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零七章 丰王
王源高声谢恩接旨,起身后,众官又是一阵道贺。
王源本以为自己会对这个任命没什么感觉,因为自己其实并不想当这个相国,或者说自己并不是心甘情愿的要坐这个位置。但当圣旨宣读之时,王源的心中还是抑制不住的激动和澎湃。
五年了,自从在永安坊那个小小的宅院之中醒来,在满城的鼓声中入惊弓之鸟般的窥伺着这大唐的世界。那时候的王源对这个世界充满的陌生和恐惧。他也绝没想到,有朝一日自己能成为大唐的相国。这个位置是真正的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是除了皇权之外普通人所能达到的权力最高峰。而如今,自己便已经坐上了这个位置,任谁也不能无动于衷。
很多人为了这个位置奋斗了一辈子却一无所获,而自己只用了短短五年时间,便将这一切归于囊中,这足以让王源自傲了。现在的大唐,自己掌握着最多的兵马,占据着最高的要职,应该是人生之中的最巅峰状态了吧。但不知为何,王源却觉得,这巅峰来的早,来的太突然,来的不踏实。
“恭喜恭喜,王相国,本王这里恭喜你了。来的仓促,父皇通知的也突然,我也没备什么贺礼。这样吧,我这里有块玉佩,便送于相国为贺礼。”丰王李珙大笑着拱手道贺,从腰间将一块名贵的玉佩扯下来送上。
王源忙摆手道:“不敢不敢,我可不敢接受丰王也厚礼。丰王爷有此心意,我便领受了。他人礼物我是一概不收的。”
丰王李珙皱眉道:“他人的礼物你不收,我的礼物你也不收么?话说将来还需要王相国多多担待呢,你不收我怎安心?”
王源笑道:“王爷说笑了,王爷还有什么需要我担待的,这可折煞我了。话说,传旨这差事怎么是王爷亲来?这可受不起。”
李珙哈哈笑道:“这你便不知道了吧,这差事是我向父皇讨要的。对了,我一面是传旨,一面也是来向你报到的。从今往后,我便是王元帅帐下的一员将领了。哈哈哈。”
王源愕然道:“王爷此话怎讲?”
“咦?你不是向父皇提议,要一名皇子跟着你一起去军中平叛作战么?今晨父皇叫我去见他,便跟我说了这件事,我自然是开心的很。父皇叫我来向你报到,我也就顺便讨了传旨的差事来。”
王源恍然,微笑看着面前丰王李珙这张年轻的不知深浅的面孔,心里深深为他感到悲哀。昨日自己去见玄宗,本是想试探玄宗对那位皇子更为看重的,后来转念一想,与其探寻玄宗心目中最属意的那位皇子,还不如去找他最讨厌的那个。因为王源就是要扶持玄宗最不喜欢的那位皇子上位,才能达到让这位皇子感激涕零,和自己建立亲密信任的结果。于是王源便提出了要一名皇子随军,而且特意提及军中危险,很可能要送命这样的话。
王源知道,玄宗是绝不肯让他喜爱的皇子去上战场送命的,他提出的人选必然是他心目中不甚喜爱的,死了也无所谓的那个人。没想到,这位丰王李珙中了头彩。可怜他还蒙在鼓里一无所知,还把这当做是玄宗的器重。殊不知他在玄宗心目之中的地位是随时可以舍弃的那一个。不知道他知道真相后会作何感想。
这位丰王李珙,王源对他略有耳闻。事实上王源并不太关心玄宗的这些儿子们是什么样的人。但这些人毕竟是众人瞩目的焦点,王源不想知道,也会从别人的口中听到些片言只语。大唐的皇子们中间倒是有些有趣的。譬如玄宗的第二十七子恒王李瑱,放着好好的王爷不做,偏偏学人家当道士。挂着个右卫大将军的职位,天天在家里穿着道士服弄一帮天师回家学着捉鬼降妖,可算是奇葩。还有个义王李玼,也是个奇葩的家伙,喜欢扮女人在家唱戏,府里养了一般梨园名伶,天天咿咿呀呀的闹个不停,当真是教人无语。
