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非太子殿下莫属(3)
成王那边儿被一众皇子酸溜溜的艳羡,羡慕他娶到了沈锦乔,还是圣旨赐婚。
而沈家可就不是这样了,之前他们以为沈锦乔是明王妃,再不济,襄王妃也不差,为何偏偏是最惨的成王府?
所有王爷立府之后就是单独的,虽然宫里有列银,但是成王身后还有个吸血的萧国公府,萧国公府是扶不上墙的烂泥,而成王府也深受牵连,成了众所周知的‘穷’王府。
所以沈锦乔就算嫁过去是王妃,但说真的,真没几个人羡慕她。
所有皇子中,成王最没有竞争力,一个靠山都没有,甚至还有萧国公府这个累赘。
没有竞争力就算了,人还长得一般,人长得一般就算了,还穷......
除了本身王爷头衔比较尊贵,其它的,怎么看怎么惨,而沈锦乔居然被嫁给他,绝对是坏事做多遭了报应。
这两天府上遇到沈锦曦和胡夫人,两人居然用无比同情的目光看着沈锦乔,胡夫人难得的都没有怼她,甚至还主动过问沈锦乔需不需要她帮忙打点什么。
沈锦乔:“......”她看起来真的那么惨吗?
冷忆偷偷告诉她,现在整个名媛圈子里,都在比谁能比沈锦乔惨,茶余饭后讨论得可激烈了,甚至连沈锦乔婚后的悲惨生活都给她想好了。
尤其是凤秋韵和杨雪莹他们,这几天走路都是带风的。
沈锦乔:“......”
沈锦乔出去过一次,亲眼见识到冷忆所说的议论激烈之后,她决定出嫁之前再也不去参加这些宴会了,不然难堪丢人的只有她。
她虽然不在乎成王府好坏,但是天天被人说那样的话,听着太刺耳。
倒是萧国公府的国公夫人给她发了帖子,请她过门去吃饭,沈锦乔不想去,却碍于身份不得不去,到底是德妃娘娘的娘家。
那萧国公府虽然不如传言中破败得房子都漏水,但是真的清冷,除了主体建筑,家里多余的珍贵摆件都没有几个。
萧国公夫人也快六十了,长相富态,说话客气,不过说了两句,话里话外竟然开始打听沈锦乔带多少嫁妆,家里的生意有哪几家。
国公夫人的两个小儿子,三十来岁,都已经当爹了,跑来见沈锦乔,居然一脸痴迷的盯着她,那意淫的目光,差点儿没让沈锦乔当场发作。
沈锦乔是铁青着一张脸离开的,她算是看出来了,这萧国公府是从根儿上就坏了,绝对扶不上墙的烂泥。
从今往后,她绝不会再踏入这里半步。
据说成王一直在接济萧国公府,而这些人俨然把成王当成自己的钱袋子,拿成王的钱就算了,居然还算计着她嫁过去之后能给他们带去多少钱。
这么贪婪无耻、臭不要脸,简直跟他们沈家那老夫人有得一比,甚至更过分。
就这样吸血的亲戚,成王居然还供着?
沈锦乔深吸口气,被气得差点儿没倒下。
玉珠连忙扶着沈锦乔:“主子,你还好吧?要不咱们跟侯爷说一说,这真是要不得,你要是嫁娶王府,日后岂不会被萧国公府的人吸干了?”
沈锦乔冷笑,难得的露出一丝怒意戾气:“怕什么?成王要接济萧国公府是他的事儿,他要敢对我的东西动手,哪只手敢伸过来,我就敢给他砍了。”
玉珠:“......”她是白担心了。
-----
就在盛京对着沈锦乔和成王的婚事议论纷纷的时候,一封急报八百里加急送入宫中。
西南梁州和眉州出事了。
事情还得从五月说起,五月的时候西南大汗两个月,田地开裂,庄家都被晒死,而大旱之后必定有洪涝。
七月初,接连半月的大雨,西南迎来了一场几十年未见的大洪灾害,本来就已经没有收成,如今大洪水一来,连房子都冲没了,很多人饭都吃不上。
这件事情上报到朝廷,朝廷立刻拨款赈灾,却不想这些银子被层层贪污,真正到了灾区都没怎么剩下。
没有银子怎么赈灾?
