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三零章:良辰
晚上八点,洛城电视台晚间新闻栏目组播出一条新闻,先是在洛城地区引发震动,紧接着轰动全国,新闻标题:秦学兵恶斗切糕党。
秦学兵是名人,切糕党是名组织,双方碰撞在一起,其火光马上就能发展成熊熊烈火。
洛城电视台准备的时间并不多,但准备却非常宠妃,节目播出之后,官方微博马上跟紧,各大新闻网、论坛也都纷纷跟进,至于记者署名,则是余虹短短半个小时,微薄转发数量过万,回复数万,对此展开无比激烈的争论。
“切糕党太可恶了,那老婆婆一看就知道没钱,他们也坑。更可恶的是,竟然把铁棍架在老婆婆肩膀上,囧吓老婆婆。他们的良心、道德都被狗吃了。”
“切糕党就这样,跟他们讲良心讲道德,还不如跟狗说。”
“请不要侮辱狗,小黑多威武,多可爱。”
“寻宝鼠这家伙真不错,打架之前很理智,知道先把老婆婆扶到站圈外,确保老婆婆的安全。人跟人之前,果然是有差距的。”
“我疯了,这也太牛了,一拳放倒一个,一脚踢飞一个,超人啊!不,超人算个屁。”
“功夫再现,这才是真功夫,拳打小鬼子,脚踢美国佬。”
“关小鬼子和美国佬什么事?不过真的很牛,有大侠风范,一代宗师也不过如此。”
“打,打得好,打死切糕党。”
“切糕党终于遭报应,这些狗曰的,两年前还坑了我三百块。”
“三百块也敢出来说,去年坑了我八百。娘的,一刀切了一个月的房租,害我借钱度曰。”
各种言论都有,切糕党再一次成为公众批判对象,而且是有史以来最猛烈的一次。
“切糕党的地盘将会急速收缩,尤其是洛城这边,将永远看不到切糕党的身影。”岳台长微笑着作出判断。
的确,切糕党在网络上近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但不上网的人呢?电视可很少播出。
而不知道的人就是切糕党的生存空间。
可随着这条新闻疯传,将会有越来越的人认识切糕党的姓质,继而远离切糕党。
岳台长可以对此做出预判,这条新闻并不止会在网络上疯传,各大电视台都会转播。不管那些电视台愿不愿意,面对如此火热的新闻,他们不得不转播。
“但这只是一个开始!”岳台长笑得很灿烂,或许所有媒体都会认为这是一个单独事件,但他却很清楚,这是连锁时间,接下来将会出现连锁反应。
而这这个连锁事件中,洛城电视台完全掌握先机,其它媒体都只能跟在后面吃灰尘。
媒体,要的就是先机。
这跟做生意一样,谁先抢占商机谁就能赚钱。谁跟在后面就可能赔钱。
切糕党租下的是一整栋民宅,顶楼单独安装铁门,并且每一个房间都装了铁门、监控器,并有专人把守。
在顶楼的几个房间里,到处都出出土文物,清点过后,足足两百三十八件。
除了秦学兵一行人前来,洛城文化局牛局长也带着一批专家赶来,当场清点,当场维护,要等做完这些才会装箱运走,确保文物不被损毁。
“都是唐代物件,这些家伙竟然盗了一座唐墓。”秦学兵在这里看到最多的就是唐三彩,每一件都保存很完好,无比精美。
唐三彩原名三彩釉陶,始于南北朝而盛于唐朝,以造型生动逼真、色泽艳丽和富有生活气息而著称,因为常用三种基本色,又在唐代形成特点,所以被后人称为“唐三彩”。古人多用于殉葬。
所以唐墓出土一般都会伴随唐三彩。
“马老师,秦先生,能给我们讲解一下吗?”余虹无比珍惜这次采访机会,看到别的专家都在忙碌,马上就让摄影师小王把镜头对像秦学兵和马老师。
“在马老师面前我可不敢献丑。”
秦学兵清楚自己有几斤几两,让他分辨真假很容易,可要让他通过陪葬品推断出整座古墓,无论如何也做不到:“马老师,还是您给我们说说吧。”
“那我就浅谈一下这批唐三彩。”
马老师笑了下,说道:“唐三彩的造型丰富多彩,一般可以分为动物、生活用具和人物三大类,而其中尤以动物居多。出土的唐三彩,从现在分类来看主要也是分为动物、器皿和人物三类,尤其以马居多。
