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六十二章:一篇大文章
公孙长明从怀里摸出一份卷宗,递给了杨开。
“田波已经看过了,你来瞧瞧。”公孙长明小口地啜着酒,道。
杨开疑惑地瞥了田波与公孙长明一眼,接过来之后,却并没有急着打开来看,而是反手将其按在桌上,道:“这是内卫接到的绝密情报?”
“是。”田波道。
“那我还是不看了。”杨开摇头道:“虽然说内卫挂在监察院之中,但向来都是独立运作,田波你是直接向公孙先生和李相负责的,如果有什么需要我协助的,不管是监察院还是义兴社,都会在进一步判断的基础之上然后作出决断的。”
“你还是先看一看吧!”公孙长明笑道。“这一件事情,我们需要你的参与。”
“禀告过李相了?李相也同意了?”杨开问道。
“这件事情嘛,我并不想这么快让李相知道。”公孙长明淡淡地道。
杨开一听,顿时脸上变色,酒杯往桌上一顿,酒也不喝了,手里的卷宗往公孙长明面前一推,起身便要往外走。
公孙长明一把拉住杨开的衣袖,“杨兄,你急什么急?”
“这样的事情我做不来。”杨开横眉道。
公孙长明叹了一口气:“田波对李相的忠心,难道会比你差吗?我公孙长明会做对李相不利的事情吗?既然田波都能安坐如此,你为何又急急而去呢?不听我好生解释一番?”
杨开冷笑:“田波没读多少书,而你公孙先生又天生了副三寸不乱之舌,说服他,容易得很吧?”
“你听都不听我说话,是怕也被我蛊惑了?”公孙长明哈哈大笑:“想不到你杨开,也这么惧怕老夫?哈哈哈,不亦快哉!”
明知道公孙长明在激将,杨开却仍是冷哼了一声坐了下来,“杨某便听你说一说,公孙,你要是说不服我,从你这儿走出去,我就直奔李相府了。”
“好。”公孙长明却是答应得极为爽快:“那你现在可以看看这份情报了,这是内卫镇州指挥使燕四亲自送回来的情报。”
“镇州?与向家有关?”杨开的脑子灵活得很,镇州是武邑朝廷统治的核心地区,这个地儿的内卫,平日里清闲得很,人手也不多,真正的任务,也不过是监控半死人太上皇,还有向兰等一行人等。
既然是燕四亲自送回来的情报,那肯定就不是什么鸡毛蒜皮的小事了。
展开手中的卷宗,一边喝酒,一边浏览,一杯酒喝完,卷宗也看完了。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杨开掩上卷宗,道。“这件事情很简单啊,向兰的谋划,无非就是在某个时日里,弄死太上皇,然后借着这个机会,行刺李相吧?太上皇一死,李相必然是要来主持丧事的,想要下手的机会,自然比平时多得太多了。不过也是天真,就算是这样的时候,难道对李相的安保就会放松了?”
公孙长明大笑,“杨兄果然敏锐,一眼就看出来了内里的本质。不过我还想请杨兄猜上一猜,你觉得这个时机,会在什么时候呢?”
杨开沉吟了一会儿,摇头道:“这个就无从猜测了,这些个妄人,难以揣泽。只不过我们既然连这样的绝密情报都掌握了,那肯定是燕四在对方哪里埋下了级别不低的谍探,想要知道也不是一件难事。”
“向兰不是一个妄人,那个江国也不简单。”公孙长明摇头道:“如果真等到内应传出来消息,那我们可就被动了,不过嘛,其实这个时间点也不难猜。”
“不难猜?”杨开瞪大了眼睛看着公孙长明,感觉自己的智商又要遭到碾压了。不过他倒也没有多少丧气之感,像公孙长明这种智多近妖的人物,他向来是不会与对方比较聪明劲儿的。
“不难猜!”公孙长明道:“这个时间点,必然是我们的军队倾巢而出离开了根本重地,内里空虚的时候,一旦出现了重大事情,军队压根儿就来不及调回的时候。”
杨开顿时明白了过来。
“攻打长安的时候。”他脱口而出。
“准确地说,是长安将破未破之时!”公孙长明拈须微笑:“李相已经定下了方略,覆灭伪梁之战,马上就要开始了。前面的战事,李相肯定没多少兴趣参加,但攻打长安的时候,李相是一定会出现在长安城下的,到了那个时候,所有驻扎在武邑及其周边的精锐部队,都会随李相出征。”
“这个时候,如果太上皇突然驾崩了,李相肯定要回来主持大局,但军队既然已经布署完毕了,肯定是不能随意抽调的,所以李相只可能轻车简从而回。”杨开点头道:“这便是他们苦候的机会。”杨开摇头道:“这只怕也是他们的一厢情愿了,就算李相是轻车简从,但起码李相的亲卫营是会跟着回来的,就凭他们向氏悄没声的潜藏进来的那些家伙,在亲卫营手里,还不都是一些软脚虾?”
