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一十三章 唇枪舌剑
南阳公主进宫,炀帝和萧皇后自然非常欢喜,炀帝摆开丰盛的酒宴给南阳公主接风洗尘,萧皇后特地将太子杨昭和齐王杨招来宫中,标准的一家子的家宴。
见到齐王杨,南阳公主就像什么都没发生一样,笑吟吟的说:“齐王,听闻你现在喜好变了,喜欢强取豪夺别人家的女眷,有这回事吗?”
杨本来正准备好好参奏南阳公主一本,此时却被南阳公主忽如其来的一语,问得张口结舌,这叫什么?恶人先告状?
除了炀帝,在座几人都明白南阳公主何指,萧皇后急忙道:“玉儿,怎么说你哥哥呢?”
南阳公主小嘴一撇,怪声怪气的说:“哎呦喂!原来母后也知道他是本宫的哥哥啊,本宫都把这件事忘记了呢。”
萧皇后就很无奈的看着女儿,幼女素来端庄,怎么嫁了高冲这小子,就变得越来越伶牙俐齿了呢?
炀帝可不是傻瓜,相反,炀帝聪明着呢,一听就明白有问题,但是炀帝装糊涂,“南阳,你又欺负齐王,齐王做了什么大逆不道的事情,招你这样烦他?”
南阳公主笑嘻嘻的说:“父皇想啊,女儿好不容易从小培养的几个贴心人,好处还没享受到,有人就伸过手来想抢走,女儿能舒服?看着好,自己也培养啊?也不太操心,就是选几个顺眼的,从三四五六岁的就开始培养,请先生教她读书识字,请巧娘叫她们女红,请武功师傅教她们学习武功,请人教她们礼节,有个十年八年呢,也就培养出来了,要是运气好呢,还能培养几个厉害的女将,不管在家还是出门,有这样得贴心人随身,很放心呢,是不是齐王千岁?”
炀帝就明白齐王这是想抢南阳公主的人,被南阳公主恼了,不由得笑道:“皇后,你看朕的长公主,真是越来越厉害,以后是不是朕请她做大隋的女主考官?选出几个像样的,让长公主亲自培养。说不定未来的国之栋梁就是长公主教出来的。”
南阳公主撇撇小嘴:“父皇,这个女儿不敢抢功,父皇看,齐王这么热心,不如把这个差事交给齐王来做,齐王一定能为国培养无数良才,女儿呢,也只能守在穷乡僻壤,培养几个土丫头开开心而已。”
萧皇后终于忍不住:“玉儿,母后不过是为齐王向你要几个小丫头而已,至于这样夹枪带棒的说母后吗?”
南阳公主惊奇道:“哎呦喂!这里还有母后的事情啊?看来女儿太不招人待见。唉,嫁出的女泼出的水啊。”
萧皇后不悦道:“南阳,过分啊。”
南阳公主道:“过分?没感觉啊!齐王都可以到女儿家中去抢人,母后都没觉得过分,女儿说几句实话就过分?父皇 ,你给女儿评评理。”
炀帝轻叱:“南阳,你不许无礼。”然后道,“皇后,你们打什么哑谜?朕怎么越听越糊涂。”
南阳公主道:“父皇还是别难为母后,让齐王自己说吧,这是齐王自己做的事情。”
杨心中极为恼怒,真有把南阳公主打死的念头,看到炀帝向自己看过来,杨忙道:“父皇,儿臣也想为国出力,就似当年父皇一样征战沙场,闻说幽州大都督府中有几名武功极佳的女将,就动了心思,想要过来随儿臣征战沙场,实在没有其他意思。”
南阳公主道:“为国征战沙场,没人拦着齐王,你有本事就去建功立业,没本事就做你的齐王,干什么要抢我辛苦培育出来的人?你这叫慨他人之康,抢劫别人劳动果实,成就自己功业,本宫今天就告诉你:你休想,想建功立业自己想办法去,”
杨终于忍不住怒道:“就算我向你要几个人又怎么了?你至于把我的大门和门前的铜狮子搬走吗?这不是欺负人吗?”
