于1725—1735年,属于乌龙茶类,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介于绿茶和红茶之间,属于半发酵茶类,铁观音独具“观音韵”,清香雅韵,“七泡余香溪月露满心喜乐岭云涛”。除具有一般茶叶的保健功能外,还具有抗衰老、抗癌症、抗动脉硬化、防治糖尿病、减肥健美、防治龋齿、清热降火,敌烟醒酒等功效。
铁观音是乌龙茶的极品,其品质特征是:茶条卷曲,肥壮圆结,沉重匀整,色泽砂绿,整体形状似蜻蜓头、螺旋体、青蛙腿。冲泡后汤色金黄浓艳似琥珀,有天然馥郁的兰花香,滋味醇厚甘鲜,回甘悠久,俗称有“音韵”。铁观音茶香高而持久,可谓“七泡有余香”。
但是要想真正沏上一茶好的铁观音,同样需要好的茶具,水和最上乘的茶道修为。对于一个爱茶的人来说,许阳虽不是茶痴,但是茶已经成为他生命之中的一部份,见到好茶叶,好比色狼见到美女一样。虽然比喻的不恰当,但确实一个意思。
紫砂茶具,由陶器发展而成,是一种新质陶器。它始于宋代,盛于明清,流传至今。北宋梅尧臣的《依韵和杜相公谢蔡君谟寄茶》中说道:“小石冷泉留早味,紫泥新品泛春华。”说的是紫砂茶具在北宋刚开始兴起的情景。
紫砂茶具属陶器茶具的一种。它坯质致密坚硬,取天然泥色,大多为紫砂,亦有红砂、白砂。成陶火度在1100—1200摄氏度,无吸水性,音粗韵长。它耐寒耐热,泡茶无熟汤味,能保真香,且传热缓慢,不易烫手,用它炖茶,也不会爆裂。因此,历史上曾有“一壶重不数两,价重每一二十金,能使土与黄金争价”之说。但美中不足的是受色泽限制,用它较难欣赏到茶叶的美姿和汤色。
挑选紫砂总体来说大至上分五步半,所谓的五步半就是五种半紫砂的特点。
第一步:看其色!宜兴紫砂色彩丰富,除了比较多的栗紫色以外,还有红紫、褐紫、黛紫等。宜兴以外其他地方的所谓“紫泥”烧出来的成品颜色单一,一般均呈橙色,细看有一种黄泥在内的感觉,宜兴紫砂壶除了大量以紫红色为主外,还有绿、黄、黑等颜色,可以说色无相类,品无相同。非宜兴紫砂的颜色则单一、刻板,缺少变化。
有藏家认为,紫砂泥不能过于鲜艳,鲜艳的泥料多是添加了化学原料的。天然的紫砂泥素有“五色土”之称,就是因为紫砂土本身含有大量的金属成分。能用原矿泥料配出诸多花色,如果窑温得当,可以说是千姿百态。
看此套茶具“紫泥”!而且是上上之品色!
第二步:观其品!紫砂除了其材质以外,品类、品相、品格也很重要。紫砂壶造型是存世各类器皿中最丰富的,素有“方非一式,圆不一相”之称。如何评价这些多变的造型,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作为艺术品的一个门类,紫砂可以满足藏家不同的心理需求,大度、清秀、古拙的紫砂壶,各有可取之处。但藏家多认为古拙为最佳,大气清秀次之。
现如今的市场与品质优良的紫砂壶相比,差的壶造型呆板、生硬,因为非手工制作,对线条块面等的比例细节不注重,因此看起来比较陋俗,而真正的紫砂茶壶是茶文化的组成部分,它追求的意境,即“淡泊和平,超世脱俗”,而古拙与这种气氛最为融洽。
从品相来说,这套茶具是明朝的物件,当看到底款时,上面的两个大字把许阳看和是一愣一愣的!太尼玛逆天了吧!“供春”!
这******是“供春”紫砂茶具,这……这……这怎么可能?计阳的大脑有些当机,不因为别的,只是因为世界上唯一的作品只有一件而已。现藏中国历史博物馆的树瘿壶,就是他所制,造型古朴,指螺纹隐现,把内及壶身有篆书“供春”二字。
这开什么玩笑,许阳真的不淡定了,虽然说今天发生的事情太过神奇,惊讶之处也有之,可是看到这套茶具之后,许阳真的不淡定了,这其实和他的师傅陆风有关,学茶道之时,每每说到铁观音之时,陆风总是要感慨一番,自己未曾一见完整的“供春”紫砂茶具,这在许阳的心里从小就落了根,所以今天一见,才大惊!
