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装甲反击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敌人在进攻之前的炮火准备不但急促,还非常猛烈。
  眨眼功夫,猛烈的炮火就覆盖了东骆沙军队的防御阵地,将这座已经成为焦土的山丘变成烈焰肆虐的炼狱。
  地动山摇般的感觉,就像是世界末日。
  只是,持续时间也非常短暂。
  前后,总共还不到10分钟。
  至于炮击效果,还真不好说!
  因为现代防御作战当中,不再是靠前部署重兵,也不再依靠人海战术,兵力多少并非决定胜败的关键因素,所以对于进攻方来说,依靠炮火打击削弱防御方的战斗力,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很多时候,防御方会把兵力放在防线后方。
  即便迫不得已,也会在反斜面阵地设置供士兵藏身的防炮洞。
  因为担心遭到炮火反击,特别是面对拥有炮兵雷达,还以自行火炮为主的野战炮兵部队的对手时,需要尽量让炮兵远离战线,所以在实战当中,进攻一方的炮兵部队都不可能靠前部署。
  此外,炮兵雷达的广泛应用,对炮兵的持续开火时间产生了严格限制。
  在绝大部分情况下,10分钟就已经是极限了。
  防守方的炮兵部队,在依靠炮兵雷达确定敌方炮兵阵地之后,最多只需要10分钟就能发起反击。
  在有准备的情况下,甚至能在5分钟之内开火!
  对进攻的一方来说,也就得把火力打击时间控制在10分钟之内。
  在敌人的炮火准备结束之前,部署在后方的东骆沙炮兵部队已经开始反击,只是力度不太大。
  没有什么好奇怪的,只有一个炮兵营,而且只有2个连装备的自行榴弹炮。
  必须得说,东骆沙陆军的炮兵比帝国陆军的炮兵更靠谱。
  因为长期面对西骆沙的军事威胁,而且以战略防御为主,所以东骆沙陆军非常重视支援火力。
  当然,也跟东骆沙的空军不够强大有直接关系。
  帝国陆军还在使用40倍径150毫米榴弹炮的时候,东骆沙陆军就已经装备采用ZT-80底盘,并将动力舱前置,配45倍径身管的150毫米自行榴弹炮,而且独自研发出几种增程炮弹。
  其中,火箭增程弹的射程达到了40千米,底排增程弹都高达35千米。
  因为性能非常先进,特别是射程优势,所以在几年之前,帝国陆军从东骆沙购买生产许可证,并自行生产了150辆。
  有趣的是,此后就没了下文。
  这150辆自行火炮也在不久之后,全部移交给了预备役部队。
  按照战前规划,这些火炮已经列入了清库名录,最终将以二手装备的价格,出售给不是很富裕的盟国。
  原因也很简单,西陆集团已经着手研制52倍径的自行火炮。
  与之相比,45倍径身管的自行火炮明显是高不成、低不就。
  正是如此,帝国陆军才决定,直接研制55倍径身管的自行火炮,用来取代全部的现役火炮。
  因为身管的长段直接决定了火炮的外弹道,装备不同身管的火炮,必然会对后勤保障与战术条令产生影响,所以早在东方集团成立的时候,就确定了第一代标准,设定40倍径为统一身管长度。
  第二代标准是55倍径,并非东骆沙率先采用的45倍径。
  其中玄机,还涉及东方集团的主导权。
  通过掌握集团标准的制定权,提高在集团里的地位,一直就不是怪事。
  在10多年前,确定东方集团的第二代标准口径弹药的时候,梁夏帝国的霸权就体现得淋漓尽致。先是在第一轮公开投票中,否决了东骆沙提出的5.45毫米小口径弹药,然后在第二轮补充投票中,让高巨陆军提出的最有技术潜力的5.6毫米方案出局,最终由帝国陆军主导的6毫米方案胜出。
  虽然从事后的角度来看,这个选择是高瞻远瞩,即6毫米枪弹的威力更大,发展潜力远远超过了西陆集团的5.45毫米枪弹与北孤集团的5.56毫米枪弹,其远程性能,能够与上一代大口径枪弹媲美,但是以当时情况,也就是小口径弹药大行其道的时候,整弹质量并没降低的6毫米枪弹能胜出,跟梁夏帝国在东方集团中威权不无关系,是政治影响力左右军事决策的典范。
