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9章 天师道观
“那对夫妇....没有亲族吗?”
对于吴宁的疑问,吴启略带宽慰地发问。
“同族亲眷总会帮忙照顾坟前吧?也不至于荒废。”
回答吴启的,是吴宁否定的摇头。
“只有我......”
苦笑一声,“他们似乎只有我这么一个亲人。”
“......”
吴启一阵无语,那就....不好说了啊!
假如真的只有吴宁这么一个人算是亲眷,那就等于二十年无人打理坟前,估计早就淹没于草木之间,还上哪儿去找?
偷偷看了一眼太平,果然,公主殿下也不抱什么希望。
可是,碍于吴宁似乎十分在乎那对山村夫妇,二人也不好多说什么,只得跟着他一起穿过村庄,向着桃云岭深处的山林行去。
桃云岭正经的住户只有几十户,因为山势起伏无地可耕,大多以狩猎为生。
不过,村中民驿、食店倒是有那么几家,照顾的都是往来长安的客商生意。
吴宁好像真像他说的一样,过目不忘。一路走去,竟无一丝犹豫,仿佛昨天就来过一般。
进山之后,也是沿着林间小路,不见缓慢。
三人约莫走了一刻多钟,转过一处山腰,吴宁的眼神热切起来。
“快到了,就在前面的向阳山坡上。”
太平和吴启一看,前方确实有一山坡,坡势不算陡峭,向阳背山,倒算是一处风水之地。
只不过......
只不过那山坡上的草林也是茂盛得紧,二人说心,怕是早被荒草给埋了,还上哪儿找去?
对于能不能找到这个问题,更加的不抱什么希望,只本着随吴宁了却一桩心事的心态,随之同行罢了。
继续前行百步,山坡更近,已经可以清楚地望见山坡全貌。
可是不想,吴宁猛的一顿,整个人定在原地。
太平反应不及,与吴宁撞了个正着。
“你...停什么....”
话说一半,太平也愣住了,只见吴宁眉头紧锁,看向山坡一处。
太平和吴启寻其目光望去,一座坟茔静静地安放在那向阳的山坡之上。
“这....”
吴启一阵错愕,还真有坟?
急走几步,冲到坟前左右观瞧,眉头一舒,“肯定不是这处!你看,明显有人打理,墓碑也是新的,没用几年。”
像吴宁说的,二十年无人打理的坟茔肯定不长这样儿。
这一处,显然是家有亲人在世,年年都来祭拜的景象。
“看!”吴启又发现了什么,“坟前还有香烛的痕迹,说明今年就有人来祭拜过,咱们还得再......”
想说“再找找看....”却发现吴宁已经到了坟前,神情更是不太对。
“就是这里。”
“怎么可能?”吴启不信,“你不是说那夫妇无亲无故的吗?怎么可能有人坟前打理?你从哪看出来就是这里的?”
吴宁白了他一眼,“因为碑上写呢!!”
“吴连山....”
“妻:魏吴氏....”
“之墓!”
吴启:“......”
太平:“......”
二人寻思怎么着也得费些周折,甚至要无果而还。却没想到会这般容易,一下就找着了。
只见吴宁已经打开包裹,取出香烛果品,摆于坟前。
太平自嘲一笑,“看来,这桃云岭尚有几分人情!想来,是乡里不忍坟前荒废,每逢阴节皆顺手打理吧!”
吴启也是点头,如今也只有这么一个说法了。
见吴宁把祭品拜访妥当,香烛也点上了,不等吴老九下跪,吴启这货扑通一声跪倒在地,双掌抱于胸前,煞有其事:“那什么......爹啊,娘!”
“二老虽非我吴启亲生父母,也非我兄长吴宁之骨血亲人,可是,二老把他抚养成人,没让他毙于襁褓,那就当得起我吴启叫您二老一声爹娘......”
“您二老阴寿永享,给您们磕头了!”
念叨完,吴老十还真磕上了,把吴宁看的直瞪眼。
奶奶的!我这正主还没拜呢,你特么抢什么抢!?
无法,只得与吴启一起跪下敬香下拜。
至于什么说辞......
恩,都省了。
因为该说的,让吴老十都说完了。
......
三次叩首,祭拜完成,吴宁、吴启又起身到坟前,想到把坟茔修整一番。
可是,实在没什么可打理的。坟上一颗草芽儿都没有,显然也是今年刚刚培过的坟土。
吴启苦笑一声,“这个恩情可是大了。”
看着吴宁,“要不,回村问问?是哪位恩人如此细心,咱们重金以报吧?”
太平也是点头,“代孝之恩确实不小,可是你们却不便出面,还是本宫来吧!”
