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0章 姚蒲来投
(谢谢好友书友20181117081304524的500大赏,好友狂龍風暴的两个打赏,好友三峡农夫的月票~~)
和亲与正常的婚嫁有着截然不同的本质,和亲和亲,重点在一个和,此和并非和和美美之和,而是求和,因求和而嫁过去的女子,地位比之妾氏都有不如。
刹那间,姚湘俏面煞白,眼泪水蓄满了眼眶。
姚弋仲看着爱女的失魂落魄模样,内心不忍,但是为了部族,他不得不献女求和,只得硬起心肠挥了挥手:“为父知委屈了你,可你诸妹均未长成,使假女送于明王,恐被觉察,横祸上门……”
“别说了!”
姚湘打断道:“小女明白阿翁的为难,若能部族无恙,既便牺牲又能如何,请阿翁择日将小女送去罢。”
说这话的同时,姚湘就觉得自己的心已经死了,心里也对杨彦充满着恨意,纵使你得到我的身子,也别想得到我的心,与你洞房花烛的,只是一具行尸走肉!
对,自己就要做一具行尸走肉,恶心不死你!
……
三日后,姚弋仲带上姚益生,和打扮的花枝招展的姚湘,十余车嫁妆,数十名随从,向着上邽行进,由南安到上邽约三百里,用了五日时间,入了上邽城,求见杨彦。
“哈哈哈哈,孤怎说大清早就有喜鹊流连于家门,原来是姚公来访啊,请进,请进!”
杨彦亲自出门来迎,哈哈大笑着,一副熟络的模样。
姚弋仲父子受宠若惊,连呼不敢。
姚湘则趁势望了眼杨彦,倒是生的一副好皮囊,但是一想到自己是来和亲的,那人更只是若有若无的瞥了自己一眼,似是不大在意的样子,又不禁心头怨气渐生。
车辆和随从留于院子,父子三人被杨彦引领向了郡牙大殿,刚一踏入,姚弋仲不由一怔!
他看到了蒲洪,正笑咪咪的望着自己。
蒲洪是略阳临渭(今甘肃秦安陇城)人士,位于上邽以北百里,是氐人部落小帅蒲怀归之子,论起家世,远不如自己,却和自己一样,于乱世中自称护氐校尉、秦州刺史、略阳公。
同时在坐的还有蒲洪弟蒲安,蒲洪幼女蒲玉。
该女和姚湘年龄差不多,合称陇右草原上的两颗明珠,此时亦是打扮的花枝招展,低眉顺眼的敬陪末席。
这他娘的,不就和自己的阵仗一样吗?
难道蒲洪这老鬼也是来送女的?
“呵呵,原来是扶风公!”
蒲洪遥遥拱手,眼神中流露出一种你来晚了的讥讽之色。
“哼!”
姚弋仲暗哼一声:“蒲广世(蒲洪表字)刚来不久罢?”
“呃?”
杨彦眼珠子一转,他听出了个中蕴含的火药味。
姚弋仲分明是暗指略阳距上邽仅百里,而南安距上邽有三百里之遥,蒲洪却与他姚弋仲同一天到达,显得他姚弋仲更有诚意啊。
实际上二人只是前后脚之分,蒲洪案上的茶水,还未凉呢。
“来来来,姚公请坐!”
杨彦招呼着姚弋仲三人在蒲洪对面坐下。
有蒲洪在场,姚弋仲也顾不得脸面不脸面的问题了,待女千牛卫奉了茶之后,首先道明了归顺的来意。
“好!”
杨彦叫了声好:“虽然天下动荡,始自于汉末黄巾之乱,但河西陇右,自后汉中叶时起,便战火连连,汉羌氐诸族不得安宁,孤常常思考,何以至此?
众所周知,华夏源于黄帝,而黄帝出于古羌部落,上邽正是黄帝的诞生地,今羌乃古羌后裔,故晋羌实乃一家也,属兄弟之份。
而氐羌,同源异流,殷和西周时期,氐尚未从羌中分化出来,《尚书牧誓》提及,商末,周率蜀、羌、髳、微、卢、彭、濮人伐商,有羌无氐,及至周甲骨卜辞中,已出现氐字,故至迟于春秋战国时期,氐始自分流于羌,不知二位可有异议?”
