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百二十一章 转变
林延潮看这甄家给自己馈赠的厚礼。
首先是五百亩位于京郊的雄县的田产。要知在大明京师附近可谓没有一处无主闲田,不是皇庄,就是勋戚所占。
甄家这五百亩地与老百姓家五百亩地也不一样,是所谓的隐田。就是甄府利用原先官员身份置办下来,不用向交朝廷交地租的田。
这五百亩都是上地,上地每年夏麦秋粟,有三石以上收成,而佃户无论丰年歉年斗要按一石五斗一亩交地租。
五百亩就是每年地租就是七百五十石,而林延潮的年俸不过一百零二石。此外还有几处绸缎庄,粮米铺,每年也有五六百两银子收入。
而作为一个失败的穿越者,林延潮不似其他主角一般穿越后各等发明创造,肥皂牙膏,躺在银堆里赚钱。
林延潮主办的燕京时报,事功刊因在草创期,每个月给自己的进项也才几十两银子如此。
故而甄家所给,七百余石米,五六百两银子作为林延潮每年的进项自是不少,当个小地主绰绰有余了,就算将来不当官,林延潮的小日子也会过得不错。
故而这样婚姻对于林府,甄府而言,是双赢的。
婚姻对于这个时代寒门出身的官员而言,是最快的爬升途经,远比受贿,以及在家乡诡寄田地来得快,而且还没有污点。
如林延潮的老师申时行,就让自己次子申用嘉与前尚书董份的孙女成亲。
这成亲还是让申用嘉入赘董家,尽管成亲当日,董家回报给申时行巨额的金银,但一个堂堂的内阁大学士让次子入赘,现在看来实在匪夷所思。
但申时行唯有靠此手段巩固权位。
林府甄府婚姻也是如出一辙,但毕竟不是同一阶层,难免磨合之间,一家视其为暴发户,一家视对方靠祖上余荫,自身不思进取,两边相互看不起。
但两家却又不会放弃这门亲事,但两家的矛盾最后,唯独苦了林延寿与甄小姐两位当事人。
说来林延潮也是尽到了力,若是全然为了自己仕途,让林延寿娶南京那位侍郎女儿才是最好的。但听闻甄家小姐的贤淑之名后,林延潮还是让林延寿娶了她。
今日见来甄家小姐确实当得起'贤淑'二字。
但是如她这等出身,又是如此温婉聪明女子,对意中人应是有很高的期许,但被父母为了家族的利益,许给了自己堂兄,心底必定是有很大的落差吧。
想到这里林延潮对这位女子不由有几分歉意,自己只能顾全到自己一家,却没有办法顾全到别人。
这当然是现代人的想法,对于当时而言,再正常不过了,婚姻本就是父母之命,子女没有选择的自由,甄小姐唯有能做的就是认命二字。
为了弥补心底的愧歉,林延潮道:“既是一家人了,嫂嫂也不要客气,有什么话要吩咐的尽管说。”
甄小姐点点头道:“说来确还有一事要麻烦叔叔呢。”
“嫂嫂请说。”
甄小姐道:“请叔叔先不用让相公补入国子监。”
林延潮讶道:“这是为何?”
