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二十五章 铁蹄东来煞气多
,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玉门关外,终于隔绝了全部消息。所有派出去的斥候,都不再有前方军情传回来。守城将军和他的部属当然明白这意味着什么。
关门以外的土地,已经不复汉朝所有!当又一次天光大亮,夹杂着膻腥气息的朔风迎面扑来,铁甲生寒,刀盾染霜,坚守在城头的将士们再次做好了战斗的准备。
远望故国山川,虽然只有百里之遥,但,也许已经永远回不去了!敦煌城,博望侯张骞站在城楼箭垛之后,默然观望良久,心中无限悲怆。
自从酒泉之战开始,汉军一路败退,损失惨重。数日之前,退守张掖郡的时候,张骞曾经集合起所有人马,想要固守待援。不过,仅仅坚持了一日一夜,在付出大量伤亡之后,便不得不再次放弃那座要塞,全部退回到敦煌城内来。
张骞不是没有起过拼死殉国的念头,然而,环顾手下所有追随的将士,虽然人人带伤,却没有一人畏惧后退。敦煌城头,已经血战十余日,死去者十之五六……他便自责的收起这种想法。在这样的境况下,求死,只是一种懦弱的逃避。而如何坚守下去,带领大家尽可能的减少伤亡,才是身为一个将军最应该去做的事。
退守敦煌城的汉军全部加起来,也不过几千人。而经过这么多天的残酷战斗,能够坚持站立在城头的,只剩下两三千余众。即便是这些人,除了视死如归的勇气之外,恐怕主要还是依靠了城墙坚固和武器的犀利。
不过,张骞并非是鲁莽的武夫。连日以来,通过观察,他的心中有深深的忧虑。按理说,以波斯人连续攻克酒泉、武威、张掖三郡的气势,敦煌恐怕也很难守住。他和所有将士们也早已做好了时刻城破的准备。可是,除了最开始那几天的猛烈攻击之外,波斯人竟然渐渐放缓了攻城的态势,而且最让人感到奇怪的是,那些大型的木制攻城器械并没有使用。
“将军,会不会有救兵来呢?”
虽然四面围城,似乎看不到什么希望。但还是有人问了一句。没有人愿意就这样身死在异域他乡,尤其是在绝望的境地里,往往一丝希望,也会成为坚持下去的动力。
“不管有没有救兵,我们都不可能放弃这座孤城了……如果注定要死在这儿,希望不会辱没了手中的这把汉刀!”
张骞的佩刀,与其他军中兄弟的一样,都血迹斑斑,有了崩裂的缺口。这是他们血战的标记,更是荣誉的象征。
“波斯人有些不对劲儿……如果我没有猜错的话,他们是故意没有一鼓作气攻下这座城。”
感受到空气中传来的隐藏杀气,这位很早之前就因功封侯的军中司马,终于确定了自己思考许久的判断。
“可是……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做?”
李敢战死之后,张骞就成为了西域都护府的最高军事指挥者。在战场上他的话虽然不容置疑,但还是有人忍不住问了一句。
张骞脸上神情苦涩。虽然不想承认,但根据种种形势所做出的判断,毫无疑问,敦煌城已经被当作了一块诱饵。
“我们先前都太低估这些蛮族人了!所以才接连遭到失败。现在看起来,波斯大军中的将帅不仅善于用兵,而且更有可能早就搜集了大量的情报。最起码,他们对于大汉边关的守卫力量有着清楚的了解。玉门关至阳关一线都有重兵把守,城墙宽厚,波斯人如果进行强攻,势必会付出极大的伤亡。所以他们才留着这座孤城,想引诱玉门关守军来救援……你们来仔细看,这周围百里之内,早已经密布伏兵。他们的目的就是要借此大量的杀伤汉军,以便于为迅速攻进玉门关创造最有利的条件。”
历经数次攻守拉锯战之后的敦煌城头,早已经残破不堪,断折的刀剑,渗透进砖石间的血色,还有那些刀砍斧凿的痕迹,无不在默默诉说着战争的惨烈。而亲身经历过这些的幸存将士们,安静的听着这位西域都护府司马的分析,终于彻底明白了自己的处境。无论战场上怎样的博弈胜负,敦煌城和他们,都已经成了一颗身陷死地的“弃子”!
西风烈烈,残破的大旗飘扬。回首望家山,家山不可见!映入眼底的,只有那些彪悍的异族入侵者。他们的弯刀铁弓闪烁着令人刺骨的寒芒,遍布于四野的战马和骆驼,似乎一眼望不到边。
小小的敦煌要塞,孤城闭,音信绝,如同一叶孤舟,淹没在无边无尽的沙海中。
“但愿不要有一兵一卒来援……死守玉门关,莫放一骑而入。大汉男儿,死得已经够多了!”
