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9章 愤愤
沈清兰再次响起卫长钧,莫名有些遗憾,要是昨夜自己和他一起看雪,那多美啊,再一想,又觉得羞涩,忙按住心思,下床洗漱。
去见了林氏,果然林氏又交代一句,今天歇息。
沈清兰试探着征询意见,“那我出去转转呗,这么厚的雪,不出去看看多可惜。”
林氏不太乐意,“你没见过雪吗?宁州的雪和申州的雪有什么区别?不都是白色的?都是从天下落下来的?”
“……”沈清兰被母亲这话堵得瞠目结舌,撇了撇嘴,才反驳,“雪虽然一样,但雪景不一样呀,在客栈里握着多无趣呀,我去街上瞧瞧,看看宁州的百姓是怎么准备年货的,要是有好吃的点心,买点给您尝尝?”
林氏丝毫不为所动,又是淡淡一瞥,堵了回去,“昨天王太太、刘太太不都带了宁州的特产过来吗?也没见你多爱吃,还没吃完呢,你要吃,让秋月给你热一热。”
“算了吧……”沈清兰泄气,垂头丧气往外走,“我还是回屋去看书吧。”
林氏瞧着女儿蔫头巴脑的模样,又是好气,又是好笑,到底还是心软了,“唉,去吧去吧,注意安全。”
沈清兰倏地回头,眼睛亮得像星子,“母亲许了?”
林氏见她这瞬间复苏,气得不行,指着她笑骂,“一个姑娘家都及笄了,还成天想着往外跑,哪有一点点大家闺秀的样子?我也是打小就教你规矩的,那《女诫》也是从小背到大的,怎的就长成了这么个野小子的性子?”
沈清兰朝她扮个鬼脸,毫不犹豫的把责任甩给了千里之外的沈之逸,“是大哥宠的。”
与此同时,正在与穆华景围炉小酌的沈之逸突然打了个喷嚏,引得穆华景诧异,“之逸着凉了?”起身去看窗户是否关严。
沈之逸莫名其妙的摇头。
这边,林氏却被女儿这话逗笑,“我看也是,之逸确实宠你宠得很了,他现在应该在……”
沈清兰已经被林氏训练得十分敏感,一听这苗头就是要提起穆华景,倏地就跑了出去。
“……这妮子!”林氏气得干瞪眼。
出了客栈得沈清兰,比那脱了缰的小马驹还要撒欢,反正宁州也没人认得她,自认为就算闹出笑话也不要紧,将兜帽一遮,丝巾覆面,就带着两个丫头风风火火的上了街。
她们倒也聪明,即便捂得严严实实,也很小心,并不去那些看起来繁华的街道,先在客栈旁边的一条相对冷清的巷子里打雪仗闹了一场,差不多尽兴了,这才拐到大街上。
一场大雪,覆盖全城,举目四望,尽是银装素裹,道旁商铺的青墙和红灯笼就在这漫天的雪色中格外惹眼。
因为雪下得实在太大,街上没有临时摆出来的摊子,但毕竟快要过年了,行人依然不少,有特意出来玩雪欢闹的孩子,也有采购年货的大人,商铺都开着门,有进有出,有提着篮子的,也有抱着包袱的,并不冷清,相反,与素净的白雪映衬着,显出鲜明的年关气氛来。
翡翠轻轻叹气,“再有几天就除夕了呢,咱们是要在路途中过年了。”
沈清兰心里微微发酸,除夕么,象征着团圆,但自古以来,人们对团圆的定义,除了亲人在一起,还最好是在“家里”,哪怕是守着一间四面漏风的茅房,只要是自己的家,也是心满意足,然,像她们这样的,即使一家子人和家当都在,也只是“旅人”,何况,还有沈之逸和沈之潇不在身边。
她静默片刻,笑,“这也是难得的体验,等到了会州,我给大哥、二哥写信,便可以与他们说说旅途过年的与众不同了。”
两人没想到沈清兰这么看得开,重新又欢喜起来,到底都是年轻纯真的女孩子,没有那么多的悲春伤秋和苦难愁绪,尤其对翡翠和碧玉来说,她们打小跟着沈清兰,只要陪着沈清兰,在哪里都一样。
三人在街上转了一圈,有了上次的经验,翡翠也没买什么,又随兴往回走。
走到一处街角,忽见前面围着不少人,都在低声议论什么,还有哭声从人群中传来。
“他们在干嘛?”翡翠好奇,“婢子过去瞧瞧。”
沈清兰略略迟疑,当先往前,“一起去吧。”谁知等她来到人群之中,探头往里望去,却吓得连退两步,脸都白了,翡翠和碧玉也没好到哪里去,一左一右攥着她胳膊,不再再看。
原来,人群围成的中间空地上,直挺挺的躺着一个女子,眼球突出,舌头吐出,一脸灰白,显然是死去多时,女尸旁边坐了个老妇,披头散发,哭得死去活来,也不知哭了多久,已经声音嘶哑得快没声了。
翡翠吓得哆哆嗦嗦,“大过年的,怎么死人了?”
