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一十九章 未央落日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二十年前,如果要说起在大汉军中最著名的将军,必定要首先提起两个人的名字。那就是李广和程不识。那个时候,二人并称为当世名将,叱咤疆场,风云呼啸,那是他们的时代。
  人生境遇本不同。没有人会预知自己的将来,就如同李广绝对不曾料到他会遇到生命中最重要的贵人一样,程不识也绝对没有想过,他的余生很难再有冲锋陷阵的机会,而只剩下黯淡无光。
  程不识最后参加的战争,便是当年那一次著名的马邑之围。当数路大军皆无功而返后,五位领兵大将中,王恢被诛杀,韩安国也在不久后身死,李广镇守雁门关,公孙贺如旧,而程不识独自被召回长安,就此闲居了几年。
  等到后来,皇帝又重新启用他,让他统领驻守在河东的地方兵马,用来防范中原腹地有不臣之心者。刚开始的几年,这些地方军队还是有些重要作用的,可是随着后来各地诸侯王因为“推恩令”被逐渐削弱,已经形不成反叛力量,他们的作用变得可有可无。朝廷既然不再重视,各种待遇也随之下降,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
  而再往后的几年,一次又一次从北方草原战场上传来的胜利消息,令以程不识为代表的这些地方驻守将军在无可奈何之余,更是在心中沉埋深深的失落感。
  黑鹰军和赤火军的骄人战绩,令人只剩下仰视的份儿。就算是心中不服气,也不可能有机会和他们较量一番。也许朝廷只需要这两支最精锐的部队经略四方就足够了。剩下的,只是守家犬尔!
  说心中没有抱怨,那是假的。但既然身为大汉的将士,便要无条件服从朝廷和皇帝陛下的命令。如果今生无缘再上战场,那么便好好守护这大地山河的平静,别无他想。
  只不过,想要平静,似乎也很难得。不久之前,一个忽然传来的消息,在很多军中将士的心里激起波澜。
  朝廷的执政者要对很多方面进行变革了,这其中就包括大汉军队的改制。许多人的命运很可能会就此发生巨大的改变。
  虽然还没有得到最后的确定,但所有人都宁愿相信,这绝对不是空穴来风。因为,两个月前北军大营的遭遇,似乎下场将并不会太妙。这是一个危险的预兆,或者说是一个标志。事关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项,没有人会不关心。包括将军们。
  根据传言,想要勒兵进长安的北军将校,都被全部解除了武装,现在还遭受着隔离和监禁。虽然没有人敢相信他们会被全部处死,但也不会有人乐观地认为,他们会被彻底赦免而不受惩罚。
  人心最怕的,恐怕就是这种得不到确认来源的流言了。不管是因为某些势力怎样有目的的引导,还是原本就深藏在心中的不满终于寻找到了一个可以发泄的借口。许许多多暗中的情绪,开始酝酿。
  就连北军大营这样曾经作为天子六师的军队,也会沦落到一个如此的下场。那么就更不用说其他人了。听说那位威权甚重的年轻丞相此番改制的重头戏就是赋税和军队,那么不久之后在大汉军中会有剧烈的变动,似乎已经是不可避免的事。
  也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自长安出发奉皇帝命令抚慰地方的使臣们纷纷开始了自己的行程。汉朝制度,每当新年过后,这样的行动本是惯例,无非就是例行公事,表达皇帝陛下的圣意隆恩而已。
  既然年年如此,也就没有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然而今年注定将会于往昔不同,因为外界谁也不会有人想到,这些由皇帝陛下亲自选定的使臣们,他们除了身负应该承担的差事之外,还另外带着更加绝密的使命!
  未央宫的落日余晖之下,大汉王朝的皇帝微微眯起眼睛,看着最后一个使臣的背影隐没不见。在这间宫殿的周围,勇敢忠诚的卫士们断绝了一切泄露消息的可能。这是他手中最值得相信的暗卫力量。也是唯一没有遭受到那个年轻重臣势力所渗透的存在。
  “不过十余年的时间,一个单薄的少年竟然成长为了今天的庞然大物……这到底会是大汉的福祉?还是养虎为患呢?老祖宗如果在天之灵有知,可否给予明示……?”