正是有这些奇葩的皇子,王源便也在不同的场合听到他们奇葩的行为,因为他们的这些事情都被当做是酒宴上的谈资。王源想不知道都难。
而王源所知的这位丰王李珙,王源也对他的事迹略有耳闻。这家伙喜欢舞刀弄枪,常常在京城闹事,带着一棒子随从在长安的大街上纵马来去,甚是张狂。而且据说他的偶像是太宗李世民,常常幻想着能领军开疆拓土征战四方。成年后屡屡向玄宗请求去边镇领军杀敌,玄宗对他的行为早就不满,每每呵斥一顿后将他灰溜溜的赶出宫来。
玄宗来到成都后,周围丰王李珙更加缠着要去平叛,几乎每天都去散花楼见玄宗。玄宗也是因为从长安逃难而来,路上受了打击之后脾气变了不少,变得隐忍了许多,对儿子们也似乎柔和了不少,但即便如此,这李珙还是没少挨骂。
现在看来,玄宗对李珙并非父亲呵斥儿子那么简单,李珙确实是他不喜欢的儿子之一,这次王源提出要带皇子去出征,玄宗立刻便将李珙推了出来,看来是巴不得他离开自己,哪怕是战死在军中也无所谓了。
听起来有些不可思议,但皇族的亲情之淡薄常人难以理解。大唐王朝皇家之间骨肉相残之事多不胜数。玄宗自己便有曾经在一天时间里连杀三个儿子,太子李瑛、鄂王李瑶、光王李琚都是玄宗亲自下令在一日内处死,其冷酷无情令人难以想象。说白了,玄宗的几十个儿子都是他一时激情之下的产物,若论情感,怕是淡薄之极,杀儿子对玄宗而言根本不算什么,更遑论是派儿子上战场去不顾生死了。
“丰王爷,原来是你要跟我去军中平叛,这倒是叫我没想到。王爷,军中可凶险的很,一个不慎便是身死之局,王爷想好了么?真的打算去么?”王源微笑道。
“当然是真的,我等这个机会等的太久了,好容易父皇愿意给我这个机会。岂能不去?军中作战危险我岂有不知?但大丈夫要建功立业,又岂能瞻前顾后?对了王元帅,如今我是你帐下的将领,你不用王爷王爷的叫,叫我名字便是。对了我还没有武将官职,你给我任命一个呗?对了,你打算让我领多少兵马?我可是韩信领兵多多益善的,三五万不嫌少,十万八万不嫌多的。”李珙一连串的发问道。
王源暗自叹息,从这几句话中便知道李珙是个自大自傲不知深浅的家伙。他居然还要领兵,王源岂会容他沾一兵一卒。虽不知他打仗的才能如何,王源也绝不会将宝压在被人身上。军中除了高仙芝柳钧等心腹之人,王源可不会相信其他任何一人。
虽然对这个丰王的第一印象并不好,但王源也并不需要他靠谱。这个丰王还有待观察,是否有上位之心是关键,否则自己也不用白费气力。除此之外,和自己是否能融洽相处也是考量的标准,王源可不想捧个白眼狼上位。
“王爷,领军打仗的事情回头再说。明日我们便要动身,王爷既然要随军,应该回去做些准备才是。譬如随从人员,盔甲兵刃什么的。还有,要和家中的妻妾们告个别什么的。只有半日时间,还是不要浪费的好。至于军中的情形,我在路上会和王爷详述的。”
“好好好,我这便回去准备去。还要去宫中拜别父皇去,王元帅,那我便告辞了,本来今日还想做东请你喝酒的。”李珙忙道。
王源笑道:“酒改日再喝也不迟,反正以后都在一处相处,时间多得是。”
“说的很是,那便告辞。”李珙拱手道。
王源躬身拱手行礼,送李珙出了府门之外,目送他带着十几骑绝尘而去。
