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8章 灶台鱼
一切准备工作做好,时间也差不多了。
林素把丁广玉收拾干净的大鲤鱼拿过来,改上花刀,放进盆里。
六斤众啊!
正儿八经的大江鱼。
这个地方可不存在什么人工养殖,所以这鱼炖出来,绝对美味。
把准备好的东西全都放在托盘里,喊着蒋莲一起,出了后厨。
灶搭好了,已经烧了一边火、加固。
大锅是库房里本来就有的,做饭的地方,锅碗瓢盆只需多备,不能不够用!
冯进点火,锅热下油。油热,把葱姜蒜等物放进去爆香。
做的过程中,仔细的跟蒋莲说着注意事项,还有步骤。
其实炖鱼没那么多讲究,只要不糊锅、别把鱼翻腾碎了就行。
大江鲤鱼放入锅中,又把特意调好的酱料放进去。
盖上锅盖,看着蒋莲继续说:
“锅开的时候放豆腐、土豆、地瓜、蘑菇,这些抗煮的东西。快要出锅的时候放白菜,最后是粉条跟……”
蒋莲对于林素说的,一边往心里记、一边点头。
说话间锅就开了,丁广玉把锅盖掀开,林素把改刀好的豆腐放进去,道:
“千滚豆腐万滚鱼,只要不干锅,炖的时间越久越好。”
“好的嫂子,我都记下了。”蒋莲重重点头。
林素瞅着丁广玉,指了指灶台,说:
“抽空找个木匠,按照这样的高度做个桌面,中间这里记得留出来,好让大家夹菜。”
丁广玉夫妇听到这话,对视一眼,有些难以接受。
桌面中间掏个窟窿,想想都觉得……浪费吧。
林素没理他们俩的诧异,回去继续准备东西……
……
孟、江两家回来时,灶下已经不再添柴,林素让人把桌椅都搬出来,特意弄些了小凳子、小桌子,在这片空地上摆了一流。
江老夫人被孙女、孟轶男扶着走过来,看着这边的隆重,诧异的道:
“老板娘,你这是要……做什么啊?”
林素闻言笑了,微微福身,说:
“回老夫人的话,我今儿打算跟铺子里的伙计、厨娘聚个餐。本来中秋节那天该吃的,不过那会儿忙,大家也都想回家过节,就没弄。”
“今儿正好赶上你们两家大喜事儿,晚上我做东,一起吃个灶台鱼,小烧烤,热闹热闹。老夫人不会介意吧,就在这外面吃。”
“不会不会,人多热闹,热闹。”江老夫人忙不迭点头。
孟家见老人家兴致勃勃,自然也就没有什么意见。
林素把大家请到桌前坐下,因为是大户人家的女眷,所以特意把她房里的屏风拿出来,打算给她们隔一下。
江老夫人见状,忙摆摆手,不答应的说:
“入乡随俗,弄个屏风在这儿,不伦不类,还是不要了。”
林素闻言没敢做主,而是瞅着孟轶男。后者对她点点头,林素忙让人把屏风抬回去。
几个炭炉子都拿出来了,整整五大盆肉,还特意备了猪五花。
林素带着张菁、蒋莲他们一起烤肉,六个人一张小桌子。
桌上,洗干净的生菜,切好的咸菜,拌好的凉菜,还有调好的椒盐芝麻料、酸甜辣的酱料。
篦子烧热,林素把腌制好的猪五花放上去——
顿时发出“嗞啦……嗞啦……”的声音。
孟轶男跟江思泽都坐在丁广玉的桌前,看着篦子上的猪肉,多少有些期待。
没这么吃过,以前在家吃的,几乎都是那种炒的。
而且,这蘸料也很新鲜。
江思宁坐在祖母身边,看着那边的烤肉,馋的直吧嗒嘴。
小姑娘嘛,都很喜欢尝试些新的东西。
