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零七章 分工
“早啊,杨尚书。”王源笑眯眯的打着招呼。
杨慎矜皱眉道:“王副使,这都什么时辰了?怎地此时才到?”
王源笑道:“哦,早上起得迟了些,路上吃了顿早饭,所以迟了,抱歉抱歉。”
杨慎矜冷声道:“王副使,本人提醒你,我们是来办案的可不是来游山玩水吃吃喝喝的,你在京城也是这般懒散拖沓么?”
王源笑道:“是啊,在京城若无早朝,我翰林学士院都是辰时三刻开始办公,今日还算早的呢。难道你杨尚书的刑部不是这样么?”
杨慎矜一时语塞,京城中官衙的风气都是如此,莫说是翰林学士院,连他的刑部衙门也是辰时过半之后才正式办理公务。看来是自己太心急,忘了其实时辰还早。
“罢了,罢了,还是商议如何审理此案吧。你昨日说做个分工,我这里拟了个名单,你瞧一瞧,若无异议便分头传讯有关人等问话吧。”
杨慎矜从大堂案上取过一张花名册来交给王源,王源接过来细细一看,顿时明白为何杨慎矜这么爽快要同意和自己分工问询北海郡的官员了。自己手上的花名册上列出的人员确实都是北海郡的官员,但长长的名册上一大溜的这些人,职务和身份都是些很明显跟案情毫无关联之人,或者说关联不大,都是些低级的官吏,根本涉及不到北海郡的财物事宜。
这么说也不完全的正确,名单当中也有个称得上是北海郡班子成员的人物,那便是司兵参军刘德海。司兵参军是地方州郡六曹之一,掌管的是地方的军防门禁田猎烽驿等事务,相当于地方武装力量的头目。这些人其实连军饷都不是地方上供给,名义上属于太守调度,但其实太守调度兵马还需要报经兵部核准。
王源很快便明白了杨慎矜的用心险恶,重点不在于司兵参军和地方财政没什么关系,而在于让自己去询问这些桀骜不驯的领兵之人,摆明了要自己吃苦头。当兵的将领有几个是通情达理的,再加上本就甚少受地方上管束,这次要提他们询问,难免会产生摩擦,这是要王源去捅蚂蜂窝去了。
“如何,人员的分配可还赞同?你若觉得人员过多,也可分一些人交给我问话,我是不怕累了自己的。”杨慎矜盯着王源的脸色,生恐他看出来自己的小九九。
王源脸上笑容依旧,点头道:“就这样吧,都是办案,什么你多我少的,我是副使,理当为杨尚书多分担些。”
杨慎矜松了口气终于露出笑容来道:“那好,咱们便分头开始,争取一天时间全部走个过场,甄别出相关的人员细细盘问。明日一早咱们便可对案情有个初步的判断了。”
王源点头道:“好,照杨尚书说的办便是。”
杨慎矜抚须道:“我这便下令去召集相关官员在此积聚,我在大堂上询问,旁边有个侧厅,你可在侧厅询问。相关笔录人员都已给你备齐,你也不用劳烦了。”
王源拱手笑道:“杨尚书费心了,那么卑职去了。”
杨慎矜负手拈须看着王源去往侧边的小厅之中,脸上露出微笑来,转身来吩咐传唤相关人等,除了李邕本人之外,北海郡的主要班子成员都在他的大名单里。别驾司马长史录事参军司户司法司仓等诸参军统统在列。重点的部门下属的官吏也统统在他的名单里。
一想到王源坐在侧厅里正对着无关的人人等废话询问,或者是司兵参军和地方上的军中头目即将对着王源吹胡子瞪眼拍桌子的样子,杨慎矜便不由自主的想笑。这小子看来并不怎么样,还不是被自己玩弄于鼓掌之中的料。
杨慎矜开始潜心的询问相关人员,他问的很细,很用心,以至于竟然忘了时间的流逝。直到旁边有人提醒已经到了午时,该用饭休息的时候,他才发现,原来太阳已经到了头顶,自己也已经嘴巴发干,咽喉冒火了。
“饭菜已经准备好了,就在后堂小院呢。”有人告知道。
杨慎矜伸了个懒腰,吩咐道:“让等候问话的官员们先回去,提醒他们吃了饭便赶回来,我这里可没有准备他们的饭食。对了,去请王副使来一道吃饭。”
“王副使么?他早就离开衙门了。”
“什么?早就离开衙门了?什么时候离开的?”杨慎矜诧异道。
“巳时过半便从衙门偏门离开了。”
杨慎矜愕然道:“一个时辰他便办完事了?”