一个妇人听到,扭头看她们,问,“听口音,你们是外地来的吧?”
沈清兰压住心头害怕,轻轻点头,“确实是路过,请问,发生了什么事?”
“可怜那——”那妇人重重地叹了口气,解释道,“女人命苦,生不出儿子,被夫家逼死了呢。”
碧玉颤声问,“怎么……给逼死的?”
妇人愤愤的“嗨”了一声,“还能怎样?因这女人嫁过去五年,一连生了两个女儿,夫家就嫌弃了,天天的打骂,挑唆得女儿也不认她,哪里还活得下去呢,一根绳子就了结了,就是可怜她这老娘了。”
翡翠怒道,“这么欺负人,怎么不报官?”
这话一出,不仅那妇人,就是旁边几人听了,也都纷纷扭头过来,像是看怪物似的打量她们,有个四旬左右的大婶冷冷一笑,怪声怪气的道,“报官?和离?你个小姑娘从哪里来的,真是可笑!这种家务事,报官有什么用?官老爷还能天天坐在老百姓家里盯着谁家男人女人怎么过日子?男人要是没了良心,官老爷也是没办法的,要是报了官,还要更加惨呢。”
去见了林氏,果然林氏又交代一句,今天歇息。
沈清兰试探着征询意见,“那我出去转转呗,这么厚的雪,不出去看看多可惜。”
林氏不太乐意,“你没见过雪吗?宁州的雪和申州的雪有什么区别?不都是白色的?都是从天下落下来的?”
“……”沈清兰被母亲这话堵得瞠目结舌,撇了撇嘴,才反驳,“雪虽然一样,但雪景不一样呀,在客栈里握着多无趣呀,我去街上瞧瞧,看看宁州的百姓是怎么准备年货的,要是有好吃的点心,买点给您尝尝?”
林氏丝毫不为所动,又是淡淡一瞥,堵了回去,“昨天王太太、刘太太不都带了宁州的特产过来吗?也没见你多爱吃,还没吃完呢,你要吃,让秋月给你热一热。”
“算了吧……”沈清兰泄气,垂头丧气往外走,“我还是回屋去看书吧。”
林氏瞧着女儿蔫头巴脑的模样,又是好气,又是好笑,到底还是心软了,“唉,去吧去吧,注意安全。”
沈清兰倏地回头,眼睛亮得像星子,“母亲许了?”
林氏见她这瞬间复苏,气得不行,指着她笑骂,“一个姑娘家都及笄了,还成天想着往外跑,哪有一点点大家闺秀的样子?我也是打小就教你规矩的,那《女诫》也是从小背到大的,怎的就长成了这么个野小子的性子?”
