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6章 章一百九十 不熄烽火八百里 水穷处自有云起(8)
在耶律纳儿的梦境中,天地一片祥和,风和日丽,鸟语花香,四周的契丹勇士欢呼不停,在蓟州城中大肆抢掠,无数财物被搜集出来,堆积成山,成群结队的汉人被拴在一起,牛羊一般圈起来,只待拉回草原从,成为他们的奴隶,这样的画面,当真是人间美到极致的景象。置身在这样的幻境中,哪怕明知是梦,恐怕也没有多少人愿意醒来。
耶律纳儿很享受这个美妙的梦境,熟睡中他的脸上渐渐溢出了笑容。只不过,在一片漆黑的营帐中,黑夜里突然浮现出这样一张笑脸,也是一个恐怖的画面。
这样的梦境也不知持续了多久,耶律纳儿忽然感觉到整个世界都颤抖了一下。他吃惊的抬起头,举目四望,映入眼帘的场景,让他不寒而栗。苍蓝的天空犹如一只瓷盆,不知被什么重重敲碎,裂纹蔓延开来,整片天空刹那间支离玻碎,原本平静的大地,在此时犹如巨浪翻滚的江面--天知道作为典型的草原人,耶律纳儿有多么痛恨大江大河与大海--在不停震颤,所有的一切,城墙、房屋、地面,都在龟裂、破碎,然后化为粒粒尘埃。
耶律纳儿惊恐的看到,负手站在他面前的耶律欲隐,那伟岸的身躯,不知何时变得异常短小,短小得如同跳脚的老鼠,在城墙皲裂时,他那短小的身体掉入裂缝中,沉入深不见底的黑暗里,瞬间就没了踪影,但他绝望而惶恐的呼喊,却那么清晰,在耶律纳儿耳边疯狂回荡。
“不!大帅!”恐惧如同海洋,将溺水的耶律纳儿紧紧包裹,他终于承受不住,拼命大叫起来。
猛然坐起身,从噩梦中被惊醒,耶律纳儿看了看四周,见周围都是熟悉的事物,隐隐有火光透过帐篷照射进来,让他能够看清楚,他现在还身处在自己最熟悉的大帐中。
暗自松了口气,耶律纳儿狂乱的心跳平复下来,他难免有些庆幸,如此可怕的场景,还好只是一个梦。
睡梦中的人醒来了,梦魇却未必已经消散。
耶律纳儿披衣站起,想去营帐外看看,此时到了什么时辰了。若是不久就要天亮,他便不打算再睡。随时可能出征,尤其是明日或者今日,耶律纳儿虽然不愿意去触碰方才的噩梦,但对前半部分中的内容,还是心向往之的。
然而不等耶律纳儿迈出脚步,脚下大地传来的微颤,突然而清晰传递到他的身躯中,这让他刚刚缓和的脸色,刹那间变得苍白,心跳也凭空加快了许多。他几乎是迫不及待的屏住呼吸,停下脚步,细细感知地面的动静。
耶律纳儿的脸色更白了些,因为他发现,大地的震颤,并非是他的错觉!
大地为何会震颤?
几乎是第一时间,耶律纳儿脑海中就浮现出一个绝对没有理由出现,但却可能性最大的词:敌袭!
虽然地面这样的颤抖还很微小,若非是耶律纳儿刚从噩梦中惊醒,神经正处在极度敏感的时刻,他不一定能够感知到脚下的异样。然而,作为军中宿将,身为耶律欲隐的副使,耶律纳儿很清楚自己应该干什么。
只是不等他出声,他的帘子就被掀开,一名将领几乎是连滚带爬奔进来,在帐中跪下,用旁人听了会忍不住心惊肉跳的语气,恐慌的喊道:“副帅,大事不好,敌军袭营!”
耶律纳儿简直不能相信这是真的。雁南兵营,虽然不是处在什么绝对隐蔽的地方,但也并非谁都能够发现的,唐军怎么会找到这里,他们又怎么会突然出现在这里?
然而身为主将,耶律纳儿心中虽惊,却并没有慌乱,他沉声问眼前的将领,“唐军有多少,他们攻到了何处?”
“黑夜中看不清楚,不知道有多少唐军,但声势浩大,绝对有数万之众!”将领焦急的喊道,“唐军四面来攻,已经突进了外营!”
