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7章 炸锅的朝廷
三百人打二十万,六日飞奔一千五百里,开拓疆土两千余里等等,曹继武的神话,随着多尼热心,迅速传遍了京城。
洋妖队怎么就这么厉害?难道他们真的是妖怪不成?区区三百人,怎能可能干的过三百头大象?难道洋妖队真的会妖法?
神话太过玄乎,所有的人,都觉得不可思议。因此褒义、贬义、非议、揶揄、调侃、诽谤、污蔑等等,全都来了。
幸亏三兄弟不在京城,要不然,凭二金那尥蹶子脾性,早跳脚大骂了。
俗话说,会看的看门道,不会看到看热闹。三兄弟出东洋,下南洋,纵横海疆万余里,如今又在缅中闹出点动静,也不是不可能的。
多尼的奏折,极力推荐曹继武,委以大任。几度的奏折,尽管有些小家子气,但字行间还是露出,对三兄弟极大的不可思议。前线两位亲王,可是见证人。所以等吴良辅宣读了曹继武的文书之后,大清朝廷上,全都傻了眼。
辅政大臣索尼和鳌拜,简直不敢相信。然而豫亲王多尼的奏折,写的清清楚楚。索尼和鳌拜对视一眼,悄悄溜出了朝堂。
内务府总管康亲王书杰,宗人府总管安亲王岳乐,礼部尚书兼任正黄旗都统图海,兵部尚书兼任火器营都统佟六十,文华殿大学士哈尼,礼部侍郎明珠,户部侍郎索图等等,纷纷跟着两位辅政大臣出来了。
辅政大臣本来有四位: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和鳌拜。
苏克萨哈出身满洲正白旗,原是多尔衮手下得力干将。但多尔衮一死,这家伙眼看形势不妙,竟然跳出来反咬多尔衮。因此顺治皇帝,对苏克萨哈极为倚重。
但原始狂野的女真人,暂时还没有沾染华夏的虚伪文化,他们最恨吃里扒外,卖主求荣。因此索尼、遏必隆和鳌拜三位,都看不起苏克萨哈。所以每遇军国大事,尽管苏克萨哈位居辅政大臣第二,但其他三位仁兄,老是把他晾在一边。
苏克萨哈心中愤懑,但如今袒护他的顺治皇帝,已经不再朝堂了,他不敢把不满表露出来。
遏必隆和鳌拜一样,出身镶黄旗。这位仁兄为人懦弱,遇事无主见,是个骑墙和稀泥的主。
索尼出身正黄旗,年龄最大,德高望重。但鳌拜掌控首旗镶黄旗,军权强大,加之比索尼年轻,精力充沛。所以尽管鳌拜居末,仍然可以和索尼平分秋色。因此所有的军国大事,都是索尼和鳌拜说了算。
见索尼和鳌拜带着一群人出去了,苏克萨哈和遏必隆二人,知道没自己什么事,因此也没有跟来。
一群人出朝堂,到了千步廊,纷纷炸了锅。
“这三个混犊子,搞什么鬼?”
“怎么到了哪里都有动静?”
“三百人打二十万,这是人干出来的吗?”
……
书杰、哈尼等人,纷纷嚷嚷开了。
曹继武这瘪犊子,到处折腾,竟然还真搞成事来了。推荐他为户部尚书,多尼的脑袋,难道被驴踢了?如果这小子跑到朝廷上来,这大清岂不被他闹翻了天?这不行,绝对不能让他来京师。
见索尼一直一声不吭,哈尼忍不住了:“曹继武这混犊子,占据缅中两千余里,俨然成了一方诸侯。不如让吴三桂捅他一下子,免得以后养虎为患。”
索尼瞪了哈尼一眼:“胡闹!明清之争,刚刚结束,你不想太平,老天还不答应呢!既然三百人能打二十万,吴三桂有几个胆子敢惹?豫亲王的意思,正是调虎离山计。你要不是不懂,回家睡去吧!”
被索尼抢白了一阵,哈尼顿时蔫了。
的确,孟养城之战和蒲甘城之战,太过匪夷所思。尽管打着大清的名义,但是个傻子都能看的出来,他曹继武如今俨然成了缅中之主。多尼表面上爱才,实际上也是怕曹继武树大根深。因此多尼建议的户部尚书,只是个幌子。
索尼乃政坛老油子了,他怎么能看不出来多尼的心思?