尤其是梁州和眉州灾情最为严重,到处破烂,饿殍满地,一片凄惨之相。
官员贪污了银子,不能救百姓于水火,却也不能往上再拿钱,只能把灾情压制,但凡有人反抗就用强制手段镇压。
也因为他们这样毫无人性的做法,逼死了不少人,逼得不少百姓落草为寇,不少人直接纠集在一起对着富庶人家打家劫舍。
如今西南之地贼寇丛生,一片混乱。
之所以有消息送出来,是因为西南有个教书先生对府衙的衙役有恩,为了救百姓,他写书信,求衙役帮忙发到驿馆,塞了银子托人辗转几地才送到了一个好官手里,然后八百里加急送入宫中。
夏帝看到信件勃然大怒,差点儿气吐血。
满朝文武连忙跪地求他保重龙体,求他息怒。
夏帝很气,但气也没办法,再气也得先把事情解决了。
地方官员贪污年年有之,但从未像这次这般严重,贪了银子,逼死百姓,逼得百姓都快造反了,这简直罪无可恕。
夏帝大怒要严惩官员,清肃西南官场,满朝文武自然是赞同,然后就开始讨论怎么处理。
西南已经腐朽,必须要从朝中派人过去,这派谁才合适?
不但要解决西南的腐败和贪污,还得将民心收拢,未免动摇国之根本。
众人商讨了半日没能有个结果,最后还是卫丞相站了出来:“陛下,西南官官相护,民心不稳,依微臣所见,陛下应当派遣一位能行雷霆手段的官员前往,以铁血手段惩治西南贪官污吏,同时还得派遣一位皇子同行,皇子驾临,百姓深感皇恩浩荡,更能稳定人心。”
卫丞相这番谏言立刻得到了很多人的赞同,然后就有人举荐了几个王爷,福王、成王、襄王、明王都被举荐了一遍,不过却被卫丞相否决了。
“微臣以为此事非太子殿下莫属,太子殿下自幼沐浴佛音,若是殿下,定能安抚人心,况且太子身为储君,更应该在百姓最需要的时候站出来,方能让百姓归心,敬畏皇室,让夏朝江山更加稳固。”
“臣附议!”
而沈家可就不是这样了,之前他们以为沈锦乔是明王妃,再不济,襄王妃也不差,为何偏偏是最惨的成王府?
所有王爷立府之后就是单独的,虽然宫里有列银,但是成王身后还有个吸血的萧国公府,萧国公府是扶不上墙的烂泥,而成王府也深受牵连,成了众所周知的‘穷’王府。
所以沈锦乔就算嫁过去是王妃,但说真的,真没几个人羡慕她。
所有皇子中,成王最没有竞争力,一个靠山都没有,甚至还有萧国公府这个累赘。
没有竞争力就算了,人还长得一般,人长得一般就算了,还穷......
除了本身王爷头衔比较尊贵,其它的,怎么看怎么惨,而沈锦乔居然被嫁给他,绝对是坏事做多遭了报应。
这两天府上遇到沈锦曦和胡夫人,两人居然用无比同情的目光看着沈锦乔,胡夫人难得的都没有怼她,甚至还主动过问沈锦乔需不需要她帮忙打点什么。
沈锦乔:“......”她看起来真的那么惨吗?
冷忆偷偷告诉她,现在整个名媛圈子里,都在比谁能比沈锦乔惨,茶余饭后讨论得可激烈了,甚至连沈锦乔婚后的悲惨生活都给她想好了。
尤其是凤秋韵和杨雪莹他们,这几天走路都是带风的。
沈锦乔:“......”