“怎么可能!”耶律纳儿揪住将领的衣领,咆哮起来,“我一点动静都没有听到,唐军怎么可能这么快就攻进了营地?!”
将领脸色苍白,随即又涨得紫红,他断断续续的道:“不知何时,唐军的细作混进了营中,在多处同时纵火,他们随身携带有火油,被他们点燃的辎重数瞬间燃烧起来,外营顿时大乱,不等末将来禀报副帅,唐军就开始大举进攻!这时候,这时候他们已经攻进外营了!”
耶律纳儿痛心疾首,几欲气疯,“我大营防范严密,唐军细作怎么可能混进来,怎么可能!”
“他们,他们穿着我们的服饰,说着我们契丹的话,是以,是以竟然被他们蒙骗过关!”将领哭丧着脸,“等我们发现不妥时,一切已经晚了!”
耶律纳儿一把丢开将领,大吼道:“传令下去,舍弃外营,大军退到内营结阵,依托营防,构筑防线!”在了解完当下的情况后,耶律纳儿虽然怒火攻心,但却下达了最谨慎最得体的军令。
在耶律纳儿面对夜袭,仓惶迎击的时候,远在数百里之外的蓟州腹地,蓟州军的战斗同样进行的异常艰难。
作为被李从璟留在正面,以劣势兵力,纠缠耶律欲隐大军的鱼饵,蓟州军自打伏击耶律格孟,反而被耶律欲隐击破的时候开始,军队就乱象不小,损失惨重。如今且战且退,虽然有地形作为依托,但契丹军无论是军力还是战力,都占据绝对优势,是以蓟州军的仗,一直打得很辛苦。一路不停后退,就是在一路不停丢下尸体。
主动请缨跟随蓟州军北上战斗,希望为父报仇的周小全,此时融入在蓟州军中,和蓟州同袍并肩战斗。从最开始伏击耶律格孟,到现在与契丹追兵鏖战,这场战斗已经持续了一日半。眼看夕阳西下,新伤盖旧伤的周小全,胸中涌起一丝希望。
一日多来,蓟州军一直在后退,契丹追兵也一直在追击,蓟州军的每一次战斗,都是在被契丹军咬上之后,迫不得已的迎战。连续奋战这么久,不曾有过一时片刻的休息,身上被鲜血浸透的周小全,已经完全是在靠一股意志在支撑,凭借本能在战斗。
他箭术超群,马怀远早就发现这一点,所以给他配备了两个箭囊。而现在,两个箭囊都已经空了。
看了山头一眼,在长枪与旌旗背后,夕阳正在西沉,山的一侧已经变得灰暗,这是一个充满血与火的黄昏,生命之花的凋零,让这景象看起来有种惨烈的美。周小全知道,只要入了夜,大军的处境就要好得多。
挥舞着此刻异常笨重的横刀,周小全脑中逐渐忘记了一切。没有周漏风,没有黑牛,甚至没有阿成没有阿力,也没有残破的倒水沟军堡。在他的心中,现在只有一个简单至极的念头,坚持下去,战到天黑。
马怀远战斗在前线,他率领亲卫,拼死力战,在付出巨大伤亡的代价下,好不容易击退了面前的一部契丹军。来不及松一口气,将战场形势纳在眼底的马怀远,看出了蓟州军行将崩溃的势头。在每一条战线上,正在奋战的蓟州军,每时每刻都有人在倒下,并且再也爬不起来。
残军旌旗败,将士死战死,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马怀远抹了一把脸上的血水,举刀大吼一声,带着亲卫,又冲向下一处阵地。
与周小全不同,马怀远固然知道入夜之后大军的处境会好上一些,但他也知道,那好不了多少。即便是契丹大军退却,他甚至都要率领这些残军,追上去,咬着对方厮杀。
这就是他的任务。
这是他的职责,也是他的命运。
生在边境,长在边境,少年时便战斗在边境的马怀远,有着边境儿郎典型的骁勇敢战和热血,在他少年时代的军旅生涯中,凭借机灵的头脑,不错的身手,屡屡立功,被队正、都头们赏识,逐渐被重用。
在与契丹日复一日的厮杀当中,马怀远逐渐成为边军脊梁,在这个伤亡太大、累积军功极难的地方,短短五年时间,他已是堪比指挥使的领兵校尉。也是从那个时候开始,马怀远有了自己的治军想法与征战之道,每每在契丹入境的时候,他率领精锐前去迎战,专门捕杀契丹军小股游骑,常有不俗斩获。