孟寒月见状,想了下,体贴的说:
“思宁,你想吃吗?我挺想吃的,要不咱们去那边,那边还有个空桌子。”
她的提议可算是合了江思宁的心思,小丫头扭头看着祖母,江老夫人缓缓点头,说:
“去吧去吧。”
得到了祖母的答应,江思宁起身,跟着孟寒月去了一旁。
王氏把饼子铲出来,用盘子装好,然后看着她们三个女眷,说:
“三位夫人,我们东家说了,就围着这个灶台吃。现在桌面没有打出来,所以三位夫人迁就一下。”
江老夫人闻言摇头,看着王氏笑呵呵地说:
“你看着年纪比他们都大,如果不嫌弃,跟我们一起吃吧。正好你给我们说说这边的风土人情。刚才去观瞻台瞅了瞅,真是觉得不错。”
孟夫人听了,主动把闺女刚才做的椅子递出来,说:
“你别客气了。这顿饭是你们东家请客,一起吃吧。”
王氏不敢做主,扭头看了眼不远处的林素。小妮子冲她比划了个“OK”的手势,王氏懂什么意思,赶紧去把自己的碗筷拿过来,坐下。
她不是很喜欢烟熏火燎的东西,那些还不如吃鱼来的痛快。
坐下之后,说了些上河村的事情,两位老夫人听得津津有味,偶尔还会问上一嘴……
……
另外一边,林素把烤好的肉用剪子剪成小块,丁广玉用干净的筷子把肉夹到碗里,拿到餐桌上。
林素放下手里的筷子,走到这边,拿起一叶生菜,把烤好的肉放进去,又放了些咸菜、蒜瓣,包好之后送进嘴里。
孟轶男见状,嘴角抽了两下。毕竟吃蒜……味道有些大。不过看她吃了,也效仿着包了一个送进嘴里。
咀嚼之后说不出来话,只得冲林素竖起大拇指。
不腻,很好吃。
江思泽、江思宁还有孟寒月见状,也都学着林素包肉。大家伙儿全都跟着抓葫芦画瓢,吃过之后纷纷竖起大拇指。
林素笑呵呵的继续烤肉,边烤边说:
“最开始我在新站屯的时候,我夫君冬天山上打猎,半夜饿了,我就给他这么烤肉吃,都烤出经验了。”
孟轶男跟江思泽碰了个杯,饮尽酒后,说:
“你夫君不错啊,还能上山打猎。”
“会些拳脚功夫呗,不然咋过活。”林素笑呵呵的说着。
丁广玉听到林素这话,不好意思的开口道:
“我们家可没少吃川子哥打回来的东西。”
“我们家也是,嫂子总送。”戴喜附和着。
孟老夫人吃鱼呢,听到两个人这话,不禁深深看了眼林素。
虽然她没在农家呆过,不过想也知道,农家吃回肉不容易。
这小媳妇儿居然能给外人送,真是出人意料。
林素把烤好的兔子肉放在盘里给他们,随后又烤了鸡翅、鸡爪子、鸡脖子。
鸡翅给了隔壁的两位小姐,鸡爪子跟鸡脖子就放在桌上,谁爱吃谁吃,没人吃她自己吃。
烤的差不多了,林素上桌跟大家一起吃。
孟轶男跟江思泽都没有顾虑,更何况还有丁广玉跟戴喜。
林素不顾形象的啃着鸡爪子,看着他们二人,问:
“怎么样,好吃吗?”
“嗯,好吃。”孟轶男点头,拿起一块生菜,沾了些酱料,说,“我以前就不爱吃的就是蘸酱菜,不过这个酱挺好,酸酸甜甜的,挺好吃。”
“特别简单,用糖跟醋勾兑一下就行。”林素倒是不藏私,笑呵呵的告知。
吃了个半饱,小妮子又给烤了一些,这才起身把老早就煮好的山里红茶拿过来,给江老夫人那桌倒上。
红红的,带着一些酸酸的味道,惹人味蕾大动。
“两位老夫人,孟夫人,你们吃着怎么样?可还好?”