张骞收回远望的目光,也断绝了所有希望。他喃喃低语一句,用牙齿咬住绑缚左臂伤口处的绷带,使劲地紧了紧,一片殷红的鲜血早已经渗透出来。他不知道自己的热血还有多少可以流,如果可以能够的话,他希望在最后一滴流尽之前,看到波斯人的败退。
不过,张骞的这个希望,在短时间内好像还只是一个奢望。他虽然猜对了波斯人的部分作战企图,但他并不了解的是,实际情况比他想的要糟糕得多。
令整个西方世界都臣服在脚下颤抖的波斯王,举全国之兵东征,是经过详细策划和准备的一次最大军事行动。
西方贫瘠的土地,已经盛不下这位王者巨大的野心。而自遥远东方传来的那些美丽富饶传说,更加开启了他贪婪的欲望。尤其是当他见识过手下人奉上的精美丝绸、美玉珠宝和宫廷中使用的陶瓷器皿,眼中的光芒便再也无法熄灭。
这世间竟然还有如此繁华富庶的所在!当必致于自己掌握中。听着宫廷侍从们自商人口中转述来的那些消息,波斯王作出的这个重大决定,就在他亲口品尝过那坛汉朝美酒之后。
至于当初安东尼亲王出使长安的死,和那个残废王子的仇恨,在波斯王眼中本来无足轻重。不过以这个借口去讨回公道吞并汉朝,倒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伟大的波斯王所做出的决定,没有人敢说半个不字。从准备到出兵,用了仅仅不到半年的时间。整个西方世界臣服于波斯王朝的大小邦国,几乎都参加了这次战争。有人的出人,有钱的出钱,在波斯王的剑下,不管付出任何代价,只能绝对的服从。
波斯王亲自发动的这次东征,共出动兵力将近四十余万,分工明确。其中以波斯大军为主力的中路军团,由他本人亲自统领督战,以王朝最著名的元帅尼赫古为前锋,精兵强将,浩荡而来。
北路军团,以几年之前长途跋涉逃亡到波斯势力范围内的匈奴流亡贵族为向导,集合了西方世界数国的联合军队,总计也有十余万人。他们绕过天山南路,跨越草原,负责攻击汉朝的北方边境。
而波斯人的水上作战力量也不容小觑。他们这些年陆续收服西部海洋中的一些岛国,吞并收编了他们的船队。那些精干的水手们,都死心塌地的成为波斯王的奴仆。他们驾驭着大小不一的海船,满载军队,以一种大无畏的冒死精神来到东方,开始为他们效忠的伟大帝王掳取财富。
千千万万以生命效忠的武士们,果然没有辜负波斯王的期待。经过长途跋涉来到这东方世界后,自从正式的开始战争,不过大半个月的时间,波斯人的兵锋就席卷了整个西域。
传说中很厉害的大汉兵马,原来也不过如此。虽然在激烈的对战厮杀中,波斯军队也付出了很大伤亡。但相比较起取得的巨大战果来说,波斯王感到很满意。
连日数战,传回来的战报已经表明,大汉西域都护府所属的三万多精锐部队,已经死伤的差不多了。而且汉人设在西域的四座边城要塞,已经被攻下了三座。只剩下最靠近汉界的那座敦煌城,亦是岌岌可危,如果全力攻击,必然旦夕可破。
也就在这个时候,已经把大本营前进到酒泉郡附近的波斯王,接到了前军元帅尼赫古派人送来的亲笔书信,那里面详细的说明了他的最新作战计划。波斯王看过之后,马上同意,传下命令让尼赫古放手去干。只要能攻下玉门关,打开汉朝的大门,不管付出任何代价,都不必犹豫。
于是,波斯前锋部队将近十万兵马,在尼赫古元帅的命令下,开始统一的部署作战。敦煌孤城,暂时围而不打。而玉门关前,却排开阵势,开始一轮又一轮的攻城造势。
玉门关上的形势异常紧张起来。守城的将士们几乎是日夜不眠的严防死守在城头。然而,波斯人的进攻并不激烈,他们虽然已经在不远处准备好了许多大型的攻城器械,却只是一些小规模的试探性攻城,还没有出现大兵团蜂拥而至的态势。
这样的假象,也许只是最激烈战争来临前的平静。玉门关的守护者虽然已经感到疲惫不堪,却没有人敢懈怠半分。谁知道下一刻会不会是生死交锋的来临呢!