蒲洪浑身微震,拱手道:“汉晋视我氐羌为夷狄之流,甚鄙之,而大王引经据典,旁征博引,两次强调汉氐羌份属兄弟,老夫不胜感激,若后汉、曹魏与晋室能稍稍善待我氐羌,关西又何苦战乱数百年之久,你杀我,我杀你,何时是个头啊,莫非我等就不愿与汉人晋人和睦相处?莫非就忍看族中妇孺死于铁蹄之下?毕竟氐羌非是匈奴、羯人那等天生残暴之辈。
今明王所言,如明灯亮悬关西,想必羌氐各部闻之,必欢欣鼓舞,老夫何其有幸,能于乱世中追随明主,今以誓从明王,放下与晋人间的芥蒂,和睦相处,世代交好!“
这话正是姚弋仲想说的,却被蒲洪抢了先,心中颇为不愤,而以他的傲气,也不可能说出类似的话,于是哼道:“明王虽是一番好意,但羌人习俗,颇为晋人不齿,既便放下仇恨,亦非轻易可得认同。”
羌氏什么部落形势,逐水草而居,以及各种婚嫁习俗在礼乐崩坏,思想体系正在重塑中的晋代都还好说,毕竟很多江东名士以狂诞不经为荣,其惊世骇俗程度,远超羌氐,但是羌氐最为人所诟病的习俗便是火葬。
无论士人多么狂放,都讲究落土为安,不是客死他乡,尸骨难以运回,没有谁会选择火葬。
杨彦沉吟道:“晋地尚十里不同音,百里不同俗,又何况远离中原数千里之遥的关西?姚公请放心,凡明国境内,皆为明人,而明国兼蓄包容,有容乃大,只要不是伤风败俗之恶习,均可以寻常视之。
今两位来访,孤喜不自禁,便请姚公出任南安太守,平西将军,蒲公出任略阳太守,安西将军,将来若有功劳,可因功晋爵,不知两位意下如何?”
“哦?”
蒲洪与姚弋仲相视一眼。
这两人,一个秦州刺史,略阳公,一个雍州刺史,扶风公,听着来头好大的样子,可这是自封的,没有得到任何权威政府的承认,而杨彦的封赐,是实打实的官方身份,从此之后,就是明国的太守了,秩比两千石的出身,按照杨彦在洛阳的承诺,将来是入朝为官的。
虽然有了限制,不能自由自在的为所欲为,但如果杨彦真能视羌氐为一家,能和和平平的过日子,谁又愿意把脑袋别裤腰带上呢?
再看看李雄,看看杨难敌,自己至少是个职官,已经好多了。
“多谢明王!”
二人同时拱手称谢。
杨彦笑呵呵的摆了摆手:“还望两位匆忘民生之艰,多做造福于民之事,毕竟民众只有富裕了,方会感念朝庭恩德,孤初来乍到,对羌氐多不了解,不知近年来收成如何,普通牧民可能饱腹?”
姚戈仲现出了忧色,叹了口气:“谢过大王关心,不瞒大王,去岁冬季严寒,族里牲畜冻毙颇多,虽今夏尚算丰收,可若是今冬再遇上连续大雪天气,怕是不乐观啊!”
去年冬季,连温暖的成都平原都下了大雪,陇西的严寒自是不用多提,实际上羌氐处于半游牧,半农耕状态,本是比较适宜的,奈何受小冰河期影响,黄河以南至泰山以北都退化成了草场,更别提秦雍等西北苦寒之地。
杨彦点了点头,沉吟道:“如今孤须全力备战……这样罢,若是今冬再有风雪灾害,孤哪怕抠,也要抠出部分粮米接济于你二族,无论如何,总得挨至明年春暧花开时节。”
姚戈仲和蒲洪现出欣喜若狂之色,感激拱手:“老夫就替族人谢过大王恩德。”
杨彦素来有重信义的美名,既然有了承诺,那么今年部族撑过严冬的把握将大增。
“诶~~两位这可见外了。”
杨彦摆了摆手,便道:“不过两位可曾想过,既使今年挨了过去,那么明年,甚至后年再碰上连天大雪又该如何?总不能次次都由孤来接济,一次两次倒没什么,但次数多了,恐怕洛阳那几位会有微辞,也于羌氐融入明国大家庭极为不利。”
“呃?”