这个可能和当时的时代背景有关,在我国古代马是人们重要的交通工具之一,战场上需要马,农民耕田需要马,交通运输也需要马,所以唐三彩出土的马比较多。
其次就是骆驼也比较多,这可能和当时中外贸易有关,骆驼是长途跋涉的交通工具之一,且丝绸之路沿途需要骆驼作为交通工具。所以说,匠人们把它反映在工艺品上。
在市面上,三彩马也最受欢迎,价格最高,其次才是骆驼。然后才是人物、器皿这类。
不过这是说市场,跟考古没有太大关系。从考古学的角度,通过出土文物查证主人的身份,当时的社会背景才最重要。
这些唐三彩的造型是以武将、马匹为主,从这一点我们就可以判断,墓主人应该是男的,且是一名武将。
墓主人是一名武将,但会是什么级别的武将,这点目前我也无法判断,毕竟资料太少,需要到墓室里看看才能知道。
但有一点可以确定,墓主人的身份不低。这点从品葬品的数量、质量就可以看得出来,级别不够,是不可能有如此大规模、精美的陪葬品……”
忙到深夜,众多专家才做好出土文物的维护工作,开始装箱运走。余虹却没有休息,不止是她,电视台很多工作人员都没有休息,他们还要将今天拍摄的内容进行剪辑加工,明天播出。
翌曰,果不其然,各大电视台纷纷转播“秦学兵恶战切糕党”这条新闻,一番推波助澜,让新闻变得更加火爆。
甚至很多电视台都想要联系秦学兵,做一次深入的采访。可惜的是,秦学兵和叶梓菁俩个人开始游山玩水,哪有心思理会这些。
更何况,秦学兵的资料根本不是这些记者能够查到的。
当然,也有好事之徒站出来指责秦学兵的暴力行为,要求警方对秦学兵作出相关处理。
其实从法律的角度来看,秦学兵确实需要付一部分责任。只是这种声音一出现,马上就被民众的口水淹没,原因是切糕党恶名昭彰。尤其是视频中把铁棍架在老婆婆肩膀上,激怒无数人。
但骂归骂,很多人都在等警方的处理结果出来,甚至有电视台当天就派记者赶到洛城,到警局采访,但并没有得到正面回应。
然而当天晚上,有一条新闻震惊所有人,切糕党竟然是盗墓贼!出土文物高达两百余件,还有一部分已经被卖出,警方正在全力追逃流失文物。
这下更加热闹,将几条重大新闻并到一起,起到非常好的化学反应,愤怒的声音到处都是,纷纷要求严惩切糕党。
这时,各大电视台才真正意识到这条新闻有多大价值,纷纷派遣记者赶到洛城,终于征得相关部门的同意,跟紧事件的发展。
在这件事上,洛城电视台无疑又走在前边,为此特意开辟出专栏节目:盗墓。
盗墓栏目的采访对象有两种,警方和盗墓贼。前面几期便是以切糕党为突破口,并且又余虹拍下的真实录像,节目迅速走红。
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里,盗墓栏目收视率都非常不错,余虹也成了这一栏目的外景记者,频频出现在节目里,成为圈子里的名记。
这是后话,暂且不提。
“好坑爹啊!”秦学兵和叶梓菁一路走到少林寺门口,感觉就一个字,坑。
少林寺号称天下第一名刹,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尽管秦学兵和叶梓菁都不信佛,但既然都来到洛城,不游嵩山,不上少林,实在说不过去。
可让人吐血的是,他们都还没走进少林寺大门就已经被征收好几百块钱门票,现在要进去,还得再门票,简直就是坑人无极限。
走进少林寺,环境确实不错,只是游客太多,熙熙攘攘,让人没法静下心来欣赏美景。所以俩人逛了几处景点,拍了几张照片就没了游玩的兴趣。
看了看天色,今天是没办法下山,只能在附近找了一家酒店住下,秦学兵看着京城的方向说道:“展览还有两天,两天后又要不平静了。”
黑市上仍然有很多人盯着秦学兵的这批古玩,很多盗贼也都盯着,只等古玩回到大宅门就动手。
“明天我们也该回去了。”叶梓菁叹了口气,出来之前根本没想到会在龙门山耽搁这么久。眼下,正月十五即将到来,得回家陪老人闹元宵。
“老婆,我们出来这么久,是不是忘了一件事?”秦学兵坏笑了起来,这几天一直忙着各种事,差点把正事给忘了。
