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章 僖宗返京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李晔一说完,就看向几个手下。
  唐朝前期是实行的州县两级制,中后期则是道州县三级制。不过跟因为是最开始实行三级制,所以就出现了很多问题,其中最明显的就是节度使的权力过大,导致藩镇割据的出现。
  李晔说的这个几个副职,除了学政这个职务是他首创外,其他的两个其实都实行过或者正在实行。
  行军司马就别说了,按察使则是在一百多年前就实行了。
  按察使其实就是中央对地方的监察,名称临时确定,并不固定。
  中宗神龙二年(706)置十道巡察使,二年一替。景云二年(711)置十道按察使,均非常置。玄宗开元二十一年(733)改置十五道采访处置使(简称采访使),肃宗乾元元年(758)采访处置使改名观察处置使,简称观察使。
  李晔说的按察使,其实就是现在的观察使,只是为了不跟朝廷的官职重名,所以换了一个名称而已。
  “殿下是不是还考虑过设立一个副手管理民政?”郑畋不禁问道。
  “你怎么知道?”李晔有些惊讶。
  其实李晔最开始想过设立一个职位负责管理民政,这样民政、军队、学政、监察便一分为四,这样节度使的权力就会大幅缩小,起码不至于掌握一道军政大权。
  这个制度跟明清的地方制度有些类似,节度使就成了明清时期的总督,权力虽大,但实际权力被分割,形成藩镇割据也就没那么容易了。
  “按照殿下的设想,并不难猜。”郑畋抚着胡须笑着道,“殿下的设想倒是不错,若是增设一人管理民政,那下官觉得这个倒是可以实行。
  若是能向其他各道推广,相信消除藩镇割据也不是难事。”
  “郑大人有些乐观了,就算是朝廷采纳并向各道推行这种制度,也不是简单的事,那些节度使不会这么轻易的交出手中权力。”孙烨摇了摇头。
  “那是自然,不过在山南西道推行却是没问题,这样日常管理也会更加方便。”郑畋显然很赞同李晔的提议。
  “不过这种任命,恐怕朝廷不会承认吧?”裴荣担忧道。
  “现在朝廷声望日减,而且设置这些官职,相信田令孜等人也乐于看见,应该不会反对。只要田令孜不反对,陛下那里也不会为难殿下,所以问题不大。”郑畋对于朝廷的情况,要比裴荣等人了解的更为透彻。
  到了现在,各节度使没少私设官职,像什么留后、副使,多是节度使自行任命,然后朝廷只是发一道圣旨承认而已。
  不过这种官职,也就在节度使的管辖范围得到承认,在其他地方,并不被承认。
  之所以郑畋这么肯定田令孜不会反对,是因为这几个职位的设立,名义上是在分权。
  “既然你们觉得没问题,那本王一道再设立一布政使,与按察使、行军司马、学政同级,享正三品待遇。”
  “一切谨遵殿下吩咐!”
  李晔设立这些官职,可没有什么几权分立的意思,必须得有一人总览大局,只不过把权力细分开,避免把权力集中于一人身上。
  当然现在只是李晔的尝试,这些副职都应该由朝廷任命才是,节度使没有任命权,只有管辖权,这样才能确保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之所以要设立这几个副手,也有其他原因,比如解决下面各州刺史的晋升问题。
  就像杨翰舟,作为李晔来山南西道投靠他最高的两个刺史之一,肖荣就已经升职,而杨翰舟却没有。
  杨翰舟是上州刺史,从三品。而在之前山南西道从三品及以上的官职只有兴元府尹、行军司马,还有就是寿王傅。
  虽然还有节度使和兴元府牧,但那是李晔的职位。兴元府尹是孙烨,行军司马是裴荣,一个管理兴元府,一个管理山南西道军务,自然轮不到杨翰舟。
  虽然说还有观察使、节度副使、留后等,但李晔都没有设立,朝廷也没有任命。至于什么掌书记之类的官职,大多是王府的官员兼任,短时间自然没问题,长期来说却不是好事。
  所以李晔就想快点确立下来,并且借着这个机会进行一场改革,完善节度使下辖官职,使之更加合理。
  说的更准确点,李晔是想把山南西道打造成一个试点,一个未来唐王朝的地方行政体制样板。