二人挠了挠脑袋,为难道:“这个……秦州土地日渐荒凉,这几十年,又天灾不断,不知大王可有法子教我?”
和亲与正常的婚嫁有着截然不同的本质,和亲和亲,重点在一个和,此和并非和和美美之和,而是求和,因求和而嫁过去的女子,地位比之妾氏都有不如。
刹那间,姚湘俏面煞白,眼泪水蓄满了眼眶。
姚弋仲看着爱女的失魂落魄模样,内心不忍,但是为了部族,他不得不献女求和,只得硬起心肠挥了挥手:“为父知委屈了你,可你诸妹均未长成,使假女送于明王,恐被觉察,横祸上门……”
“别说了!”
姚湘打断道:“小女明白阿翁的为难,若能部族无恙,既便牺牲又能如何,请阿翁择日将小女送去罢。”
说这话的同时,姚湘就觉得自己的心已经死了,心里也对杨彦充满着恨意,纵使你得到我的身子,也别想得到我的心,与你洞房花烛的,只是一具行尸走肉!
对,自己就要做一具行尸走肉,恶心不死你!
……
三日后,姚弋仲带上姚益生,和打扮的花枝招展的姚湘,十余车嫁妆,数十名随从,向着上邽行进,由南安到上邽约三百里,用了五日时间,入了上邽城,求见杨彦。
“哈哈哈哈,孤怎说大清早就有喜鹊流连于家门,原来是姚公来访啊,请进,请进!”
杨彦亲自出门来迎,哈哈大笑着,一副熟络的模样。
姚弋仲父子受宠若惊,连呼不敢。
姚湘则趁势望了眼杨彦,倒是生的一副好皮囊,但是一想到自己是来和亲的,那人更只是若有若无的瞥了自己一眼,似是不大在意的样子,又不禁心头怨气渐生。
车辆和随从留于院子,父子三人被杨彦引领向了郡牙大殿,刚一踏入,姚弋仲不由一怔!
他看到了蒲洪,正笑咪咪的望着自己。
蒲洪是略阳临渭(今甘肃秦安陇城)人士,位于上邽以北百里,是氐人部落小帅蒲怀归之子,论起家世,远不如自己,却和自己一样,于乱世中自称护氐校尉、秦州刺史、略阳公。
同时在坐的还有蒲洪弟蒲安,蒲洪幼女蒲玉。
该女和姚湘年龄差不多,合称陇右草原上的两颗明珠,此时亦是打扮的花枝招展,低眉顺眼的敬陪末席。
这他娘的,不就和自己的阵仗一样吗?
难道蒲洪这老鬼也是来送女的?
“呵呵,原来是扶风公!”
蒲洪遥遥拱手,眼神中流露出一种你来晚了的讥讽之色。
“哼!”
姚弋仲暗哼一声:“蒲广世(蒲洪表字)刚来不久罢?”
“呃?”
杨彦眼珠子一转,他听出了个中蕴含的火药味。
姚弋仲分明是暗指略阳距上邽仅百里,而南安距上邽有三百里之遥,蒲洪却与他姚弋仲同一天到达,显得他姚弋仲更有诚意啊。
实际上二人只是前后脚之分,蒲洪案上的茶水,还未凉呢。
“来来来,姚公请坐!”
杨彦招呼着姚弋仲三人在蒲洪对面坐下。
有蒲洪在场,姚弋仲也顾不得脸面不脸面的问题了,待女千牛卫奉了茶之后,首先道明了归顺的来意。
“好!”
杨彦叫了声好:“虽然天下动荡,始自于汉末黄巾之乱,但河西陇右,自后汉中叶时起,便战火连连,汉羌氐诸族不得安宁,孤常常思考,何以至此?
众所周知,华夏源于黄帝,而黄帝出于古羌部落,上邽正是黄帝的诞生地,今羌乃古羌后裔,故晋羌实乃一家也,属兄弟之份。
而氐羌,同源异流,殷和西周时期,氐尚未从羌中分化出来,《尚书牧誓》提及,商末,周率蜀、羌、髳、微、卢、彭、濮人伐商,有羌无氐,及至周甲骨卜辞中,已出现氐字,故至迟于春秋战国时期,氐始自分流于羌,不知二位可有异议?”