甄小姐道:“相公的性子我略有耳闻,他是个聪明人,但只是玩心太重了,还未收心,故而我想让他先有个志向,勤于圣贤书,磨砺心性,将来说不定也有进学的一日,这不是比荫监要强得十倍。”
林延潮不由欣然,甄小姐果真是个有见识的女子,点点头道:“也好,这荫监之位,我也会奏明圣上先给兄长留着,一切听嫂嫂就是。”
甄小姐闻言欣然,就在这时听得林延寿的声音。
但见他一身酒气的走至堂中,一见林延潮即埋怨道:“我睡得好好的,你干嘛让人用冷水泼我脸。”
林延潮听了气不打一处出来。
甄小姐见林延寿如此醉态,眼泪止不住的落下。她用巾帕拭后,向陪嫁来的婆子道:“老爷醉了,你们扶着老爷回房歇着,别让他病了,再让厨房煮醒酒汤来。”
两名婆子听了立即上前搀扶林延寿。林延寿仍是满嘴醉话。
甄小姐咬了咬下唇,然后向林延潮,林浅浅欠身道:“我先扶相公回房,以后再与叔叔,弟妹说话。”
林延潮向甄小姐道:“以后有劳嫂嫂了。”
林浅浅看了满是不忍:“真是苦了嫂子了。”
次日林延潮值日讲。
这一次林延寿亲事,林延潮也请了几日假。
回宫后第一件事即是向小皇帝报道。这天小皇帝正在文华殿里练习书法,一见面即向林延潮笑道:“听闻你堂兄成亲,说来他也是朕的旧相识,你要替朕贺一贺啊。”
林延潮道:“是,臣会与家兄说那日来府上的朱兄贺他新婚之喜。”
小皇帝想起林延寿至今不知他身份,不由很是高兴停下笔来道:“很好,林卿家一直替朕守口如瓶呢。”
顿了顿小皇帝又道:“既是道贺,不能没有贺礼。”
说完小皇帝看向御案上的金狮镇纸,对张鲸一比道:“替朕送至林府,作为林卿家兄长的贺礼。”
林延潮连忙道:“金狮镇纸如此贵重,臣不敢收。”
小皇帝笑道:“朕赐的,谈什么贵重不贵重,拿着就是。”
张鲸。上前将金狮镇纸收好,笑着道:“陛下这也是爱屋及乌。”
说完君臣皆笑。
正待说话间,但见一名太监入殿扑通一声跪下向天子道:“陛下,顺德府知府八百里加急奏上!”
小皇帝疑道:“顺德府又非边地,何事如此紧急用八百里加急?”
说完小皇帝接过奏章一看,这才看了几眼,但见奏章已是丢在了桌上。
小皇帝几乎站立不稳,张鲸连忙上前搀扶。
林延潮猜出了顺德府所奏何事,不由闭上双眼,心底是百感交集。
张鲸哭着道:“陛下,你不要吓奴才啊,奴才胆子小,经不起你折腾。”
但见小皇帝摆了摆手,在御案上坐定后,垂泪道:“三日前,张先生在顺德府弃朕而去了!”
万历十年七月,张居正于致仕回乡途中,病逝于顺德府,比历史上晚了一个月。
首先是五百亩位于京郊的雄县的田产。要知在大明京师附近可谓没有一处无主闲田,不是皇庄,就是勋戚所占。
甄家这五百亩地与老百姓家五百亩地也不一样,是所谓的隐田。就是甄府利用原先官员身份置办下来,不用向交朝廷交地租的田。
这五百亩都是上地,上地每年夏麦秋粟,有三石以上收成,而佃户无论丰年歉年斗要按一石五斗一亩交地租。
五百亩就是每年地租就是七百五十石,而林延潮的年俸不过一百零二石。此外还有几处绸缎庄,粮米铺,每年也有五六百两银子收入。
而作为一个失败的穿越者,林延潮不似其他主角一般穿越后各等发明创造,肥皂牙膏,躺在银堆里赚钱。
林延潮主办的燕京时报,事功刊因在草创期,每个月给自己的进项也才几十两银子如此。
故而甄家所给,七百余石米,五六百两银子作为林延潮每年的进项自是不少,当个小地主绰绰有余了,就算将来不当官,林延潮的小日子也会过得不错。
故而这样婚姻对于林府,甄府而言,是双赢的。
婚姻对于这个时代寒门出身的官员而言,是最快的爬升途经,远比受贿,以及在家乡诡寄田地来得快,而且还没有污点。
如林延潮的老师申时行,就让自己次子申用嘉与前尚书董份的孙女成亲。
这成亲还是让申用嘉入赘董家,尽管成亲当日,董家回报给申时行巨额的金银,但一个堂堂的内阁大学士让次子入赘,现在看来实在匪夷所思。
但申时行唯有靠此手段巩固权位。
林府甄府婚姻也是如出一辙,但毕竟不是同一阶层,难免磨合之间,一家视其为暴发户,一家视对方靠祖上余荫,自身不思进取,两边相互看不起。
但两家却又不会放弃这门亲事,但两家的矛盾最后,唯独苦了林延寿与甄小姐两位当事人。
说来林延潮也是尽到了力,若是全然为了自己仕途,让林延寿娶南京那位侍郎女儿才是最好的。但听闻甄家小姐的贤淑之名后,林延潮还是让林延寿娶了她。
今日见来甄家小姐确实当得起'贤淑'二字。
但是如她这等出身,又是如此温婉聪明女子,对意中人应是有很高的期许,但被父母为了家族的利益,许给了自己堂兄,心底必定是有很大的落差吧。
想到这里林延潮对这位女子不由有几分歉意,自己只能顾全到自己一家,却没有办法顾全到别人。
这当然是现代人的想法,对于当时而言,再正常不过了,婚姻本就是父母之命,子女没有选择的自由,甄小姐唯有能做的就是认命二字。
为了弥补心底的愧歉,林延潮道:“既是一家人了,嫂嫂也不要客气,有什么话要吩咐的尽管说。”
甄小姐点点头道:“说来确还有一事要麻烦叔叔呢。”
“嫂嫂请说。”
甄小姐道:“请叔叔先不用让相公补入国子监。”
林延潮讶道:“这是为何?”