奈何马怀远空有一身领兵征战的本事,却不懂为官之道。或者说,他不习惯阿谀奉承,不喜欢弯腰低头做人,更不喜欢上位者对他的部曲指手画脚,让他们送命。与那些人的抗争结果,是最后那一次惨败,在他带领两百将士出征时,与他约定好的刺史却在关键时刻不救援。
两百将士,只有三十八人回到军营,更只有三十五人活下来。
而马怀远,也从校尉成为马夫。
他空有本事,空有血性,空有复仇之志,却只能做一个马夫,一做就是很多年。
直到他遇到了李从璟。
李从璟让他出镇芙蓉镇时,只给他百余将士。马怀远不仅没有怨言,甚至感激不尽,之后仅一年,芙蓉镇镇军就飙升到八百人。此后,李从璟更是让他出任檀州防御使。值此大战前夕,又将他调任蓟州。
已到壮年的马怀远,沉寂的心复活了过来。
李从璟对他说过,“必有一日,尔等当如此。”
李从璟还说,出兵长城,马踏草原--那是每一个与契丹蛮子有不解之仇的边军将士,都有的渴望。
于是有了如今这场大战。
斗志昂扬的马怀远,接到的军令,却是带领蓟州军作饵,为大军胜利做配角,做牺牲。
马怀远没有拒绝。
虽然委屈,虽然有些不甘,虽然他想冲锋在第一线,但面对那个不仅给了他希望、重生,也给了卢龙希望和重生的年轻人,马怀远信任的选择了服从军令。
在契丹万骑援军出现时,明知蓟州军将步入绝境,马怀远也没有丝毫犹豫,他第一个跨进了地狱的门槛。
黄昏,天空都似乎被鲜血染红。马怀远从尸堆中抬起头来,看到的是摇摇欲坠的蓟州军。而在他们面前,更多的契丹军冲了过来。他不知道的是,耶律欲隐非常不满意契丹军眼下的进展,已经发了狠,在暴怒中鞭笞契丹军进攻。
又一波更大的攻势来了。马怀远知道,蓟州军很可能撑不到天黑了。
滴血的手在狠狠颤抖,已经快要握不住横刀,马怀远抬头望了一眼北方。
军帅,不要让末将失望!
他咬紧牙关,埋头冲向看不到尽头的契丹大军。
耶律纳儿很享受这个美妙的梦境,熟睡中他的脸上渐渐溢出了笑容。只不过,在一片漆黑的营帐中,黑夜里突然浮现出这样一张笑脸,也是一个恐怖的画面。
这样的梦境也不知持续了多久,耶律纳儿忽然感觉到整个世界都颤抖了一下。他吃惊的抬起头,举目四望,映入眼帘的场景,让他不寒而栗。苍蓝的天空犹如一只瓷盆,不知被什么重重敲碎,裂纹蔓延开来,整片天空刹那间支离玻碎,原本平静的大地,在此时犹如巨浪翻滚的江面--天知道作为典型的草原人,耶律纳儿有多么痛恨大江大河与大海--在不停震颤,所有的一切,城墙、房屋、地面,都在龟裂、破碎,然后化为粒粒尘埃。
耶律纳儿惊恐的看到,负手站在他面前的耶律欲隐,那伟岸的身躯,不知何时变得异常短小,短小得如同跳脚的老鼠,在城墙皲裂时,他那短小的身体掉入裂缝中,沉入深不见底的黑暗里,瞬间就没了踪影,但他绝望而惶恐的呼喊,却那么清晰,在耶律纳儿耳边疯狂回荡。
“不!大帅!”恐惧如同海洋,将溺水的耶律纳儿紧紧包裹,他终于承受不住,拼命大叫起来。
猛然坐起身,从噩梦中被惊醒,耶律纳儿看了看四周,见周围都是熟悉的事物,隐隐有火光透过帐篷照射进来,让他能够看清楚,他现在还身处在自己最熟悉的大帐中。
暗自松了口气,耶律纳儿狂乱的心跳平复下来,他难免有些庆幸,如此可怕的场景,还好只是一个梦。
睡梦中的人醒来了,梦魇却未必已经消散。
耶律纳儿披衣站起,想去营帐外看看,此时到了什么时辰了。若是不久就要天亮,他便不打算再睡。随时可能出征,尤其是明日或者今日,耶律纳儿虽然不愿意去触碰方才的噩梦,但对前半部分中的内容,还是心向往之的。
然而不等耶律纳儿迈出脚步,脚下大地传来的微颤,突然而清晰传递到他的身躯中,这让他刚刚缓和的脸色,刹那间变得苍白,心跳也凭空加快了许多。他几乎是迫不及待的屏住呼吸,停下脚步,细细感知地面的动静。
耶律纳儿的脸色更白了些,因为他发现,大地的震颤,并非是他的错觉!