蒲洪浑身微震,拱手道:“汉晋视我氐羌为夷狄之流,甚鄙之,而大王引经据典,旁征博引,两次强调汉氐羌份属兄弟,老夫不胜感激,若后汉、曹魏与晋室能稍稍善待我氐羌,关西又何苦战乱数百年之久,你杀我,我杀你,何时是个头啊,莫非我等就不愿与汉人晋人和睦相处?莫非就忍看族中妇孺死于铁蹄之下?毕竟氐羌非是匈奴、羯人那等天生残暴之辈。
今明王所言,如明灯亮悬关西,想必羌氐各部闻之,必欢欣鼓舞,老夫何其有幸,能于乱世中追随明主,今以誓从明王,放下与晋人间的芥蒂,和睦相处,世代交好!“
这话正是姚弋仲想说的,却被蒲洪抢了先,心中颇为不愤,而以他的傲气,也不可能说出类似的话,于是哼道:“明王虽是一番好意,但羌人习俗,颇为晋人不齿,既便放下仇恨,亦非轻易可得认同。”
羌氏什么部落形势,逐水草而居,以及各种婚嫁习俗在礼乐崩坏,思想体系正在重塑中的晋代都还好说,毕竟很多江东名士以狂诞不经为荣,其惊世骇俗程度,远超羌氐,但是羌氐最为人所诟病的习俗便是火葬。
无论士人多么狂放,都讲究落土为安,不是客死他乡,尸骨难以运回,没有谁会选择火葬。
杨彦沉吟道:“晋地尚十里不同音,百里不同俗,又何况远离中原数千里之遥的关西?姚公请放心,凡明国境内,皆为明人,而明国兼蓄包容,有容乃大,只要不是伤风败俗之恶习,均可以寻常视之。
今两位来访,孤喜不自禁,便请姚公出任南安太守,平西将军,蒲公出任略阳太守,安西将军,将来若有功劳,可因功晋爵,不知两位意下如何?”
“哦?”
蒲洪与姚弋仲相视一眼。
这两人,一个秦州刺史,略阳公,一个雍州刺史,扶风公,听着来头好大的样子,可这是自封的,没有得到任何权威政府的承认,而杨彦的封赐,是实打实的官方身份,从此之后,就是明国的太守了,秩比两千石的出身,按照杨彦在洛阳的承诺,将来是入朝为官的。
虽然有了限制,不能自由自在的为所欲为,但如果杨彦真能视羌氐为一家,能和和平平的过日子,谁又愿意把脑袋别裤腰带上呢?
再看看李雄,看看杨难敌,自己至少是个职官,已经好多了。
“多谢明王!”
二人同时拱手称谢。
杨彦笑呵呵的摆了摆手:“还望两位匆忘民生之艰,多做造福于民之事,毕竟民众只有富裕了,方会感念朝庭恩德,孤初来乍到,对羌氐多不了解,不知近年来收成如何,普通牧民可能饱腹?”
姚戈仲现出了忧色,叹了口气:“谢过大王关心,不瞒大王,去岁冬季严寒,族里牲畜冻毙颇多,虽今夏尚算丰收,可若是今冬再遇上连续大雪天气,怕是不乐观啊!”
去年冬季,连温暖的成都平原都下了大雪,陇西的严寒自是不用多提,实际上羌氐处于半游牧,半农耕状态,本是比较适宜的,奈何受小冰河期影响,黄河以南至泰山以北都退化成了草场,更别提秦雍等西北苦寒之地。
杨彦点了点头,沉吟道:“如今孤须全力备战……这样罢,若是今冬再有风雪灾害,孤哪怕抠,也要抠出部分粮米接济于你二族,无论如何,总得挨至明年春暧花开时节。”
姚戈仲和蒲洪现出欣喜若狂之色,感激拱手:“老夫就替族人谢过大王恩德。”
杨彦素来有重信义的美名,既然有了承诺,那么今年部族撑过严冬的把握将大增。
“诶~~两位这可见外了。”
杨彦摆了摆手,便道:“不过两位可曾想过,既使今年挨了过去,那么明年,甚至后年再碰上连天大雪又该如何?总不能次次都由孤来接济,一次两次倒没什么,但次数多了,恐怕洛阳那几位会有微辞,也于羌氐融入明国大家庭极为不利。”
“呃?”
二人挠了挠脑袋,为难道:“这个……秦州土地日渐荒凉,这几十年,又天灾不断,不知大王可有法子教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