  对于李晔的想法,郑畋几人都心知肚明。谁都知道这位寿王不甘心当一个闲散王爷,当然吉王也一样。
  现在圣上如此昏庸,朝局如此混乱,这两个已经成年的亲王,心里自然有些想法。等穆王李倚成年后,估计也会动这个心思。
  跟吉王在朝中有不少大臣支持不同,李晔的势力在地方,准确来说就是山南西道。
  估计田令孜都后悔把李晔贬出中央,在中央,他起码还可以限制李晔的发展。但是离开了中央的李晔,犹如龙入大海一般,根本不受控制。
  对于这几个职位,虽然李晔直接任命即可,不过他还是写了一封奏折送到成都。
  不,应该送到的时候,李儇已经不在成都了。朝廷已经决定班师回京,长安已经收复,修缮工作也大致完成,留在成都自然不太合适。
  所以李儇便决定在正月就回到长安,在长安过上元夜。
  至于人员名单,李晔也已经确定。
  郑畋兼任学政,这样田令孜那边才不会过于反对;杨翰舟被任命为布政使;按察使则是由王徽担任。
  对于王徽,李晔其实很不喜欢对方,虽然把对方从之前的集州刺史改任为金州刺史,也只是想把对方赶得远远的。集州虽然不大,但毕竟位置关键。
  至于让其担任按察使,其实也是为了堵朝中的反对之声。王徽虽然让李晔不喜,但毕竟是当过宰相的人,在朝中还是有些影响力,这样一来,也能让朝中对于李晔放心点。
  现在李晔的势力是扩张的有些快,必须先稳下来。
  王徽虽然为人刻板,但起码能力在那里摆着,而且不惧权贵,处事公正,担任按察使再合适不过。当然,对方也有可能找李晔麻烦,只要对方做的不过分,他也可以忍着,先让李儇等人回了长安再说。
  而且为了让李儇放心,李晔特地拿出了几个刺史的位置让朝中决断。
  蓬州、果州刺史之前死于叛乱,目前也没有任命新的刺史。王徽调走,意味着金州刺史也空了出来。当然阆州刺史也空着,不过李晔显然不会把阆州刺史交出来,孰轻孰重,他还是分得清楚地。
  一下三个州的刺史空缺,想来也能让朝中安心点。当然,李晔不会同意让田令孜的亲信来担任,要是那样,李晔宁愿自己任命,也不愿田令孜过来插钉子。
  之所以让出三个刺史名额,只是李晔为了向朝廷表忠心,证明他没有反意。
  当然,他手上也没那么多人。说到底,对于刺史的人选,李晔手下的人还是有些缺。反正各州的兵权都在他的之中,让出几个刺史又有何妨,只要切实推进他的政策就行,其他的就无所谓了。
  。。。。。。
  “陛下,这是寿王派人快马加鞭送来的奏折。”
  由于已经启程回长安,田令孜知道自己不能做的太过分了,所以对于李儇的控制也就放松了,一些奏折也都呈交给李儇。
  “寿王在奏折中说了什么?”虽然已经到了绵州,但是李儇对于回京并没有提起多少兴致。
  田令孜现在把控着朝政,他这个皇帝实际就是傀儡,根本做不了主,回不回京都一样。
  “回禀陛下,根据寿王奏折中所说,阆州、蓬州、果州的叛乱已经平定,叛逆也已经伏诛。
  念及山南西道没有观察使,寿王奏请设立按察使一名,行观察使职权,由金州刺史王徽担任。
  同时设布政使一名,总管山南西道民政;设学政一名,总管山南西道州学、县学以及科举考试事宜。按照寿王所说,布政使和学政形同节度使副手,协助节度使处理日常事务。
  除此之外寿王还表示金州、果州、蓬州三州刺史空缺,希望朝廷委任新的人选赴任。”裴澈大声道。
  “布政使?学政?这寿王倒是挺会偷懒!”李儇笑着摇了摇头。
  在李儇看来,设立这几个职位,就是李晔想偷懒而已。其他节度使都想着大权在握,而这位皇弟,却把权力交给其他人,不是懒是什么?
  “寿王可曾推荐合适人选?”
  “回禀陛下,寿王推荐杨翰舟担任布政使,推荐郑畋担任学政。三州刺史,寿王并未推荐,只是希望朝廷委任有能力之人担任。”裴澈回应道。
  “布政使、学政和按察使就依寿王推荐之人。按察使听着还是不好听,既然是行使观察使职权,那就叫观察使,叫什么按察使。至于三州刺史,诸位爱卿,可有合适人选?
  既然提到这事,那就一并处理了,免得寿王着急。”
  好不容易有了这机会,李儇自然得履行皇帝的职责,不然田令孜肯定事后就自己决定了。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