南阳公主美眸一瞪:“原来齐王千岁也知道什么事欺负人?你随便就打发一个校尉去幽州传个话,就想把我辛苦教出来的人要走,你的行为算什么?父皇、母后、太子都在场,请问齐王千岁的所作所为算什么?往小处说你,齐王千岁以权压人,强抢明夺,往大处讲,我是父皇册封的长公主,你这种行为叫以下犯上,按照大随律该怎么处置?本宫不与你一般计较,你又怎么做的?母后,你替孩儿说说看,齐王千岁怎么做的?”
萧皇后就显出尴尬之情,炀帝就知道今天爱女发飙不是没原因,里面还涉及了皇后,就有些皱眉。
太子杨昭见状,急忙劝架,“齐王,小妹,都少说一句,这要是被群臣听到还不笑掉大牙?”
南阳公主道:“太子爷,齐王千岁这是想往死里整我们啊。不逼急了,谁愿意得罪人。”
杨昭吓一跳:“长公主,可不能这样乱讲。”
南阳公主哼声道:“高冲现在为戍边大将,按律不能结交当朝权贵,齐王千岁这样打上门去要人,我们要是给了,若被御史参奏一本该当何罪?原来本宫还不知道齐王千岁打的什么主意,现在终于明白了。”
“什么主意?”
“齐王千岁想自己当这个幽州大都督,既然如此,就请父皇下旨,免了高冲的这个大都督,让齐王千岁上任去吧。”
杨急忙道:“我没有这个意思。”
“没有这个意思?你一而再再而三的要人想干什么?”
“我就是想要几个大将为国征战沙场。”
“为国征战沙场?就算你是,为何你放着天下那么多文武大臣不去追着要,偏偏选择高冲?为什么放着那么多悍将不找,偏偏强要两个不过十三四岁的小女孩?她们能打仗?”
杨不禁张口结舌,炀帝就微微摇头,原以为这个儿子还有几分本事,那里想到,竟被爱女几句话问的哑口无言,平时看你挺机灵的啊?
看看忠厚的长子,再看看只有小聪明的幼子,只有爱女最像自己,可惜是个女孩子,否则,将来有她继承大统才最合朕意。
炀帝只在一边看热闹,根本就不管谁是谁非。
见到齐王杨,南阳公主就像什么都没发生一样,笑吟吟的说:“齐王,听闻你现在喜好变了,喜欢强取豪夺别人家的女眷,有这回事吗?”
杨本来正准备好好参奏南阳公主一本,此时却被南阳公主忽如其来的一语,问得张口结舌,这叫什么?恶人先告状?
除了炀帝,在座几人都明白南阳公主何指,萧皇后急忙道:“玉儿,怎么说你哥哥呢?”
南阳公主小嘴一撇,怪声怪气的说:“哎呦喂!原来母后也知道他是本宫的哥哥啊,本宫都把这件事忘记了呢。”
萧皇后就很无奈的看着女儿,幼女素来端庄,怎么嫁了高冲这小子,就变得越来越伶牙俐齿了呢?
炀帝可不是傻瓜,相反,炀帝聪明着呢,一听就明白有问题,但是炀帝装糊涂,“南阳,你又欺负齐王,齐王做了什么大逆不道的事情,招你这样烦他?”
南阳公主笑嘻嘻的说:“父皇想啊,女儿好不容易从小培养的几个贴心人,好处还没享受到,有人就伸过手来想抢走,女儿能舒服?看着好,自己也培养啊?也不太操心,就是选几个顺眼的,从三四五六岁的就开始培养,请先生教她读书识字,请巧娘叫她们女红,请武功师傅教她们学习武功,请人教她们礼节,有个十年八年呢,也就培养出来了,要是运气好呢,还能培养几个厉害的女将,不管在家还是出门,有这样得贴心人随身,很放心呢,是不是齐王千岁?”