“你,你想干什么?”叶梓菁俏脸一红,事到临头,还是有些紧张。
(未完待续)
秦学兵是名人,切糕党是名组织,双方碰撞在一起,其火光马上就能发展成熊熊烈火。
洛城电视台准备的时间并不多,但准备却非常宠妃,节目播出之后,官方微博马上跟紧,各大新闻网、论坛也都纷纷跟进,至于记者署名,则是余虹短短半个小时,微薄转发数量过万,回复数万,对此展开无比激烈的争论。
“切糕党太可恶了,那老婆婆一看就知道没钱,他们也坑。更可恶的是,竟然把铁棍架在老婆婆肩膀上,囧吓老婆婆。他们的良心、道德都被狗吃了。”
“切糕党就这样,跟他们讲良心讲道德,还不如跟狗说。”
“请不要侮辱狗,小黑多威武,多可爱。”
“寻宝鼠这家伙真不错,打架之前很理智,知道先把老婆婆扶到站圈外,确保老婆婆的安全。人跟人之前,果然是有差距的。”
“我疯了,这也太牛了,一拳放倒一个,一脚踢飞一个,超人啊!不,超人算个屁。”
“功夫再现,这才是真功夫,拳打小鬼子,脚踢美国佬。”
“关小鬼子和美国佬什么事?不过真的很牛,有大侠风范,一代宗师也不过如此。”
“打,打得好,打死切糕党。”
“切糕党终于遭报应,这些狗曰的,两年前还坑了我三百块。”
“三百块也敢出来说,去年坑了我八百。娘的,一刀切了一个月的房租,害我借钱度曰。”
各种言论都有,切糕党再一次成为公众批判对象,而且是有史以来最猛烈的一次。
“切糕党的地盘将会急速收缩,尤其是洛城这边,将永远看不到切糕党的身影。”岳台长微笑着作出判断。
的确,切糕党在网络上近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但不上网的人呢?电视可很少播出。
而不知道的人就是切糕党的生存空间。
可随着这条新闻疯传,将会有越来越的人认识切糕党的姓质,继而远离切糕党。
岳台长可以对此做出预判,这条新闻并不止会在网络上疯传,各大电视台都会转播。不管那些电视台愿不愿意,面对如此火热的新闻,他们不得不转播。
“但这只是一个开始!”岳台长笑得很灿烂,或许所有媒体都会认为这是一个单独事件,但他却很清楚,这是连锁时间,接下来将会出现连锁反应。
而这这个连锁事件中,洛城电视台完全掌握先机,其它媒体都只能跟在后面吃灰尘。
媒体,要的就是先机。
这跟做生意一样,谁先抢占商机谁就能赚钱。谁跟在后面就可能赔钱。
切糕党租下的是一整栋民宅,顶楼单独安装铁门,并且每一个房间都装了铁门、监控器,并有专人把守。
在顶楼的几个房间里,到处都出出土文物,清点过后,足足两百三十八件。
除了秦学兵一行人前来,洛城文化局牛局长也带着一批专家赶来,当场清点,当场维护,要等做完这些才会装箱运走,确保文物不被损毁。
“都是唐代物件,这些家伙竟然盗了一座唐墓。”秦学兵在这里看到最多的就是唐三彩,每一件都保存很完好,无比精美。
唐三彩原名三彩釉陶,始于南北朝而盛于唐朝,以造型生动逼真、色泽艳丽和富有生活气息而著称,因为常用三种基本色,又在唐代形成特点,所以被后人称为“唐三彩”。古人多用于殉葬。
所以唐墓出土一般都会伴随唐三彩。
“马老师,秦先生,能给我们讲解一下吗?”余虹无比珍惜这次采访机会,看到别的专家都在忙碌,马上就让摄影师小王把镜头对像秦学兵和马老师。
“在马老师面前我可不敢献丑。”
秦学兵清楚自己有几斤几两,让他分辨真假很容易,可要让他通过陪葬品推断出整座古墓,无论如何也做不到:“马老师,还是您给我们说说吧。”
“那我就浅谈一下这批唐三彩。”
马老师笑了下,说道:“唐三彩的造型丰富多彩,一般可以分为动物、生活用具和人物三大类,而其中尤以动物居多。出土的唐三彩,从现在分类来看主要也是分为动物、器皿和人物三类,尤其以马居多。
这个可能和当时的时代背景有关,在我国古代马是人们重要的交通工具之一,战场上需要马,农民耕田需要马,交通运输也需要马,所以唐三彩出土的马比较多。
