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2章:时机
如果不是妻子打电话来问他清明节的安排,张近山根本想不起来时间已经过去了那么久。
黑客事件发生后,张近山便开始忙碌,甚少回家。有时回家只是短暂地睡个觉,醒来又立马工作,有时赴往外地进行商务谈判,更是几天几天地不回家。对外要处理舆情,处理公关危机,对内要稳固军心,带领团队四处救火,暗地里还要把同行伸来的黑手斩断,把小人泼来的脏水抵挡。总之忙到脚不沾地。
张近山当初知道这百万年薪不太好拿,但也没想到会这么不好拿。不过他也没辜负这份薪资,挽救了不少合同,同时也没让局面变得更糟。市面上规模最大的几家猎头公司早就盯上了他,只要他有跳槽的意向,立马就能几家大公司的就职邀请。他的几个总裁、董事朋友也都玩笑着跟他讲,韩觉倒下后不妨跟他们一起搭伙做生意,职位和薪资比现在只高不低。
但张近山一点也没为自己提前找好下家的打算。一是他没想着要输着离开,二是他有预感,这件事马上就可以结束了。
当秦晓彤过来跟他说黑客已经抓到了的时候,张近山一直绷着的神经,终于松了一松。
“确定跟之前偷歌的是同一个黑客?”张近山喝了口咖啡醒醒神,问着坐在他对面的秦晓彤。
秦晓彤点了点头,说今天凌晨的时候,章耀辉和谭念那边的人在美利坚已经把人控制住了,电脑里的证据也显示了发微特的和之前偷歌作案的都是同一个黑客。
秦晓彤一旁的琳琳似乎预见到了局面的扭转,提前开始振奋起来,她说:“那现在把证据发上去,是不是就可以证明老板是无辜的了?”
然而张近山在放松过后,又冷静了下来,凝重地摇了摇头:“没那么简单的。”
先不说发布了真相后有多少人信,现在的问题是,发布的真相后,不知道有多少人会去看。
假设一条谣言被100个人听去,都信了。好几天之后,官方开始澄清真相,但可能只有20个人听,而这20个人里面又只有10个人愿意相信。最后当真相和流言一起传播的时候,10个知道真相人的传播力度绝对比不过80个坚信谣言的人,再加上媒体或者其他人从中捣乱,那10个人可能也信得并不坚决,十不存一。这样一来,真相永远也跑不赢谣言。
秦晓彤在培养琳琳,因此就把个中原因跟琳琳说,琳琳听完后便开始愤懑,为最早对谣言信以为真的一百个人:“为什么那些人要随随便便就站队呀!”
相对于生气的琳琳,张近山就显得平静许多。
张近山并不反感那些最早“随便站队”的人,但也不鼓励。尽管很多正义之所以能够得到伸张,都是由网友先进行站队,谴责,提升了话题的热度,从而促使后续越来越多的证据得以浮现。于是有的事出现了“反转”,有的挨了实锤。但他认为更重要的是,那些站了队的人应该根据新证据来得出新结论,不固守己见,也不怕被“打脸”。这才是对维护正义最好的围观方式。
可惜,这样的人数量并不多。
更多的人注意力都像是一次性的,在义愤填膺地将情绪宣泄后,他们觉得自己为维护正义出了力,然后带着廉价的满足感和并不确凿的结论去做别的事,就不再关注了,隔过一段时间再偶然看到有关的消息,只会觉得没完没了真是烦,干脆死刑好了,统统死刑!