“嗯。”吴宁点着头,心道,回村问问却有必要。
正想着,山林之间,猛的响起一阵钟声。
三人一愣,“这山上还有寺院?”
侧耳细听,不是寺院,这是道钟。
因为期间隐约还夹杂着细微铃声,乃是道家法器的组合。
“山上有道观!”
吴启抬头四望,然而林深不知钟鼓处。
哪里看得见?只分辨得出声从何来。
“那边!”吴启指向一个方向。
“钟声是那边传过来的。走!!咱们去观里问问。离的这么近,说不定就知道是谁有此善心,帮忙打理坟前呢。”
说着话,便率先寻着钟声而去。
吴宁与太平也与吴启想法差不多,便由着吴启引路,三人寻声进山,找寻林中道观去了。
......
果不出吴启所料,道观离吴宁养父母的坟茔确实不远。
寻着山边的一处小路而上,只盏茶光景,就是一片豁然开朗。
一片耸立石崖被林木遮掩,在山下时,自下而望根本看不见。到了此处,方现出巍峨。
而石崖之上,确实有一道观。
拾阶而上,到了观前。
吴启抬头一望,观门之上有匾额,上书三个大字——天师观。
“天师观?”吴启歪头细品。
好吧,也没什么可品的,很是普通的道家名字。
对着有些出神的吴宁嚷道:“走吧,进去一观!”
说完,率先进了道观。
“有人吗?弟子特来瞻仰三清了。”
“......”
眼见吴老十一身湛蓝儒袍,负手而立的样子,颇有几分文士之风,太平却是忍不住摇头苦笑。
吴启经常如此,跳脱得不知其故,时不时还有点‘犯二’。
呵呵,倒也不失可爱。
也不阻止,静等观中道人出来。
而吴宁也大抵如是,亦静静地等着回应。
“有人吗?”只闻吴启又喊了一声。
终于,观中钟铃之音乍然而止,腾腾腾......细碎脚步由远而近。
“来啦,来啦!!”
“客官,啊......不对!”
“施主是上香,还是问卦!?”
吴启:“......”
吴宁:“......”
太平:“......”
三人当场石化。
只见一奶声奶气,漂亮到不像话的“小道士”,磕磕绊绊地跑了出来,一脸的神采飞扬。
这孩子,有个......
六七岁?
......
。
对于吴宁的疑问,吴启略带宽慰地发问。
“同族亲眷总会帮忙照顾坟前吧?也不至于荒废。”
回答吴启的,是吴宁否定的摇头。
“只有我......”
苦笑一声,“他们似乎只有我这么一个亲人。”
“......”
吴启一阵无语,那就....不好说了啊!
假如真的只有吴宁这么一个人算是亲眷,那就等于二十年无人打理坟前,估计早就淹没于草木之间,还上哪儿去找?
偷偷看了一眼太平,果然,公主殿下也不抱什么希望。
可是,碍于吴宁似乎十分在乎那对山村夫妇,二人也不好多说什么,只得跟着他一起穿过村庄,向着桃云岭深处的山林行去。
桃云岭正经的住户只有几十户,因为山势起伏无地可耕,大多以狩猎为生。
不过,村中民驿、食店倒是有那么几家,照顾的都是往来长安的客商生意。
吴宁好像真像他说的一样,过目不忘。一路走去,竟无一丝犹豫,仿佛昨天就来过一般。
进山之后,也是沿着林间小路,不见缓慢。
三人约莫走了一刻多钟,转过一处山腰,吴宁的眼神热切起来。
“快到了,就在前面的向阳山坡上。”
太平和吴启一看,前方确实有一山坡,坡势不算陡峭,向阳背山,倒算是一处风水之地。
只不过......
只不过那山坡上的草林也是茂盛得紧,二人说心,怕是早被荒草给埋了,还上哪儿找去?
对于能不能找到这个问题,更加的不抱什么希望,只本着随吴宁了却一桩心事的心态,随之同行罢了。
继续前行百步,山坡更近,已经可以清楚地望见山坡全貌。
可是不想,吴宁猛的一顿,整个人定在原地。
太平反应不及,与吴宁撞了个正着。
“你...停什么....”
话说一半,太平也愣住了,只见吴宁眉头紧锁,看向山坡一处。
太平和吴启寻其目光望去,一座坟茔静静地安放在那向阳的山坡之上。
“这....”
吴启一阵错愕,还真有坟?