“亲卫营能大规模地开进别宫吗?李相在操办太上皇丧事的时候,身边能簇拥大票的卫士吗?所以说,机会是大把大把的。”公孙长明道。“更何况,还有其它的很多手段呢!你如果不知道的话,不妨让田波给你介绍介绍?”
“既然如此不可控,便应当把危险消弥在萌芽之中。”杨开断然道。
“向兰写了一篇大文章,开篇便是磅礴大气啊,接下来我想在他的基础之上更进一步,让这篇大文章变得更加荡气回肠!”公孙长明举起杯子,一饮而尽。“所以要你助我。”
杨开皱眉道:“既然有这么多难以控制的地方,为何还要冒险而不提前根除呢?至不济,也要先禀告李相,让李相来作出决定。”
公孙长明摇了摇头:“杨开,你是义兴社的副社长,事实上,义兴社一直是你在当家。有些事情,我们臣子可以做,但李相不能做,甚至连知晓也不必。你明白我所说的意思吗?”
杨开脸色微变,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却是没有做声。
“杨副社长,你现在明白我所说的是什么事情了吧?”公孙长明晒笑地看着杨开,却是称呼了他另外一个职务。
杨开点了点头。
“你在谋算皇帝。”
“当然。”公孙长明冷笑道:“大唐至今已经三百余年,昔日祖宗威德,早已沦丧殆尽,太上皇在位之时,各藩政割剧,互相征伐,民不聊生,皇帝政令,不出长安洛阳之地,帝国中枢,名存实亡。如今大唐有了这番光景,与皇室有一丁点关系吗?李恪小儿,何德何能,还能窍居皇位?”
田波接着道:“可是如果我们大军打下了长安,是必然要还都于长安的,到了明年,皇帝也就满了十六岁了,按照规矩,皇帝就要大婚,然后就要亲政,到时候,李相还不还政?如果不还政,是不是会授人以柄?如果还政?嘿嘿,凭什么?”
“伪梁一旦被覆灭,大唐则在名义之上完成了一统,岭南向训诸人,必然会入朝为官,他们自然而然地就会与韩琦等人联成一体,互相声援,到时候,被贬到西域的薛平肯定也会回来,其实便是凭着薛平这些年在西域的功绩,也是足够能回朝来的。真要是如此的话,他们的势力可就大了。”公孙长明道。“你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
“这意味着,我们在北地实施的卓有成效的所有政策,到时候,必然会在南方处处受阻,甚至于根本做不下去。而朝廷之中,也会陷入到无休止的政争之中,而只怕皇帝,到时候不会站在我们一方。”杨开道。
“正是如此!”公孙长明道:“从安插在皇帝身边的一些人反映的情况来看,小皇帝对于李相表面恭敬,心内实存怨恨,甚至已经怀疑太上皇的现状,便是李相一手导致的。而圈禁秦诏,驱逐金世仁,发配薛平,每一件,都让小皇帝的怨恨多了一分,你说到时候,皇帝会支持李相的改革大计吗?哪怕他明明知道这些政策对于大唐王朝绝对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他也会为了反对李相而反对这些改革之策的。到时候,我们反而更显被动了。”
“所以说……”杨开猛喝了一杯酒,有些呛着了,不由得大咳起来。
“所以说,我们就干脆利用这一次的事件,彻底解决了这些隐忧。”公孙长明笑道:“太上皇纵然是一个活死人了,但终究还是活的。如果太上皇死在了向兰的手中,而他们借此设下圈套岂图谋害李相的事情,到时候都会大白于天下。杨开,你想想,一个谋杀了自己的父亲,并企图暗杀国之功臣的皇帝,还有资格成为皇帝吗?”
“我有些不明白,为什么向兰要这么做呢?静观其变难道不是对他们更有利的吗?”
“向兰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认为李相拿下长安之时,便是李相谋朝篡位之时,因此,想要先下手为强!”公孙长明笑道:“其实她这么想,也没有什么错。虽然李相没有这个想法,但我们,却是早有这个想法的。只不过到时候硬来的话,不免不美,让李相背上一些骂名,现在这样一来,我们就可以将自己洗得干干净净的了。哈哈哈,美哉,美哉!”