  只是,火炮的研制难度远在枪械之上。
  新式火炮的研制工作进行得并不顺利,不止是缺乏资金,还存在大量技术难关。
  别说是在近期交付,能在几年之内拿出样炮就很不错了。
  战线后方,提供火力支援的那2个连,装备的就是这种被帝国陆军称之为ZS-86R的自行榴弹炮。
  其实,炮火反击也非常短促。
  因为炮兵靠后部署,所以就算有炮兵雷达,也未必有足够的射程能对侦查到的,所有的敌方炮兵阵地开火。
  要说的话,大部分敌方的炮兵阵地都在ZS-86R的有效射程之外。
  在炮火反击结束前,司徒麟已经带着部队来到阵地东边。
  行进途中,司徒麟把任务安排了下去。
  3个坦克连以排为单位,在阵地东北依次展开,保持200米间隔距离,司徒麟直接指挥的营属警卫排在最北面。
  至于加强的2个机步连,跟在坦克连屁股后面,在战斗打响之后负责殿后,并在撤退的时候提供接应。
  按照正规战术,2个机步连的步兵战车都留在后方几千米处。
  在反击开始后,让步兵下车设置防御阵地。
  如果反击行动遇到麻烦,比如没完成任务,不得不选择撤退,就得用反坦克导弹攻击敌方的坦克战车。
  其实,这都是常规战术。
  做为第4机步师仅有的几个装甲营当中的一个,第04101营的官兵都非常清楚,该怎么打这场反击战。
  不说别的,他们都是正规军,而不是临时招募的预备役人员。
  其实,这也是司徒麟他们第一次参与实战。
  哪怕在过去几年里,每年都要参加几次大规模演习,其中肯定有实弹对抗部分,但是演习就只是演习,远远无法跟实战相比。
  不说别的,司徒麟都很紧张。
  就像演习一样,他让驾驶员汤学兵把坦克停在了队伍最前面,警卫排的4辆坦克全都在后面。
  全营,也只有警卫排有5辆坦克。
  另外3个连都是11辆坦克,每个排3辆,以及连长与副连长的座车。
  通常情况,连长与副连长直接指挥一个排,充当进攻的尖刀部队,而另外一个排在后方充当替补。
  在坦克停下来之后,司徒麟就呆在炮塔外,准确的说是站在车长的位置上。
  虽然按照正常配置,ZT-99B只配备一挺高射机枪,但是从阿斯特拉罕出发前,司徒麟专门找来几十挺自动榴弹发射器,给每辆坦克装了一挺,用来增强近距离战斗时对付步兵的火力。
  要说的话,这也是ZT-99系列最大的问题。
  因为采用了自动装填机,不再需要装填手,所以跟ZT-80系列相比,ZT-99系列在战斗当中,只有车长能操作架设在炮塔上的机枪等武器。由此导致的结果就是,面对近距离的敌人时,往往是难以招架。
  针对这个问题,帝国陆军提出的解决办法是研制一种由车长在炮塔内遥控,专门用来对付附近敌人的武器系统。只可惜,相关的研制工作还在进行,就算是研制成功,也只能用在下一代改进型上面。
  当然,总有其他的办法。
  最简单的办法,其实就多装一些自卫武器。
  出来“透气”的还有炮长毋奇铁。
  汤学兵也打开了头顶的舱门,只是没把身子探出来。
  要说的话,最憋屈的就是驾驶员。
  为了确保车体前部的装甲足够厚,除了采用大斜角设置之外,还大幅度压缩了驾驶员的腿部空间。
  虽然采用了自动变速器、方向盘式驾驶系统等减轻驾驶员负担的设备,但是留给驾驶员的空间非常的狭窄,也必然导致在长期驾驶坦克作战的时候,驾驶员会因为体能快速消耗而极易疲劳。
  说是透气,其实主要是紧张。
  10分钟不到,司徒麟抽了两根香烟。
  点上第三根香烟的时候,他还朝后方看了一眼。
  另外4辆坦克的车长也在炮塔外,而且全都在抽烟。
  在左前方,防线的西端,战斗已经打了10多分钟,不但能够看到爆炸的刺眼闪光,还能依稀听到爆炸声与枪声。
  准确的说,其实是机关炮开火的声响。
  隔着几千米的距离,枪声根本就传不过来。
  至于机关炮的炮声,其实大家心里都有数。
  守卫防线的东骆沙军队,根本没有机关炮,最大口径的武器,也就只是13毫米大口径机枪。
  使用机关炮的肯定是敌人的步兵战车!