“不错,老身愿意吃这豆腐,嫩嫩的。”孟老夫人第一个回应。
江老夫人也点点头,咽下嘴里的粉条,道:
“这个白菜、粉条都很好吃,鱼也好吃。老板娘,手艺不错啊。”
“是啊,我还是第一次这么吃鱼,真的挺不错。”孟夫人也开口说着。
林素听到这话放心了,大家觉得好吃就行,就怕他们觉得不好吃。
又给王氏添了些山里红茶,道:
“这个开胃、促消化,多喝一些没事儿。”
说完,扭头去那十个士兵那边,他们喝的是酒,林素特意倒了一小盅跟他们喝。
孟夫人见状蹙眉,有些接受不了的道:
“这个老板娘……居然跟男人喝酒?”
王氏见状,心知她的意思,忙替林素找补着说:
“孟夫人有所不知,我们东家自打四月份修路开始,那十个当兵的就在这边。没事儿帮着客栈劈柴、收拾院子,没把自己当外人……”
孟老夫人听到这儿,恍然大悟的道:
“啊,你们东家就是修这官道的,对吧。就是那会儿把原来的县令扳倒的那个?”
“这……”王氏茫然,摇摇头,老实的回答着,“这事儿小妇人可不知道。但是前里正倒是被处决了,具体什么情况,我们乡下人哪儿知道啊。”
江老夫人闻言颔首,给孟老夫人夹了块豆腐,示意她不要再说。
孟夫人深深的看了眼林素,推翻了刚才对她的评价。
说实话,江家跟孟家没少被原来的郑亮县令压榨,每年给他的银子不老少,真正帮忙办事儿却没有多些。
后来,辽东府尹过来,大刀阔斧办了一批人,他们这才算过上了消停日子。
再加上修路、修河套,虽然价格给的很便宜,但是他们还是有得赚,比以前要好太多了……
林素把丁广玉收拾干净的大鲤鱼拿过来,改上花刀,放进盆里。
六斤众啊!
正儿八经的大江鱼。
这个地方可不存在什么人工养殖,所以这鱼炖出来,绝对美味。
把准备好的东西全都放在托盘里,喊着蒋莲一起,出了后厨。
灶搭好了,已经烧了一边火、加固。
大锅是库房里本来就有的,做饭的地方,锅碗瓢盆只需多备,不能不够用!
冯进点火,锅热下油。油热,把葱姜蒜等物放进去爆香。
做的过程中,仔细的跟蒋莲说着注意事项,还有步骤。
其实炖鱼没那么多讲究,只要不糊锅、别把鱼翻腾碎了就行。
大江鲤鱼放入锅中,又把特意调好的酱料放进去。
盖上锅盖,看着蒋莲继续说:
“锅开的时候放豆腐、土豆、地瓜、蘑菇,这些抗煮的东西。快要出锅的时候放白菜,最后是粉条跟……”
蒋莲对于林素说的,一边往心里记、一边点头。
说话间锅就开了,丁广玉把锅盖掀开,林素把改刀好的豆腐放进去,道:
“千滚豆腐万滚鱼,只要不干锅,炖的时间越久越好。”
“好的嫂子,我都记下了。”蒋莲重重点头。
林素瞅着丁广玉,指了指灶台,说:
“抽空找个木匠,按照这样的高度做个桌面,中间这里记得留出来,好让大家夹菜。”
丁广玉夫妇听到这话,对视一眼,有些难以接受。
桌面中间掏个窟窿,想想都觉得……浪费吧。
林素没理他们俩的诧异,回去继续准备东西……
……
孟、江两家回来时,灶下已经不再添柴,林素让人把桌椅都搬出来,特意弄些了小凳子、小桌子,在这片空地上摆了一流。
江老夫人被孙女、孟轶男扶着走过来,看着这边的隆重,诧异的道:
“老板娘,你这是要……做什么啊?”