大地为何会震颤?
几乎是第一时间,耶律纳儿脑海中就浮现出一个绝对没有理由出现,但却可能性最大的词:敌袭!
虽然地面这样的颤抖还很微小,若非是耶律纳儿刚从噩梦中惊醒,神经正处在极度敏感的时刻,他不一定能够感知到脚下的异样。然而,作为军中宿将,身为耶律欲隐的副使,耶律纳儿很清楚自己应该干什么。
只是不等他出声,他的帘子就被掀开,一名将领几乎是连滚带爬奔进来,在帐中跪下,用旁人听了会忍不住心惊肉跳的语气,恐慌的喊道:“副帅,大事不好,敌军袭营!”
耶律纳儿简直不能相信这是真的。雁南兵营,虽然不是处在什么绝对隐蔽的地方,但也并非谁都能够发现的,唐军怎么会找到这里,他们又怎么会突然出现在这里?
然而身为主将,耶律纳儿心中虽惊,却并没有慌乱,他沉声问眼前的将领,“唐军有多少,他们攻到了何处?”
“黑夜中看不清楚,不知道有多少唐军,但声势浩大,绝对有数万之众!”将领焦急的喊道,“唐军四面来攻,已经突进了外营!”
“怎么可能!”耶律纳儿揪住将领的衣领,咆哮起来,“我一点动静都没有听到,唐军怎么可能这么快就攻进了营地?!”
将领脸色苍白,随即又涨得紫红,他断断续续的道:“不知何时,唐军的细作混进了营中,在多处同时纵火,他们随身携带有火油,被他们点燃的辎重数瞬间燃烧起来,外营顿时大乱,不等末将来禀报副帅,唐军就开始大举进攻!这时候,这时候他们已经攻进外营了!”
耶律纳儿痛心疾首,几欲气疯,“我大营防范严密,唐军细作怎么可能混进来,怎么可能!”
“他们,他们穿着我们的服饰,说着我们契丹的话,是以,是以竟然被他们蒙骗过关!”将领哭丧着脸,“等我们发现不妥时,一切已经晚了!”
耶律纳儿一把丢开将领,大吼道:“传令下去,舍弃外营,大军退到内营结阵,依托营防,构筑防线!”在了解完当下的情况后,耶律纳儿虽然怒火攻心,但却下达了最谨慎最得体的军令。
在耶律纳儿面对夜袭,仓惶迎击的时候,远在数百里之外的蓟州腹地,蓟州军的战斗同样进行的异常艰难。
作为被李从璟留在正面,以劣势兵力,纠缠耶律欲隐大军的鱼饵,蓟州军自打伏击耶律格孟,反而被耶律欲隐击破的时候开始,军队就乱象不小,损失惨重。如今且战且退,虽然有地形作为依托,但契丹军无论是军力还是战力,都占据绝对优势,是以蓟州军的仗,一直打得很辛苦。一路不停后退,就是在一路不停丢下尸体。
主动请缨跟随蓟州军北上战斗,希望为父报仇的周小全,此时融入在蓟州军中,和蓟州同袍并肩战斗。从最开始伏击耶律格孟,到现在与契丹追兵鏖战,这场战斗已经持续了一日半。眼看夕阳西下,新伤盖旧伤的周小全,胸中涌起一丝希望。
一日多来,蓟州军一直在后退,契丹追兵也一直在追击,蓟州军的每一次战斗,都是在被契丹军咬上之后,迫不得已的迎战。连续奋战这么久,不曾有过一时片刻的休息,身上被鲜血浸透的周小全,已经完全是在靠一股意志在支撑,凭借本能在战斗。
他箭术超群,马怀远早就发现这一点,所以给他配备了两个箭囊。而现在,两个箭囊都已经空了。
看了山头一眼,在长枪与旌旗背后,夕阳正在西沉,山的一侧已经变得灰暗,这是一个充满血与火的黄昏,生命之花的凋零,让这景象看起来有种惨烈的美。周小全知道,只要入了夜,大军的处境就要好得多。
挥舞着此刻异常笨重的横刀,周小全脑中逐渐忘记了一切。没有周漏风,没有黑牛,甚至没有阿成没有阿力,也没有残破的倒水沟军堡。在他的心中,现在只有一个简单至极的念头,坚持下去,战到天黑。