“田波已经看过了,你来瞧瞧。”公孙长明小口地啜着酒,道。
杨开疑惑地瞥了田波与公孙长明一眼,接过来之后,却并没有急着打开来看,而是反手将其按在桌上,道:“这是内卫接到的绝密情报?”
“是。”田波道。
“那我还是不看了。”杨开摇头道:“虽然说内卫挂在监察院之中,但向来都是独立运作,田波你是直接向公孙先生和李相负责的,如果有什么需要我协助的,不管是监察院还是义兴社,都会在进一步判断的基础之上然后作出决断的。”
“你还是先看一看吧!”公孙长明笑道。“这一件事情,我们需要你的参与。”
“禀告过李相了?李相也同意了?”杨开问道。
“这件事情嘛,我并不想这么快让李相知道。”公孙长明淡淡地道。
杨开一听,顿时脸上变色,酒杯往桌上一顿,酒也不喝了,手里的卷宗往公孙长明面前一推,起身便要往外走。
公孙长明一把拉住杨开的衣袖,“杨兄,你急什么急?”
“这样的事情我做不来。”杨开横眉道。
公孙长明叹了一口气:“田波对李相的忠心,难道会比你差吗?我公孙长明会做对李相不利的事情吗?既然田波都能安坐如此,你为何又急急而去呢?不听我好生解释一番?”
杨开冷笑:“田波没读多少书,而你公孙先生又天生了副三寸不乱之舌,说服他,容易得很吧?”
“你听都不听我说话,是怕也被我蛊惑了?”公孙长明哈哈大笑:“想不到你杨开,也这么惧怕老夫?哈哈哈,不亦快哉!”
明知道公孙长明在激将,杨开却仍是冷哼了一声坐了下来,“杨某便听你说一说,公孙,你要是说不服我,从你这儿走出去,我就直奔李相府了。”
“好。”公孙长明却是答应得极为爽快:“那你现在可以看看这份情报了,这是内卫镇州指挥使燕四亲自送回来的情报。”
“镇州?与向家有关?”杨开的脑子灵活得很,镇州是武邑朝廷统治的核心地区,这个地儿的内卫,平日里清闲得很,人手也不多,真正的任务,也不过是监控半死人太上皇,还有向兰等一行人等。
既然是燕四亲自送回来的情报,那肯定就不是什么鸡毛蒜皮的小事了。
展开手中的卷宗,一边喝酒,一边浏览,一杯酒喝完,卷宗也看完了。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杨开掩上卷宗,道。“这件事情很简单啊,向兰的谋划,无非就是在某个时日里,弄死太上皇,然后借着这个机会,行刺李相吧?太上皇一死,李相必然是要来主持丧事的,想要下手的机会,自然比平时多得太多了。不过也是天真,就算是这样的时候,难道对李相的安保就会放松了?”
公孙长明大笑,“杨兄果然敏锐,一眼就看出来了内里的本质。不过我还想请杨兄猜上一猜,你觉得这个时机,会在什么时候呢?”
杨开沉吟了一会儿,摇头道:“这个就无从猜测了,这些个妄人,难以揣泽。只不过我们既然连这样的绝密情报都掌握了,那肯定是燕四在对方哪里埋下了级别不低的谍探,想要知道也不是一件难事。”
“向兰不是一个妄人,那个江国也不简单。”公孙长明摇头道:“如果真等到内应传出来消息,那我们可就被动了,不过嘛,其实这个时间点也不难猜。”
“不难猜?”杨开瞪大了眼睛看着公孙长明,感觉自己的智商又要遭到碾压了。不过他倒也没有多少丧气之感,像公孙长明这种智多近妖的人物,他向来是不会与对方比较聪明劲儿的。
“不难猜!”公孙长明道:“这个时间点,必然是我们的军队倾巢而出离开了根本重地,内里空虚的时候,一旦出现了重大事情,军队压根儿就来不及调回的时候。”
杨开顿时明白了过来。
“攻打长安的时候。”他脱口而出。
“准确地说,是长安将破未破之时!”公孙长明拈须微笑:“李相已经定下了方略,覆灭伪梁之战,马上就要开始了。前面的战事,李相肯定没多少兴趣参加,但攻打长安的时候,李相是一定会出现在长安城下的,到了那个时候,所有驻扎在武邑及其周边的精锐部队,都会随李相出征。”
“这个时候,如果太上皇突然驾崩了,李相肯定要回来主持大局,但军队既然已经布署完毕了,肯定是不能随意抽调的,所以李相只可能轻车简从而回。”杨开点头道:“这便是他们苦候的机会。”杨开摇头道:“这只怕也是他们的一厢情愿了,就算李相是轻车简从,但起码李相的亲卫营是会跟着回来的,就凭他们向氏悄没声的潜藏进来的那些家伙,在亲卫营手里,还不都是一些软脚虾?”