回到宅中,众官员簇拥着王源去政事堂正式就任,王源也难以推辞。而且既然已经坐上了相国的位置,便要尽些职责才成,王源也确实有些事情要交代韦见素他们去办。于是众人出府后到了政事堂中,坐在了象征相国权威的正堂桌案之后的大椅子上后,王源开始了他身为大唐相国的第一次正式的公务。
鉴于明日就要离京,王源听取了诸职能部门的公务禀报之后,当即做了一些调整。王源要求韦见素等人要立刻着手号召难民和剑南陇右的百姓们垦田开荒,趁着还能种一茬粮食赶紧种下粮食,免得将来饥荒到来,束手无策。之前房琯根本就没有在这上面有任何作为,他的心思都用在了别处。垦田开荒,自给自足才是目前必须要走的路。
王源告诉韦见素他们,现在首要要做的便是安民,保证吃穿。其余的事情都往后派。民心稳定,都能自给自足了,便自然可以考虑以后的事情了。
围绕着垦田的事情,很多事要做。分发种子,丈量田亩,开通沟渠灌溉等事务都很繁杂,光是这一件事便足够韦见素他们去忙活了。而且时间不等人,即将入夏之后,时令转眼即逝,很快便无法种下粮食了,所以很是紧急。
韦见素等一干官员原本嘻嘻哈哈,说实话他们并没有觉得王源能有什么好的政见,但王源今日的第一件事便是务实之事,倒叫他们有些刮目相看。
“韦左相,这件事我因在军中无法督促,便只能交给你去全力推动了。你可代行我之权,谁要是敢怠慢,便告诉我,回头我一并收拾他们。但你也不能怠慢,这是你我重臣之职,朝廷能否稳定,大军是否能安心平叛,全看着安民温饱之事了。”王源最后道。
韦见素收起笑容,肃然起身拱手道:“谨遵相国之命,下官必竭尽全力。”
王源本以为自己会对这个任命没什么感觉,因为自己其实并不想当这个相国,或者说自己并不是心甘情愿的要坐这个位置。但当圣旨宣读之时,王源的心中还是抑制不住的激动和澎湃。
五年了,自从在永安坊那个小小的宅院之中醒来,在满城的鼓声中入惊弓之鸟般的窥伺着这大唐的世界。那时候的王源对这个世界充满的陌生和恐惧。他也绝没想到,有朝一日自己能成为大唐的相国。这个位置是真正的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是除了皇权之外普通人所能达到的权力最高峰。而如今,自己便已经坐上了这个位置,任谁也不能无动于衷。
很多人为了这个位置奋斗了一辈子却一无所获,而自己只用了短短五年时间,便将这一切归于囊中,这足以让王源自傲了。现在的大唐,自己掌握着最多的兵马,占据着最高的要职,应该是人生之中的最巅峰状态了吧。但不知为何,王源却觉得,这巅峰来的早,来的太突然,来的不踏实。
“恭喜恭喜,王相国,本王这里恭喜你了。来的仓促,父皇通知的也突然,我也没备什么贺礼。这样吧,我这里有块玉佩,便送于相国为贺礼。”丰王李珙大笑着拱手道贺,从腰间将一块名贵的玉佩扯下来送上。
王源忙摆手道:“不敢不敢,我可不敢接受丰王也厚礼。丰王爷有此心意,我便领受了。他人礼物我是一概不收的。”
丰王李珙皱眉道:“他人的礼物你不收,我的礼物你也不收么?话说将来还需要王相国多多担待呢,你不收我怎安心?”
王源笑道:“王爷说笑了,王爷还有什么需要我担待的,这可折煞我了。话说,传旨这差事怎么是王爷亲来?这可受不起。”
李珙哈哈笑道:“这你便不知道了吧,这差事是我向父皇讨要的。对了,我一面是传旨,一面也是来向你报到的。从今往后,我便是王元帅帐下的一员将领了。哈哈哈。”
王源愕然道:“王爷此话怎讲?”
