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李晔再请战
“什么?寿王,你说的可是真的?”听到李晔所说,李儇忍不住追问道。
他不是怪罪杨行迁杀良冒功,而是担心如李晔所说,导致叛军规模越来越大,最后演变成黄巢之乱,威胁成都府,难道让他再跑一次?要是再跑,他能往哪儿跑?
“皇兄,臣弟所言句句属实,这是蜀州刺史孙辰亲笔所写书信,皇兄可以看看。”李晔自然不会拿这个事开玩笑,而且孙烨也知道自己二弟的性格,所以才会对李晔说明事情的重要性。
李儇连忙让刘季述把李晔手中那封信呈上来,信中是孙辰写给孙烨的,但也把蜀州的事情详细的说了一遍,也希望通过寿王把这封信转交给他,以防被人中间截下。
这中间是何人,自然是田令孜,李儇也开始意识到自己这个阿父权力有些太大了。不过他也没想过要遏制一下对方,或者他干脆就没想过,他认为自己是皇帝,可以决定一切。
看完信中所说,李儇脸色不太好看,便质问一旁站立的陈敬瑄,“陈卿,你给朕解释一下,朕叫你是平叛,你的人却在干什么?杀良冒功,朕还真以为杨行迁在前线大败叛军,可这是怎么回事?你真当朕不敢治你一个欺君之罪吗?”
“陛下,微臣不敢。”陈敬瑄狠狠地瞪了一眼李晔,然后连忙解释道,“陛下,这只是寿王和孙辰的片面之词。陛下可能不知,蜀州刺史孙辰一直不服微臣,对于微臣下达的命令,也阳奉阴违。
唐隆叛乱,本是孙辰的责任,但孙辰却趁机构陷微臣。臣对陛下忠心耿耿,怎么敢欺瞒陛下,望陛下明鉴!”
“陛下,臣倒觉得孙刺史所言不一定是假的,既然陈大人说是孙刺史构陷他,陛下完全可以下令彻查此事。若是真的杀良冒功,从而引发叛乱,望陛下严惩,不然叛乱难以平息,恐酿成黄巢那样的情况。”或许是觉得李晔说的不够,郑畋也不忘加一把火。
果不其然,郑畋一说完,田令孜和陈敬瑄二人脸色越发难看,都恨不得把郑畋当场掐死。当然这只能想想,现在即便是田令孜在没有十足的把握下,不会去动郑畋。
看到郑畋如此明显的针对,田令孜二人自然不会坐以待毙,不过就在众人争论的时候,一封八百里加急送来的消息直接打断了众人的争吵。
“报,杨行迁兵败,叛军包围蜀州!”
听到这个消息,陈敬瑄都没想到,连忙确认消息是否属实,在得知杨行迁被叛军夹击战败,只带着不到3000兵马逃至蜀州,陈敬瑄差点气的吐血。
这可都是他的军队啊,经过一年的时间,他总共才组建一万五千人的西川军和五千牙兵。这两万军队就是以他之前的亲兵和黄头军一部,外加招募的上万人组建而成,也是他控制西川的重要力量。
此次杨行迁率军平叛,就带去了近半西川军,没想到现在损失惨重,只剩下不到3000人。而且刚才自己还在皇上面前为他辩解,转眼间对方就被叛军击败,而且还让叛军包围了蜀州城。
“陛下,臣有罪!”这个时候,若是让郑畋等人率先开火,那他陈敬瑄肯定没好日子,与其被郑畋等人说出,还不如主动请罪。
“有罪,有罪就算了吗?是不是等叛军打到成都府,你才说实话?叛军距离成都府不到100里,阿父,准备一下,我们去东川,这成都府也不安全了。”得知陈敬瑄的军队都平定不了,李儇心里很是没底,都忘了成都府还有五万神策军和数千天策军,而叛军加起来也不过两三万人而已。
或许是之前黄巢的事,让李儇心里有了阴影,叛军只是包围蜀州,就让李儇如惊弓之鸟一般,生怕下一刻,叛军就打到成都府来。
“陛下,叛军虽然包围蜀州城,但以杨行迁和孙刺史的兵力,守住蜀州的没问题。朝廷在成都府还有数万神策军、数千天策军,就算是陈节度使手下也还有上万兵力。
臣愿意请战,陛下只需要给臣一万军队,臣几个月就能平定叛乱!”见皇上又想着跑,郑畋就有些着急,作为皇帝要是跑了,对于士气的影响很大,而且再跑,能跑到哪儿去?
