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四章 不分胜负
雨天。
匈奴人的牛筋胡杨木硬弓射程大为减短,足足比正常的射程短了将近一半左右,同时,在精准度上也是大打折扣。这是因为牛筋在受潮之后,原本晒干后缩短的长度会变长,从而影响其张力和弹姓。
为了保证一击致命,匈奴百夫长慢慢的潜伏在队伍中间,试图借助周围士兵的掩护,接近目标更近一些,再近一些。
戟尖破喉。
项羽的强悍臂力,让短戟的戟尖在刺穿了匈奴百夫长的咽喉后,继续势头不减,又重重的砸在一个匈奴兵的胸口。
不甘心的匈奴万夫长捂着咽喉,摇晃了几下身体,然后“卟嗵”一声倒在了泥水里面。这一刻,所有的美梦都离他而去。
他的失败,除了低估了项羽的反击战力外,还由于自然的不可抗力。牛筋胡杨弓虽然在夏曰的雨天能够发射,但却威力锐减,而正是这层致命的局限,让匈奴人丧失了姓命。
乌锥马长声嘶鸣。
主人的神勇,让它感到分外的自豪,纷飞的前蹄重重的踏过失败者的尸体,在踩断骨头的同时,也让一个个敢于冒犯的对手畏惧后退。
项羽策马疾奔,冲过这道阻拦之后,项庄前军的影子也离得不远了,只要两军会合,楚军就如钻进匈奴人肚子里的孙行者,不论是从哪个方向冲杀,都够匈奴蛮子好受的,更何况,在外围,还有薛公、周殷两支友军支援着。
楚军凭着勇猛,在战场的第一回合占得了上风,匈奴人在连续失去了多名战将之后,开始四散溃逃。
浑河畔,察觉到战事不妙的冒顿已经在河北高处立起了穹庐大帐,在他的严斥下,匈奴将兵冒着被激流卷起的危险,继续向浑河南岸投放兵力。
“右大将,你部继续缠住楚蛮,后军,再遣两个万夫长过河,告诉他们,拼光了部族我冒顿给补上,要是发现畏缩逃跑,就等着灭族吧。”冒顿阴沉着鞭伤的疤脸,冲着身边的人大声喝斥道。
不用多说什么?
冒顿这几年来,在草原上说一不二,威望无人可及,他是怎么样的一个脾姓,身边的人知道,那些部落的酋长、将领也是一清二楚。
稍臾,匈奴人就从混乱中苏醒过来,重新组织起一道道的包围圈,试图将楚军的锐气折磨待尽之后,再一举全歼来敌。
一方布下天罗地网。
一方挥动锐利长枪。
比的就是谁更坚持的久一些,谁更有耐心和决心将对手的反抗消失于无形。
不得不承认。在战场嗅觉方面,项羽和冒顿都有着天生的敏锐感,在这一点上,李原的能力要更综合一些。
在政治大局观、发展经济等方面,秦国是三雄的领头羊,匈奴人则是在军事实力上有先天的优势,至于楚国,在几个方面都不突出,不过有项羽这个猛人在,加上楚国地处富庶的东部,使得楚军在战场上并不弱于其它两个对手。
随着夜幕的临近,这一场持续了整整一天的恶战告一段落,楚、匈双方的恶战结果让双方都不甚满意。
不分胜负。
虽然项羽一路猛打猛冲,将匈奴人的阵形杀得凌乱不堪,但随后的天气变化却是他无法掌控的。
午后,雷阵雨渐渐停歇,雨后的彩虹初现,让匈奴人的心情也好转起来,只要不下雨的话,匈奴的弓箭就能发挥出更大的威力。
楚军在锐气待尽之时,项羽见战事渐衰,即虚右实左,率军从左翼与薛公的部队会合,匈奴各部应变不及,只能眼睁睁的看着楚军大部脱围而出。
大雨倾盘。
将地上的一切污垢冲刷的干干净净,只留下一具具被洗的泛白的尸体,杂乱无章的堆积在浑河河道的弯角处。
黄泥颜色的是匈奴人的尸体。
大红颜色的是楚军将士的尸体。
这一刻,这些曾经的敌人,相互的拥抱着交错在一起,就象一对对孪生的兄弟一样。
浑河遭遇战。
双方在算计之中,谁也没占到便宜,是役,楚军折损了五千余人,匈奴一方,战死的部族达到了一万一千人。至于受伤的人,则更是不计其数。
这样的战况,冒顿虽然不满意,但还能承受,因为在总兵力上,匈奴人数倍于楚军,而楚军则不然,远道北上的他们,满打满算也就五万余人,一仗打完就损失十分之一的兵力,是项羽无法承受的。
——。
蓟县。
故燕的都城。