然而曹继武是个爱折腾的主,如果他到了朝堂,朝堂岂不翻了天?这家伙,到处惹出天大的动静,平心而论,其才能远在众人之上。如果把他弄到了朝堂,有谁又能治的了他?如今大清是满人的,朝堂上突然要冒出个牛哄哄的汉人,这汉人岂不要翻身了?
众人议论纷纷,挣不出个所以然来。
正在众人争执之时,突然吴良辅和胡公公来了。
三兄弟不畏艰险,组建超凡舰队,打败东洋和西洋,为大清开拓海疆上万里。辗转出入不毛,以三百全歼二十万,开拓疆土两千余里,厥功甚伟。着封曹继武为武魂王,金月生为武旌王,金日乐为武英王。
太后懿旨一宣读,众人全傻了眼。
康熙皇帝年幼,太后要垂帘听政不成?吴良辅将懿旨交给索尼,转身就走了,胡公公也紧跟而去。
胡公公是太皇太后身边的人,他既然跟来了,这就说明,太皇太后也同意了。这一下子,可给索尼和鳌拜出了道难题。
着封异姓王,可是件大事,一个蒙古女人,一个女真女人,两个妇道人家,竟然不和众大臣商议,就做了主张。这简直也太随意了!
目前大清帝国的王爵,蒙古人最多,满人集中在爱新觉罗一家,汉人只有五家:为清国捐躯的定南王孔有德,开藩广东的平南王尚可喜,开藩福建的靖南王耿继茂,平西亲王吴三桂和义王孙可望。
当年毛家三兄弟被一起封王,如今太后一下子又要封三个异姓王,不是没有先例。不过封王这种大事,索尼和鳌拜不敢自专。
众人愣了半天,索图忍不住了:“投降的孙可望,几乎没有半点功劳,就被封了义王。曹继武三人开拓疆土那么多,封王也是应该的。”
佟盛年不喜欢曹继武这个女婿,二金也经常拿他开涮。因此佟盛年甚是反感三兄弟,见索图替他们说话,顿时跳了起来。
佟六十急忙暗中踢了他一下。
当今太后,是佟盛年的女儿。而曹继武,则是他的女婿。所以这事谁都可以说话,就他佟盛年不能掺和。
果然佟盛年一跳脚,所有人的目光,全聚了过来。佟盛年意识到要避嫌,顿时尴尬了。
佟六十咳嗽了一声:“云南纵横三千余里,乃边陲重地。目前,吴三桂实际上占据了云南,一直吵着要开藩设府。我想,太后和太皇太后,为了制衡,所以才下这道懿旨。”
明清之争,已经结束。目前所有的问题,都是大清的内部问题。而这最大的问题,就是吴三桂。如今的吴三桂,已成尾大不掉之势。所以目前对于大清来说,怎样制衡吴三桂,已经成了首要问题。
其实太后和太皇太后,也是一厢情愿的私心。但佟六十很聪明,他一番话,掩饰了私心,帮佟盛年圆了场,将众人的关注点,引向了吴三桂。
的确,如今的缅中,事实上已经掌握在曹继武手里。缅中再怎么兴盛,也不会对大清形成直接威胁。而云南地域广大,直面湖广和四川。一旦吴三桂闹腾起来,可以挥师直入湖广和四川,严重威胁大清的安全。
所以对大清来说,云南显然要比缅中重要多了。但吴三桂手握雄兵,有那么好对付的吗?给曹继武封王加号,在缅中制衡吴三桂,不失是一招妙棋。
但曹继武这个家伙,才能远胜吴三桂。一旦他有了封号,以后要制衡他,困难程度,可能无法想象。
吴三桂和曹继武,都是令人头疼的主,一旦处理不当。如果这两个家伙,联合起来,那大清可真够喝一壶的。所以既要制衡吴三桂,又要制衡曹继武,并且还不能让他们俩联合,这可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索图建议:“就按太后的意思办,先给吴三桂背后插个钉子。等大清稳定了局势,再来解决吴三桂的事情。”
哈尼反对:“吴三桂最多是一方诸侯。而曹继武却不同,这家伙此时乃龙游浅水,一旦有了深水,定能翻江倒海。到时候,大清国无人能治。”
