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七章 商山四皓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人生就如同一条奔涌不息的河流。
  时而湍急,时而平缓,有波峰,也有低谷,一个不慎,就有可能钻入曲折蜿蜒的河曲沼泽,再也没了前进的动力。
  在这场楚国权力变革之中,季布、丁公都是失意的一群人,他们与项氏一脉的关系随着权力的被剥夺而变得更加生疏,与之相对应的,则是以项庄、项声、项襄为代表的项氏将领势力在军中的迅速崛起。
  逐渐被边缘化的季布、丁公渐渐心灰意冷。这些昔曰楚军中坚的消极态度,让楚军的这次伐魏军事行动蒙上了一层阴影,然而,季布、丁公等人的异议,此时已经传不到项羽的耳朵里了。
  伐魏势在必行。
  战机稍纵即逝,项羽在战略大局方面,眼界或许不够开阔,但在战术运用和局部战场态势的判断上,却是第一流的。
  大梁的位置进可攻、退可守,又有荥阳坚城阻挡在秦军的进攻路线上,分析,楚军如果成功抢占大梁,就能够争取到与秦国平等对话、平起平坐的权力。只要秦人在是否增援的问题上显示出一点点的犹豫,项羽的这一次冒险就大功告成了。
  当初,面对章邯的强大秦军,各路诸侯均作壁上观,只有项羽率领的楚军独自承担起了抗秦的重任。今天,面对质疑和异议,个姓执着而强硬的项羽在反对声中一意孤行,希望用事实证明宝刀未老,身体上的残疾并没有催毁他心中的斗志。
  浸透在骨子里的骄傲让项羽坚信,越是别人不认可的,一旦他坚持下去,就会再一次造就一次让世人震惊的奇迹。
  同时,为了配合楚军的行动,楚国相项佗遣了娄敬为使者,前往秦国说项,娄敬也是故齐人氏,是继蒯彻之后楚国新一代辩士的代表,与老谋深算的蒯彻相比,年轻的娄敬还处于稚鸟阶段,项佗用他暂时不必担心遭到反噬。
  作为楚国利益的代言人,娄敬的出使意图就是迷惑秦国,从而为楚军迅速的吞并丰饶的魏国赢得时间。
  ——。
  曾经的同盟者。
  相约共抗暴秦的楚、魏两国,终于走上相互攻伐的不归路。楚国磨刀豁豁。让身处在旋涡中央的魏王豹心惊胆战,更让他气急的是,派到楚国去游说的使者张敖不仅没有为魏国说话,而且还将魏国的底细向楚国透露了一干二净。
  本就不是对手。
  现在又遭到内部人氏的反叛,魏豹在傍徨之中,焦急的等待着雍齿出使秦国能带回来好消息,但他却不知,雍齿这个夸夸其谈的家伙,其实认识的秦国官员并不多,当初沛县起兵时的一干老弟兄,已经死得死,隐得隐,而在刘邦西征之后收服的将领谋士中,许多人不齿雍齿两面三刀的为人,根本不愿意与之交往。
  最后,雍齿在关中奔波了二十余天后毫无收获,他虽然以魏国使者的身份见到了陈平、李政等重要的秦国官员,但象支援魏国这样涉及到军事、外交多个领域的重大事件,陈平、李政等人不敢擅自作主。
  无奈之下,雍齿只得又转辗回到三川郡郡城雒阳。在长安他多方打探,终于得到确切的消息,武侯李原正从南阳郡一带往三川郡而来。
  夏曰的洛水。
  正是一年之中水量最大的时候,雍齿带着几个随从,坐在临水靠窗的位置,从这里向正南方看去,不远处的码头上,舟楫来往如梭,从南方装运了杂货的小商船、还有运送粮秣、木料等重要物资的大船队井然有序的排列着,如同一队队接受检阅的士兵。
  酒肆里面,三五成群的食客聚在一起,诉说着南北东西的所见所闻,来自大江以南的商贩在绘声绘色的描述蛮女的多情,而边地的羌人汉子正赤坦着胸膛,旁若无人的大口大口喝着有些寡淡的水酒。
  “哎,听说了吗?武侯的船队在商山一带被四个隐居在那里的老头给拦住了?”一个从南郡而来的胖商贾的话,倏然钻入雍齿的耳朵里。
  “什么老头,那是商山四皓,听说在始皇帝时就当上了博士了,学问大着呢?”另有一个熟悉情况的人反驳道。
  “四皓,我呸,学问大有什么用,也没见他们为国出过什么力,隐居在商山里面,要不是有弟子供俸财帛食物,他们早就饿死了。”说话的这位,正是赤膊上阵的羌人汉子,民族的融合,伴随着征服而来,虽然过程还有些阵痛,但时间终会将一切掩盖。
  随着秦国对陇西、汉中一带治理的深入,一些羌人部落也渐渐的融入到秦国的社会体系之中,并开始以秦人自居。
  羌人重实际,轻声名。
  在秦国崛起的过程中,商山四皓也确如其所说,没有立下过半点的功劳,而现在,商山四个宿老,东园公唐秉、甪里先生周术、绮里季吴实和夏黄公崔广联合众弟子,在李原回返雒阳的路上将其拦住,其目的就是抗议秦国最新的关于“勿贵贱,兴公学”的政策。
  一项内政措施,尤其是涉及到改变人的思想的政策,往往有其滞后姓,早在元月,李原就在长安开始酝酿加大教育投入、在郡县设立教谕、在各地兴办公学,经过几个月的推动,目前这项举措已经开始在关内、三川、汉中、巴蜀等地得到推广。
  家中有子弟入伍的,优先入学,并免除学费。
  普通人家子弟,只要负担少量的食宿成本,也可以随时到学院旁听,就连女子也可以到大一点的郡城里面的书院,学习到知识——。
  这一项项看似不想眼的政策的实施,让每一个有子女的秦国百姓欢欣鼓舞,同时,却也让私学的举办者感到焦噪不安。
  学生在不断的流失。
  每月进俸的食粟也在不断的减少。
  这让一向标榜仁义的隐士们如何坐得住,隐居不过是获取名望的手段,而若是没有人来探望和传扬他们的名声,他们就真的要老死在山林之中了。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