“那属下便不知道了,只知道他召了一大堆人进去,三言两语之后便出来了。”
“司兵参军和郡府的将领都来过了?”
“来过了。”
“没发生什么事么?譬如,争吵什么的?”
“这个……好像没有。司兵参军刘德海好像是和王副使勾肩搭背被送出来的,两人笑容满面没发生什么不愉快,杨尚书放心便是。”
“我放心个屁。”杨慎矜心里骂道:“他们吵架闹事我才放心呢,这个王源在搞什么名堂,没理由五六十人的名单一个时辰便问完了,这搞得什么鬼。”
“马师爷呢?叫他来,我要看看王副使问话的笔录。”杨慎矜叫道。
片刻后跟随王源问话笔录的马师爷小跑着进来,手里捧着一大叠的纸张叩拜杨慎矜。杨慎矜劈手夺过他手中的笔录,但见每一张纸上除了被询问官员的名字职务询问缘由时间地点等条目之外,正文询问的内容只有共同的四个字:“与案无涉!”
杨慎矜脸色铁青,气的差点怒骂出声。
……
王源确实是巳时过半便完成了所有的询问,他可不会去浪费时间跟这些无关的人磨嘴皮。一口气叫上十几个人进去,一个问题众人回答,几个问题下来,基本上便结束了。问的也不是什么案情,而是北海郡的风土民情,名胜古迹,人物事迹什么的。
几批人过后,五六十名官吏尽数问了遍,气氛轻松愉悦。
最忙的就是纪录文书的师爷了,十几个人你一言我一语,马师爷忙的满头大汗也纪录不下所有人的回答,最后王源指示师爷在正文中全部写上‘与案无涉’四字作为总结。王源想好了,若是杨慎矜指责自己敷衍的话,自己便将名单丢给他让他去问话,相信杨慎矜自己也不会浪费时间去重新询问一遍的。
唯一一个单独的例外便是司兵参军刘德海,王源给他特殊的待遇,单独的和他见面。但王源自始至终没提一句案情,到最后连绷着准备发飙的刘德海自己都过意不去问道:“你怎么不问我和李邕挪用公钱的案子有没有关系?”
王源笑着将亲自写下的‘与案无涉’的笔录拿给他看,道:“你没进来之前,我就写好了结论了,这只是走个过场,再说我也想结识刘参军。刘参军的事迹我也听了不少,刘参军去年夏天在五阳山剿灭山匪的事情让我很是佩服。以三十名士兵潜入匪巢一举端掉匪徒的老巢,歼灭五十多人,这可不是谁都能做到的。”
刘德海甚是惊讶,这件事正是他平生的得意之作,但这位王副使或许是听了谣传,其实自己只是抓了七八名山匪而已。一旁的师爷和随从们尽皆愕然,刚才听王源和前面那一堆人闲聊的时候有人说了这件事,人家明明白白说了是八名匪徒,到了王副使口中一下子变成了五十个,王副使的耳朵恐怕不太好使。
不过聪明的人也意识到,原来王源之前的闲聊不是闲聊,而是侧面摸了不少消息,譬如这位刘德海剿匪的事情,便是刚才有人提及的。
刘德海当然不会纠正王源的错误,京城来的王副使不仅提前就断定自己与案无涉,这让本不情愿前来接受询问的刘德海心中敌意早已消退。再加上王副使提及自己得意之事,而且把自己说的比自己心中所认为的自己更为高大勇猛,心中的好感激增。所以当王源表示谈话结束的时候,刘德海都有些恋恋不舍起来,虽不是什么勾肩搭背,但却已经像是知己好友一般。刘德海甚至拍胸脯跟王源说,用的上的地方尽管开口云云,王源也是微笑答应,送他离去。
搞完了这些烂事,王源立刻便带人从侧门离开了衙门,他要做自己认为重要的事情。本来还担心没有空暇去做,现在好了,。反倒有了大把的时间了。
回到馆驿,命王大黑和众随从留在馆驿不得随意外出,王源自己单独一人出了门。走过两条小巷,王源便看见一袭月白长衫的公孙兰从胡同中迎面走来。
“去哪儿?”公孙兰问道。
“去找罗衣门的人接头。”王源低声回到,公孙兰淡淡点头,跟着王源汇入人流之中。
杨慎矜皱眉道:“王副使,这都什么时辰了?怎地此时才到?”