另外有些人尽管一直关注事件,但他们并不关注新的证据,他们只是想跟着一边的人对另一边的人进行攻击,然后觉得自己的声音也很大,很了不起,他们在站了一次队之后,就彻底站在那里不再挪动。他们真正关心的不是真相,而是“我是对的”这件事本身。
任何能短时间真相大白、正义不迟到的事件,都是幸运的。
一旦战线被延长,事情就变得越来越不可控。辟谣,传谣,传谣式辟谣,辟谣式传谣……最后真假难辨。想要混淆视线、污染真相,办法实在太多了。张近山也看过太多事情在长达数年后水落石出,然而真相无人问津,流言早已成了“真相”根深蒂固。
现在他们的团队竭尽全力,各方配合,终于抓到了黑客,也掌握了证据,但这还不够。如果不能把听信谣言的100个人,拉回来半数以上,韩觉他们就会陷入被动。那些盼望着韩觉倒下的同行们,绝对会浑水摸鱼、煽风点火、落井下石,带头质疑黑客是假的,是替罪羊。
因此需要一个时机。一个能把最初听信了谣言的人,重新把视线投过来,然后一锤定音的时机。但这个时机在短时间内显然并不好找。
在【我也是】的浪潮下,几乎每天都有新鲜的八卦。韩觉在其中话题性最大,但人们的精力也很有限,一个瓜反复吃会吃腻的。尽管韩觉的《黑镜》、王庆均的发言、网友针对黑客的疑点,都拉回了一些理性的关注,并且让一些喷子感觉自己遭到了冒犯,但一个星期后,除了最坚韧不拔的韩黑,路人们还是不可避免地关注了其他事。哪怕韩觉这件事的受害人是个未成年。一个至今不知身在何处的无名受害人,终究比不过在屏幕前大肆讨要说法的明星受害者。
就在张近山思索如何制作出那个时机的时候,办公室的门口突然有人叫他:
“张经理。”
张近山和秦晓彤转头看过去,看到一位职员正站在敞开的办公室门外。
“怎么了?”张近山面色一肃,让职员进来。他认得全工作室的每个职员,知道走进来的这个职员是负责网络舆情监测的,最近这些日子,一旦网上那些针对韩觉的小道消息、虚假造谣转发数超过了500,都是这位职员过来汇报的。此时职员过来,一定是网上又出现了针对韩觉的负面报道或者消息。
职员拿着平板电脑走进来,匆匆跟秦晓彤问了声好,然后就把平板展示给:“二十分钟前《歌手》的总导演阑海发了一条微特,带了一个视频,是有关老板的。”
“阑海?”张近山皱了皱眉,没想到会听到阑海的名字。短短几秒时间里,他的心思已经转了几转,猜测是不是韩觉之前拒绝参加《歌手》,于是被阑海怀恨在心,所以此时落井下石,翻出一些以前的黑历史……
张近山一边接过平板,一边在想着之后要怎么对付阑海了。
定睛一看,只看到阑海的微特上这样写:
【事情闹了这么久,我一直没有出声。因为我知道如果世道还有公正的话,迟早会真相大白。但我还是忍不住了,因为听完《波西米亚狂想曲》之后,我太担心韩觉了,我担心我再不说点什么的话,韩觉就要被你们害死了!
我从一开始就不相信韩觉会对孩子犯罪,因为这样一个邪恶的罪犯,是不可能每个月都把三成的收入用作儿童慈善的!
你们当中可能有人会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说韩觉这么做就是为了方便犯罪。大错特错!谁要是敢当面跟我这样说,我保证呸他一脸!
韩觉成立了一个慈善基金,专门用于儿童慈善,无论是拍电影,做音乐,还是跑商演接广告,只要他获得了收益,他就会把其中三成投入到基金里去。听起来只有三成,不多,但看看数字,去年三亿一千万,前年一亿八千万,都是真金白银,给孩子们买乐器、买书、买玩具、装修宿舍和教室、改善伙食……我知道天底下有些福利院隐藏着人性的丑陋和阴暗,但这些事从来没有在他捐款的福利院里发生过,因为他设立了一个调查组,调查组的人拿着极高的薪水,主要的工作就是在全国巡逻,监督这些福利院,看他购买的物资有没有被孩子使用、他的捐款有没有用在福利院的建设上、福利院的孩子有没有遭到虐待或者侵害……你们要说这样一个人是会对孩子下手的恶魔,我是不信的!
下面这个视频是去年十一月拍的,当时我缠着他想叫他去《歌手》,但他一直推脱说他很忙,没什么参加比赛。我就好奇他。他当天生日,拍完了广告之后,紧接着就去了杭城附近的一家福利院。我跟着他到了那里,发现他竟然是那所福利院的音乐老师!