“咦?你不是向父皇提议,要一名皇子跟着你一起去军中平叛作战么?今晨父皇叫我去见他,便跟我说了这件事,我自然是开心的很。父皇叫我来向你报到,我也就顺便讨了传旨的差事来。”
王源恍然,微笑看着面前丰王李珙这张年轻的不知深浅的面孔,心里深深为他感到悲哀。昨日自己去见玄宗,本是想试探玄宗对那位皇子更为看重的,后来转念一想,与其探寻玄宗心目中最属意的那位皇子,还不如去找他最讨厌的那个。因为王源就是要扶持玄宗最不喜欢的那位皇子上位,才能达到让这位皇子感激涕零,和自己建立亲密信任的结果。于是王源便提出了要一名皇子随军,而且特意提及军中危险,很可能要送命这样的话。
王源知道,玄宗是绝不肯让他喜爱的皇子去上战场送命的,他提出的人选必然是他心目中不甚喜爱的,死了也无所谓的那个人。没想到,这位丰王李珙中了头彩。可怜他还蒙在鼓里一无所知,还把这当做是玄宗的器重。殊不知他在玄宗心目之中的地位是随时可以舍弃的那一个。不知道他知道真相后会作何感想。
这位丰王李珙,王源对他略有耳闻。事实上王源并不太关心玄宗的这些儿子们是什么样的人。但这些人毕竟是众人瞩目的焦点,王源不想知道,也会从别人的口中听到些片言只语。大唐的皇子们中间倒是有些有趣的。譬如玄宗的第二十七子恒王李瑱,放着好好的王爷不做,偏偏学人家当道士。挂着个右卫大将军的职位,天天在家里穿着道士服弄一帮天师回家学着捉鬼降妖,可算是奇葩。还有个义王李玼,也是个奇葩的家伙,喜欢扮女人在家唱戏,府里养了一般梨园名伶,天天咿咿呀呀的闹个不停,当真是教人无语。
正是有这些奇葩的皇子,王源便也在不同的场合听到他们奇葩的行为,因为他们的这些事情都被当做是酒宴上的谈资。王源想不知道都难。
而王源所知的这位丰王李珙,王源也对他的事迹略有耳闻。这家伙喜欢舞刀弄枪,常常在京城闹事,带着一棒子随从在长安的大街上纵马来去,甚是张狂。而且据说他的偶像是太宗李世民,常常幻想着能领军开疆拓土征战四方。成年后屡屡向玄宗请求去边镇领军杀敌,玄宗对他的行为早就不满,每每呵斥一顿后将他灰溜溜的赶出宫来。
玄宗来到成都后,周围丰王李珙更加缠着要去平叛,几乎每天都去散花楼见玄宗。玄宗也是因为从长安逃难而来,路上受了打击之后脾气变了不少,变得隐忍了许多,对儿子们也似乎柔和了不少,但即便如此,这李珙还是没少挨骂。
现在看来,玄宗对李珙并非父亲呵斥儿子那么简单,李珙确实是他不喜欢的儿子之一,这次王源提出要带皇子去出征,玄宗立刻便将李珙推了出来,看来是巴不得他离开自己,哪怕是战死在军中也无所谓了。
听起来有些不可思议,但皇族的亲情之淡薄常人难以理解。大唐王朝皇家之间骨肉相残之事多不胜数。玄宗自己便有曾经在一天时间里连杀三个儿子,太子李瑛、鄂王李瑶、光王李琚都是玄宗亲自下令在一日内处死,其冷酷无情令人难以想象。说白了,玄宗的几十个儿子都是他一时激情之下的产物,若论情感,怕是淡薄之极,杀儿子对玄宗而言根本不算什么,更遑论是派儿子上战场去不顾生死了。
“丰王爷,原来是你要跟我去军中平叛,这倒是叫我没想到。王爷,军中可凶险的很,一个不慎便是身死之局,王爷想好了么?真的打算去么?”王源微笑道。