众人议论纷纷,有反对的,也有赞同的,谁也拿不出主意来。
两个大嘴炮鳌拜和佟盛年,平时总喜欢大声嚷嚷,如今却出奇地安静。平日里智谋超群的图海和佟六十,今日也沉默寡言。
众人嚷嚷了半天,全都口干舌燥,于是纷纷盯着四个看客。
鳌拜和佟六十二人,避开众人的目光,低头不语。
如今康熙皇帝年幼,说白了,就是个傀儡而已。朝政大权在辅政大臣手里,但太后的干涉,谁也不敢有所怨言。否则等皇帝长大了,得罪太后的人,将会吃不了兜着走。所以这事要是处理不好,一定会惹火烧身。
尽管佟盛年火燎脾气,但其中关乎自身家族的利害,他还是明白的。所以尽管他不喜欢曹继武,此时也不敢乱说。
金月生和金日乐的真实身份,除了鳌拜、图海、书杰和索图外,其他人全都不知道。
见四个看客都不说话,书杰也不想点破,于是拿手肘拱了拱图海。
图海也不想说话,但书杰却把他推了出来。众人的眼光,都看着图海,图海不得已,凑近了索尼:
曹继武手握强大的南洋舰队,而南洋纵横万里之遥。听说西洋人,已经在那里经营了两百多年。但曹继武一到,就夺得了大片的疆土。所以兵力、人员、疆土,全都齐备的南洋,最适合曹继武称王。
如果曹继武真的在南洋自立为王,隔着茫茫大洋,大清也是无可奈何。但曹继武却没有这样做,而是返回我大清,继续做那个小小的千户。这只能说明一个问题,他曹继武的志向,绝对不只是称霸一方那么简单。
南洋既然留不住曹继武,那缅中也留不住他。如果此时给了他武魂王的称号,万一到时候他又返回我大清。那吴三桂一定会心惊,心惊就会害怕,害怕就会折腾。吴三桂一折腾,四川和湖广就面临直接威胁。大清就危险了。
曹继武有了武魂王的封号,完全可以在缅中开藩设府。如果他返回大清,不但吴三桂会心惊,就连尚可喜和耿继茂也会心惊。
曹继武的战功,不在三人之下。如果他开了先河,大清随时都可以,拿着曹继武的例子,来要挟吴三桂三人。既然他曹继武都撤了,那你吴三桂三人,又有什么理由,赖在藩府呢?要是削藩,那吴三桂三人,肯定闹事。
索尼顿时意识到事态的严重性,于是决定按照多尼的意思办。
然而他刚要批复多尼的奏折,却被索图给拦住了。
索图是索尼的三儿子,索尼很是不高兴:“三,你要干什么?”
缅中新定,此时突然把曹继武调过来。他手下的那帮悍将,随来看管?那帮人,在曹继武的调教下,都是一群不可思议的疯子。他们一旦闹起来,可比朱由榔要厉害多了。一旦曹继武突然离开,他们难免会怀疑,朝廷兔死狗烹的用意。
所以多尼就是个浆糊脑袋。他也不想想,就凭他那点本事,曹继武的手下,他能奈何得了哪一位?况且对待曹继武,朝廷具体是怎么做的,吴三桂等人,眼睛瞪得比谁都要圆。如果曹继武突然离开缅中,吴三桂很有可能趁虚而入。
如果那样,吴三桂占据云南和缅中,两块地盘,实力将会更为强大。再想治他,简直就不可能了。
听了索图的一番话,索尼顿时又犹豫了起来。
建立缅中行省,曹继武的文书,说的很明白。这就说明,曹继武并不想称王。既然他不想称王,那这事不如缓一缓。至于他文书中的要求,朝廷先出面答应,再交由洪承畴定夺。看看他曹继武,接下来的反应如何。
至于吴三桂,先不要答应他开藩设府。收回征西大将军印信,看看他吴三桂是什么态度。
图海的一番建议,索尼觉得甚妥,其他人也没有什么意见。
于是索尼和鳌拜,签了文书,下发给洪承畴和济朗。
洋妖队怎么就这么厉害?难道他们真的是妖怪不成?区区三百人,怎能可能干的过三百头大象?难道洋妖队真的会妖法?