一个金曲奖得主、歌王级的大歌手,大艺术家,在他的心里,教一群孩子吉他比参加比赛还要重要。
这就是韩觉。
福利院里所有孩子都非常喜欢他,是发自内心的喜欢。给孩子上完吉他课之后,他会给孩子们唱歌。那天孩子们起哄要听一首名字叫《橄榄树》的歌,是韩觉的新歌,我了解到,韩觉几乎每次来都会唱一些市面上从未发表的新歌,我当时哑口无言,从那个时候起,我再也不敢缠着他要他参加综艺比赛了,因为,什么名,什么利,在他眼里都不如孩子的一个笑容。他那天唱完歌之后,跟孩子说世界是美好的。但是现在,几乎整个世界的人都在对他展示世界不美好的一面,我看不下去了,所以我有话要说!
那首叫作《橄榄树》的歌我录到了,放在下面的视频里,没有经过韩觉的同意就发了出来,我之后会向他认错,但现在我只想让你们听听看,如果你们冤枉错了人,那我们将失去怎样伟大的一个艺术家。
你们啊,能不能仔细分辨了再行正义之事?】
张近山看完了文字,划到了微特的下面,下面是一个视频,点开就是阑海拍摄的当天见闻。孩子们给韩觉过的生日,韩觉教孩子们吉他,孩子们要韩觉唱歌,韩觉给他们唱了《橄榄树》,唱完后韩觉对孩子们说了那番话……
“是老板生日那次……!”没看文字,但听到歌声的琳琳,一下子想起来视频里放的是哪天的场景。
视频没怎么剪辑,或者说,阑海故意不作任何剪辑地放了上来。就连韩觉给孩子上课的内容也一秒不剪,期间韩觉熟练地教授技巧,熟练地和孩子沟通,时而严肃认真、时而鼓励欣慰的样子,表明他早就已经有过教学经验了,不是摆拍。
看完视频后,张近山看了看下面的评论,几乎都是被韩觉低调的善行所震惊了,都在怀疑事情的真伪。
【捐了这么多钱,做了这么多事?媒体一次报道都没有?要么是假的,要么也太低调了吧!!!】
【《波西米亚狂想曲》我听过了,现在一听《橄榄树》,瞬间泪崩……是这个世界辜负了他啊。】
【……】
这样的视频当然洗白不了韩觉身上的怀疑,但毫无疑问,这样的事吸引来了大量的关注。
张近山看到视频的时候,距离阑海发布的时间已经过去快五十多分钟了,转发量已经超过了一万,点赞超过了八万。
看着这条微特,张近山突然想到那个公布真相的时机在什么时候了。
“跟你们部门里的组长说一下,十分钟后来会议室开会。”张近山把平板还给在一旁站了很久的职员,然后让他带着通知回去。
职员拿着平板离开了办公室。
张近山手指敲着扶手,脑子里迅速构思着方案。
当初【慈善公开计划】只是被提出用于和翁楠希交战时,转移视线、拉拢路人好感的一个方案。之后和翁楠希没有开战,这个计划也就被搁置了。再后来黑客事件发生,就一直没想到用,因为他们自己运作的话,洗白和转移视线的痕迹过于明显,反而更会引来舆论的暴怒。
现在阑海以旁观者的身份,发了一条视频,说了一段话,这让张近山看到了机会。
“关经理那边证据什么时候可以整理好?”张近山抬头问向秦晓彤。
秦晓彤说:“已经在整理了,最快要下午,最晚明天。”
“行,你让关经理那边把证据准备好,”张近山手指点着扶手,跟秦晓彤说,“接下来我会把注意力都拉过来,等到了热度最高的时候……”
“就可以把证据放出去了。”秦晓彤点了点头,双眼明亮。