插一句闲话:要说供春这人也是一代传奇,记得电视剧《康熙私仿》里的有一个故事就是关于“供春壶”的!
供春,又称供龚春!明正德年间人。原本就是一书童!是吴颐山的进士的书童。而吴颐山是当时的名士,与江南才子唐伯虎等人关系甚好。其实供春是和一位老各尚学的制紫砂,在吴颐山还没有中进士的时候,进京赶考,露宿在宜兴的金沙寺,偶然的机会下,供春发现了此处寺内僧人会烧制器具,而且外面的做法很不同。
好奇之下发现金沙寺僧人将制作陶缸陶瓮的细土,加以澄练,捏筑为胎,规而圆之,刳使中空,制成壶样。便“窃仿老僧心匠,亦淘细土,抟坯茶匙穴中,指掠内外”,做成“栗色暗暗如古金鉄”的茶壶,这就是后来名闻遐迩的紫砂茶壶。因壶为供春所制,通称“供春壶”。
说供春是紫砂壶的鼻祖,是因为他对紫砂壶推广的作用。供春是跟僧人学做的壶,可能制造紫砂壶的年代要远远早于供春,宋代就有用紫砂制作的各种陶罐、陶壶,但是僧人只是自己做自己用,供春是第一位由于做紫砂壶出名的人。
说了供春壶之后,继续说鉴赏紫砂器具的五步半,接下来是第三步:触其感。
拿起一把紫砂壶,除了观、审以外就是用手去摸,必要时可将壶贴在脸上。因为宜兴紫砂土内含相当比例的砂质,摸上去手感舒适,“与肌肤接触感觉很温润。非宜兴紫砂土做的壶,看起来光滑,实质上抓在手里的手感是涩腻的”。一般来说好的泥料加好的做工,手感应该是不错的,加了砂要看砂的颗粒大小,一般拿在手里不应有粗糙的感觉。
紫砂壶是实用功能很强的艺术品,尤其需要不断抚摸其表层,让手感舒服。另外,紫砂与其他陶泥相比,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手感不同,摸紫砂物件就如手摸豆沙,细而不腻。因此业界评价一把紫砂壶,壶表面的手感尤为重要。
第四步:闻其声!宜兴紫砂经人工制作,泥胚经过多次捶击、整压,再经多道工序,其上面制作者的手指印纹可谓上千万,烧成后敲击的声音比较清脆,非宜兴壶成型时只是经过泥浆从转盘中旋出,或从模型中做出来,泥料未经挤压也没经过艺人用手推、捏、摸、顺、刮等手工工艺,因此缺少情韵,敲起来声音会发闷。
第五步:观其内!制作紫砂壶经过多道工序已经很难看出手工痕迹,但仔细观察触摸壶内部却可发现一些迹象,“例如嘴与壶身衔接处,如果是手工黏合的,则在交汇处总有一点痕迹显示出来,因为制壶者很难将壶的内身修整得很光滑,再说也没有必要去处理得很平整”。
最后的半步就是:紫砂器具的艺术性!紫砂艺术是一种“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艺术创作形式。一件好的紫砂器具,除了讲究形式的完美与制作技巧的精湛,还要审视纹样的适合,装饰的取材以及制作的手法。再说器具艺本身就是感情。所以一件较完美的作品,必须能够发抒艺术的语言。既要方便使用,又要能够陶冶性情,启迪心灵,给人油然而生的艺术感受。诚如已故紫砂大师顾景舟所说“总之,艺术要有决断、要朴素、要率真,要把亲自感觉到的表达出来,以达到形、神、气、态兼备,才能使作品气韵生动,显示出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真正的“供春”茶具啊。其实许阳一直以来饮的茶都不差,但是能和今天相比的也就几次而已,而每次这种可遇不可求的机会,他都会拿出自己百分百的实力,只为品上一口上等香茗!
看来此地的主人也确实是这么想的,现在好茶叶,好茶具都全了,水质当然也不会差,许阳只是一眼就看出这是正真真正正的山泉水,而且还是上等山泉水。在现如今这个社会,各种污染,各各开彩,已经把大自然破坏的不堪样子,而想找到一点上好的山泉水,也只有几处而已。
宁神,静气,心存天地间,百纳万物!当许阳达到“伪天人合一”其实,这是他的师傅陆风告诉他的,在世人眼里的天人合一其实并不是真正达到天人合一,只能算是伪天人合一。
当许阳使自身达到这种境界的时候,他才感觉到,自己应该深在山中,他能感觉的到大山的气息和那种贴近大自然的宁静!就好像完全沉寂在广阔的天地间!