这座在后世会成为首都的城市,现在不过是北方的一座边城,就算经历了战国七雄之一的燕国的加固,其城垣也无法与中原的邯郸、大梁、临辎等大城相比。
楚将周兰奉命驻守于此。
燕王府内。
周兰懒洋洋的斜躺在披着虎皮的锦榻上,一口一口的饮着北地的烈酒,前襟几处的酒渍表明,他已经有了七、八分的醉意。
在出击匈奴的军事会议上,周兰谨慎的提议没有被采纳,随即他被项羽放置在了后卫部队的位置上,这一变动对于志在功勋的周兰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打击。
而当楚军与匈奴骑兵在雨夜遭遇,发生激战的消息传回蓟县时,周兰慌乱了。一队又一队的伤卒从前方被运回,他们能够回来,还是属于幸运的一群,而更多的士兵,则长眠于这北方的白山黑水间了。
“霸王太固执了,要是听从我的劝告,也不会有此结果。”周兰心灰意冷,对着部属一次次的叹息道。
主将的情绪,也直接影响着蓟县楚军的士气,在前方的楚军主力浴血奋战的时候,在它的后方,危险开始临近。
其实,出征北上之时,周兰的情绪也一样高昂,一样的信心满满,那种击破外虏,光宗耀宗的荣誉感同样的存在。
但桓楚的死,让周兰狂热的情绪似被浇了一头冷水,让他感到惊惧和担忧,万一战场上不幸,家中的新妇才娶了不到一年时间,正是你情我浓的时候,若是有一天阵亡了,那未亡人会怎么样,周兰不敢去猜测和猜想。
楚国。
并不象秦国那样,有一套较为完备的怃恤体系,它更多的是依靠权力和血缘关系在维系着国家的运转,这种方式的弊端就是一旦家族中处于权力最上层的那个人出现问题,那么整个家族的保障体系也会随之而崩溃。
“将军,大事不好了,城外二十里发现匈奴人的骑兵?”就在周兰昏昏欲睡的时候,守城的楚军校尉急冲冲的进来禀报。
“什么匈奴人,在哪里?”周兰摇了摇头,好半天才始反应过来。
“就在城南二十里的燕山附近,我军一支运送武器和粮秣的辎重队被匈奴人洗劫,五百名青壮被杀死。”
“全部死了,确定是匈奴人,不会是秦人?”周兰脸色刹白,眸中闪现过一丝的惊惧。秦军虽然是老对手,但在李原主军之后,废除了以首级定军功的制度,复起的秦军虽然一如以往勇猛,却不象之前那样野蛮了。
而匈奴人则不然,这些北方的蛮族最喜爱的就是将敌人的首级用来作溺器,每每想到死去的桓楚脑袋会被盛满黄黄发臭的尿液时,周兰就觉得自己整个人都要惊栗起来。
“是匈奴蛮子没错,事后我们去察看过,除了一地的无头尸体外,就是散落的箭矢,这些箭枝上的标识,就是匈奴人的骨箭样子。”楚军校尉的回答让周兰更加的绝望。
“知道了,你下去吧,这件事,勿在军中传扬,凡是知晓的士兵,都给我严加看管起来。”周兰冷声吩咐道。
匈奴人凭籍着马上作战的优势,可以出人意料的将楚军的后勤补给线一次次的截断,而对于楚军来说,顾得了这一头,顾不了那一头,要想维持前线四、五万军队的补给,难度可想而知。
周兰试图用隐瞒的方法维持住楚军不高的士气,但这种欺骗的手段其实是最容易出问题的,一次、二次或许还有可能瞒得住,而接下来三次、四次发生这样的袭击事件,当一队又一队的同伴没有回来时,楚军内部人心惶惶,军心动荡之极。
袭击楚军的匈奴人,不是别人,正是奉命从辽东郡一带迂回到楚军后方的左谷蠡王须卜浑一部,这支匈奴偏师实际上人数不多,只有六千人左右,但它的厉害之处就在于六千匈奴骑兵俱是一人双马,甚至于三马。
这样的恐怖配备,让缺少战马的楚军辎重步卒只能望尘莫及,匈奴人依靠健马的速度优势,可以在齐地至燕地的广阔地域范围内来回袭击,而楚军却只能一味的被动挨打,找不到一点防备的办法。
本来,秦军的制式机弩是最契合的对付匈奴骑兵的利器。但这些楚军二线部队显然装备不起这种需要精湛制作工艺的武器,他们手里的木杆长枪更多的只能作为吓唬小股盗寇的工具,面对健马长刀的匈奴人,这些匆忙送入军队的农夫只有待宰的下场。(未完待续。)