这天下,还有皇上可以跑得地方吗?难道真让那些别有想法的藩镇挟天子以令诸侯?
“真的?”看郑畋这么自信,李儇有些迟疑道。
“陛下,臣可以以项上人头担保。”郑畋大声说道,这让周围的人,特别是李晔很震撼。
“陛下,郑相说的是,成都府周边还有数万大军,陛下不可再言撤退,否则士气大跌,势必影响整个战局。”一旁的萧遘也不想看到一个皇帝老是到处跑,这样的朝廷还有何威信可言?
“这。。。。。”见一众大臣都反对自己逃跑,李儇也有些犹豫,之前他跑的时候,那是瞒着大臣的,现在可瞒不住,试探道,“要不,就让郑卿率领西川军和左神策军前去平叛?”
正当郑畋准备答应下来,一旁的田令孜快速站了出来,“陛下,老奴以为郑大人领兵不合适。杨将军只是一时不察,并不代表叛军势大,可让西川军增援杨将军,这样也能平定叛乱。”
“杨行迁杀良冒功,怎么可以继续担任主帅。”郑畋当即就反对道。
“陛下,臣手下牙将高仁厚有勇有谋,臣计划以高仁厚接替杨行迁,继续平叛。”陈敬瑄咬着牙说道。
这个时候,陈敬瑄也意识到,若是不替换杨行迁,肯定无法平息众人的怒火。
说实话,他知道高仁厚颇有谋略,无疑是手中之人最合适担任平叛大军主帅的。不过对于高仁厚,他不太放心,认为对方可能威胁自己的地位,所以才会让杨行迁前去平叛。可谁想到杨行迁如此不中用,不仅吃了败仗,还损失了那么多军队,那可都是他好不容易组建起来的,就被杨行迁损失四千人。
不过高仁厚毕竟是自己的部下,总比让郑畋把指挥权抢走吧。
“不知陈节度使打算派多少军队增援?”一旁没说话的裴澈则是问道。
他这话虽然没说什么,但却表达出赞同陈敬瑄派高仁厚接任杨行迁的建议,这让郑畋也对裴澈很不满,没想到对方居然跳出来支持陈敬瑄。
李儇也看着陈敬瑄,这让陈敬瑄犹豫了一会儿弯腰对李儇说道,“陛下,臣计划派剩下的八千西川军,外加两千牙兵,凑足一万人,由高仁厚统领,一定可以击败叛军。”
“陈节度使,光击败叛军可不行。”李晔也在适当时机站了出来,然后对着李儇说道,“皇兄,琼州、雅州叛乱已经持续数月,对茶叶岁入造成很大的影响,若是不尽快平定整个叛乱,今年朝廷的岁入将会大幅减少。
现在因黄巢叛乱,各地岁入无法押解至朝廷,若是尤为重要的茶叶岁入受到影响,朝廷的财政情况更加不妙。”
经李晔一提醒,李儇才想起这个事,连忙道,“寿王说的有理,不能让叛乱继续下去。寿王有什么好的建议?”
听到李儇询问自己,李晔便把心里准备许久的话,原原本本地说了出来,“皇兄,臣弟愿意率领天策军前去平叛。天策军是皇兄恩赐而成立,食君之禄,担君之忧,现在叛乱爆发,天策军也不能闲着。
神策军负责拱卫朝廷和保护皇兄的安全,不能轻易调动,臣弟愿率天策军为皇兄荡尽敌寇!”
