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0章 兵抵博望
柳氏全家心惊胆战的迎接着杨彦,尤其是柳兰子还好象发了小脾气,可是哪有时间去呵斥责备。
“柳兰子呢?”
杨彦锐目一扫,问道。
柳恭战战兢兢道:“兰子身体不适,请大王见谅,老夫这就差人把她叫出来。”
“不必了,兰子不是外人,我进去看看。“
杨彦还带了葛洪过来,把葛洪留下,领着几个女千牛卫径直向内走。
”这……“
杨彦是男人,哪有入别人家内宅的道理,只是想到杨彦的身份,又与柳兰子那臆测中的关系,终究还是没人去拦,甚至很多人的目中,竟隐隐现出了激动之色。
作为大王,亲来探望是为什么?更何况婚书已经退了,再也不用担心李家会跳出来了。
杨彦也不管,把外面交给葛洪,又找了名老婢带路,来到柳兰子的屋前,只见大门紧闭,于是伸手去推,却是从里面杵住了。
”柳兰子?“
杨彦唤道。
里面没有动静。
”柳将军!“
杨彦又唤道。
这次,有声音传出:”大王请回吧,妾已是民身,不便见大王。“
杨彦笑道:”柳兰子,孤给你官复原职了。“
里面沉默了一会儿,又道:”大王罢来立去,岂是儿戏?“
一名女千牛卫劝道:”柳将军,你应该理解大王,若非如此,那李家怎肯退婚,大王一直都挂念着你,这不,今天就特意来接你回去了。“
杨彦也道:”柳兰子,开门吧,难道要我把怜香和蕙芷娘子请来?“
柳兰子也说不上是什么心情,有些如受了捉弄般的羞恼,但更多的还是欢喜,只是她那强烈的过份的自尊心才让她不自禁的发起了小脾气,不过杨彦到底是大王,严格来说,她是杨彦的属下,也知道不能给人留下恃宠生骄的印象,于是猛一咬牙,拉开门仵,打开了门。
“末将参见大王!”
柳兰子半跪施礼。
“嗯~~”
杨彦点点头道:“葛使君正与你的家人谈话,你先带我在你家转转。”
柳兰子的目中现出了感激之色,这分明是有任用自家的意思了,不过她什么都没说,带着杨彦在不大的院落中游荡起来。
葛洪和柳家人交谈的气氛较为轻松,实际上杨彦请来葛洪,正是存了重用柳家的意思,但葛洪有自己的想法,不会因柳兰子的关系额外扶持柳家,他需要当面谈一谈。
在交谈中,他发现柳家老大柳诲言谈举止较为得体,老二柳莫则有些浮燥,于是征柳诲为簿曹从事,主钱粮簿书,虽秩仅四百石,却是非常重要的职位。
柳家自然大喜。
不片刻,杨彦便与葛洪离去,行前正式宣布柳兰子官复原职,傍晚前归营。
没过多久,大王驾临柳家,并把柳兰子官复原职的消息传了开来,也传到了隔壁的李家。
“这……这……”
李英的脸上,顿时现出了悔恨难当之色,手指颤抖着指着柳家的院子,半晌说不出话来。
“阿翁,怎会这样啊!”
李成也急的大叫,发狂般的揪着自己的头发。
李妻连忙道:”快,快,快去柳家啊,和亲家公商谈迎娶兰子一事!“
恍如失去了浑身力气,李英的身形晃了两晃,才无力道:”还什么亲家公,约书都退了,哎,为夫恨啊,大王明明是在考验我家,可我家竟如此短视,只怕从此要沦落为谯城的笑料,反衬出大王的英明睿智……“
正说着,便是扑哧一下,李英一口鲜血喷出,眼前一黑,栽倒在地。
“阿翁,阿翁!”
“老奴,老奴!”