  步兵战车都已投入战斗,只能说明敌人已经攻上了阵地,至少推进到阵地前沿。
  巴甫洛夫为什么还不发信号?
  司徒麟很担心,甚至是害怕。
  巴甫洛夫手里只有2400名官兵,而且在今后几天之内别想获得援助。
  如果在第一天晚上就拼光了,哪怕只是遭受了惨重伤亡,也意味着无法完成由战区司令部安排的任务。
  防线提前沦陷,阿斯特拉罕就很有可能被敌人攻占!
  只是,司徒麟同样知道,做为一名资深指挥官,巴甫洛夫不会犯低级错误,他或许是在等待最佳时机。
  简单的说,就是通过一次决定性的反击挫败敌人的进攻锐气。
  要打得好,也许今晚的战斗或许能够就此结束!
  从战术层面看,这需要尽可能的让敌人集中在防线前方,也就是尽量在防线前沿挡住敌人的前进步伐。
  当敌人集中兵力攻打东骆沙军队守卫的防线时,由司徒麟他们从侧面发起突击,就能够一举击溃敌人。
  关键,其实就是发起反击的时机。
  抽完第三根香烟的时候,司徒麟看了一眼手表。
  已经是凌晨1点25分,他们在此等了15分钟!
  还要等到什么时候?
  司徒麟习惯性的掏出第四根香烟。
  其实,他的烟瘾并不大,现在烟不离手也只是因为太过紧张。
  如果巴甫洛夫那边有个什么闪失,保不准没等他们发起反击,就会被敌人包抄,反击战将变成突围战。
  “头!”
  在司徒麟埋下头准备点烟的时候,毋奇铁大喊一声。
  左前方的夜空,出现了一枚正在上升的照明弹,还是红色的!
  随即,第二颗与第三颗照明弹蹿入了夜空。
  司徒麟先一愣,随后就把香烟夹到耳朵上,还收起了打火机。
  “各单位注意,全体官兵做好战斗准备!”在等了一阵,确认没有第四颗信号弹后,司徒麟才钻进了炮塔,同时发出命令。“各连排按照计划行动,警卫排与我一起行动,按预定战术发起反击。”
  “为国赴难!”在稍微停顿了一下后,司徒麟大声喊出帝国禁卫军的战斗口号。
  “为国赴难!”
  ……
  第4机步师原本就是禁卫军的骑兵师,后来改制成为机步师,很多禁卫军的传统保留了下来。
  很快,发动机的轰鸣声掩盖了从耳机里面传来的口号声。
  在达到最大扭矩转速的时候,汤学兵才松开了刹车。
  别看ZT-99B在披挂上反应装甲之后,战斗重量接近60吨,但是在1500马力发动机推动下,起步时依然有推背感。
  当然,在日常训练当中,严禁以这种方式起步,因为会加快变速器的磨损速度。
  只是现在,没有人管那么多。
  在冲出去之后,坦克剧烈的颠簸起来。
  公路在阵地的西边,司徒麟他们所在的地方其实是一片洼地,地面上坑坑洼洼,跑起来不颠簸是怪事。
  这也是坦克的价值所在。
  第4机步师的那辆个机步旅所装备的轮式战车,就算能够在野外行进,也会因为剧烈颠簸而丧失作战能力。
  只有坦克等履带式战车,才能在野外行进的同时与敌人交战。
  也就十几秒钟,编号“41001”的这辆ZT-99B,也就是司徒麟的座驾就从藏身的洼地里冲了出去。
  敌人,还在数千米之外。
  哪怕ZT-99B的速度很快就超过了每小时40千米,也要在大约10分钟后,才能进入到交战距离。
  “头,两点钟方向。”
  在汤学兵提醒之后,司徒麟才把由他直接控制的车长周视仪转了过去。
  几百米外有一架直升机,准确说是一架被击落的武装直升机,机身已彻底烧毁,还有几处部位在燃烧。
  所幸,火势并不大。
  离直升机几十米的地方,有两名军人,应该是直升机飞行员。
  在看到帝国陆军的坦克之后,这两名军人才从藏身的地方爬起来,朝正快速飞驰的坦克挥手致意。
  司徒麟立即联系了后方的机步连,安排步兵战车过来接走飞行员。
  前方,战斗已经进入白热化状态。
  虽然还隔着几千米,但是透过红外成像仪,能够清楚看到爆炸产生的火光,还有在火光照耀下的坦克战车。
  敌人已经推进到了防线前沿,甚至攻上了东骆沙军队的防御阵地。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