  从白云苍狗到如血晚霞,不过一个时辰的转换。可人心的识别,却需要十年、三十年……甚至千百年,都未必能够如愿。两鬓染霜的皇帝想起当年窦太后亲口对他说过的那个梦,不禁苦笑着摇了摇头。
  这些年以来,也许正是先入为主的过于相信了窦太后的临终遗嘱,才造成了今天尾大难掉的局面。等到恍然惊觉,却为时已晚。如果这一切都是那个年轻人的巧妙布局,那他的谋略和手段就真的太令人可怕了。
  不必说先前那些朝代里君王的权威是怎样的至高无上。就只说是汉朝以来,剔除仁弱的汉惠帝不算在内,三位先帝和两位曾经执掌权柄的太后,他们的意志又是如何的不可违逆!真是一言可决生死,生杀大权只在挥手之间。不管是多么威震天下的将军还是功勋卓著的重臣,说拿下就立刻拿下,说处死就难以逃脱被诛杀的命运。
  那么,自己是从什么时候开始难以随心所欲的行使君王雷霆之怒的呢?皇帝刘彻闭上眼睛想了很久……直到最后一抹光明被暮色吞没,他才想明白,这一切的源头,就是来自于名叫元召的那个人正式踏进未央宫的那一天!
  “不管你将来还会给这个天下再带来什么,朕决定收回这个机会……大汉王朝已经够强盛了,不需要再折腾……只停留在当前的局面就好。史书当铭记,这是朕成就的盛世!元召,你是朕发现和启用的,那么,当朕离开这个世间的时候,也会一起带走你的……。”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那些如火如荼,只留下虚妄的幻影。喃喃低语中,君临天下三十多年的这位皇帝,孤独的心情和这个黄昏一样苍老悲伤。
  最后一位长安使臣一路向东,三五日的行程,即可抵达他的目的地,河东将军府。当一身甲胄披挂的程不识拜谢过天子赏赐之后,使臣示意他摒退左右,然后交给了他一个带有密匙的小匣子。
  “陛下密旨在此,将军一人观看!”
  已经预感到将会承担重要使命的程不识,不动声色的接在手中,开启看过之后,眼神中有莫名的精光闪烁。
  长安使臣使命达成,长松了一口气。他刚要开口再说些什么时,却未曾想到,刚刚还态度恭敬的河东将军,只是叹息了一声,然后宝剑出鞘!下一刻,利刃加身,天子特使横尸堂前。
  这位使臣恐怕到死都不曾明白,自长安受命之日起,就已经注定了他的结局。皇帝需要的是不会对世间泄露他丝毫秘密的传信人,这个任务,就只有死人才能够胜任!
  曾经在胡马万军之前厮杀过的程不识,命令麾下心腹将校拖走了使臣尸体,清理干净现场之后,没有对任何人解释什么。他自少年从军纵横沙场数十年,最重的就是法度和规矩。
  那个盛有皇帝密旨的小檀木匣子被恭敬地放在案头,那里有他的剑和兵符印信。它们被并放在一起,承受着将军的目光注视。
  “传达密旨的使臣,已经遵照陛下的吩咐,被末将杀了……不识起自微末,成为统兵将军,承受皇恩无以为报,陛下既然有旨,虽刀山火海,莫敢不从也!”
  言罢伏地而拜,感泣莫名。百战加身的将军,比谁都明白,这一次他接受的,将是一个多么艰难的任务。而他一旦领旨,就已经别无选择。忠君之事,生死为轻!至于那些史书之上千秋身后名,就更无暇考虑了。
  是夜,河东将军府中,灯火彻夜不息。忠心于王事的军中心腹将校们和他们的将军一起,立下了效忠皇帝意旨的誓言。
  时光流转,重回长安。在春风还没有吹拂大地之前,一场大雪不期而至。几乎是在一夜之间,给所有的山川河流披上了银装。
  长乐塬的木质大厅里,炉火通红,暂时放下繁杂的政务,一声棉布衣衫的元召正亲自烹雪煮茶,给所有踏雪而来的朋友们斟上暖暖的一盏。
  皇帝陛下出巡天下的日期已经定下来,他作为最重要的随扈大臣,将和许多人一起踏上这一次行程。因为历史时空和许多人命运的改变,当今天子还并没有进行过那些夸耀自己丰功伟绩的封禅盛举。对于好大喜功的刘彻来说,这确实是难为他了。
  “陛下选择在开春之际出巡天下,元侯既然随驾出长安,势必远离朝堂。如此一来,对于即将开始的改制大计所受的影响……侯爷可曾考虑过?”
  近来总是感觉有些心神不安的主父偃,没有心情品茶,见在座的并没有外人,他直接了当问出了深切的忧虑。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