神话太过玄乎,所有的人,都觉得不可思议。因此褒义、贬义、非议、揶揄、调侃、诽谤、污蔑等等,全都来了。
幸亏三兄弟不在京城,要不然,凭二金那尥蹶子脾性,早跳脚大骂了。
俗话说,会看的看门道,不会看到看热闹。三兄弟出东洋,下南洋,纵横海疆万余里,如今又在缅中闹出点动静,也不是不可能的。
多尼的奏折,极力推荐曹继武,委以大任。几度的奏折,尽管有些小家子气,但字行间还是露出,对三兄弟极大的不可思议。前线两位亲王,可是见证人。所以等吴良辅宣读了曹继武的文书之后,大清朝廷上,全都傻了眼。
辅政大臣索尼和鳌拜,简直不敢相信。然而豫亲王多尼的奏折,写的清清楚楚。索尼和鳌拜对视一眼,悄悄溜出了朝堂。
内务府总管康亲王书杰,宗人府总管安亲王岳乐,礼部尚书兼任正黄旗都统图海,兵部尚书兼任火器营都统佟六十,文华殿大学士哈尼,礼部侍郎明珠,户部侍郎索图等等,纷纷跟着两位辅政大臣出来了。
辅政大臣本来有四位: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和鳌拜。
苏克萨哈出身满洲正白旗,原是多尔衮手下得力干将。但多尔衮一死,这家伙眼看形势不妙,竟然跳出来反咬多尔衮。因此顺治皇帝,对苏克萨哈极为倚重。
但原始狂野的女真人,暂时还没有沾染华夏的虚伪文化,他们最恨吃里扒外,卖主求荣。因此索尼、遏必隆和鳌拜三位,都看不起苏克萨哈。所以每遇军国大事,尽管苏克萨哈位居辅政大臣第二,但其他三位仁兄,老是把他晾在一边。
苏克萨哈心中愤懑,但如今袒护他的顺治皇帝,已经不再朝堂了,他不敢把不满表露出来。
遏必隆和鳌拜一样,出身镶黄旗。这位仁兄为人懦弱,遇事无主见,是个骑墙和稀泥的主。
索尼出身正黄旗,年龄最大,德高望重。但鳌拜掌控首旗镶黄旗,军权强大,加之比索尼年轻,精力充沛。所以尽管鳌拜居末,仍然可以和索尼平分秋色。因此所有的军国大事,都是索尼和鳌拜说了算。
见索尼和鳌拜带着一群人出去了,苏克萨哈和遏必隆二人,知道没自己什么事,因此也没有跟来。
一群人出朝堂,到了千步廊,纷纷炸了锅。
“这三个混犊子,搞什么鬼?”
“怎么到了哪里都有动静?”
“三百人打二十万,这是人干出来的吗?”
……
书杰、哈尼等人,纷纷嚷嚷开了。
曹继武这瘪犊子,到处折腾,竟然还真搞成事来了。推荐他为户部尚书,多尼的脑袋,难道被驴踢了?如果这小子跑到朝廷上来,这大清岂不被他闹翻了天?这不行,绝对不能让他来京师。
见索尼一直一声不吭,哈尼忍不住了:“曹继武这混犊子,占据缅中两千余里,俨然成了一方诸侯。不如让吴三桂捅他一下子,免得以后养虎为患。”
索尼瞪了哈尼一眼:“胡闹!明清之争,刚刚结束,你不想太平,老天还不答应呢!既然三百人能打二十万,吴三桂有几个胆子敢惹?豫亲王的意思,正是调虎离山计。你要不是不懂,回家睡去吧!”
被索尼抢白了一阵,哈尼顿时蔫了。
的确,孟养城之战和蒲甘城之战,太过匪夷所思。尽管打着大清的名义,但是个傻子都能看的出来,他曹继武如今俨然成了缅中之主。多尼表面上爱才,实际上也是怕曹继武树大根深。因此多尼建议的户部尚书,只是个幌子。
索尼乃政坛老油子了,他怎么能看不出来多尼的心思?