铁观音是乌龙茶的极品,其品质特征是:茶条卷曲,肥壮圆结,沉重匀整,色泽砂绿,整体形状似蜻蜓头、螺旋体、青蛙腿。冲泡后汤色金黄浓艳似琥珀,有天然馥郁的兰花香,滋味醇厚甘鲜,回甘悠久,俗称有“音韵”。铁观音茶香高而持久,可谓“七泡有余香”。
但是要想真正沏上一茶好的铁观音,同样需要好的茶具,水和最上乘的茶道修为。对于一个爱茶的人来说,许阳虽不是茶痴,但是茶已经成为他生命之中的一部份,见到好茶叶,好比色狼见到美女一样。虽然比喻的不恰当,但确实一个意思。
紫砂茶具,由陶器发展而成,是一种新质陶器。它始于宋代,盛于明清,流传至今。北宋梅尧臣的《依韵和杜相公谢蔡君谟寄茶》中说道:“小石冷泉留早味,紫泥新品泛春华。”说的是紫砂茶具在北宋刚开始兴起的情景。
紫砂茶具属陶器茶具的一种。它坯质致密坚硬,取天然泥色,大多为紫砂,亦有红砂、白砂。成陶火度在1100—1200摄氏度,无吸水性,音粗韵长。它耐寒耐热,泡茶无熟汤味,能保真香,且传热缓慢,不易烫手,用它炖茶,也不会爆裂。因此,历史上曾有“一壶重不数两,价重每一二十金,能使土与黄金争价”之说。但美中不足的是受色泽限制,用它较难欣赏到茶叶的美姿和汤色。
挑选紫砂总体来说大至上分五步半,所谓的五步半就是五种半紫砂的特点。
第一步:看其色!宜兴紫砂色彩丰富,除了比较多的栗紫色以外,还有红紫、褐紫、黛紫等。宜兴以外其他地方的所谓“紫泥”烧出来的成品颜色单一,一般均呈橙色,细看有一种黄泥在内的感觉,宜兴紫砂壶除了大量以紫红色为主外,还有绿、黄、黑等颜色,可以说色无相类,品无相同。非宜兴紫砂的颜色则单一、刻板,缺少变化。
有藏家认为,紫砂泥不能过于鲜艳,鲜艳的泥料多是添加了化学原料的。天然的紫砂泥素有“五色土”之称,就是因为紫砂土本身含有大量的金属成分。能用原矿泥料配出诸多花色,如果窑温得当,可以说是千姿百态。
看此套茶具“紫泥”!而且是上上之品色!
第二步:观其品!紫砂除了其材质以外,品类、品相、品格也很重要。紫砂壶造型是存世各类器皿中最丰富的,素有“方非一式,圆不一相”之称。如何评价这些多变的造型,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作为艺术品的一个门类,紫砂可以满足藏家不同的心理需求,大度、清秀、古拙的紫砂壶,各有可取之处。但藏家多认为古拙为最佳,大气清秀次之。
现如今的市场与品质优良的紫砂壶相比,差的壶造型呆板、生硬,因为非手工制作,对线条块面等的比例细节不注重,因此看起来比较陋俗,而真正的紫砂茶壶是茶文化的组成部分,它追求的意境,即“淡泊和平,超世脱俗”,而古拙与这种气氛最为融洽。
从品相来说,这套茶具是明朝的物件,当看到底款时,上面的两个大字把许阳看和是一愣一愣的!太尼玛逆天了吧!“供春”!
这******是“供春”紫砂茶具,这……这……这怎么可能?计阳的大脑有些当机,不因为别的,只是因为世界上唯一的作品只有一件而已。现藏中国历史博物馆的树瘿壶,就是他所制,造型古朴,指螺纹隐现,把内及壶身有篆书“供春”二字。
这开什么玩笑,许阳真的不淡定了,虽然说今天发生的事情太过神奇,惊讶之处也有之,可是看到这套茶具之后,许阳真的不淡定了,这其实和他的师傅陆风有关,学茶道之时,每每说到铁观音之时,陆风总是要感慨一番,自己未曾一见完整的“供春”紫砂茶具,这在许阳的心里从小就落了根,所以今天一见,才大惊!
插一句闲话:要说供春这人也是一代传奇,记得电视剧《康熙私仿》里的有一个故事就是关于“供春壶”的!
