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杀鸡儆猴3
张原庆和李东阳从保大坊得到各自想要的。
参观自行车、轮胎作坊后,张原庆很肯定地下结论,“宾之,天师研究院既没有研究仙术,也不是钻研道经,而是摈弃墨家思想独留技巧的墨子一道。”
张天师不在乎研究院打着天师的旗号诓骗世人,只要不动摇龙虎山在天师中的地位即可。生在世俗、接受世俗供奉,难免要为信徒们维护龙虎山正一教的地位。
“因为技巧能为生产货物服务,生产货物可以促进民生。”李东阳口中发苦,“太子殿下从头到尾都在实践丘公的《大学衍义补》。”
促进食货交易、整顿腐败、发展军备,都是《大学衍义补》里的内容。《大学衍义补》摆放在弘治帝案头,同样也出现在百官的书房中。学的最彻底的,竟然是太子殿下!殿下把丘公的思想付之实践。
“《大学衍义补》有浓重的重商主义。江南是大明商贸最繁华的地方,太子一定不会放过对江南的控制。襟兄,小弟真的不该插手江南豪族和太子的事情。”李东阳悔不当初。
张原庆为人豁达,既然明白太子无意染指正一教,他自然不会陷入朝廷的大染缸。
张原庆背着手一派,好似泄露天机般地用腹语小声提醒李东阳,“太子地位稳固,有英主之相。”
李东阳像霜打的茄子,思考如何弥补和太子的关系。他奉命调查科考一案,一直无所作为。或许在这方面偏帮太子可以获得好感。
走出保大坊没多久,东厂厂督戴义等候在前方。
“陛下得知天师来京,特命咱家恭迎。”戴义客客气气地躬身行礼。
张原庆随戴义进宫。李东阳提着百两一件的羊绒衫前往徐琼府上商议会试舞弊案。这是内行厂付出的赔礼。一身湿漉漉的常服换成罗锦,又得到赔礼。这趟内行厂收获良多。
收获最大的还是朱寿。暂时诓住李东阳,能让他得到宝贵的时间发展河套。河套丰、粮仓满、战马足,不愁与江南为敌。
李东阳自认为摸清太子的路数,放下沉甸甸的心情,想着如何取得太子好感。却把某些官员坑惨了!
弘治帝恢复徐琼的官职,连骑墙派的代表人李东阳阁老都携带重礼拜访徐大人,给一些人造成误判。
被锦衣卫围困半年的寿宁侯府再次宾客盈门。张鹤龄和张延龄兄弟硬挤出笑容迎客。
弘治帝暗示他们迷惑众人,让汹涌的局面暂时处于平衡状态。太子的强势崛起造成很多人的不安,如今北方的大宁准备开建、河套正在收复中、哈密收复战即将打开,弘治帝不希望京师有变动。
但是对宁王一脉,弘治帝毫不手软。
“石城郡王朱宸浮、辅国将军朱宸浦革除为庶人,奉国将军朱宸澶、朱宸澜夺去俸禄。宁王朱宸濠有失察之罪,罚俸一年。”陈宽宣布对石城王的处罚。
百官高呼:“陛下圣明。”
大势已去的宁王府如秋天后的蚂蚱,没有官员会为他们求情。石城郡王一脉被除爵。各地宗室心有戚戚。朱家又出了许多佛道两家的信徒。
“有事起奏无事退朝!”
马文升出列:“启禀陛下,陕西都司来报,吐鲁番再次进驻哈密。前次陛下下诏斥责的话语尤言在耳,吐鲁番竟然还敢入哈密。可见他们对哈密这块肥肉不死心。
哈密对我们的边防意义重大。丢失哈密,就是丢失了嘉峪关外的缓冲地带。处于二线防御的嘉峪关将会直接面临吐鲁番的军队。嘉峪关年久失修,怕是经不起猛烈的战争。一旦吐鲁番军队攻入嘉峪关,将重蹈瓦剌鞑靼入侵边界的覆辙。
其次,哈密是大明通往西域额唯一通道。鞑靼小王子声势浩大,使我们多年未和瓦剌取得联系。分裂的蒙古人不可怕,可怕的是统一的蒙古。”
国库空虚,为了说服弘治帝收复哈密,马文升绞尽脑汁把哈密的战略地位说得头头是道。
“马大人似乎对先帝的做法有所怀疑?”周经出列反驳。
从永乐四年建立哈密卫起,历代哈密贵族受封都督。宪宗曾拒绝哈密贵族子罕慎嗣职,使得哈密混乱。让隔壁的吐鲁番有了可乘之机。即便弘治帝立了陕巴为忠顺王,哈密一直受到吐鲁番的骚扰。
宪宗在位后期任用奸邪,纸糊三阁老得过且过于国无益。哈密的乱局,除了因为自身的衰弱,也与宪宗时期的边境策略有关。
马文升的额头顿时布满密密麻麻的细汗。弘治帝孝顺,尤其听不得质疑先帝的话。曾经有位御史彭程影射先帝浪费民脂民膏打造光皇坛器,被弘治帝下狱。英国公等人多方求情,弘治帝才赦免其死罪流放充军。
马文升把周经恨得半死。陛下已经同意他致仕,为什么还不走!