“当然是真的,我等这个机会等的太久了,好容易父皇愿意给我这个机会。岂能不去?军中作战危险我岂有不知?但大丈夫要建功立业,又岂能瞻前顾后?对了王元帅,如今我是你帐下的将领,你不用王爷王爷的叫,叫我名字便是。对了我还没有武将官职,你给我任命一个呗?对了,你打算让我领多少兵马?我可是韩信领兵多多益善的,三五万不嫌少,十万八万不嫌多的。”李珙一连串的发问道。
王源暗自叹息,从这几句话中便知道李珙是个自大自傲不知深浅的家伙。他居然还要领兵,王源岂会容他沾一兵一卒。虽不知他打仗的才能如何,王源也绝不会将宝压在被人身上。军中除了高仙芝柳钧等心腹之人,王源可不会相信其他任何一人。
虽然对这个丰王的第一印象并不好,但王源也并不需要他靠谱。这个丰王还有待观察,是否有上位之心是关键,否则自己也不用白费气力。除此之外,和自己是否能融洽相处也是考量的标准,王源可不想捧个白眼狼上位。
“王爷,领军打仗的事情回头再说。明日我们便要动身,王爷既然要随军,应该回去做些准备才是。譬如随从人员,盔甲兵刃什么的。还有,要和家中的妻妾们告个别什么的。只有半日时间,还是不要浪费的好。至于军中的情形,我在路上会和王爷详述的。”
“好好好,我这便回去准备去。还要去宫中拜别父皇去,王元帅,那我便告辞了,本来今日还想做东请你喝酒的。”李珙忙道。
王源笑道:“酒改日再喝也不迟,反正以后都在一处相处,时间多得是。”
“说的很是,那便告辞。”李珙拱手道。
王源躬身拱手行礼,送李珙出了府门之外,目送他带着十几骑绝尘而去。
回到宅中,众官员簇拥着王源去政事堂正式就任,王源也难以推辞。而且既然已经坐上了相国的位置,便要尽些职责才成,王源也确实有些事情要交代韦见素他们去办。于是众人出府后到了政事堂中,坐在了象征相国权威的正堂桌案之后的大椅子上后,王源开始了他身为大唐相国的第一次正式的公务。
鉴于明日就要离京,王源听取了诸职能部门的公务禀报之后,当即做了一些调整。王源要求韦见素等人要立刻着手号召难民和剑南陇右的百姓们垦田开荒,趁着还能种一茬粮食赶紧种下粮食,免得将来饥荒到来,束手无策。之前房琯根本就没有在这上面有任何作为,他的心思都用在了别处。垦田开荒,自给自足才是目前必须要走的路。
王源告诉韦见素他们,现在首要要做的便是安民,保证吃穿。其余的事情都往后派。民心稳定,都能自给自足了,便自然可以考虑以后的事情了。
围绕着垦田的事情,很多事要做。分发种子,丈量田亩,开通沟渠灌溉等事务都很繁杂,光是这一件事便足够韦见素他们去忙活了。而且时间不等人,即将入夏之后,时令转眼即逝,很快便无法种下粮食了,所以很是紧急。
韦见素等一干官员原本嘻嘻哈哈,说实话他们并没有觉得王源能有什么好的政见,但王源今日的第一件事便是务实之事,倒叫他们有些刮目相看。
“韦左相,这件事我因在军中无法督促,便只能交给你去全力推动了。你可代行我之权,谁要是敢怠慢,便告诉我,回头我一并收拾他们。但你也不能怠慢,这是你我重臣之职,朝廷能否稳定,大军是否能安心平叛,全看着安民温饱之事了。”王源最后道。
韦见素收起笑容,肃然起身拱手道:“谨遵相国之命,下官必竭尽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