然而曹继武是个爱折腾的主,如果他到了朝堂,朝堂岂不翻了天?这家伙,到处惹出天大的动静,平心而论,其才能远在众人之上。如果把他弄到了朝堂,有谁又能治的了他?如今大清是满人的,朝堂上突然要冒出个牛哄哄的汉人,这汉人岂不要翻身了?
众人议论纷纷,挣不出个所以然来。
正在众人争执之时,突然吴良辅和胡公公来了。
三兄弟不畏艰险,组建超凡舰队,打败东洋和西洋,为大清开拓海疆上万里。辗转出入不毛,以三百全歼二十万,开拓疆土两千余里,厥功甚伟。着封曹继武为武魂王,金月生为武旌王,金日乐为武英王。
太后懿旨一宣读,众人全傻了眼。
康熙皇帝年幼,太后要垂帘听政不成?吴良辅将懿旨交给索尼,转身就走了,胡公公也紧跟而去。
胡公公是太皇太后身边的人,他既然跟来了,这就说明,太皇太后也同意了。这一下子,可给索尼和鳌拜出了道难题。
着封异姓王,可是件大事,一个蒙古女人,一个女真女人,两个妇道人家,竟然不和众大臣商议,就做了主张。这简直也太随意了!
目前大清帝国的王爵,蒙古人最多,满人集中在爱新觉罗一家,汉人只有五家:为清国捐躯的定南王孔有德,开藩广东的平南王尚可喜,开藩福建的靖南王耿继茂,平西亲王吴三桂和义王孙可望。
当年毛家三兄弟被一起封王,如今太后一下子又要封三个异姓王,不是没有先例。不过封王这种大事,索尼和鳌拜不敢自专。
众人愣了半天,索图忍不住了:“投降的孙可望,几乎没有半点功劳,就被封了义王。曹继武三人开拓疆土那么多,封王也是应该的。”
佟盛年不喜欢曹继武这个女婿,二金也经常拿他开涮。因此佟盛年甚是反感三兄弟,见索图替他们说话,顿时跳了起来。
佟六十急忙暗中踢了他一下。
当今太后,是佟盛年的女儿。而曹继武,则是他的女婿。所以这事谁都可以说话,就他佟盛年不能掺和。
果然佟盛年一跳脚,所有人的目光,全聚了过来。佟盛年意识到要避嫌,顿时尴尬了。
佟六十咳嗽了一声:“云南纵横三千余里,乃边陲重地。目前,吴三桂实际上占据了云南,一直吵着要开藩设府。我想,太后和太皇太后,为了制衡,所以才下这道懿旨。”
明清之争,已经结束。目前所有的问题,都是大清的内部问题。而这最大的问题,就是吴三桂。如今的吴三桂,已成尾大不掉之势。所以目前对于大清来说,怎样制衡吴三桂,已经成了首要问题。
其实太后和太皇太后,也是一厢情愿的私心。但佟六十很聪明,他一番话,掩饰了私心,帮佟盛年圆了场,将众人的关注点,引向了吴三桂。
的确,如今的缅中,事实上已经掌握在曹继武手里。缅中再怎么兴盛,也不会对大清形成直接威胁。而云南地域广大,直面湖广和四川。一旦吴三桂闹腾起来,可以挥师直入湖广和四川,严重威胁大清的安全。
所以对大清来说,云南显然要比缅中重要多了。但吴三桂手握雄兵,有那么好对付的吗?给曹继武封王加号,在缅中制衡吴三桂,不失是一招妙棋。
但曹继武这个家伙,才能远胜吴三桂。一旦他有了封号,以后要制衡他,困难程度,可能无法想象。
吴三桂和曹继武,都是令人头疼的主,一旦处理不当。如果这两个家伙,联合起来,那大清可真够喝一壶的。所以既要制衡吴三桂,又要制衡曹继武,并且还不能让他们俩联合,这可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索图建议:“就按太后的意思办,先给吴三桂背后插个钉子。等大清稳定了局势,再来解决吴三桂的事情。”
哈尼反对:“吴三桂最多是一方诸侯。而曹继武却不同,这家伙此时乃龙游浅水,一旦有了深水,定能翻江倒海。到时候,大清国无人能治。”