他不是怪罪杨行迁杀良冒功,而是担心如李晔所说,导致叛军规模越来越大,最后演变成黄巢之乱,威胁成都府,难道让他再跑一次?要是再跑,他能往哪儿跑?
“皇兄,臣弟所言句句属实,这是蜀州刺史孙辰亲笔所写书信,皇兄可以看看。”李晔自然不会拿这个事开玩笑,而且孙烨也知道自己二弟的性格,所以才会对李晔说明事情的重要性。
李儇连忙让刘季述把李晔手中那封信呈上来,信中是孙辰写给孙烨的,但也把蜀州的事情详细的说了一遍,也希望通过寿王把这封信转交给他,以防被人中间截下。
这中间是何人,自然是田令孜,李儇也开始意识到自己这个阿父权力有些太大了。不过他也没想过要遏制一下对方,或者他干脆就没想过,他认为自己是皇帝,可以决定一切。
看完信中所说,李儇脸色不太好看,便质问一旁站立的陈敬瑄,“陈卿,你给朕解释一下,朕叫你是平叛,你的人却在干什么?杀良冒功,朕还真以为杨行迁在前线大败叛军,可这是怎么回事?你真当朕不敢治你一个欺君之罪吗?”
“陛下,微臣不敢。”陈敬瑄狠狠地瞪了一眼李晔,然后连忙解释道,“陛下,这只是寿王和孙辰的片面之词。陛下可能不知,蜀州刺史孙辰一直不服微臣,对于微臣下达的命令,也阳奉阴违。
唐隆叛乱,本是孙辰的责任,但孙辰却趁机构陷微臣。臣对陛下忠心耿耿,怎么敢欺瞒陛下,望陛下明鉴!”
“陛下,臣倒觉得孙刺史所言不一定是假的,既然陈大人说是孙刺史构陷他,陛下完全可以下令彻查此事。若是真的杀良冒功,从而引发叛乱,望陛下严惩,不然叛乱难以平息,恐酿成黄巢那样的情况。”或许是觉得李晔说的不够,郑畋也不忘加一把火。
果不其然,郑畋一说完,田令孜和陈敬瑄二人脸色越发难看,都恨不得把郑畋当场掐死。当然这只能想想,现在即便是田令孜在没有十足的把握下,不会去动郑畋。
看到郑畋如此明显的针对,田令孜二人自然不会坐以待毙,不过就在众人争论的时候,一封八百里加急送来的消息直接打断了众人的争吵。
“报,杨行迁兵败,叛军包围蜀州!”
听到这个消息,陈敬瑄都没想到,连忙确认消息是否属实,在得知杨行迁被叛军夹击战败,只带着不到3000兵马逃至蜀州,陈敬瑄差点气的吐血。
这可都是他的军队啊,经过一年的时间,他总共才组建一万五千人的西川军和五千牙兵。这两万军队就是以他之前的亲兵和黄头军一部,外加招募的上万人组建而成,也是他控制西川的重要力量。
此次杨行迁率军平叛,就带去了近半西川军,没想到现在损失惨重,只剩下不到3000人。而且刚才自己还在皇上面前为他辩解,转眼间对方就被叛军击败,而且还让叛军包围了蜀州城。
“陛下,臣有罪!”这个时候,若是让郑畋等人率先开火,那他陈敬瑄肯定没好日子,与其被郑畋等人说出,还不如主动请罪。
“有罪,有罪就算了吗?是不是等叛军打到成都府,你才说实话?叛军距离成都府不到100里,阿父,准备一下,我们去东川,这成都府也不安全了。”得知陈敬瑄的军队都平定不了,李儇心里很是没底,都忘了成都府还有五万神策军和数千天策军,而叛军加起来也不过两三万人而已。
或许是之前黄巢的事,让李儇心里有了阴影,叛军只是包围蜀州,就让李儇如惊弓之鸟一般,生怕下一刻,叛军就打到成都府来。
“陛下,叛军虽然包围蜀州城,但以杨行迁和孙刺史的兵力,守住蜀州的没问题。朝廷在成都府还有数万神策军、数千天策军,就算是陈节度使手下也还有上万兵力。
臣愿意请战,陛下只需要给臣一万军队,臣几个月就能平定叛乱!”见皇上又想着跑,郑畋就有些着急,作为皇帝要是跑了,对于士气的影响很大,而且再跑,能跑到哪儿去?