沈清兰朝她扮个鬼脸,毫不犹豫的把责任甩给了千里之外的沈之逸,“是大哥宠的。”
与此同时,正在与穆华景围炉小酌的沈之逸突然打了个喷嚏,引得穆华景诧异,“之逸着凉了?”起身去看窗户是否关严。
沈之逸莫名其妙的摇头。
这边,林氏却被女儿这话逗笑,“我看也是,之逸确实宠你宠得很了,他现在应该在……”
沈清兰已经被林氏训练得十分敏感,一听这苗头就是要提起穆华景,倏地就跑了出去。
“……这妮子!”林氏气得干瞪眼。
出了客栈得沈清兰,比那脱了缰的小马驹还要撒欢,反正宁州也没人认得她,自认为就算闹出笑话也不要紧,将兜帽一遮,丝巾覆面,就带着两个丫头风风火火的上了街。
她们倒也聪明,即便捂得严严实实,也很小心,并不去那些看起来繁华的街道,先在客栈旁边的一条相对冷清的巷子里打雪仗闹了一场,差不多尽兴了,这才拐到大街上。
一场大雪,覆盖全城,举目四望,尽是银装素裹,道旁商铺的青墙和红灯笼就在这漫天的雪色中格外惹眼。
因为雪下得实在太大,街上没有临时摆出来的摊子,但毕竟快要过年了,行人依然不少,有特意出来玩雪欢闹的孩子,也有采购年货的大人,商铺都开着门,有进有出,有提着篮子的,也有抱着包袱的,并不冷清,相反,与素净的白雪映衬着,显出鲜明的年关气氛来。
翡翠轻轻叹气,“再有几天就除夕了呢,咱们是要在路途中过年了。”
沈清兰心里微微发酸,除夕么,象征着团圆,但自古以来,人们对团圆的定义,除了亲人在一起,还最好是在“家里”,哪怕是守着一间四面漏风的茅房,只要是自己的家,也是心满意足,然,像她们这样的,即使一家子人和家当都在,也只是“旅人”,何况,还有沈之逸和沈之潇不在身边。
她静默片刻,笑,“这也是难得的体验,等到了会州,我给大哥、二哥写信,便可以与他们说说旅途过年的与众不同了。”
两人没想到沈清兰这么看得开,重新又欢喜起来,到底都是年轻纯真的女孩子,没有那么多的悲春伤秋和苦难愁绪,尤其对翡翠和碧玉来说,她们打小跟着沈清兰,只要陪着沈清兰,在哪里都一样。
三人在街上转了一圈,有了上次的经验,翡翠也没买什么,又随兴往回走。
走到一处街角,忽见前面围着不少人,都在低声议论什么,还有哭声从人群中传来。
“他们在干嘛?”翡翠好奇,“婢子过去瞧瞧。”
沈清兰略略迟疑,当先往前,“一起去吧。”谁知等她来到人群之中,探头往里望去,却吓得连退两步,脸都白了,翡翠和碧玉也没好到哪里去,一左一右攥着她胳膊,不再再看。
原来,人群围成的中间空地上,直挺挺的躺着一个女子,眼球突出,舌头吐出,一脸灰白,显然是死去多时,女尸旁边坐了个老妇,披头散发,哭得死去活来,也不知哭了多久,已经声音嘶哑得快没声了。
翡翠吓得哆哆嗦嗦,“大过年的,怎么死人了?”
一个妇人听到,扭头看她们,问,“听口音,你们是外地来的吧?”
沈清兰压住心头害怕,轻轻点头,“确实是路过,请问,发生了什么事?”
“可怜那——”那妇人重重地叹了口气,解释道,“女人命苦,生不出儿子,被夫家逼死了呢。”
碧玉颤声问,“怎么……给逼死的?”
妇人愤愤的“嗨”了一声,“还能怎样?因这女人嫁过去五年,一连生了两个女儿,夫家就嫌弃了,天天的打骂,挑唆得女儿也不认她,哪里还活得下去呢,一根绳子就了结了,就是可怜她这老娘了。”
翡翠怒道,“这么欺负人,怎么不报官?”
这话一出,不仅那妇人,就是旁边几人听了,也都纷纷扭头过来,像是看怪物似的打量她们,有个四旬左右的大婶冷冷一笑,怪声怪气的道,“报官?和离?你个小姑娘从哪里来的,真是可笑!这种家务事,报官有什么用?官老爷还能天天坐在老百姓家里盯着谁家男人女人怎么过日子?男人要是没了良心,官老爷也是没办法的,要是报了官,还要更加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