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父母的欣慰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以往快到过年的时候,村民大多都会选择休息几天,算是犒赏自己一年的辛苦。 甚至很多村民在这个时候,也会带老婆孩子进趟城,购买年货之余也在城里逛逛。
  可今年的福临村,却往年显得热闹许多。原本往年最闲的杜行伍,今年反倒成了村里最忙碌的人。装完东家的房子,又要被西家的村民催促。
  连以往打算待家休息几天的村民,这时也被召集起来搞建设。大量建筑材料,也被货船陆续运抵福临岛,整个村子也显得分外热闹。
  一些没事的妇女跟小孩,没事也会待在工地旁看热闹。随着小年仅剩一天,福临村也终于有了路灯。看着夜晚亮起的路灯,很多村民都觉得村子真的在发生变化。
  尤其那些老人,看到晚亮起的节能路灯,也很欣慰般道:“这灯蛮好,装了走夜路也不怕摔跤了。真没想到,临老还能看到村子有这么一天啊!”
  老人们的称赞,某种程度无疑是在声援村干部们的决定。算有村民觉得村干部乱花钱,可看到路灯亮起来之后,他们还是显得很高兴。
  毕竟,正如徐明诚在开工时说的那样,他们谁都有变老的一天。若是没法搬离村子,这路灯装起来之后,将来等他们老人一样会用的。
  最重要的是,有了这些路灯后,往后到了夏天的时候,也不用担心路突然窜出什么蛇来。老人也好,小孩也好,甚至村民也好,都能享受到照明带来的福利。
  至于尚在修建的码头,很多有渔船的村民也觉得应该修。码头修好了,将来碰台风天气,他们也不用再担心,台风会把他们的渔船给卷跑吹走。
  而同样在平整的村便道,伴随大量的石块被重新镶钳到石板路,很多人都觉得走路舒服多了。那怕下雨天,也不用担心一不小心踩到水坑或泥坑里了。
  连一些装修了房子的村民,看着自家花钱装好的热水器跟卫生间,还有暂时没人住的房间。自己觉得生活更方便舒服之余,家里的小孩无疑最开心。
  在这些小孩看来,装修之后的家,跟大人所说搬进城里住的家,似乎也没什么不同了!
  等到徐立言跟朱芬,提前请了两天假,打算回村子过小年。看着有点大变样的村子,两人都觉得非常高兴。那怕在此之前,他们把徐海宝狠狠的训了一顿。
  原因是,徐海宝花二十万在村子买一片废弃的宅基地,在两人看来完全是乱来。可看到村民们的热情,还有夸奖他们有福气,两人又觉得特欣慰跟自豪。
  甚至在徐立言来码头工地时,正在组织村民干活的徐明诚,一脸感叹的道:“立言,你教了一个好儿子啊!那小子的气魄,我们这辈人大多了。”
  “诚哥,那小子也那样,你可别夸他。他在村里做的这些事,都没跟我说起过。那小子胆子大性子野,往后真待在村里,你也多帮忙看着点。”
  尽管搬进城里住有些年头,可对徐立言而言。如果将来儿女成家之后,他觉得还是回到渔村养老最好。对他而言,在城里住楼房也没想象舒服。
  相之下,待在自家的老屋,徐立言更觉得亲切。那幢老屋,也是他结婚时,自己跟父亲辛苦修建起来的。两个孩子,都是在这间老屋里生下来的。
  落叶归根,也是徐立言的心愿。现在不回来,也是觉得在城里的工作不错,夫妻俩一年多少能赚些钱,总能给子女减轻一些负担。毕竟,儿子没结婚,女儿也没毕业嘛!
  这样的情况,在国内很多父母身都很常见!
  相徐立言一回村子,便往村里人多热闹的地方去。回到老家的朱芬,看着完全大变样的老屋,同样觉得蛮高兴。最重要的,家里收拾的很干净。
  待在家里简单收拾了一下房间,朱芬也来到对门不远的三叔家,看着正在家里休息的三婶。做为大嫂,朱芬在城里也很挂念这位堂弟媳的情况。
  看到同样装修过的老屋,朱芬也笑着道:“不错嘛!看来立成那小子,终于知道过日子了。现在屋子装修一下,看去舒服多了。这小日子,待在城里都舒服啊!”