李成和母亲急忙扑了过去。
……
刘胤字义孙,由刘曜元配卜氏所出,是正宗的嫡子,在刘曜还是秦王之时,就为汉主刘聪所喜,刘聪曾建议刘曜立刘胤为世子。
也确实,刘胤二十五六的年纪,身高八尺三寸,风骨俊茂,爽朗卓然,长发及腰,善射力大,且有大将之才,从哪方面看,都是一代人杰。
这刻,刘胤正背负双手,望着宛洛一带的山川地形图。
宛城周长数十里,堪称一座巨城,以区区数万兵力把守显然吃力,因此刘胤观察着周边的地形,如有机会通过野战击溃明军,他绝不会选择守城。
许久,刘胤向带兵来援的呼延谟问道:“呼延将军,你说杨彦之会否由戈阳进攻襄阳,未必一定要走宛城。
弋阳即现代河南信阳,位于宛城西南四百余里,由谯城南下,经弋阳再折向西行,同样可以进军襄阳,在刘曜的政权中,与石勒类似,都有不少晋人为之效力,而杨彦又注重经商,因此来自于北方的商队中,混入了大量奸细,随时打探着杨彦和军队的动向。
如要救援洛阳,应该走定陶,而杨彦领军向谯城行进,再联系在明军在淮南驻有大量军卒,就很容易判断出杨彦的目标是攻占襄阳,并不是救援洛阳,及至杨彦距离谯城越来越近,这份判断也越来越清晰。
甚至杨彦还未到谯城,呼延谟就受刘岳命,率步骑两万赴宛城支援刘胤。
要知道,古代行军受道路条件限制,往往是固定的,轻易没法变更路线,尤其是杨彦随军带着大量辎重火炮,如果临时变更行军路线走不熟悉道路的话,会极大的延长行军时间,除非以小股部队轻装简行,否则大部队行军,极少能瞒过敌方的探子。
呼延谟五十来岁,是赵国名将,被任为镇东将军,与中山王刘岳之间的关系,与石虎和十八骑较为相似,这时沉吟道:“老夫曾与中山王讨论过,都认为几无可能,毕竟弋阳岗川相间,崎岖难行,杨彦之携大量辎重,走弋阳至襄阳,恐怕一个月都未必能到,届时陛下的援军早该来了,可将其团团围困于山区,杨彦之必败无疑,因此杨彦之绝无可能冒险走弋阳。”
刘胤问道:“宛城亦是多山,莫非杨彦之就不担心在宛城被围?”
呼延谟道:“宛城只是周边多山,由谯城过来,并不难行,以明军的行军速度,十日可至,可于大王援军到来之前抢先一步抵达宛城。”
刘胤似有所悟道:“依将军之意,应固守待援?”
呼延谟是老将,老谋深算,作为客军,怎么可能代替刘胤决策呢?万一出了半点差池,刘胤完全可以把责任全推给他,因此并不吱声,只是捋须望向了地图一处。
刘胤顺着呼延谟的目光望去,突然心中猛的一动,该处正是博望坡。
博望坡地势险要,素有襄汉隘道之称,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刘备曾于此处火烧夏候惇。
“嗯~~”
刘胤点点头道:“明军,也就是当初的东海军破濮阳时,仅一日工夫便破城而入,外间传言乃天雷劈毁了城门,此虽为无稽之谈,却也足以说明,明军掌握有了不得的攻城利器,若让其兵临宛城,怕是濮阳旧事重演,哪怕只有万分之一的可能,孤也绝不会让此事发生,因此于博望坡伏击明军乃上上之选。
即便杨彦之不中计,也可拖住他,待得陛下来援,将其围困在博望坡亦可令其走投无路。”
……
次日,杨彦领五千山越,两万五千骑,步卒与弓弩手四万,合计七万军离开了谯城,淮南降卒被他带走大半,留给葛洪的是近三万卒,八百里的路途,走了十天,到四月底的时候,抵达了博望坡的入口。
博望坡位于宛城东北七十余里,坡底约有两里的宽度,开辟出一条数丈宽的土路,两边树木林立,郁郁葱葱,再往远处望去,环绕着连绵的漫岗。
四月底本是万物茁壮生长的时节,可是此时,树林里竟然没有一声鸟鸣,极其反常。
杨彦挥停住全军,沉吟道:“我若是刘胤,必于博望坡设伏,而不会死守宛城。”
于药从旁边道:“大王所言甚是,博望坡山虽不高,却地形复杂,刘胤若以数万兵力设伏,怕是很难破之,不妨先驻扎下来,以斥候探路,层层推进,方为稳妥之策。“
杨彦摆摆手道:”孤也想求稳啊,但由渑池过来,仅七百余里,倘若拖的太久,一旦刘曜援军赶至,我军将陷入腹背受敌的窘境。“
“这……”
于药老脸一红,望向了前方的树林。
“若是纵火烧林?”
韩晃这话刚出,就闭上了嘴。
夏初风向多变,林木的含水量大,烧出来以烟为主,很难想象,这百里山林燃烧会释放出多大的烟,往哪儿飘,谁都控制不了,这是典型的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战术。
这时,尤芒拱手道:“大王,我等山越,以山林为家,末将愿为前锋,为大王扫除障碍。“
”嗯~~“
杨彦点点头道:”有尤将军出手,孤自是放心,不过在此之前,还须观察一下,走,咱们寻个高地看看。”
不远处,就是一座数十丈高的土丘,千牛卫遣出数十人,先攀上去察看了一番,确定没有危险,才向军中打出了信号。
“柳兰子呢?”