玉门关外,终于隔绝了全部消息。所有派出去的斥候,都不再有前方军情传回来。守城将军和他的部属当然明白这意味着什么。
关门以外的土地,已经不复汉朝所有!当又一次天光大亮,夹杂着膻腥气息的朔风迎面扑来,铁甲生寒,刀盾染霜,坚守在城头的将士们再次做好了战斗的准备。
远望故国山川,虽然只有百里之遥,但,也许已经永远回不去了!敦煌城,博望侯张骞站在城楼箭垛之后,默然观望良久,心中无限悲怆。
自从酒泉之战开始,汉军一路败退,损失惨重。数日之前,退守张掖郡的时候,张骞曾经集合起所有人马,想要固守待援。不过,仅仅坚持了一日一夜,在付出大量伤亡之后,便不得不再次放弃那座要塞,全部退回到敦煌城内来。
张骞不是没有起过拼死殉国的念头,然而,环顾手下所有追随的将士,虽然人人带伤,却没有一人畏惧后退。敦煌城头,已经血战十余日,死去者十之五六……他便自责的收起这种想法。在这样的境况下,求死,只是一种懦弱的逃避。而如何坚守下去,带领大家尽可能的减少伤亡,才是身为一个将军最应该去做的事。
退守敦煌城的汉军全部加起来,也不过几千人。而经过这么多天的残酷战斗,能够坚持站立在城头的,只剩下两三千余众。即便是这些人,除了视死如归的勇气之外,恐怕主要还是依靠了城墙坚固和武器的犀利。
不过,张骞并非是鲁莽的武夫。连日以来,通过观察,他的心中有深深的忧虑。按理说,以波斯人连续攻克酒泉、武威、张掖三郡的气势,敦煌恐怕也很难守住。他和所有将士们也早已做好了时刻城破的准备。可是,除了最开始那几天的猛烈攻击之外,波斯人竟然渐渐放缓了攻城的态势,而且最让人感到奇怪的是,那些大型的木制攻城器械并没有使用。
“将军,会不会有救兵来呢?”
虽然四面围城,似乎看不到什么希望。但还是有人问了一句。没有人愿意就这样身死在异域他乡,尤其是在绝望的境地里,往往一丝希望,也会成为坚持下去的动力。
“不管有没有救兵,我们都不可能放弃这座孤城了……如果注定要死在这儿,希望不会辱没了手中的这把汉刀!”
张骞的佩刀,与其他军中兄弟的一样,都血迹斑斑,有了崩裂的缺口。这是他们血战的标记,更是荣誉的象征。
“波斯人有些不对劲儿……如果我没有猜错的话,他们是故意没有一鼓作气攻下这座城。”
感受到空气中传来的隐藏杀气,这位很早之前就因功封侯的军中司马,终于确定了自己思考许久的判断。
“可是……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做?”
李敢战死之后,张骞就成为了西域都护府的最高军事指挥者。在战场上他的话虽然不容置疑,但还是有人忍不住问了一句。
张骞脸上神情苦涩。虽然不想承认,但根据种种形势所做出的判断,毫无疑问,敦煌城已经被当作了一块诱饵。
“我们先前都太低估这些蛮族人了!所以才接连遭到失败。现在看起来,波斯大军中的将帅不仅善于用兵,而且更有可能早就搜集了大量的情报。最起码,他们对于大汉边关的守卫力量有着清楚的了解。玉门关至阳关一线都有重兵把守,城墙宽厚,波斯人如果进行强攻,势必会付出极大的伤亡。所以他们才留着这座孤城,想引诱玉门关守军来救援……你们来仔细看,这周围百里之内,早已经密布伏兵。他们的目的就是要借此大量的杀伤汉军,以便于为迅速攻进玉门关创造最有利的条件。”
历经数次攻守拉锯战之后的敦煌城头,早已经残破不堪,断折的刀剑,渗透进砖石间的血色,还有那些刀砍斧凿的痕迹,无不在默默诉说着战争的惨烈。而亲身经历过这些的幸存将士们,安静的听着这位西域都护府司马的分析,终于彻底明白了自己的处境。无论战场上怎样的博弈胜负,敦煌城和他们,都已经成了一颗身陷死地的“弃子”!
西风烈烈,残破的大旗飘扬。回首望家山,家山不可见!映入眼底的,只有那些彪悍的异族入侵者。他们的弯刀铁弓闪烁着令人刺骨的寒芒,遍布于四野的战马和骆驼,似乎一眼望不到边。
小小的敦煌要塞,孤城闭,音信绝,如同一叶孤舟,淹没在无边无尽的沙海中。
“但愿不要有一兵一卒来援……死守玉门关,莫放一骑而入。大汉男儿,死得已经够多了!”