林素闻言笑了,微微福身,说:
“回老夫人的话,我今儿打算跟铺子里的伙计、厨娘聚个餐。本来中秋节那天该吃的,不过那会儿忙,大家也都想回家过节,就没弄。”
“今儿正好赶上你们两家大喜事儿,晚上我做东,一起吃个灶台鱼,小烧烤,热闹热闹。老夫人不会介意吧,就在这外面吃。”
“不会不会,人多热闹,热闹。”江老夫人忙不迭点头。
孟家见老人家兴致勃勃,自然也就没有什么意见。
林素把大家请到桌前坐下,因为是大户人家的女眷,所以特意把她房里的屏风拿出来,打算给她们隔一下。
江老夫人见状,忙摆摆手,不答应的说:
“入乡随俗,弄个屏风在这儿,不伦不类,还是不要了。”
林素闻言没敢做主,而是瞅着孟轶男。后者对她点点头,林素忙让人把屏风抬回去。
几个炭炉子都拿出来了,整整五大盆肉,还特意备了猪五花。
林素带着张菁、蒋莲他们一起烤肉,六个人一张小桌子。
桌上,洗干净的生菜,切好的咸菜,拌好的凉菜,还有调好的椒盐芝麻料、酸甜辣的酱料。
篦子烧热,林素把腌制好的猪五花放上去——
顿时发出“嗞啦……嗞啦……”的声音。
孟轶男跟江思泽都坐在丁广玉的桌前,看着篦子上的猪肉,多少有些期待。
没这么吃过,以前在家吃的,几乎都是那种炒的。
而且,这蘸料也很新鲜。
江思宁坐在祖母身边,看着那边的烤肉,馋的直吧嗒嘴。
小姑娘嘛,都很喜欢尝试些新的东西。
孟寒月见状,想了下,体贴的说:
“思宁,你想吃吗?我挺想吃的,要不咱们去那边,那边还有个空桌子。”
她的提议可算是合了江思宁的心思,小丫头扭头看着祖母,江老夫人缓缓点头,说:
“去吧去吧。”
得到了祖母的答应,江思宁起身,跟着孟寒月去了一旁。
王氏把饼子铲出来,用盘子装好,然后看着她们三个女眷,说:
“三位夫人,我们东家说了,就围着这个灶台吃。现在桌面没有打出来,所以三位夫人迁就一下。”
江老夫人闻言摇头,看着王氏笑呵呵地说:
“你看着年纪比他们都大,如果不嫌弃,跟我们一起吃吧。正好你给我们说说这边的风土人情。刚才去观瞻台瞅了瞅,真是觉得不错。”
孟夫人听了,主动把闺女刚才做的椅子递出来,说:
“你别客气了。这顿饭是你们东家请客,一起吃吧。”
王氏不敢做主,扭头看了眼不远处的林素。小妮子冲她比划了个“OK”的手势,王氏懂什么意思,赶紧去把自己的碗筷拿过来,坐下。
她不是很喜欢烟熏火燎的东西,那些还不如吃鱼来的痛快。
坐下之后,说了些上河村的事情,两位老夫人听得津津有味,偶尔还会问上一嘴……
……
另外一边,林素把烤好的肉用剪子剪成小块,丁广玉用干净的筷子把肉夹到碗里,拿到餐桌上。
林素放下手里的筷子,走到这边,拿起一叶生菜,把烤好的肉放进去,又放了些咸菜、蒜瓣,包好之后送进嘴里。
孟轶男见状,嘴角抽了两下。毕竟吃蒜……味道有些大。不过看她吃了,也效仿着包了一个送进嘴里。
咀嚼之后说不出来话,只得冲林素竖起大拇指。
不腻,很好吃。
江思泽、江思宁还有孟寒月见状,也都学着林素包肉。大家伙儿全都跟着抓葫芦画瓢,吃过之后纷纷竖起大拇指。
林素笑呵呵的继续烤肉,边烤边说:
