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0章 不征之国
自从明廷重置了交趾承宣布政使司,云南孟艮府成了西南边陲的风暴中心。明廷的重心一直在北方,如今鞑靼被打的七零八落,又被朱寿搅成米糊。北方安定了,安南的问题显得尤为突出。
“李公还没解决安南吗?”朱寿不满地问。
虽然东宁伯焦俊刚从马六甲回来,但身为和大明富贵与共的勋贵,比文武官员更操心皇帝和太子的家事。太子身边突然多出了两位女子,甭管相貌如何,是女的就能引起关注。
焦俊还没来得及拿出从马六甲搞到的宝石打探消息,杨慎的话传遍了整只船队。两位女子,竟然是给未来的太子妃找的女护卫。
枕头风的威力焦俊亲眼所见。先帝对万贵妃的百依百顺,见过的人绝对忘不了。提及未来太子妃的亲爹,焦俊使劲说好话,唯恐将来被穿小鞋。
焦俊憨厚地道:“西南地形复杂,又有各方势力插手,李公刚到一年哪能那么快解决。况且我军曾在交趾驻扎二十年,交趾的反叛从未停息。善谋的李公定不会为了短时的小利放弃长远的利益。”
朱寿古怪地瞟了焦俊一眼。要不是知道李东阳很穷,他都要怀疑李东阳贿赂了焦俊。
哎,文官独霸朝纲他担心,武官太强他担心,文武官员关系好他还是担心。他还没当皇帝疑心病就那么重,将来可咋办呢?
皇帝真不好当,希望便宜老爹长命百岁。
“是因为‘不征之国’的祖训吧。”朱寿语气埋怨,“交趾人真以为本宫拿他们没办法吗?”
焦俊脸色一变,忙说,“李公定会为殿下考虑。这次安南在马六甲重金聘请海盗骚扰琼州,指不定就是李公弄来的机会。还请殿下忍耐一二。”
在太子之前,大明处处用祖制说话,陛下是祖制最积极的维护者。太子强横出世,破坏了无数的祖宗律法。陛下偏心,官员们持身不正,武力和话语又都比不过太子。在太子的淫威之下,朝堂上已经很少有人拿‘祖制’说话。
朝堂的官员不说话,安南使者先开了口。
今年太子不在京过腊八节,陛下着礼部准备了宫宴。上次腊八节宫宴,勋贵们被太子臊得慌。这次太子不在,大家可以热闹热闹。没想到,安南使者在宫宴提了太祖‘不征之国’的祖训。
太祖的《皇明祖训》将日本、朝鲜、占城、安南等15个海外藩国列为“不征之国”,告诫后继者不得恣意征讨。永乐帝讨伐安南失败,成了‘不听祖训会倒霉’的实例。此后的几任皇帝防备北方,更没胆子破坏祖训。
大明出了一位‘类太祖’的太子,一切都不一样了。
弘治帝冷着脸离场,早早结束了宫宴。
朝臣们瞪瞪安南使者,揣走了能拿的东西,败兴而归。
宫宴的菜肴美酒,宫外真心吃不到。
虾夷的海鲜,哈密的瓜、琼州的水果、河套的牛羊肉、大宁的番茄等等,最好的先往宫里送。酒醋面局定期为宫里特别酿造各类酒、酱料。尚膳监的厨子会做各地美食,不出宫就能尝遍天下美食。
唯一令朝臣不爽的是,宫里被太子整治的如铁桶一般。专供宫里的东西,没有陛下的赏赐根本拿不出来。有资格出席文华殿廷议的官员,时不时能从宫里拎走一些,可其余人伸长脖子也等不到皇帝的赏赐。太子喜欢往外头跑,宫里的弘治帝却不爱出门。
至于攻打安南违反祖训?呵呵,西厂出海贸易就不违反祖训了吗?国库空虚,和鞑靼的几场仗的军费大部分是太子负担的。北方缺粮,朝廷赈灾的粮食出自海外占城。朝臣们哪有脸以违反祖训弹劾太子。
陛下任命李东阳为交趾布政使。李东阳是太子未来的岳父,文武官员吃不准太子的打算,冷眼旁观安南事态的发展。
虽然朱寿身在虾夷,无线情报站尽责地把京师的消息一条不拉地传到。
“马六甲海峡的满剌加国情况如何?弄来的金银秘密送往密云铸币厂了吗?”朱寿要操心的事很多,安南暂且往后排。
焦俊一一回禀。
相比安南,朱寿更在意满剌加国。根据后世记载,就在这几年,葡萄牙船队会抵达满剌加国。东西方即将碰撞。留给大明的准备时间不多了。
内阁、军机处就不那么淡定!