众人议论纷纷,有反对的,也有赞同的,谁也拿不出主意来。
两个大嘴炮鳌拜和佟盛年,平时总喜欢大声嚷嚷,如今却出奇地安静。平日里智谋超群的图海和佟六十,今日也沉默寡言。
众人嚷嚷了半天,全都口干舌燥,于是纷纷盯着四个看客。
鳌拜和佟六十二人,避开众人的目光,低头不语。
如今康熙皇帝年幼,说白了,就是个傀儡而已。朝政大权在辅政大臣手里,但太后的干涉,谁也不敢有所怨言。否则等皇帝长大了,得罪太后的人,将会吃不了兜着走。所以这事要是处理不好,一定会惹火烧身。
尽管佟盛年火燎脾气,但其中关乎自身家族的利害,他还是明白的。所以尽管他不喜欢曹继武,此时也不敢乱说。
金月生和金日乐的真实身份,除了鳌拜、图海、书杰和索图外,其他人全都不知道。
见四个看客都不说话,书杰也不想点破,于是拿手肘拱了拱图海。
图海也不想说话,但书杰却把他推了出来。众人的眼光,都看着图海,图海不得已,凑近了索尼:
曹继武手握强大的南洋舰队,而南洋纵横万里之遥。听说西洋人,已经在那里经营了两百多年。但曹继武一到,就夺得了大片的疆土。所以兵力、人员、疆土,全都齐备的南洋,最适合曹继武称王。
如果曹继武真的在南洋自立为王,隔着茫茫大洋,大清也是无可奈何。但曹继武却没有这样做,而是返回我大清,继续做那个小小的千户。这只能说明一个问题,他曹继武的志向,绝对不只是称霸一方那么简单。
南洋既然留不住曹继武,那缅中也留不住他。如果此时给了他武魂王的称号,万一到时候他又返回我大清。那吴三桂一定会心惊,心惊就会害怕,害怕就会折腾。吴三桂一折腾,四川和湖广就面临直接威胁。大清就危险了。
曹继武有了武魂王的封号,完全可以在缅中开藩设府。如果他返回大清,不但吴三桂会心惊,就连尚可喜和耿继茂也会心惊。
曹继武的战功,不在三人之下。如果他开了先河,大清随时都可以,拿着曹继武的例子,来要挟吴三桂三人。既然他曹继武都撤了,那你吴三桂三人,又有什么理由,赖在藩府呢?要是削藩,那吴三桂三人,肯定闹事。
索尼顿时意识到事态的严重性,于是决定按照多尼的意思办。
然而他刚要批复多尼的奏折,却被索图给拦住了。
索图是索尼的三儿子,索尼很是不高兴:“三,你要干什么?”
缅中新定,此时突然把曹继武调过来。他手下的那帮悍将,随来看管?那帮人,在曹继武的调教下,都是一群不可思议的疯子。他们一旦闹起来,可比朱由榔要厉害多了。一旦曹继武突然离开,他们难免会怀疑,朝廷兔死狗烹的用意。
所以多尼就是个浆糊脑袋。他也不想想,就凭他那点本事,曹继武的手下,他能奈何得了哪一位?况且对待曹继武,朝廷具体是怎么做的,吴三桂等人,眼睛瞪得比谁都要圆。如果曹继武突然离开缅中,吴三桂很有可能趁虚而入。
如果那样,吴三桂占据云南和缅中,两块地盘,实力将会更为强大。再想治他,简直就不可能了。
听了索图的一番话,索尼顿时又犹豫了起来。
建立缅中行省,曹继武的文书,说的很明白。这就说明,曹继武并不想称王。既然他不想称王,那这事不如缓一缓。至于他文书中的要求,朝廷先出面答应,再交由洪承畴定夺。看看他曹继武,接下来的反应如何。
至于吴三桂,先不要答应他开藩设府。收回征西大将军印信,看看他吴三桂是什么态度。
图海的一番建议,索尼觉得甚妥,其他人也没有什么意见。
于是索尼和鳌拜,签了文书,下发给洪承畴和济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