其次就是骆驼也比较多,这可能和当时中外贸易有关,骆驼是长途跋涉的交通工具之一,且丝绸之路沿途需要骆驼作为交通工具。所以说,匠人们把它反映在工艺品上。
在市面上,三彩马也最受欢迎,价格最高,其次才是骆驼。然后才是人物、器皿这类。
不过这是说市场,跟考古没有太大关系。从考古学的角度,通过出土文物查证主人的身份,当时的社会背景才最重要。
这些唐三彩的造型是以武将、马匹为主,从这一点我们就可以判断,墓主人应该是男的,且是一名武将。
墓主人是一名武将,但会是什么级别的武将,这点目前我也无法判断,毕竟资料太少,需要到墓室里看看才能知道。
但有一点可以确定,墓主人的身份不低。这点从品葬品的数量、质量就可以看得出来,级别不够,是不可能有如此大规模、精美的陪葬品……”
忙到深夜,众多专家才做好出土文物的维护工作,开始装箱运走。余虹却没有休息,不止是她,电视台很多工作人员都没有休息,他们还要将今天拍摄的内容进行剪辑加工,明天播出。
翌曰,果不其然,各大电视台纷纷转播“秦学兵恶战切糕党”这条新闻,一番推波助澜,让新闻变得更加火爆。
甚至很多电视台都想要联系秦学兵,做一次深入的采访。可惜的是,秦学兵和叶梓菁俩个人开始游山玩水,哪有心思理会这些。
更何况,秦学兵的资料根本不是这些记者能够查到的。
当然,也有好事之徒站出来指责秦学兵的暴力行为,要求警方对秦学兵作出相关处理。
其实从法律的角度来看,秦学兵确实需要付一部分责任。只是这种声音一出现,马上就被民众的口水淹没,原因是切糕党恶名昭彰。尤其是视频中把铁棍架在老婆婆肩膀上,激怒无数人。
但骂归骂,很多人都在等警方的处理结果出来,甚至有电视台当天就派记者赶到洛城,到警局采访,但并没有得到正面回应。
然而当天晚上,有一条新闻震惊所有人,切糕党竟然是盗墓贼!出土文物高达两百余件,还有一部分已经被卖出,警方正在全力追逃流失文物。
这下更加热闹,将几条重大新闻并到一起,起到非常好的化学反应,愤怒的声音到处都是,纷纷要求严惩切糕党。
这时,各大电视台才真正意识到这条新闻有多大价值,纷纷派遣记者赶到洛城,终于征得相关部门的同意,跟紧事件的发展。
在这件事上,洛城电视台无疑又走在前边,为此特意开辟出专栏节目:盗墓。
盗墓栏目的采访对象有两种,警方和盗墓贼。前面几期便是以切糕党为突破口,并且又余虹拍下的真实录像,节目迅速走红。
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里,盗墓栏目收视率都非常不错,余虹也成了这一栏目的外景记者,频频出现在节目里,成为圈子里的名记。
这是后话,暂且不提。
“好坑爹啊!”秦学兵和叶梓菁一路走到少林寺门口,感觉就一个字,坑。
少林寺号称天下第一名刹,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尽管秦学兵和叶梓菁都不信佛,但既然都来到洛城,不游嵩山,不上少林,实在说不过去。
可让人吐血的是,他们都还没走进少林寺大门就已经被征收好几百块钱门票,现在要进去,还得再门票,简直就是坑人无极限。
走进少林寺,环境确实不错,只是游客太多,熙熙攘攘,让人没法静下心来欣赏美景。所以俩人逛了几处景点,拍了几张照片就没了游玩的兴趣。
看了看天色,今天是没办法下山,只能在附近找了一家酒店住下,秦学兵看着京城的方向说道:“展览还有两天,两天后又要不平静了。”
黑市上仍然有很多人盯着秦学兵的这批古玩,很多盗贼也都盯着,只等古玩回到大宅门就动手。
“明天我们也该回去了。”叶梓菁叹了口气,出来之前根本没想到会在龙门山耽搁这么久。眼下,正月十五即将到来,得回家陪老人闹元宵。
“老婆,我们出来这么久,是不是忘了一件事?”秦学兵坏笑了起来,这几天一直忙着各种事,差点把正事给忘了。
“你,你想干什么?”叶梓菁俏脸一红,事到临头,还是有些紧张。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