南京水师遵令剿灭海盗,并把抓到的海盗押解入京。锦衣卫从海盗口中审问出缘由。朝臣们知道了海盗背后有安南人搞鬼。
文武官员各个义愤填膺。去你的‘不征之国’!安南把大明的脸面放在脚底踩,怎么还能忍。
尤其是大明文官,他们的脾气不比武官好哪去。海盗不但扰乱了琼州,还杀了知府!这笔账他们必须和安南好好算算。
农学院用占城稻培养出高产水稻,江南迁移20万百姓开发琼州。当初琼州高产水稻一年两熟,平均每亩六石传回京师,太医院的保心丸脱销。
琼州府超越湖广两省,成了大明最大的产粮基地。朝臣们各个成了红眼病。礼部弄没了太子五十艘宝船,朝廷没银子赔给太子。在太子的忽悠下,朝廷把琼州五十年的税收免了,把琼州没人要的土地给了太子。
只要一想到太子手上拥有的粮食,朝臣们就要吃保心丸防止活活气死。
宋朝以后,官员的臣权意识浓重。臣权和皇权的争斗无时无刻不在进行。强如太祖,即便取消了宰相,三代后出现的内阁继承了宰相的权利。
官员们知道,不能让太子一人掌控住大明的粮食命脉。但从太子口中夺食风险极大。朝臣们众志成城,趁着太子出海,跑到弘治帝面前大哭特哭。他们忏悔能力不足,在琼州的事件上处置失当,让朝廷蒙受损失,恳请弘治帝惩处。
朝臣们这么做,放性格强势的太祖、永乐帝和朱寿眼里,就是逼宫!他们会换掉整个朝廷官员的可能性很大。
可仁慈的弘治帝不会。圣旨没人遵循就是一张废纸,天下还得官员治理。皇帝就是位大家长。协调好家中众人的矛盾,这个家才能兴旺发达。
弘治帝从儿子手里要回了一半琼州的土地,交由户部直属管理。土地收获的粮食入国库,琼州的土地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允许买卖、封赏。
而接管土地的官员没到任,秋收的稻谷没来得及运往京师,竟然被海盗抢了!
雷州卫、海南卫出动战船打击海盗,被海盗全灭,出海将士全部阵亡。胆大的海盗再次登路,攻向琼山线的知府衙门。锦衣卫赶到时,琼州知府张桓被杀,海盗后逃回海上。然后就有军机处调南京水师的命令。
明廷的脸被安南打肿,云南孟艮府马上收到朝廷备战的指令。
“李公还没解决安南吗?”朱寿不满地问。
虽然东宁伯焦俊刚从马六甲回来,但身为和大明富贵与共的勋贵,比文武官员更操心皇帝和太子的家事。太子身边突然多出了两位女子,甭管相貌如何,是女的就能引起关注。
焦俊还没来得及拿出从马六甲搞到的宝石打探消息,杨慎的话传遍了整只船队。两位女子,竟然是给未来的太子妃找的女护卫。
枕头风的威力焦俊亲眼所见。先帝对万贵妃的百依百顺,见过的人绝对忘不了。提及未来太子妃的亲爹,焦俊使劲说好话,唯恐将来被穿小鞋。
焦俊憨厚地道:“西南地形复杂,又有各方势力插手,李公刚到一年哪能那么快解决。况且我军曾在交趾驻扎二十年,交趾的反叛从未停息。善谋的李公定不会为了短时的小利放弃长远的利益。”
朱寿古怪地瞟了焦俊一眼。要不是知道李东阳很穷,他都要怀疑李东阳贿赂了焦俊。
哎,文官独霸朝纲他担心,武官太强他担心,文武官员关系好他还是担心。他还没当皇帝疑心病就那么重,将来可咋办呢?
皇帝真不好当,希望便宜老爹长命百岁。
“是因为‘不征之国’的祖训吧。”朱寿语气埋怨,“交趾人真以为本宫拿他们没办法吗?”