“具体方案我在会议上说。”张近山说。
秦晓彤点点头,回去了自己办公室。
等秦晓彤和琳琳出了办公室之后,张近山再想了想自己的方案,然后拿出手机,给妻子回了条短信。短信上讲,今年的清明节应该有空去扫墓了。
这场闹剧终于要落幕了。
黑客事件发生后,张近山便开始忙碌,甚少回家。有时回家只是短暂地睡个觉,醒来又立马工作,有时赴往外地进行商务谈判,更是几天几天地不回家。对外要处理舆情,处理公关危机,对内要稳固军心,带领团队四处救火,暗地里还要把同行伸来的黑手斩断,把小人泼来的脏水抵挡。总之忙到脚不沾地。
张近山当初知道这百万年薪不太好拿,但也没想到会这么不好拿。不过他也没辜负这份薪资,挽救了不少合同,同时也没让局面变得更糟。市面上规模最大的几家猎头公司早就盯上了他,只要他有跳槽的意向,立马就能几家大公司的就职邀请。他的几个总裁、董事朋友也都玩笑着跟他讲,韩觉倒下后不妨跟他们一起搭伙做生意,职位和薪资比现在只高不低。
但张近山一点也没为自己提前找好下家的打算。一是他没想着要输着离开,二是他有预感,这件事马上就可以结束了。
当秦晓彤过来跟他说黑客已经抓到了的时候,张近山一直绷着的神经,终于松了一松。
“确定跟之前偷歌的是同一个黑客?”张近山喝了口咖啡醒醒神,问着坐在他对面的秦晓彤。
秦晓彤点了点头,说今天凌晨的时候,章耀辉和谭念那边的人在美利坚已经把人控制住了,电脑里的证据也显示了发微特的和之前偷歌作案的都是同一个黑客。
秦晓彤一旁的琳琳似乎预见到了局面的扭转,提前开始振奋起来,她说:“那现在把证据发上去,是不是就可以证明老板是无辜的了?”
然而张近山在放松过后,又冷静了下来,凝重地摇了摇头:“没那么简单的。”
先不说发布了真相后有多少人信,现在的问题是,发布的真相后,不知道有多少人会去看。
假设一条谣言被100个人听去,都信了。好几天之后,官方开始澄清真相,但可能只有20个人听,而这20个人里面又只有10个人愿意相信。最后当真相和流言一起传播的时候,10个知道真相人的传播力度绝对比不过80个坚信谣言的人,再加上媒体或者其他人从中捣乱,那10个人可能也信得并不坚决,十不存一。这样一来,真相永远也跑不赢谣言。
秦晓彤在培养琳琳,因此就把个中原因跟琳琳说,琳琳听完后便开始愤懑,为最早对谣言信以为真的一百个人:“为什么那些人要随随便便就站队呀!”
相对于生气的琳琳,张近山就显得平静许多。
张近山并不反感那些最早“随便站队”的人,但也不鼓励。尽管很多正义之所以能够得到伸张,都是由网友先进行站队,谴责,提升了话题的热度,从而促使后续越来越多的证据得以浮现。于是有的事出现了“反转”,有的挨了实锤。但他认为更重要的是,那些站了队的人应该根据新证据来得出新结论,不固守己见,也不怕被“打脸”。这才是对维护正义最好的围观方式。
可惜,这样的人数量并不多。
更多的人注意力都像是一次性的,在义愤填膺地将情绪宣泄后,他们觉得自己为维护正义出了力,然后带着廉价的满足感和并不确凿的结论去做别的事,就不再关注了,隔过一段时间再偶然看到有关的消息,只会觉得没完没了真是烦,干脆死刑好了,统统死刑!