杨彦锐目一扫,问道。
柳恭战战兢兢道:“兰子身体不适,请大王见谅,老夫这就差人把她叫出来。”
“不必了,兰子不是外人,我进去看看。“
杨彦还带了葛洪过来,把葛洪留下,领着几个女千牛卫径直向内走。
”这……“
杨彦是男人,哪有入别人家内宅的道理,只是想到杨彦的身份,又与柳兰子那臆测中的关系,终究还是没人去拦,甚至很多人的目中,竟隐隐现出了激动之色。
作为大王,亲来探望是为什么?更何况婚书已经退了,再也不用担心李家会跳出来了。
杨彦也不管,把外面交给葛洪,又找了名老婢带路,来到柳兰子的屋前,只见大门紧闭,于是伸手去推,却是从里面杵住了。
”柳兰子?“
杨彦唤道。
里面没有动静。
”柳将军!“
杨彦又唤道。
这次,有声音传出:”大王请回吧,妾已是民身,不便见大王。“
杨彦笑道:”柳兰子,孤给你官复原职了。“
里面沉默了一会儿,又道:”大王罢来立去,岂是儿戏?“
一名女千牛卫劝道:”柳将军,你应该理解大王,若非如此,那李家怎肯退婚,大王一直都挂念着你,这不,今天就特意来接你回去了。“
杨彦也道:”柳兰子,开门吧,难道要我把怜香和蕙芷娘子请来?“
柳兰子也说不上是什么心情,有些如受了捉弄般的羞恼,但更多的还是欢喜,只是她那强烈的过份的自尊心才让她不自禁的发起了小脾气,不过杨彦到底是大王,严格来说,她是杨彦的属下,也知道不能给人留下恃宠生骄的印象,于是猛一咬牙,拉开门仵,打开了门。
“末将参见大王!”
柳兰子半跪施礼。
“嗯~~”
杨彦点点头道:“葛使君正与你的家人谈话,你先带我在你家转转。”
柳兰子的目中现出了感激之色,这分明是有任用自家的意思了,不过她什么都没说,带着杨彦在不大的院落中游荡起来。
葛洪和柳家人交谈的气氛较为轻松,实际上杨彦请来葛洪,正是存了重用柳家的意思,但葛洪有自己的想法,不会因柳兰子的关系额外扶持柳家,他需要当面谈一谈。
在交谈中,他发现柳家老大柳诲言谈举止较为得体,老二柳莫则有些浮燥,于是征柳诲为簿曹从事,主钱粮簿书,虽秩仅四百石,却是非常重要的职位。
柳家自然大喜。
不片刻,杨彦便与葛洪离去,行前正式宣布柳兰子官复原职,傍晚前归营。
没过多久,大王驾临柳家,并把柳兰子官复原职的消息传了开来,也传到了隔壁的李家。
“这……这……”
李英的脸上,顿时现出了悔恨难当之色,手指颤抖着指着柳家的院子,半晌说不出话来。
“阿翁,怎会这样啊!”
李成也急的大叫,发狂般的揪着自己的头发。
李妻连忙道:”快,快,快去柳家啊,和亲家公商谈迎娶兰子一事!“
恍如失去了浑身力气,李英的身形晃了两晃,才无力道:”还什么亲家公,约书都退了,哎,为夫恨啊,大王明明是在考验我家,可我家竟如此短视,只怕从此要沦落为谯城的笑料,反衬出大王的英明睿智……“
正说着,便是扑哧一下,李英一口鲜血喷出,眼前一黑,栽倒在地。
“阿翁,阿翁!”
“老奴,老奴!”