供春,又称供龚春!明正德年间人。原本就是一书童!是吴颐山的进士的书童。而吴颐山是当时的名士,与江南才子唐伯虎等人关系甚好。其实供春是和一位老各尚学的制紫砂,在吴颐山还没有中进士的时候,进京赶考,露宿在宜兴的金沙寺,偶然的机会下,供春发现了此处寺内僧人会烧制器具,而且外面的做法很不同。
好奇之下发现金沙寺僧人将制作陶缸陶瓮的细土,加以澄练,捏筑为胎,规而圆之,刳使中空,制成壶样。便“窃仿老僧心匠,亦淘细土,抟坯茶匙穴中,指掠内外”,做成“栗色暗暗如古金鉄”的茶壶,这就是后来名闻遐迩的紫砂茶壶。因壶为供春所制,通称“供春壶”。
说供春是紫砂壶的鼻祖,是因为他对紫砂壶推广的作用。供春是跟僧人学做的壶,可能制造紫砂壶的年代要远远早于供春,宋代就有用紫砂制作的各种陶罐、陶壶,但是僧人只是自己做自己用,供春是第一位由于做紫砂壶出名的人。
说了供春壶之后,继续说鉴赏紫砂器具的五步半,接下来是第三步:触其感。
拿起一把紫砂壶,除了观、审以外就是用手去摸,必要时可将壶贴在脸上。因为宜兴紫砂土内含相当比例的砂质,摸上去手感舒适,“与肌肤接触感觉很温润。非宜兴紫砂土做的壶,看起来光滑,实质上抓在手里的手感是涩腻的”。一般来说好的泥料加好的做工,手感应该是不错的,加了砂要看砂的颗粒大小,一般拿在手里不应有粗糙的感觉。
紫砂壶是实用功能很强的艺术品,尤其需要不断抚摸其表层,让手感舒服。另外,紫砂与其他陶泥相比,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手感不同,摸紫砂物件就如手摸豆沙,细而不腻。因此业界评价一把紫砂壶,壶表面的手感尤为重要。
第四步:闻其声!宜兴紫砂经人工制作,泥胚经过多次捶击、整压,再经多道工序,其上面制作者的手指印纹可谓上千万,烧成后敲击的声音比较清脆,非宜兴壶成型时只是经过泥浆从转盘中旋出,或从模型中做出来,泥料未经挤压也没经过艺人用手推、捏、摸、顺、刮等手工工艺,因此缺少情韵,敲起来声音会发闷。
第五步:观其内!制作紫砂壶经过多道工序已经很难看出手工痕迹,但仔细观察触摸壶内部却可发现一些迹象,“例如嘴与壶身衔接处,如果是手工黏合的,则在交汇处总有一点痕迹显示出来,因为制壶者很难将壶的内身修整得很光滑,再说也没有必要去处理得很平整”。
最后的半步就是:紫砂器具的艺术性!紫砂艺术是一种“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艺术创作形式。一件好的紫砂器具,除了讲究形式的完美与制作技巧的精湛,还要审视纹样的适合,装饰的取材以及制作的手法。再说器具艺本身就是感情。所以一件较完美的作品,必须能够发抒艺术的语言。既要方便使用,又要能够陶冶性情,启迪心灵,给人油然而生的艺术感受。诚如已故紫砂大师顾景舟所说“总之,艺术要有决断、要朴素、要率真,要把亲自感觉到的表达出来,以达到形、神、气、态兼备,才能使作品气韵生动,显示出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真正的“供春”茶具啊。其实许阳一直以来饮的茶都不差,但是能和今天相比的也就几次而已,而每次这种可遇不可求的机会,他都会拿出自己百分百的实力,只为品上一口上等香茗!
看来此地的主人也确实是这么想的,现在好茶叶,好茶具都全了,水质当然也不会差,许阳只是一眼就看出这是正真真正正的山泉水,而且还是上等山泉水。在现如今这个社会,各种污染,各各开彩,已经把大自然破坏的不堪样子,而想找到一点上好的山泉水,也只有几处而已。
宁神,静气,心存天地间,百纳万物!当许阳达到“伪天人合一”其实,这是他的师傅陆风告诉他的,在世人眼里的天人合一其实并不是真正达到天人合一,只能算是伪天人合一。
当许阳使自身达到这种境界的时候,他才感觉到,自己应该深在山中,他能感觉的到大山的气息和那种贴近大自然的宁静!就好像完全沉寂在广阔的天地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