沈锦乔出去过一次,亲眼见识到冷忆所说的议论激烈之后,她决定出嫁之前再也不去参加这些宴会了,不然难堪丢人的只有她。
她虽然不在乎成王府好坏,但是天天被人说那样的话,听着太刺耳。
倒是萧国公府的国公夫人给她发了帖子,请她过门去吃饭,沈锦乔不想去,却碍于身份不得不去,到底是德妃娘娘的娘家。
那萧国公府虽然不如传言中破败得房子都漏水,但是真的清冷,除了主体建筑,家里多余的珍贵摆件都没有几个。
萧国公夫人也快六十了,长相富态,说话客气,不过说了两句,话里话外竟然开始打听沈锦乔带多少嫁妆,家里的生意有哪几家。
国公夫人的两个小儿子,三十来岁,都已经当爹了,跑来见沈锦乔,居然一脸痴迷的盯着她,那意淫的目光,差点儿没让沈锦乔当场发作。
沈锦乔是铁青着一张脸离开的,她算是看出来了,这萧国公府是从根儿上就坏了,绝对扶不上墙的烂泥。
从今往后,她绝不会再踏入这里半步。
据说成王一直在接济萧国公府,而这些人俨然把成王当成自己的钱袋子,拿成王的钱就算了,居然还算计着她嫁过去之后能给他们带去多少钱。
这么贪婪无耻、臭不要脸,简直跟他们沈家那老夫人有得一比,甚至更过分。
就这样吸血的亲戚,成王居然还供着?
沈锦乔深吸口气,被气得差点儿没倒下。
玉珠连忙扶着沈锦乔:“主子,你还好吧?要不咱们跟侯爷说一说,这真是要不得,你要是嫁娶王府,日后岂不会被萧国公府的人吸干了?”
沈锦乔冷笑,难得的露出一丝怒意戾气:“怕什么?成王要接济萧国公府是他的事儿,他要敢对我的东西动手,哪只手敢伸过来,我就敢给他砍了。”
玉珠:“......”她是白担心了。
-----
就在盛京对着沈锦乔和成王的婚事议论纷纷的时候,一封急报八百里加急送入宫中。
西南梁州和眉州出事了。
事情还得从五月说起,五月的时候西南大汗两个月,田地开裂,庄家都被晒死,而大旱之后必定有洪涝。
七月初,接连半月的大雨,西南迎来了一场几十年未见的大洪灾害,本来就已经没有收成,如今大洪水一来,连房子都冲没了,很多人饭都吃不上。
这件事情上报到朝廷,朝廷立刻拨款赈灾,却不想这些银子被层层贪污,真正到了灾区都没怎么剩下。
没有银子怎么赈灾?
尤其是梁州和眉州灾情最为严重,到处破烂,饿殍满地,一片凄惨之相。
官员贪污了银子,不能救百姓于水火,却也不能往上再拿钱,只能把灾情压制,但凡有人反抗就用强制手段镇压。
也因为他们这样毫无人性的做法,逼死了不少人,逼得不少百姓落草为寇,不少人直接纠集在一起对着富庶人家打家劫舍。
如今西南之地贼寇丛生,一片混乱。
之所以有消息送出来,是因为西南有个教书先生对府衙的衙役有恩,为了救百姓,他写书信,求衙役帮忙发到驿馆,塞了银子托人辗转几地才送到了一个好官手里,然后八百里加急送入宫中。
夏帝看到信件勃然大怒,差点儿气吐血。
满朝文武连忙跪地求他保重龙体,求他息怒。
夏帝很气,但气也没办法,再气也得先把事情解决了。
地方官员贪污年年有之,但从未像这次这般严重,贪了银子,逼死百姓,逼得百姓都快造反了,这简直罪无可恕。
夏帝大怒要严惩官员,清肃西南官场,满朝文武自然是赞同,然后就开始讨论怎么处理。
西南已经腐朽,必须要从朝中派人过去,这派谁才合适?
不但要解决西南的腐败和贪污,还得将民心收拢,未免动摇国之根本。
众人商讨了半日没能有个结果,最后还是卫丞相站了出来:“陛下,西南官官相护,民心不稳,依微臣所见,陛下应当派遣一位能行雷霆手段的官员前往,以铁血手段惩治西南贪官污吏,同时还得派遣一位皇子同行,皇子驾临,百姓深感皇恩浩荡,更能稳定人心。”
卫丞相这番谏言立刻得到了很多人的赞同,然后就有人举荐了几个王爷,福王、成王、襄王、明王都被举荐了一遍,不过却被卫丞相否决了。
“微臣以为此事非太子殿下莫属,太子殿下自幼沐浴佛音,若是殿下,定能安抚人心,况且太子身为储君,更应该在百姓最需要的时候站出来,方能让百姓归心,敬畏皇室,让夏朝江山更加稳固。”
“臣附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