焦俊脸色一变,忙说,“李公定会为殿下考虑。这次安南在马六甲重金聘请海盗骚扰琼州,指不定就是李公弄来的机会。还请殿下忍耐一二。”
在太子之前,大明处处用祖制说话,陛下是祖制最积极的维护者。太子强横出世,破坏了无数的祖宗律法。陛下偏心,官员们持身不正,武力和话语又都比不过太子。在太子的淫威之下,朝堂上已经很少有人拿‘祖制’说话。
朝堂的官员不说话,安南使者先开了口。
今年太子不在京过腊八节,陛下着礼部准备了宫宴。上次腊八节宫宴,勋贵们被太子臊得慌。这次太子不在,大家可以热闹热闹。没想到,安南使者在宫宴提了太祖‘不征之国’的祖训。
太祖的《皇明祖训》将日本、朝鲜、占城、安南等15个海外藩国列为“不征之国”,告诫后继者不得恣意征讨。永乐帝讨伐安南失败,成了‘不听祖训会倒霉’的实例。此后的几任皇帝防备北方,更没胆子破坏祖训。
大明出了一位‘类太祖’的太子,一切都不一样了。
弘治帝冷着脸离场,早早结束了宫宴。
朝臣们瞪瞪安南使者,揣走了能拿的东西,败兴而归。
宫宴的菜肴美酒,宫外真心吃不到。
虾夷的海鲜,哈密的瓜、琼州的水果、河套的牛羊肉、大宁的番茄等等,最好的先往宫里送。酒醋面局定期为宫里特别酿造各类酒、酱料。尚膳监的厨子会做各地美食,不出宫就能尝遍天下美食。
唯一令朝臣不爽的是,宫里被太子整治的如铁桶一般。专供宫里的东西,没有陛下的赏赐根本拿不出来。有资格出席文华殿廷议的官员,时不时能从宫里拎走一些,可其余人伸长脖子也等不到皇帝的赏赐。太子喜欢往外头跑,宫里的弘治帝却不爱出门。
至于攻打安南违反祖训?呵呵,西厂出海贸易就不违反祖训了吗?国库空虚,和鞑靼的几场仗的军费大部分是太子负担的。北方缺粮,朝廷赈灾的粮食出自海外占城。朝臣们哪有脸以违反祖训弹劾太子。
陛下任命李东阳为交趾布政使。李东阳是太子未来的岳父,文武官员吃不准太子的打算,冷眼旁观安南事态的发展。
虽然朱寿身在虾夷,无线情报站尽责地把京师的消息一条不拉地传到。
“马六甲海峡的满剌加国情况如何?弄来的金银秘密送往密云铸币厂了吗?”朱寿要操心的事很多,安南暂且往后排。
焦俊一一回禀。
相比安南,朱寿更在意满剌加国。根据后世记载,就在这几年,葡萄牙船队会抵达满剌加国。东西方即将碰撞。留给大明的准备时间不多了。
内阁、军机处就不那么淡定!
南京水师遵令剿灭海盗,并把抓到的海盗押解入京。锦衣卫从海盗口中审问出缘由。朝臣们知道了海盗背后有安南人搞鬼。
文武官员各个义愤填膺。去你的‘不征之国’!安南把大明的脸面放在脚底踩,怎么还能忍。
尤其是大明文官,他们的脾气不比武官好哪去。海盗不但扰乱了琼州,还杀了知府!这笔账他们必须和安南好好算算。
农学院用占城稻培养出高产水稻,江南迁移20万百姓开发琼州。当初琼州高产水稻一年两熟,平均每亩六石传回京师,太医院的保心丸脱销。
琼州府超越湖广两省,成了大明最大的产粮基地。朝臣们各个成了红眼病。礼部弄没了太子五十艘宝船,朝廷没银子赔给太子。在太子的忽悠下,朝廷把琼州五十年的税收免了,把琼州没人要的土地给了太子。
只要一想到太子手上拥有的粮食,朝臣们就要吃保心丸防止活活气死。
宋朝以后,官员的臣权意识浓重。臣权和皇权的争斗无时无刻不在进行。强如太祖,即便取消了宰相,三代后出现的内阁继承了宰相的权利。
官员们知道,不能让太子一人掌控住大明的粮食命脉。但从太子口中夺食风险极大。朝臣们众志成城,趁着太子出海,跑到弘治帝面前大哭特哭。他们忏悔能力不足,在琼州的事件上处置失当,让朝廷蒙受损失,恳请弘治帝惩处。
朝臣们这么做,放性格强势的太祖、永乐帝和朱寿眼里,就是逼宫!他们会换掉整个朝廷官员的可能性很大。
可仁慈的弘治帝不会。圣旨没人遵循就是一张废纸,天下还得官员治理。皇帝就是位大家长。协调好家中众人的矛盾,这个家才能兴旺发达。
弘治帝从儿子手里要回了一半琼州的土地,交由户部直属管理。土地收获的粮食入国库,琼州的土地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允许买卖、封赏。
而接管土地的官员没到任,秋收的稻谷没来得及运往京师,竟然被海盗抢了!
雷州卫、海南卫出动战船打击海盗,被海盗全灭,出海将士全部阵亡。胆大的海盗再次登路,攻向琼山线的知府衙门。锦衣卫赶到时,琼州知府张桓被杀,海盗后逃回海上。然后就有军机处调南京水师的命令。
明廷的脸被安南打肿,云南孟艮府马上收到朝廷备战的指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