另外有些人尽管一直关注事件,但他们并不关注新的证据,他们只是想跟着一边的人对另一边的人进行攻击,然后觉得自己的声音也很大,很了不起,他们在站了一次队之后,就彻底站在那里不再挪动。他们真正关心的不是真相,而是“我是对的”这件事本身。
任何能短时间真相大白、正义不迟到的事件,都是幸运的。
一旦战线被延长,事情就变得越来越不可控。辟谣,传谣,传谣式辟谣,辟谣式传谣……最后真假难辨。想要混淆视线、污染真相,办法实在太多了。张近山也看过太多事情在长达数年后水落石出,然而真相无人问津,流言早已成了“真相”根深蒂固。
现在他们的团队竭尽全力,各方配合,终于抓到了黑客,也掌握了证据,但这还不够。如果不能把听信谣言的100个人,拉回来半数以上,韩觉他们就会陷入被动。那些盼望着韩觉倒下的同行们,绝对会浑水摸鱼、煽风点火、落井下石,带头质疑黑客是假的,是替罪羊。
因此需要一个时机。一个能把最初听信了谣言的人,重新把视线投过来,然后一锤定音的时机。但这个时机在短时间内显然并不好找。
在【我也是】的浪潮下,几乎每天都有新鲜的八卦。韩觉在其中话题性最大,但人们的精力也很有限,一个瓜反复吃会吃腻的。尽管韩觉的《黑镜》、王庆均的发言、网友针对黑客的疑点,都拉回了一些理性的关注,并且让一些喷子感觉自己遭到了冒犯,但一个星期后,除了最坚韧不拔的韩黑,路人们还是不可避免地关注了其他事。哪怕韩觉这件事的受害人是个未成年。一个至今不知身在何处的无名受害人,终究比不过在屏幕前大肆讨要说法的明星受害者。
就在张近山思索如何制作出那个时机的时候,办公室的门口突然有人叫他:
“张经理。”
张近山和秦晓彤转头看过去,看到一位职员正站在敞开的办公室门外。
“怎么了?”张近山面色一肃,让职员进来。他认得全工作室的每个职员,知道走进来的这个职员是负责网络舆情监测的,最近这些日子,一旦网上那些针对韩觉的小道消息、虚假造谣转发数超过了500,都是这位职员过来汇报的。此时职员过来,一定是网上又出现了针对韩觉的负面报道或者消息。
职员拿着平板电脑走进来,匆匆跟秦晓彤问了声好,然后就把平板展示给:“二十分钟前《歌手》的总导演阑海发了一条微特,带了一个视频,是有关老板的。”
“阑海?”张近山皱了皱眉,没想到会听到阑海的名字。短短几秒时间里,他的心思已经转了几转,猜测是不是韩觉之前拒绝参加《歌手》,于是被阑海怀恨在心,所以此时落井下石,翻出一些以前的黑历史……
张近山一边接过平板,一边在想着之后要怎么对付阑海了。
定睛一看,只看到阑海的微特上这样写:
【事情闹了这么久,我一直没有出声。因为我知道如果世道还有公正的话,迟早会真相大白。但我还是忍不住了,因为听完《波西米亚狂想曲》之后,我太担心韩觉了,我担心我再不说点什么的话,韩觉就要被你们害死了!
我从一开始就不相信韩觉会对孩子犯罪,因为这样一个邪恶的罪犯,是不可能每个月都把三成的收入用作儿童慈善的!
你们当中可能有人会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说韩觉这么做就是为了方便犯罪。大错特错!谁要是敢当面跟我这样说,我保证呸他一脸!
韩觉成立了一个慈善基金,专门用于儿童慈善,无论是拍电影,做音乐,还是跑商演接广告,只要他获得了收益,他就会把其中三成投入到基金里去。听起来只有三成,不多,但看看数字,去年三亿一千万,前年一亿八千万,都是真金白银,给孩子们买乐器、买书、买玩具、装修宿舍和教室、改善伙食……我知道天底下有些福利院隐藏着人性的丑陋和阴暗,但这些事从来没有在他捐款的福利院里发生过,因为他设立了一个调查组,调查组的人拿着极高的薪水,主要的工作就是在全国巡逻,监督这些福利院,看他购买的物资有没有被孩子使用、他的捐款有没有用在福利院的建设上、福利院的孩子有没有遭到虐待或者侵害……你们要说这样一个人是会对孩子下手的恶魔,我是不信的!
下面这个视频是去年十一月拍的,当时我缠着他想叫他去《歌手》,但他一直推脱说他很忙,没什么参加比赛。我就好奇他。他当天生日,拍完了广告之后,紧接着就去了杭城附近的一家福利院。我跟着他到了那里,发现他竟然是那所福利院的音乐老师!