张骞收回远望的目光,也断绝了所有希望。他喃喃低语一句,用牙齿咬住绑缚左臂伤口处的绷带,使劲地紧了紧,一片殷红的鲜血早已经渗透出来。他不知道自己的热血还有多少可以流,如果可以能够的话,他希望在最后一滴流尽之前,看到波斯人的败退。
不过,张骞的这个希望,在短时间内好像还只是一个奢望。他虽然猜对了波斯人的部分作战企图,但他并不了解的是,实际情况比他想的要糟糕得多。
令整个西方世界都臣服在脚下颤抖的波斯王,举全国之兵东征,是经过详细策划和准备的一次最大军事行动。
西方贫瘠的土地,已经盛不下这位王者巨大的野心。而自遥远东方传来的那些美丽富饶传说,更加开启了他贪婪的欲望。尤其是当他见识过手下人奉上的精美丝绸、美玉珠宝和宫廷中使用的陶瓷器皿,眼中的光芒便再也无法熄灭。
这世间竟然还有如此繁华富庶的所在!当必致于自己掌握中。听着宫廷侍从们自商人口中转述来的那些消息,波斯王作出的这个重大决定,就在他亲口品尝过那坛汉朝美酒之后。
至于当初安东尼亲王出使长安的死,和那个残废王子的仇恨,在波斯王眼中本来无足轻重。不过以这个借口去讨回公道吞并汉朝,倒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伟大的波斯王所做出的决定,没有人敢说半个不字。从准备到出兵,用了仅仅不到半年的时间。整个西方世界臣服于波斯王朝的大小邦国,几乎都参加了这次战争。有人的出人,有钱的出钱,在波斯王的剑下,不管付出任何代价,只能绝对的服从。
波斯王亲自发动的这次东征,共出动兵力将近四十余万,分工明确。其中以波斯大军为主力的中路军团,由他本人亲自统领督战,以王朝最著名的元帅尼赫古为前锋,精兵强将,浩荡而来。
北路军团,以几年之前长途跋涉逃亡到波斯势力范围内的匈奴流亡贵族为向导,集合了西方世界数国的联合军队,总计也有十余万人。他们绕过天山南路,跨越草原,负责攻击汉朝的北方边境。
而波斯人的水上作战力量也不容小觑。他们这些年陆续收服西部海洋中的一些岛国,吞并收编了他们的船队。那些精干的水手们,都死心塌地的成为波斯王的奴仆。他们驾驭着大小不一的海船,满载军队,以一种大无畏的冒死精神来到东方,开始为他们效忠的伟大帝王掳取财富。
千千万万以生命效忠的武士们,果然没有辜负波斯王的期待。经过长途跋涉来到这东方世界后,自从正式的开始战争,不过大半个月的时间,波斯人的兵锋就席卷了整个西域。
传说中很厉害的大汉兵马,原来也不过如此。虽然在激烈的对战厮杀中,波斯军队也付出了很大伤亡。但相比较起取得的巨大战果来说,波斯王感到很满意。
连日数战,传回来的战报已经表明,大汉西域都护府所属的三万多精锐部队,已经死伤的差不多了。而且汉人设在西域的四座边城要塞,已经被攻下了三座。只剩下最靠近汉界的那座敦煌城,亦是岌岌可危,如果全力攻击,必然旦夕可破。
也就在这个时候,已经把大本营前进到酒泉郡附近的波斯王,接到了前军元帅尼赫古派人送来的亲笔书信,那里面详细的说明了他的最新作战计划。波斯王看过之后,马上同意,传下命令让尼赫古放手去干。只要能攻下玉门关,打开汉朝的大门,不管付出任何代价,都不必犹豫。
于是,波斯前锋部队将近十万兵马,在尼赫古元帅的命令下,开始统一的部署作战。敦煌孤城,暂时围而不打。而玉门关前,却排开阵势,开始一轮又一轮的攻城造势。
玉门关上的形势异常紧张起来。守城的将士们几乎是日夜不眠的严防死守在城头。然而,波斯人的进攻并不激烈,他们虽然已经在不远处准备好了许多大型的攻城器械,却只是一些小规模的试探性攻城,还没有出现大兵团蜂拥而至的态势。
这样的假象,也许只是最激烈战争来临前的平静。玉门关的守护者虽然已经感到疲惫不堪,却没有人敢懈怠半分。谁知道下一刻会不会是生死交锋的来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