“最开始我在新站屯的时候,我夫君冬天山上打猎,半夜饿了,我就给他这么烤肉吃,都烤出经验了。”
孟轶男跟江思泽碰了个杯,饮尽酒后,说:
“你夫君不错啊,还能上山打猎。”
“会些拳脚功夫呗,不然咋过活。”林素笑呵呵的说着。
丁广玉听到林素这话,不好意思的开口道:
“我们家可没少吃川子哥打回来的东西。”
“我们家也是,嫂子总送。”戴喜附和着。
孟老夫人吃鱼呢,听到两个人这话,不禁深深看了眼林素。
虽然她没在农家呆过,不过想也知道,农家吃回肉不容易。
这小媳妇儿居然能给外人送,真是出人意料。
林素把烤好的兔子肉放在盘里给他们,随后又烤了鸡翅、鸡爪子、鸡脖子。
鸡翅给了隔壁的两位小姐,鸡爪子跟鸡脖子就放在桌上,谁爱吃谁吃,没人吃她自己吃。
烤的差不多了,林素上桌跟大家一起吃。
孟轶男跟江思泽都没有顾虑,更何况还有丁广玉跟戴喜。
林素不顾形象的啃着鸡爪子,看着他们二人,问:
“怎么样,好吃吗?”
“嗯,好吃。”孟轶男点头,拿起一块生菜,沾了些酱料,说,“我以前就不爱吃的就是蘸酱菜,不过这个酱挺好,酸酸甜甜的,挺好吃。”
“特别简单,用糖跟醋勾兑一下就行。”林素倒是不藏私,笑呵呵的告知。
吃了个半饱,小妮子又给烤了一些,这才起身把老早就煮好的山里红茶拿过来,给江老夫人那桌倒上。
红红的,带着一些酸酸的味道,惹人味蕾大动。
“两位老夫人,孟夫人,你们吃着怎么样?可还好?”
“不错,老身愿意吃这豆腐,嫩嫩的。”孟老夫人第一个回应。
江老夫人也点点头,咽下嘴里的粉条,道:
“这个白菜、粉条都很好吃,鱼也好吃。老板娘,手艺不错啊。”
“是啊,我还是第一次这么吃鱼,真的挺不错。”孟夫人也开口说着。
林素听到这话放心了,大家觉得好吃就行,就怕他们觉得不好吃。
又给王氏添了些山里红茶,道:
“这个开胃、促消化,多喝一些没事儿。”
说完,扭头去那十个士兵那边,他们喝的是酒,林素特意倒了一小盅跟他们喝。
孟夫人见状蹙眉,有些接受不了的道:
“这个老板娘……居然跟男人喝酒?”
王氏见状,心知她的意思,忙替林素找补着说:
“孟夫人有所不知,我们东家自打四月份修路开始,那十个当兵的就在这边。没事儿帮着客栈劈柴、收拾院子,没把自己当外人……”
孟老夫人听到这儿,恍然大悟的道:
“啊,你们东家就是修这官道的,对吧。就是那会儿把原来的县令扳倒的那个?”
“这……”王氏茫然,摇摇头,老实的回答着,“这事儿小妇人可不知道。但是前里正倒是被处决了,具体什么情况,我们乡下人哪儿知道啊。”
江老夫人闻言颔首,给孟老夫人夹了块豆腐,示意她不要再说。
孟夫人深深的看了眼林素,推翻了刚才对她的评价。
说实话,江家跟孟家没少被原来的郑亮县令压榨,每年给他的银子不老少,真正帮忙办事儿却没有多些。
后来,辽东府尹过来,大刀阔斧办了一批人,他们这才算过上了消停日子。
再加上修路、修河套,虽然价格给的很便宜,但是他们还是有得赚,比以前要好太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