急走几步,冲到坟前左右观瞧,眉头一舒,“肯定不是这处!你看,明显有人打理,墓碑也是新的,没用几年。”
像吴宁说的,二十年无人打理的坟茔肯定不长这样儿。
这一处,显然是家有亲人在世,年年都来祭拜的景象。
“看!”吴启又发现了什么,“坟前还有香烛的痕迹,说明今年就有人来祭拜过,咱们还得再......”
想说“再找找看....”却发现吴宁已经到了坟前,神情更是不太对。
“就是这里。”
“怎么可能?”吴启不信,“你不是说那夫妇无亲无故的吗?怎么可能有人坟前打理?你从哪看出来就是这里的?”
吴宁白了他一眼,“因为碑上写呢!!”
“吴连山....”
“妻:魏吴氏....”
“之墓!”
吴启:“......”
太平:“......”
二人寻思怎么着也得费些周折,甚至要无果而还。却没想到会这般容易,一下就找着了。
只见吴宁已经打开包裹,取出香烛果品,摆于坟前。
太平自嘲一笑,“看来,这桃云岭尚有几分人情!想来,是乡里不忍坟前荒废,每逢阴节皆顺手打理吧!”
吴启也是点头,如今也只有这么一个说法了。
见吴宁把祭品拜访妥当,香烛也点上了,不等吴老九下跪,吴启这货扑通一声跪倒在地,双掌抱于胸前,煞有其事:“那什么......爹啊,娘!”
“二老虽非我吴启亲生父母,也非我兄长吴宁之骨血亲人,可是,二老把他抚养成人,没让他毙于襁褓,那就当得起我吴启叫您二老一声爹娘......”
“您二老阴寿永享,给您们磕头了!”
念叨完,吴老十还真磕上了,把吴宁看的直瞪眼。
奶奶的!我这正主还没拜呢,你特么抢什么抢!?
无法,只得与吴启一起跪下敬香下拜。
至于什么说辞......
恩,都省了。
因为该说的,让吴老十都说完了。
......
三次叩首,祭拜完成,吴宁、吴启又起身到坟前,想到把坟茔修整一番。
可是,实在没什么可打理的。坟上一颗草芽儿都没有,显然也是今年刚刚培过的坟土。
吴启苦笑一声,“这个恩情可是大了。”
看着吴宁,“要不,回村问问?是哪位恩人如此细心,咱们重金以报吧?”
太平也是点头,“代孝之恩确实不小,可是你们却不便出面,还是本宫来吧!”
“嗯。”吴宁点着头,心道,回村问问却有必要。
正想着,山林之间,猛的响起一阵钟声。
三人一愣,“这山上还有寺院?”
侧耳细听,不是寺院,这是道钟。
因为期间隐约还夹杂着细微铃声,乃是道家法器的组合。
“山上有道观!”
吴启抬头四望,然而林深不知钟鼓处。
哪里看得见?只分辨得出声从何来。
“那边!”吴启指向一个方向。
“钟声是那边传过来的。走!!咱们去观里问问。离的这么近,说不定就知道是谁有此善心,帮忙打理坟前呢。”
说着话,便率先寻着钟声而去。
吴宁与太平也与吴启想法差不多,便由着吴启引路,三人寻声进山,找寻林中道观去了。
......
果不出吴启所料,道观离吴宁养父母的坟茔确实不远。
寻着山边的一处小路而上,只盏茶光景,就是一片豁然开朗。
一片耸立石崖被林木遮掩,在山下时,自下而望根本看不见。到了此处,方现出巍峨。
而石崖之上,确实有一道观。
拾阶而上,到了观前。
吴启抬头一望,观门之上有匾额,上书三个大字——天师观。
“天师观?”吴启歪头细品。
好吧,也没什么可品的,很是普通的道家名字。
对着有些出神的吴宁嚷道:“走吧,进去一观!”
说完,率先进了道观。
“有人吗?弟子特来瞻仰三清了。”
“......”
眼见吴老十一身湛蓝儒袍,负手而立的样子,颇有几分文士之风,太平却是忍不住摇头苦笑。
吴启经常如此,跳脱得不知其故,时不时还有点‘犯二’。
呵呵,倒也不失可爱。
也不阻止,静等观中道人出来。
而吴宁也大抵如是,亦静静地等着回应。
“有人吗?”只闻吴启又喊了一声。
终于,观中钟铃之音乍然而止,腾腾腾......细碎脚步由远而近。
“来啦,来啦!!”
“客官,啊......不对!”
“施主是上香,还是问卦!?”
吴启:“......”
吴宁:“......”
太平:“......”
三人当场石化。
只见一奶声奶气,漂亮到不像话的“小道士”,磕磕绊绊地跑了出来,一脸的神采飞扬。
这孩子,有个......
六七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