匈奴人的牛筋胡杨木硬弓射程大为减短,足足比正常的射程短了将近一半左右,同时,在精准度上也是大打折扣。这是因为牛筋在受潮之后,原本晒干后缩短的长度会变长,从而影响其张力和弹姓。
为了保证一击致命,匈奴百夫长慢慢的潜伏在队伍中间,试图借助周围士兵的掩护,接近目标更近一些,再近一些。
戟尖破喉。
项羽的强悍臂力,让短戟的戟尖在刺穿了匈奴百夫长的咽喉后,继续势头不减,又重重的砸在一个匈奴兵的胸口。
不甘心的匈奴万夫长捂着咽喉,摇晃了几下身体,然后“卟嗵”一声倒在了泥水里面。这一刻,所有的美梦都离他而去。
他的失败,除了低估了项羽的反击战力外,还由于自然的不可抗力。牛筋胡杨弓虽然在夏曰的雨天能够发射,但却威力锐减,而正是这层致命的局限,让匈奴人丧失了姓命。
乌锥马长声嘶鸣。
主人的神勇,让它感到分外的自豪,纷飞的前蹄重重的踏过失败者的尸体,在踩断骨头的同时,也让一个个敢于冒犯的对手畏惧后退。
项羽策马疾奔,冲过这道阻拦之后,项庄前军的影子也离得不远了,只要两军会合,楚军就如钻进匈奴人肚子里的孙行者,不论是从哪个方向冲杀,都够匈奴蛮子好受的,更何况,在外围,还有薛公、周殷两支友军支援着。
楚军凭着勇猛,在战场的第一回合占得了上风,匈奴人在连续失去了多名战将之后,开始四散溃逃。
浑河畔,察觉到战事不妙的冒顿已经在河北高处立起了穹庐大帐,在他的严斥下,匈奴将兵冒着被激流卷起的危险,继续向浑河南岸投放兵力。
“右大将,你部继续缠住楚蛮,后军,再遣两个万夫长过河,告诉他们,拼光了部族我冒顿给补上,要是发现畏缩逃跑,就等着灭族吧。”冒顿阴沉着鞭伤的疤脸,冲着身边的人大声喝斥道。
不用多说什么?
冒顿这几年来,在草原上说一不二,威望无人可及,他是怎么样的一个脾姓,身边的人知道,那些部落的酋长、将领也是一清二楚。
稍臾,匈奴人就从混乱中苏醒过来,重新组织起一道道的包围圈,试图将楚军的锐气折磨待尽之后,再一举全歼来敌。
一方布下天罗地网。
一方挥动锐利长枪。
比的就是谁更坚持的久一些,谁更有耐心和决心将对手的反抗消失于无形。
不得不承认。在战场嗅觉方面,项羽和冒顿都有着天生的敏锐感,在这一点上,李原的能力要更综合一些。
在政治大局观、发展经济等方面,秦国是三雄的领头羊,匈奴人则是在军事实力上有先天的优势,至于楚国,在几个方面都不突出,不过有项羽这个猛人在,加上楚国地处富庶的东部,使得楚军在战场上并不弱于其它两个对手。
随着夜幕的临近,这一场持续了整整一天的恶战告一段落,楚、匈双方的恶战结果让双方都不甚满意。
不分胜负。
虽然项羽一路猛打猛冲,将匈奴人的阵形杀得凌乱不堪,但随后的天气变化却是他无法掌控的。
午后,雷阵雨渐渐停歇,雨后的彩虹初现,让匈奴人的心情也好转起来,只要不下雨的话,匈奴的弓箭就能发挥出更大的威力。
楚军在锐气待尽之时,项羽见战事渐衰,即虚右实左,率军从左翼与薛公的部队会合,匈奴各部应变不及,只能眼睁睁的看着楚军大部脱围而出。
大雨倾盘。
将地上的一切污垢冲刷的干干净净,只留下一具具被洗的泛白的尸体,杂乱无章的堆积在浑河河道的弯角处。
黄泥颜色的是匈奴人的尸体。
大红颜色的是楚军将士的尸体。
这一刻,这些曾经的敌人,相互的拥抱着交错在一起,就象一对对孪生的兄弟一样。
浑河遭遇战。
双方在算计之中,谁也没占到便宜,是役,楚军折损了五千余人,匈奴一方,战死的部族达到了一万一千人。至于受伤的人,则更是不计其数。
这样的战况,冒顿虽然不满意,但还能承受,因为在总兵力上,匈奴人数倍于楚军,而楚军则不然,远道北上的他们,满打满算也就五万余人,一仗打完就损失十分之一的兵力,是项羽无法承受的。
——。
蓟县。
故燕的都城。
这座在后世会成为首都的城市,现在不过是北方的一座边城,就算经历了战国七雄之一的燕国的加固,其城垣也无法与中原的邯郸、大梁、临辎等大城相比。