“周大人此言差矣。先帝时期瓦剌强盛,册封哈密卫会使瓦剌误会我们的意图。如今瓦剌被鞑靼驱赶,自然没有这层顾虑。”尚宝卿孙伯坚跳出来辩解。
刘健嘴角一抽,陛下跟着太子学坏了。孙伯坚是张皇后还没来得及下定的未婚夫。
陛下想误导多少官员趟这趟浑水!
孙伯坚之后,重新复职的礼部尚书徐琼也附议。
接着大大小小的官员驳斥周经,赞同收复哈密。
对一些人来说,太子殿下收复河套威望太过,急需要有人分薄他的威望。老臣马文升是不错的人选。
周经面无表情地回道:“国库无银。”
“户部从内行厂白白弄得20万两白银去向何方?”有官员质问。
“补上一年税银漏洞。余下的用来回购粮食平衡物价。产粮的湖广两地灾祸不断,粮价有抬头迹象。太祖有言1两银子兑换2石粮食。微臣殚精竭虑维系太祖定下的规矩。”周经不慌不忙地说。
物价稳定,民心才可安定。
有官员建议临时提高商税,有人暗示开金矿,有人把主意打到榆林不知所踪的盐矿上。更有人有人倡议集资捐款打仗。这群骑墙派误以为弘治帝听了皇后的耳旁风,提前布局阻拦太子的势头。馊主意从他们口中一个个蹦出来。
提高商税?开金矿?集资?
三位内阁大佬脸色发青。这群二愣还嫌天下不够乱啊!
元气大伤的勋贵们不敢出言。他们被太子整怕,没搞清太子路数之前不会开口。
倒是不少武将摩拳擦掌,打算建立军功封妻荫子。
参观自行车、轮胎作坊后,张原庆很肯定地下结论,“宾之,天师研究院既没有研究仙术,也不是钻研道经,而是摈弃墨家思想独留技巧的墨子一道。”
张天师不在乎研究院打着天师的旗号诓骗世人,只要不动摇龙虎山在天师中的地位即可。生在世俗、接受世俗供奉,难免要为信徒们维护龙虎山正一教的地位。
“因为技巧能为生产货物服务,生产货物可以促进民生。”李东阳口中发苦,“太子殿下从头到尾都在实践丘公的《大学衍义补》。”
促进食货交易、整顿腐败、发展军备,都是《大学衍义补》里的内容。《大学衍义补》摆放在弘治帝案头,同样也出现在百官的书房中。学的最彻底的,竟然是太子殿下!殿下把丘公的思想付之实践。
“《大学衍义补》有浓重的重商主义。江南是大明商贸最繁华的地方,太子一定不会放过对江南的控制。襟兄,小弟真的不该插手江南豪族和太子的事情。”李东阳悔不当初。
张原庆为人豁达,既然明白太子无意染指正一教,他自然不会陷入朝廷的大染缸。
张原庆背着手一派,好似泄露天机般地用腹语小声提醒李东阳,“太子地位稳固,有英主之相。”
李东阳像霜打的茄子,思考如何弥补和太子的关系。他奉命调查科考一案,一直无所作为。或许在这方面偏帮太子可以获得好感。
走出保大坊没多久,东厂厂督戴义等候在前方。
“陛下得知天师来京,特命咱家恭迎。”戴义客客气气地躬身行礼。
张原庆随戴义进宫。李东阳提着百两一件的羊绒衫前往徐琼府上商议会试舞弊案。这是内行厂付出的赔礼。一身湿漉漉的常服换成罗锦,又得到赔礼。这趟内行厂收获良多。
收获最大的还是朱寿。暂时诓住李东阳,能让他得到宝贵的时间发展河套。河套丰、粮仓满、战马足,不愁与江南为敌。
李东阳自认为摸清太子的路数,放下沉甸甸的心情,想着如何取得太子好感。却把某些官员坑惨了!