王源笑道:“哦,早上起得迟了些,路上吃了顿早饭,所以迟了,抱歉抱歉。”
杨慎矜冷声道:“王副使,本人提醒你,我们是来办案的可不是来游山玩水吃吃喝喝的,你在京城也是这般懒散拖沓么?”
王源笑道:“是啊,在京城若无早朝,我翰林学士院都是辰时三刻开始办公,今日还算早的呢。难道你杨尚书的刑部不是这样么?”
杨慎矜一时语塞,京城中官衙的风气都是如此,莫说是翰林学士院,连他的刑部衙门也是辰时过半之后才正式办理公务。看来是自己太心急,忘了其实时辰还早。
“罢了,罢了,还是商议如何审理此案吧。你昨日说做个分工,我这里拟了个名单,你瞧一瞧,若无异议便分头传讯有关人等问话吧。”
杨慎矜从大堂案上取过一张花名册来交给王源,王源接过来细细一看,顿时明白为何杨慎矜这么爽快要同意和自己分工问询北海郡的官员了。自己手上的花名册上列出的人员确实都是北海郡的官员,但长长的名册上一大溜的这些人,职务和身份都是些很明显跟案情毫无关联之人,或者说关联不大,都是些低级的官吏,根本涉及不到北海郡的财物事宜。
这么说也不完全的正确,名单当中也有个称得上是北海郡班子成员的人物,那便是司兵参军刘德海。司兵参军是地方州郡六曹之一,掌管的是地方的军防门禁田猎烽驿等事务,相当于地方武装力量的头目。这些人其实连军饷都不是地方上供给,名义上属于太守调度,但其实太守调度兵马还需要报经兵部核准。
王源很快便明白了杨慎矜的用心险恶,重点不在于司兵参军和地方财政没什么关系,而在于让自己去询问这些桀骜不驯的领兵之人,摆明了要自己吃苦头。当兵的将领有几个是通情达理的,再加上本就甚少受地方上管束,这次要提他们询问,难免会产生摩擦,这是要王源去捅蚂蜂窝去了。
“如何,人员的分配可还赞同?你若觉得人员过多,也可分一些人交给我问话,我是不怕累了自己的。”杨慎矜盯着王源的脸色,生恐他看出来自己的小九九。
王源脸上笑容依旧,点头道:“就这样吧,都是办案,什么你多我少的,我是副使,理当为杨尚书多分担些。”
杨慎矜松了口气终于露出笑容来道:“那好,咱们便分头开始,争取一天时间全部走个过场,甄别出相关的人员细细盘问。明日一早咱们便可对案情有个初步的判断了。”
王源点头道:“好,照杨尚书说的办便是。”
杨慎矜抚须道:“我这便下令去召集相关官员在此积聚,我在大堂上询问,旁边有个侧厅,你可在侧厅询问。相关笔录人员都已给你备齐,你也不用劳烦了。”
王源拱手笑道:“杨尚书费心了,那么卑职去了。”
杨慎矜负手拈须看着王源去往侧边的小厅之中,脸上露出微笑来,转身来吩咐传唤相关人等,除了李邕本人之外,北海郡的主要班子成员都在他的大名单里。别驾司马长史录事参军司户司法司仓等诸参军统统在列。重点的部门下属的官吏也统统在他的名单里。
一想到王源坐在侧厅里正对着无关的人人等废话询问,或者是司兵参军和地方上的军中头目即将对着王源吹胡子瞪眼拍桌子的样子,杨慎矜便不由自主的想笑。这小子看来并不怎么样,还不是被自己玩弄于鼓掌之中的料。
杨慎矜开始潜心的询问相关人员,他问的很细,很用心,以至于竟然忘了时间的流逝。直到旁边有人提醒已经到了午时,该用饭休息的时候,他才发现,原来太阳已经到了头顶,自己也已经嘴巴发干,咽喉冒火了。
“饭菜已经准备好了,就在后堂小院呢。”有人告知道。
杨慎矜伸了个懒腰,吩咐道:“让等候问话的官员们先回去,提醒他们吃了饭便赶回来,我这里可没有准备他们的饭食。对了,去请王副使来一道吃饭。”
“王副使么?他早就离开衙门了。”
“什么?早就离开衙门了?什么时候离开的?”杨慎矜诧异道。
“巳时过半便从衙门偏门离开了。”
杨慎矜愕然道:“一个时辰他便办完事了?”