  “嫂子,这也多亏宝娃,要不是前次跟宝娃打渔赚了一笔,估计他也掏不出这么多钱来。不过,屋子装修一下,看去确实亮堂了许多。”
  “别提那个臭小子,买荒村那片地,那么大的事,说都没跟我们说把钱掏出去。这么大个人,一点不知道节俭。有二十万,在城里都能首付买房了!”
  对于朱芬的埋怨,三婶笑了笑道:“其实我觉得宝娃这孩子蛮有想法!前次他回来,村子很多人都说他整天无所事事,天天在村子瞎晃悠。
  可谁知道,他回村子一直琢磨招揽游客的事。真要说起来,宝娃这孩子念旧。现在走出去,谁家不竖个大拇指啊!他肯待在村子,也是你们的福气。
  要是真等将来你跟大哥不工作回村子养老,没个儿女在身边陪着,那你肯定待不住。想想你家宝娃,在看看我家星娃,离家也不算远,可是没时间回来。
  都说养儿为防老,真这样下去的话,我宁愿让星娃回村子。没个儿女陪在身边,终归不是个事。真到老了,我们还能天天坐船去城里找他们不成?”
  三婶说的这种情况,在村子其实也很常见。早年总有人说,希望儿女有出息能进城。但不少有出息进了城的儿女,却大多把父母留在了村里。
  并非说那些儿女不孝顺,而是很多年龄大了的父母,根本不愿进城。在这些老人看来,他们宁愿待在村里,没事操着渔船出海撒两,有鱼没鱼都觉得舒坦。
  进了城,天天关在笼子一样的楼房里,跟别人也聊不到一块。待在村里,无论大人小孩都认识。出门转转,总能找到聊几句的人。这样的生活,才是很多老人所需要的。
  只是很多时候,村民看到这些老人,一年到头看不到儿女回家,也蛮替他们婉惜的。子女是有出息了,可没办法孝敬父母。这样的出息,真是老人们想要的吗?
  听三婶这样一说,徐母虽然觉得有些道理,可嘴还是道:“别提那小子!知道今天我跟他爸过来,还带着丫头到处跑。他俩回家这段时间,没少麻烦你们吧?”
  “嫂子,都是一家人,又何必说两家话呢?真要说的话,我挺喜欢他们待在村子里。有事没事,小雅那丫头都会过来陪我说说话,我这心里高兴啊!
  唉,都怪我这身子不争气,要是当年还能要个丫头,我估计做梦都会笑醒。生个儿子,一年到头都看不到几次,真不知道生这儿子有什么用!”
  在很多母亲嘴里,孩子终归是别人家的好。可真要有人惹到她们孩子,这些当母亲的人,也会让伤害她们孩子的人知道,她们的孩子是全天下最优秀的。
  事实,此刻待在虾岛的兄妹俩,不是不想去接父母。更多还是徐海宝知道,有些事说的再多,不如让父母亲自去感受一下此刻村子的氛围。
  虽然这次在很多人包括父母看来,徐海宝当了一回‘钱多人傻’的冤大头,可徐海宝相信父母回村之后,不用他去多说什么,村民会告诉父母,他这钱花的值。
  父母更多是心疼二十万,要是父母知道在老屋里,还藏着几十个‘二十万’,想来他们也不会生气了。毕竟,钱都是徐海宝赚来的,这二十万也没乱花。
  至少有一点徐海宝非常清楚,那是在父母眼,他们同样希望徐海宝不要忘本。那怕家搬进城,却也不能忘记,他们一家是从渔村走出来的。
  现在能帮村子做点事,又不至于让徐海宝伤筋动骨,相信父母也会理解徐海宝的良苦用心。配这几天特意准备的美食,徐海宝相信这顿骂,应该能躲过去。
  毕竟,身为儿子,徐海宝也不想让父母生气。可有些事情,单凭言语去解释,关心过度的父母未必能听进去。稍稍缓一缓,更有利于解决家庭内部矛盾嘛!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