弘治帝恢复徐琼的官职,连骑墙派的代表人李东阳阁老都携带重礼拜访徐大人,给一些人造成误判。
被锦衣卫围困半年的寿宁侯府再次宾客盈门。张鹤龄和张延龄兄弟硬挤出笑容迎客。
弘治帝暗示他们迷惑众人,让汹涌的局面暂时处于平衡状态。太子的强势崛起造成很多人的不安,如今北方的大宁准备开建、河套正在收复中、哈密收复战即将打开,弘治帝不希望京师有变动。
但是对宁王一脉,弘治帝毫不手软。
“石城郡王朱宸浮、辅国将军朱宸浦革除为庶人,奉国将军朱宸澶、朱宸澜夺去俸禄。宁王朱宸濠有失察之罪,罚俸一年。”陈宽宣布对石城王的处罚。
百官高呼:“陛下圣明。”
大势已去的宁王府如秋天后的蚂蚱,没有官员会为他们求情。石城郡王一脉被除爵。各地宗室心有戚戚。朱家又出了许多佛道两家的信徒。
“有事起奏无事退朝!”
马文升出列:“启禀陛下,陕西都司来报,吐鲁番再次进驻哈密。前次陛下下诏斥责的话语尤言在耳,吐鲁番竟然还敢入哈密。可见他们对哈密这块肥肉不死心。
哈密对我们的边防意义重大。丢失哈密,就是丢失了嘉峪关外的缓冲地带。处于二线防御的嘉峪关将会直接面临吐鲁番的军队。嘉峪关年久失修,怕是经不起猛烈的战争。一旦吐鲁番军队攻入嘉峪关,将重蹈瓦剌鞑靼入侵边界的覆辙。
其次,哈密是大明通往西域额唯一通道。鞑靼小王子声势浩大,使我们多年未和瓦剌取得联系。分裂的蒙古人不可怕,可怕的是统一的蒙古。”
国库空虚,为了说服弘治帝收复哈密,马文升绞尽脑汁把哈密的战略地位说得头头是道。
“马大人似乎对先帝的做法有所怀疑?”周经出列反驳。
从永乐四年建立哈密卫起,历代哈密贵族受封都督。宪宗曾拒绝哈密贵族子罕慎嗣职,使得哈密混乱。让隔壁的吐鲁番有了可乘之机。即便弘治帝立了陕巴为忠顺王,哈密一直受到吐鲁番的骚扰。
宪宗在位后期任用奸邪,纸糊三阁老得过且过于国无益。哈密的乱局,除了因为自身的衰弱,也与宪宗时期的边境策略有关。
马文升的额头顿时布满密密麻麻的细汗。弘治帝孝顺,尤其听不得质疑先帝的话。曾经有位御史彭程影射先帝浪费民脂民膏打造光皇坛器,被弘治帝下狱。英国公等人多方求情,弘治帝才赦免其死罪流放充军。
马文升把周经恨得半死。陛下已经同意他致仕,为什么还不走!
“周大人此言差矣。先帝时期瓦剌强盛,册封哈密卫会使瓦剌误会我们的意图。如今瓦剌被鞑靼驱赶,自然没有这层顾虑。”尚宝卿孙伯坚跳出来辩解。
刘健嘴角一抽,陛下跟着太子学坏了。孙伯坚是张皇后还没来得及下定的未婚夫。
陛下想误导多少官员趟这趟浑水!
孙伯坚之后,重新复职的礼部尚书徐琼也附议。
接着大大小小的官员驳斥周经,赞同收复哈密。
对一些人来说,太子殿下收复河套威望太过,急需要有人分薄他的威望。老臣马文升是不错的人选。
周经面无表情地回道:“国库无银。”
“户部从内行厂白白弄得20万两白银去向何方?”有官员质问。
“补上一年税银漏洞。余下的用来回购粮食平衡物价。产粮的湖广两地灾祸不断,粮价有抬头迹象。太祖有言1两银子兑换2石粮食。微臣殚精竭虑维系太祖定下的规矩。”周经不慌不忙地说。
物价稳定,民心才可安定。
有官员建议临时提高商税,有人暗示开金矿,有人把主意打到榆林不知所踪的盐矿上。更有人有人倡议集资捐款打仗。这群骑墙派误以为弘治帝听了皇后的耳旁风,提前布局阻拦太子的势头。馊主意从他们口中一个个蹦出来。
提高商税?开金矿?集资?
三位内阁大佬脸色发青。这群二愣还嫌天下不够乱啊!
元气大伤的勋贵们不敢出言。他们被太子整怕,没搞清太子路数之前不会开口。
倒是不少武将摩拳擦掌,打算建立军功封妻荫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