“那属下便不知道了,只知道他召了一大堆人进去,三言两语之后便出来了。”
“司兵参军和郡府的将领都来过了?”
“来过了。”
“没发生什么事么?譬如,争吵什么的?”
“这个……好像没有。司兵参军刘德海好像是和王副使勾肩搭背被送出来的,两人笑容满面没发生什么不愉快,杨尚书放心便是。”
“我放心个屁。”杨慎矜心里骂道:“他们吵架闹事我才放心呢,这个王源在搞什么名堂,没理由五六十人的名单一个时辰便问完了,这搞得什么鬼。”
“马师爷呢?叫他来,我要看看王副使问话的笔录。”杨慎矜叫道。
片刻后跟随王源问话笔录的马师爷小跑着进来,手里捧着一大叠的纸张叩拜杨慎矜。杨慎矜劈手夺过他手中的笔录,但见每一张纸上除了被询问官员的名字职务询问缘由时间地点等条目之外,正文询问的内容只有共同的四个字:“与案无涉!”
杨慎矜脸色铁青,气的差点怒骂出声。
……
王源确实是巳时过半便完成了所有的询问,他可不会去浪费时间跟这些无关的人磨嘴皮。一口气叫上十几个人进去,一个问题众人回答,几个问题下来,基本上便结束了。问的也不是什么案情,而是北海郡的风土民情,名胜古迹,人物事迹什么的。
几批人过后,五六十名官吏尽数问了遍,气氛轻松愉悦。
最忙的就是纪录文书的师爷了,十几个人你一言我一语,马师爷忙的满头大汗也纪录不下所有人的回答,最后王源指示师爷在正文中全部写上‘与案无涉’四字作为总结。王源想好了,若是杨慎矜指责自己敷衍的话,自己便将名单丢给他让他去问话,相信杨慎矜自己也不会浪费时间去重新询问一遍的。
唯一一个单独的例外便是司兵参军刘德海,王源给他特殊的待遇,单独的和他见面。但王源自始至终没提一句案情,到最后连绷着准备发飙的刘德海自己都过意不去问道:“你怎么不问我和李邕挪用公钱的案子有没有关系?”
王源笑着将亲自写下的‘与案无涉’的笔录拿给他看,道:“你没进来之前,我就写好了结论了,这只是走个过场,再说我也想结识刘参军。刘参军的事迹我也听了不少,刘参军去年夏天在五阳山剿灭山匪的事情让我很是佩服。以三十名士兵潜入匪巢一举端掉匪徒的老巢,歼灭五十多人,这可不是谁都能做到的。”
刘德海甚是惊讶,这件事正是他平生的得意之作,但这位王副使或许是听了谣传,其实自己只是抓了七八名山匪而已。一旁的师爷和随从们尽皆愕然,刚才听王源和前面那一堆人闲聊的时候有人说了这件事,人家明明白白说了是八名匪徒,到了王副使口中一下子变成了五十个,王副使的耳朵恐怕不太好使。
不过聪明的人也意识到,原来王源之前的闲聊不是闲聊,而是侧面摸了不少消息,譬如这位刘德海剿匪的事情,便是刚才有人提及的。
刘德海当然不会纠正王源的错误,京城来的王副使不仅提前就断定自己与案无涉,这让本不情愿前来接受询问的刘德海心中敌意早已消退。再加上王副使提及自己得意之事,而且把自己说的比自己心中所认为的自己更为高大勇猛,心中的好感激增。所以当王源表示谈话结束的时候,刘德海都有些恋恋不舍起来,虽不是什么勾肩搭背,但却已经像是知己好友一般。刘德海甚至拍胸脯跟王源说,用的上的地方尽管开口云云,王源也是微笑答应,送他离去。
搞完了这些烂事,王源立刻便带人从侧门离开了衙门,他要做自己认为重要的事情。本来还担心没有空暇去做,现在好了,。反倒有了大把的时间了。
回到馆驿,命王大黑和众随从留在馆驿不得随意外出,王源自己单独一人出了门。走过两条小巷,王源便看见一袭月白长衫的公孙兰从胡同中迎面走来。
“去哪儿?”公孙兰问道。
“去找罗衣门的人接头。”王源低声回到,公孙兰淡淡点头,跟着王源汇入人流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