一个金曲奖得主、歌王级的大歌手,大艺术家,在他的心里,教一群孩子吉他比参加比赛还要重要。
这就是韩觉。
福利院里所有孩子都非常喜欢他,是发自内心的喜欢。给孩子上完吉他课之后,他会给孩子们唱歌。那天孩子们起哄要听一首名字叫《橄榄树》的歌,是韩觉的新歌,我了解到,韩觉几乎每次来都会唱一些市面上从未发表的新歌,我当时哑口无言,从那个时候起,我再也不敢缠着他要他参加综艺比赛了,因为,什么名,什么利,在他眼里都不如孩子的一个笑容。他那天唱完歌之后,跟孩子说世界是美好的。但是现在,几乎整个世界的人都在对他展示世界不美好的一面,我看不下去了,所以我有话要说!
那首叫作《橄榄树》的歌我录到了,放在下面的视频里,没有经过韩觉的同意就发了出来,我之后会向他认错,但现在我只想让你们听听看,如果你们冤枉错了人,那我们将失去怎样伟大的一个艺术家。
你们啊,能不能仔细分辨了再行正义之事?】
张近山看完了文字,划到了微特的下面,下面是一个视频,点开就是阑海拍摄的当天见闻。孩子们给韩觉过的生日,韩觉教孩子们吉他,孩子们要韩觉唱歌,韩觉给他们唱了《橄榄树》,唱完后韩觉对孩子们说了那番话……
“是老板生日那次……!”没看文字,但听到歌声的琳琳,一下子想起来视频里放的是哪天的场景。
视频没怎么剪辑,或者说,阑海故意不作任何剪辑地放了上来。就连韩觉给孩子上课的内容也一秒不剪,期间韩觉熟练地教授技巧,熟练地和孩子沟通,时而严肃认真、时而鼓励欣慰的样子,表明他早就已经有过教学经验了,不是摆拍。
看完视频后,张近山看了看下面的评论,几乎都是被韩觉低调的善行所震惊了,都在怀疑事情的真伪。
【捐了这么多钱,做了这么多事?媒体一次报道都没有?要么是假的,要么也太低调了吧!!!】
【《波西米亚狂想曲》我听过了,现在一听《橄榄树》,瞬间泪崩……是这个世界辜负了他啊。】
【……】
这样的视频当然洗白不了韩觉身上的怀疑,但毫无疑问,这样的事吸引来了大量的关注。
张近山看到视频的时候,距离阑海发布的时间已经过去快五十多分钟了,转发量已经超过了一万,点赞超过了八万。
看着这条微特,张近山突然想到那个公布真相的时机在什么时候了。
“跟你们部门里的组长说一下,十分钟后来会议室开会。”张近山把平板还给在一旁站了很久的职员,然后让他带着通知回去。
职员拿着平板离开了办公室。
张近山手指敲着扶手,脑子里迅速构思着方案。
当初【慈善公开计划】只是被提出用于和翁楠希交战时,转移视线、拉拢路人好感的一个方案。之后和翁楠希没有开战,这个计划也就被搁置了。再后来黑客事件发生,就一直没想到用,因为他们自己运作的话,洗白和转移视线的痕迹过于明显,反而更会引来舆论的暴怒。
现在阑海以旁观者的身份,发了一条视频,说了一段话,这让张近山看到了机会。
“关经理那边证据什么时候可以整理好?”张近山抬头问向秦晓彤。
秦晓彤说:“已经在整理了,最快要下午,最晚明天。”
“行,你让关经理那边把证据准备好,”张近山手指点着扶手,跟秦晓彤说,“接下来我会把注意力都拉过来,等到了热度最高的时候……”
“就可以把证据放出去了。”秦晓彤点了点头,双眼明亮。
“具体方案我在会议上说。”张近山说。
秦晓彤点点头,回去了自己办公室。
等秦晓彤和琳琳出了办公室之后,张近山再想了想自己的方案,然后拿出手机,给妻子回了条短信。短信上讲,今年的清明节应该有空去扫墓了。
这场闹剧终于要落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