“亲卫营能大规模地开进别宫吗?李相在操办太上皇丧事的时候,身边能簇拥大票的卫士吗?所以说,机会是大把大把的。”公孙长明道。“更何况,还有其它的很多手段呢!你如果不知道的话,不妨让田波给你介绍介绍?”
“既然如此不可控,便应当把危险消弥在萌芽之中。”杨开断然道。
“向兰写了一篇大文章,开篇便是磅礴大气啊,接下来我想在他的基础之上更进一步,让这篇大文章变得更加荡气回肠!”公孙长明举起杯子,一饮而尽。“所以要你助我。”
杨开皱眉道:“既然有这么多难以控制的地方,为何还要冒险而不提前根除呢?至不济,也要先禀告李相,让李相来作出决定。”
公孙长明摇了摇头:“杨开,你是义兴社的副社长,事实上,义兴社一直是你在当家。有些事情,我们臣子可以做,但李相不能做,甚至连知晓也不必。你明白我所说的意思吗?”
杨开脸色微变,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却是没有做声。
“杨副社长,你现在明白我所说的是什么事情了吧?”公孙长明晒笑地看着杨开,却是称呼了他另外一个职务。
杨开点了点头。
“你在谋算皇帝。”
“当然。”公孙长明冷笑道:“大唐至今已经三百余年,昔日祖宗威德,早已沦丧殆尽,太上皇在位之时,各藩政割剧,互相征伐,民不聊生,皇帝政令,不出长安洛阳之地,帝国中枢,名存实亡。如今大唐有了这番光景,与皇室有一丁点关系吗?李恪小儿,何德何能,还能窍居皇位?”
田波接着道:“可是如果我们大军打下了长安,是必然要还都于长安的,到了明年,皇帝也就满了十六岁了,按照规矩,皇帝就要大婚,然后就要亲政,到时候,李相还不还政?如果不还政,是不是会授人以柄?如果还政?嘿嘿,凭什么?”
“伪梁一旦被覆灭,大唐则在名义之上完成了一统,岭南向训诸人,必然会入朝为官,他们自然而然地就会与韩琦等人联成一体,互相声援,到时候,被贬到西域的薛平肯定也会回来,其实便是凭着薛平这些年在西域的功绩,也是足够能回朝来的。真要是如此的话,他们的势力可就大了。”公孙长明道。“你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
“这意味着,我们在北地实施的卓有成效的所有政策,到时候,必然会在南方处处受阻,甚至于根本做不下去。而朝廷之中,也会陷入到无休止的政争之中,而只怕皇帝,到时候不会站在我们一方。”杨开道。
“正是如此!”公孙长明道:“从安插在皇帝身边的一些人反映的情况来看,小皇帝对于李相表面恭敬,心内实存怨恨,甚至已经怀疑太上皇的现状,便是李相一手导致的。而圈禁秦诏,驱逐金世仁,发配薛平,每一件,都让小皇帝的怨恨多了一分,你说到时候,皇帝会支持李相的改革大计吗?哪怕他明明知道这些政策对于大唐王朝绝对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他也会为了反对李相而反对这些改革之策的。到时候,我们反而更显被动了。”
“所以说……”杨开猛喝了一杯酒,有些呛着了,不由得大咳起来。
“所以说,我们就干脆利用这一次的事件,彻底解决了这些隐忧。”公孙长明笑道:“太上皇纵然是一个活死人了,但终究还是活的。如果太上皇死在了向兰的手中,而他们借此设下圈套岂图谋害李相的事情,到时候都会大白于天下。杨开,你想想,一个谋杀了自己的父亲,并企图暗杀国之功臣的皇帝,还有资格成为皇帝吗?”
“我有些不明白,为什么向兰要这么做呢?静观其变难道不是对他们更有利的吗?”
“向兰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认为李相拿下长安之时,便是李相谋朝篡位之时,因此,想要先下手为强!”公孙长明笑道:“其实她这么想,也没有什么错。虽然李相没有这个想法,但我们,却是早有这个想法的。只不过到时候硬来的话,不免不美,让李相背上一些骂名,现在这样一来,我们就可以将自己洗得干干净净的了。哈哈哈,美哉,美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