甄小姐道:“相公的性子我略有耳闻,他是个聪明人,但只是玩心太重了,还未收心,故而我想让他先有个志向,勤于圣贤书,磨砺心性,将来说不定也有进学的一日,这不是比荫监要强得十倍。”
林延潮不由欣然,甄小姐果真是个有见识的女子,点点头道:“也好,这荫监之位,我也会奏明圣上先给兄长留着,一切听嫂嫂就是。”
甄小姐闻言欣然,就在这时听得林延寿的声音。
但见他一身酒气的走至堂中,一见林延潮即埋怨道:“我睡得好好的,你干嘛让人用冷水泼我脸。”
林延潮听了气不打一处出来。
甄小姐见林延寿如此醉态,眼泪止不住的落下。她用巾帕拭后,向陪嫁来的婆子道:“老爷醉了,你们扶着老爷回房歇着,别让他病了,再让厨房煮醒酒汤来。”
两名婆子听了立即上前搀扶林延寿。林延寿仍是满嘴醉话。
甄小姐咬了咬下唇,然后向林延潮,林浅浅欠身道:“我先扶相公回房,以后再与叔叔,弟妹说话。”
林延潮向甄小姐道:“以后有劳嫂嫂了。”
林浅浅看了满是不忍:“真是苦了嫂子了。”
次日林延潮值日讲。
这一次林延寿亲事,林延潮也请了几日假。
回宫后第一件事即是向小皇帝报道。这天小皇帝正在文华殿里练习书法,一见面即向林延潮笑道:“听闻你堂兄成亲,说来他也是朕的旧相识,你要替朕贺一贺啊。”
林延潮道:“是,臣会与家兄说那日来府上的朱兄贺他新婚之喜。”
小皇帝想起林延寿至今不知他身份,不由很是高兴停下笔来道:“很好,林卿家一直替朕守口如瓶呢。”
顿了顿小皇帝又道:“既是道贺,不能没有贺礼。”
说完小皇帝看向御案上的金狮镇纸,对张鲸一比道:“替朕送至林府,作为林卿家兄长的贺礼。”
林延潮连忙道:“金狮镇纸如此贵重,臣不敢收。”
小皇帝笑道:“朕赐的,谈什么贵重不贵重,拿着就是。”
张鲸。上前将金狮镇纸收好,笑着道:“陛下这也是爱屋及乌。”
说完君臣皆笑。
正待说话间,但见一名太监入殿扑通一声跪下向天子道:“陛下,顺德府知府八百里加急奏上!”
小皇帝疑道:“顺德府又非边地,何事如此紧急用八百里加急?”
说完小皇帝接过奏章一看,这才看了几眼,但见奏章已是丢在了桌上。
小皇帝几乎站立不稳,张鲸连忙上前搀扶。
林延潮猜出了顺德府所奏何事,不由闭上双眼,心底是百感交集。
张鲸哭着道:“陛下,你不要吓奴才啊,奴才胆子小,经不起你折腾。”
但见小皇帝摆了摆手,在御案上坐定后,垂泪道:“三日前,张先生在顺德府弃朕而去了!”
万历十年七月,张居正于致仕回乡途中,病逝于顺德府,比历史上晚了一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