炀帝就明白齐王这是想抢南阳公主的人,被南阳公主恼了,不由得笑道:“皇后,你看朕的长公主,真是越来越厉害,以后是不是朕请她做大隋的女主考官?选出几个像样的,让长公主亲自培养。说不定未来的国之栋梁就是长公主教出来的。”
南阳公主撇撇小嘴:“父皇,这个女儿不敢抢功,父皇看,齐王这么热心,不如把这个差事交给齐王来做,齐王一定能为国培养无数良才,女儿呢,也只能守在穷乡僻壤,培养几个土丫头开开心而已。”
萧皇后终于忍不住:“玉儿,母后不过是为齐王向你要几个小丫头而已,至于这样夹枪带棒的说母后吗?”
南阳公主惊奇道:“哎呦喂!这里还有母后的事情啊?看来女儿太不招人待见。唉,嫁出的女泼出的水啊。”
萧皇后不悦道:“南阳,过分啊。”
南阳公主道:“过分?没感觉啊!齐王都可以到女儿家中去抢人,母后都没觉得过分,女儿说几句实话就过分?父皇 ,你给女儿评评理。”
炀帝轻叱:“南阳,你不许无礼。”然后道,“皇后,你们打什么哑谜?朕怎么越听越糊涂。”
南阳公主道:“父皇还是别难为母后,让齐王自己说吧,这是齐王自己做的事情。”
杨心中极为恼怒,真有把南阳公主打死的念头,看到炀帝向自己看过来,杨忙道:“父皇,儿臣也想为国出力,就似当年父皇一样征战沙场,闻说幽州大都督府中有几名武功极佳的女将,就动了心思,想要过来随儿臣征战沙场,实在没有其他意思。”
南阳公主道:“为国征战沙场,没人拦着齐王,你有本事就去建功立业,没本事就做你的齐王,干什么要抢我辛苦培育出来的人?你这叫慨他人之康,抢劫别人劳动果实,成就自己功业,本宫今天就告诉你:你休想,想建功立业自己想办法去,”
杨终于忍不住怒道:“就算我向你要几个人又怎么了?你至于把我的大门和门前的铜狮子搬走吗?这不是欺负人吗?”
南阳公主美眸一瞪:“原来齐王千岁也知道什么事欺负人?你随便就打发一个校尉去幽州传个话,就想把我辛苦教出来的人要走,你的行为算什么?父皇、母后、太子都在场,请问齐王千岁的所作所为算什么?往小处说你,齐王千岁以权压人,强抢明夺,往大处讲,我是父皇册封的长公主,你这种行为叫以下犯上,按照大随律该怎么处置?本宫不与你一般计较,你又怎么做的?母后,你替孩儿说说看,齐王千岁怎么做的?”
萧皇后就显出尴尬之情,炀帝就知道今天爱女发飙不是没原因,里面还涉及了皇后,就有些皱眉。
太子杨昭见状,急忙劝架,“齐王,小妹,都少说一句,这要是被群臣听到还不笑掉大牙?”
南阳公主道:“太子爷,齐王千岁这是想往死里整我们啊。不逼急了,谁愿意得罪人。”
杨昭吓一跳:“长公主,可不能这样乱讲。”
南阳公主哼声道:“高冲现在为戍边大将,按律不能结交当朝权贵,齐王千岁这样打上门去要人,我们要是给了,若被御史参奏一本该当何罪?原来本宫还不知道齐王千岁打的什么主意,现在终于明白了。”
“什么主意?”
“齐王千岁想自己当这个幽州大都督,既然如此,就请父皇下旨,免了高冲的这个大都督,让齐王千岁上任去吧。”
杨急忙道:“我没有这个意思。”
“没有这个意思?你一而再再而三的要人想干什么?”
“我就是想要几个大将为国征战沙场。”
“为国征战沙场?就算你是,为何你放着天下那么多文武大臣不去追着要,偏偏选择高冲?为什么放着那么多悍将不找,偏偏强要两个不过十三四岁的小女孩?她们能打仗?”
杨不禁张口结舌,炀帝就微微摇头,原以为这个儿子还有几分本事,那里想到,竟被爱女几句话问的哑口无言,平时看你挺机灵的啊?
看看忠厚的长子,再看看只有小聪明的幼子,只有爱女最像自己,可惜是个女孩子,否则,将来有她继承大统才最合朕意。
炀帝只在一边看热闹,根本就不管谁是谁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