这天下,还有皇上可以跑得地方吗?难道真让那些别有想法的藩镇挟天子以令诸侯?
“真的?”看郑畋这么自信,李儇有些迟疑道。
“陛下,臣可以以项上人头担保。”郑畋大声说道,这让周围的人,特别是李晔很震撼。
“陛下,郑相说的是,成都府周边还有数万大军,陛下不可再言撤退,否则士气大跌,势必影响整个战局。”一旁的萧遘也不想看到一个皇帝老是到处跑,这样的朝廷还有何威信可言?
“这。。。。。”见一众大臣都反对自己逃跑,李儇也有些犹豫,之前他跑的时候,那是瞒着大臣的,现在可瞒不住,试探道,“要不,就让郑卿率领西川军和左神策军前去平叛?”
正当郑畋准备答应下来,一旁的田令孜快速站了出来,“陛下,老奴以为郑大人领兵不合适。杨将军只是一时不察,并不代表叛军势大,可让西川军增援杨将军,这样也能平定叛乱。”
“杨行迁杀良冒功,怎么可以继续担任主帅。”郑畋当即就反对道。
“陛下,臣手下牙将高仁厚有勇有谋,臣计划以高仁厚接替杨行迁,继续平叛。”陈敬瑄咬着牙说道。
这个时候,陈敬瑄也意识到,若是不替换杨行迁,肯定无法平息众人的怒火。
说实话,他知道高仁厚颇有谋略,无疑是手中之人最合适担任平叛大军主帅的。不过对于高仁厚,他不太放心,认为对方可能威胁自己的地位,所以才会让杨行迁前去平叛。可谁想到杨行迁如此不中用,不仅吃了败仗,还损失了那么多军队,那可都是他好不容易组建起来的,就被杨行迁损失四千人。
不过高仁厚毕竟是自己的部下,总比让郑畋把指挥权抢走吧。
“不知陈节度使打算派多少军队增援?”一旁没说话的裴澈则是问道。
他这话虽然没说什么,但却表达出赞同陈敬瑄派高仁厚接任杨行迁的建议,这让郑畋也对裴澈很不满,没想到对方居然跳出来支持陈敬瑄。
李儇也看着陈敬瑄,这让陈敬瑄犹豫了一会儿弯腰对李儇说道,“陛下,臣计划派剩下的八千西川军,外加两千牙兵,凑足一万人,由高仁厚统领,一定可以击败叛军。”
“陈节度使,光击败叛军可不行。”李晔也在适当时机站了出来,然后对着李儇说道,“皇兄,琼州、雅州叛乱已经持续数月,对茶叶岁入造成很大的影响,若是不尽快平定整个叛乱,今年朝廷的岁入将会大幅减少。
现在因黄巢叛乱,各地岁入无法押解至朝廷,若是尤为重要的茶叶岁入受到影响,朝廷的财政情况更加不妙。”
经李晔一提醒,李儇才想起这个事,连忙道,“寿王说的有理,不能让叛乱继续下去。寿王有什么好的建议?”
听到李儇询问自己,李晔便把心里准备许久的话,原原本本地说了出来,“皇兄,臣弟愿意率领天策军前去平叛。天策军是皇兄恩赐而成立,食君之禄,担君之忧,现在叛乱爆发,天策军也不能闲着。
神策军负责拱卫朝廷和保护皇兄的安全,不能轻易调动,臣弟愿率天策军为皇兄荡尽敌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