马怀远战斗在前线,他率领亲卫,拼死力战,在付出巨大伤亡的代价下,好不容易击退了面前的一部契丹军。来不及松一口气,将战场形势纳在眼底的马怀远,看出了蓟州军行将崩溃的势头。在每一条战线上,正在奋战的蓟州军,每时每刻都有人在倒下,并且再也爬不起来。
残军旌旗败,将士死战死,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马怀远抹了一把脸上的血水,举刀大吼一声,带着亲卫,又冲向下一处阵地。
与周小全不同,马怀远固然知道入夜之后大军的处境会好上一些,但他也知道,那好不了多少。即便是契丹大军退却,他甚至都要率领这些残军,追上去,咬着对方厮杀。
这就是他的任务。
这是他的职责,也是他的命运。
生在边境,长在边境,少年时便战斗在边境的马怀远,有着边境儿郎典型的骁勇敢战和热血,在他少年时代的军旅生涯中,凭借机灵的头脑,不错的身手,屡屡立功,被队正、都头们赏识,逐渐被重用。
在与契丹日复一日的厮杀当中,马怀远逐渐成为边军脊梁,在这个伤亡太大、累积军功极难的地方,短短五年时间,他已是堪比指挥使的领兵校尉。也是从那个时候开始,马怀远有了自己的治军想法与征战之道,每每在契丹入境的时候,他率领精锐前去迎战,专门捕杀契丹军小股游骑,常有不俗斩获。
奈何马怀远空有一身领兵征战的本事,却不懂为官之道。或者说,他不习惯阿谀奉承,不喜欢弯腰低头做人,更不喜欢上位者对他的部曲指手画脚,让他们送命。与那些人的抗争结果,是最后那一次惨败,在他带领两百将士出征时,与他约定好的刺史却在关键时刻不救援。
两百将士,只有三十八人回到军营,更只有三十五人活下来。
而马怀远,也从校尉成为马夫。
他空有本事,空有血性,空有复仇之志,却只能做一个马夫,一做就是很多年。
直到他遇到了李从璟。
李从璟让他出镇芙蓉镇时,只给他百余将士。马怀远不仅没有怨言,甚至感激不尽,之后仅一年,芙蓉镇镇军就飙升到八百人。此后,李从璟更是让他出任檀州防御使。值此大战前夕,又将他调任蓟州。
已到壮年的马怀远,沉寂的心复活了过来。
李从璟对他说过,“必有一日,尔等当如此。”
李从璟还说,出兵长城,马踏草原--那是每一个与契丹蛮子有不解之仇的边军将士,都有的渴望。
于是有了如今这场大战。
斗志昂扬的马怀远,接到的军令,却是带领蓟州军作饵,为大军胜利做配角,做牺牲。
马怀远没有拒绝。
虽然委屈,虽然有些不甘,虽然他想冲锋在第一线,但面对那个不仅给了他希望、重生,也给了卢龙希望和重生的年轻人,马怀远信任的选择了服从军令。
在契丹万骑援军出现时,明知蓟州军将步入绝境,马怀远也没有丝毫犹豫,他第一个跨进了地狱的门槛。
黄昏,天空都似乎被鲜血染红。马怀远从尸堆中抬起头来,看到的是摇摇欲坠的蓟州军。而在他们面前,更多的契丹军冲了过来。他不知道的是,耶律欲隐非常不满意契丹军眼下的进展,已经发了狠,在暴怒中鞭笞契丹军进攻。
又一波更大的攻势来了。马怀远知道,蓟州军很可能撑不到天黑了。
滴血的手在狠狠颤抖,已经快要握不住横刀,马怀远抬头望了一眼北方。
军帅,不要让末将失望!
他咬紧牙关,埋头冲向看不到尽头的契丹大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