楚将周兰奉命驻守于此。
燕王府内。
周兰懒洋洋的斜躺在披着虎皮的锦榻上,一口一口的饮着北地的烈酒,前襟几处的酒渍表明,他已经有了七、八分的醉意。
在出击匈奴的军事会议上,周兰谨慎的提议没有被采纳,随即他被项羽放置在了后卫部队的位置上,这一变动对于志在功勋的周兰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打击。
而当楚军与匈奴骑兵在雨夜遭遇,发生激战的消息传回蓟县时,周兰慌乱了。一队又一队的伤卒从前方被运回,他们能够回来,还是属于幸运的一群,而更多的士兵,则长眠于这北方的白山黑水间了。
“霸王太固执了,要是听从我的劝告,也不会有此结果。”周兰心灰意冷,对着部属一次次的叹息道。
主将的情绪,也直接影响着蓟县楚军的士气,在前方的楚军主力浴血奋战的时候,在它的后方,危险开始临近。
其实,出征北上之时,周兰的情绪也一样高昂,一样的信心满满,那种击破外虏,光宗耀宗的荣誉感同样的存在。
但桓楚的死,让周兰狂热的情绪似被浇了一头冷水,让他感到惊惧和担忧,万一战场上不幸,家中的新妇才娶了不到一年时间,正是你情我浓的时候,若是有一天阵亡了,那未亡人会怎么样,周兰不敢去猜测和猜想。
楚国。
并不象秦国那样,有一套较为完备的怃恤体系,它更多的是依靠权力和血缘关系在维系着国家的运转,这种方式的弊端就是一旦家族中处于权力最上层的那个人出现问题,那么整个家族的保障体系也会随之而崩溃。
“将军,大事不好了,城外二十里发现匈奴人的骑兵?”就在周兰昏昏欲睡的时候,守城的楚军校尉急冲冲的进来禀报。
“什么匈奴人,在哪里?”周兰摇了摇头,好半天才始反应过来。
“就在城南二十里的燕山附近,我军一支运送武器和粮秣的辎重队被匈奴人洗劫,五百名青壮被杀死。”
“全部死了,确定是匈奴人,不会是秦人?”周兰脸色刹白,眸中闪现过一丝的惊惧。秦军虽然是老对手,但在李原主军之后,废除了以首级定军功的制度,复起的秦军虽然一如以往勇猛,却不象之前那样野蛮了。
而匈奴人则不然,这些北方的蛮族最喜爱的就是将敌人的首级用来作溺器,每每想到死去的桓楚脑袋会被盛满黄黄发臭的尿液时,周兰就觉得自己整个人都要惊栗起来。
“是匈奴蛮子没错,事后我们去察看过,除了一地的无头尸体外,就是散落的箭矢,这些箭枝上的标识,就是匈奴人的骨箭样子。”楚军校尉的回答让周兰更加的绝望。
“知道了,你下去吧,这件事,勿在军中传扬,凡是知晓的士兵,都给我严加看管起来。”周兰冷声吩咐道。
匈奴人凭籍着马上作战的优势,可以出人意料的将楚军的后勤补给线一次次的截断,而对于楚军来说,顾得了这一头,顾不了那一头,要想维持前线四、五万军队的补给,难度可想而知。
周兰试图用隐瞒的方法维持住楚军不高的士气,但这种欺骗的手段其实是最容易出问题的,一次、二次或许还有可能瞒得住,而接下来三次、四次发生这样的袭击事件,当一队又一队的同伴没有回来时,楚军内部人心惶惶,军心动荡之极。
袭击楚军的匈奴人,不是别人,正是奉命从辽东郡一带迂回到楚军后方的左谷蠡王须卜浑一部,这支匈奴偏师实际上人数不多,只有六千人左右,但它的厉害之处就在于六千匈奴骑兵俱是一人双马,甚至于三马。
这样的恐怖配备,让缺少战马的楚军辎重步卒只能望尘莫及,匈奴人依靠健马的速度优势,可以在齐地至燕地的广阔地域范围内来回袭击,而楚军却只能一味的被动挨打,找不到一点防备的办法。
本来,秦军的制式机弩是最契合的对付匈奴骑兵的利器。但这些楚军二线部队显然装备不起这种需要精湛制作工艺的武器,他们手里的木杆长枪更多的只能作为吓唬小股盗寇的工具,面对健马长刀的匈奴人,这些匆忙送入军队的农夫只有待宰的下场。(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