李成和母亲急忙扑了过去。
……
刘胤字义孙,由刘曜元配卜氏所出,是正宗的嫡子,在刘曜还是秦王之时,就为汉主刘聪所喜,刘聪曾建议刘曜立刘胤为世子。
也确实,刘胤二十五六的年纪,身高八尺三寸,风骨俊茂,爽朗卓然,长发及腰,善射力大,且有大将之才,从哪方面看,都是一代人杰。
这刻,刘胤正背负双手,望着宛洛一带的山川地形图。
宛城周长数十里,堪称一座巨城,以区区数万兵力把守显然吃力,因此刘胤观察着周边的地形,如有机会通过野战击溃明军,他绝不会选择守城。
许久,刘胤向带兵来援的呼延谟问道:“呼延将军,你说杨彦之会否由戈阳进攻襄阳,未必一定要走宛城。
弋阳即现代河南信阳,位于宛城西南四百余里,由谯城南下,经弋阳再折向西行,同样可以进军襄阳,在刘曜的政权中,与石勒类似,都有不少晋人为之效力,而杨彦又注重经商,因此来自于北方的商队中,混入了大量奸细,随时打探着杨彦和军队的动向。
如要救援洛阳,应该走定陶,而杨彦领军向谯城行进,再联系在明军在淮南驻有大量军卒,就很容易判断出杨彦的目标是攻占襄阳,并不是救援洛阳,及至杨彦距离谯城越来越近,这份判断也越来越清晰。
甚至杨彦还未到谯城,呼延谟就受刘岳命,率步骑两万赴宛城支援刘胤。
要知道,古代行军受道路条件限制,往往是固定的,轻易没法变更路线,尤其是杨彦随军带着大量辎重火炮,如果临时变更行军路线走不熟悉道路的话,会极大的延长行军时间,除非以小股部队轻装简行,否则大部队行军,极少能瞒过敌方的探子。
呼延谟五十来岁,是赵国名将,被任为镇东将军,与中山王刘岳之间的关系,与石虎和十八骑较为相似,这时沉吟道:“老夫曾与中山王讨论过,都认为几无可能,毕竟弋阳岗川相间,崎岖难行,杨彦之携大量辎重,走弋阳至襄阳,恐怕一个月都未必能到,届时陛下的援军早该来了,可将其团团围困于山区,杨彦之必败无疑,因此杨彦之绝无可能冒险走弋阳。”
刘胤问道:“宛城亦是多山,莫非杨彦之就不担心在宛城被围?”
呼延谟道:“宛城只是周边多山,由谯城过来,并不难行,以明军的行军速度,十日可至,可于大王援军到来之前抢先一步抵达宛城。”
刘胤似有所悟道:“依将军之意,应固守待援?”
呼延谟是老将,老谋深算,作为客军,怎么可能代替刘胤决策呢?万一出了半点差池,刘胤完全可以把责任全推给他,因此并不吱声,只是捋须望向了地图一处。
刘胤顺着呼延谟的目光望去,突然心中猛的一动,该处正是博望坡。
博望坡地势险要,素有襄汉隘道之称,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刘备曾于此处火烧夏候惇。
“嗯~~”
刘胤点点头道:“明军,也就是当初的东海军破濮阳时,仅一日工夫便破城而入,外间传言乃天雷劈毁了城门,此虽为无稽之谈,却也足以说明,明军掌握有了不得的攻城利器,若让其兵临宛城,怕是濮阳旧事重演,哪怕只有万分之一的可能,孤也绝不会让此事发生,因此于博望坡伏击明军乃上上之选。
即便杨彦之不中计,也可拖住他,待得陛下来援,将其围困在博望坡亦可令其走投无路。”
……
次日,杨彦领五千山越,两万五千骑,步卒与弓弩手四万,合计七万军离开了谯城,淮南降卒被他带走大半,留给葛洪的是近三万卒,八百里的路途,走了十天,到四月底的时候,抵达了博望坡的入口。
博望坡位于宛城东北七十余里,坡底约有两里的宽度,开辟出一条数丈宽的土路,两边树木林立,郁郁葱葱,再往远处望去,环绕着连绵的漫岗。
四月底本是万物茁壮生长的时节,可是此时,树林里竟然没有一声鸟鸣,极其反常。
杨彦挥停住全军,沉吟道:“我若是刘胤,必于博望坡设伏,而不会死守宛城。”
于药从旁边道:“大王所言甚是,博望坡山虽不高,却地形复杂,刘胤若以数万兵力设伏,怕是很难破之,不妨先驻扎下来,以斥候探路,层层推进,方为稳妥之策。“
杨彦摆摆手道:”孤也想求稳啊,但由渑池过来,仅七百余里,倘若拖的太久,一旦刘曜援军赶至,我军将陷入腹背受敌的窘境。“
“这……”
于药老脸一红,望向了前方的树林。
“若是纵火烧林?”
韩晃这话刚出,就闭上了嘴。
夏初风向多变,林木的含水量大,烧出来以烟为主,很难想象,这百里山林燃烧会释放出多大的烟,往哪儿飘,谁都控制不了,这是典型的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战术。
这时,尤芒拱手道:“大王,我等山越,以山林为家,末将愿为前锋,为大王扫除障碍。“
”嗯~~“
杨彦点点头道:”有尤将军出手,孤自是放心,不过在此之前,还须观察一下,走,咱们寻个高地看看。”
不远处,就是一座数十丈高的土丘,千牛卫遣出数十人,先攀上去察看了一番,确定没有危险,才向军中打出了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