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可怕的境地
(135)
时间不知道过去了多久,也许是几分钟,也许是几个时辰, 对于李信志来说,却像两个世纪那么漫长。
他从来没有像今天那样的劳累过,疲倦过,全身的骨头都很酸痛,仿佛每一个关节都被人痛打过。
看到大臣们大气也不敢出一声,相对无言,如此地僵持下去,也不是办法,他只好咳嗽了一嗓子,对大臣们吩咐道:“那么,就退朝吧,大家回去,各自想办法,有什么事情明朝再议。”他的嗓子好像瞬间得了严重的喉疾。
大臣们也无可奈何,只好摇头摆手,拖着沉重的步子一个个离去。
几分钟后,江南的朝臣们如同潮水一般退得干干净净,喧嚣的议事大厅变得安静下来,只剩下陶然儿与李信志两两相对。
李信志看着陶然儿,轻轻地唤了一声:“然儿——”他的语气充满了悲伤和无奈。
陶然儿应了一声,抬起头关切地看着他,李信志指了指自己,苦笑一声:“朕为大地山河主,忧国忧民事转烦,百年三万六千日,不及农家半日闲——”
陶然儿也苦笑起来,看到已经没有那些多嘴多舌的大臣,她便站了起来,快步地走到李信志身边,伸出手,将他的上半身搂进了自己的怀里。
大男人怎么了,大男人也需要安慰,贵为天子怎么了,也需要自家老婆的疼爱!
李信志果然感觉没有那么孤独和寂寞了,整个人也没有那么疲倦和劳累了,他很享受地将头歪在陶然儿温暖芬芳的怀抱里,微微闭着眼睛。
陶然儿微笑着响亮说道:“你不要担心,你老婆我才华盖世,一定会想出解决的办法。”
李信志在她怀中笑出声来,他紧紧地抱住了她,此时此刻,他爱死了乐观坚强的她,那么美,又具有蓬蓬勃勃的生命力。
与此同时,陶然儿却在苦苦思索着江南粮荒的解决之道。刚才的话只是吹牛罢了,她能有什么办法,她也很绝望。
她用一个现代人的思维在思考着这件事情,对于任何一个国家来说,不管是大国还是小国,粮食是第一位的,所以,基本上每个国家,只要脑袋瓜子正常的,都会每年定时定例地储存粮食,就是为了以防万一,比如哪一年出现灾年,颗粒无收。
因为百姓一旦吃不饱,天下就会大乱了。
她记得自己在现代当小白领的时候,认识浙江一个乡镇粮食局的领导,作为一个省的小乡镇,他们粮食局,一年分两次向人民采购粮食存储在粮仓里,这些是国家任务,必须完成。
每个乡镇,每个城,每个市,每个省会,每个省,都会有自己的粮食存储仓库——
所以新中国建国六十多年,从来没有出现大面只的饥荒过——
为什么江南现在出现了如此危急的饥荒呢?
陶然儿想到这里,一边用手轻轻地拍打着李信志的背部,如同母亲哄一个痛苦的孩子,一边问道:“江南有粮仓吗?”
“当然有——”是李信志疲倦的声音,“很大的粮仓,要供应军队的粮草,自然要有地方存放。”
“那么为什么这次饥荒,粮仓却帮不了忙?”
李信志愣了愣,睁开眼睛,对陶然儿说道:“然儿,我们江南只有一个大粮仓,就在临安,只此一个,可现在江南很多地方都出现饥荒了。”
一滴水怎么浇灭得了大火?
天啊——
陶然儿只想伸手扶额,她听明白了李信志的意思,她对他难以置信地反问道:“你是说江南只有一个大粮仓?”
李信志点点头。
“下面的城市没有自己的粮仓?”
李信志苦笑起来,对她说道:“自己国家土地那么少,每年种出来的粮食都不够百姓吃饱,根本不会有多余的粮食存储下来,所以建那么多粮苍,空置起来有何用。”
陶然儿明白过来,不由苦笑,她现在终于知道李信志为什么有种天下的梦想了,她现在也知道了为什么李信志将每年自己收获的粮食分给百姓会那样的得人心,得百姓爱戴,她现在更明白了,江南下面的城池没有粮仓的原因,以及这次饥荒的急切和危急!
一旦百姓吃不饱,他们肯定就会外逃,到时候大量的江南的子民会变成他国的子民,江南的人数会剧烈的减少,没有人哪来的世界,哪来的强壮的军队,要知道在古代,打仗大部分时候就是拼人头数啊,当一个国家只有一万大军的时候,听说一个国家率着二十万大军来进攻,肯定还没开战就已经吓破了胆了。
陶然儿看着李信志,她现在终于知道他这次为什么这样的痛苦了。
她扁了扁嘴角,用手轻轻地摸了摸信志束好的长发,对他说道:“老公,你说,我们是不是本末倒置了,一开始根本就不应该研究人工种灵芝,还是应该研究粮食种植,比如杂交水稻——”等等——
说到这里,陶然儿突然眼前一亮,哈哈哈,她激动起来,立马伸出手扶起歪在她怀中的李信志。
她的一双大眼如同宝石一般闪闪生辉地看着他。
李信志根本听不懂她刚才说的话,什么不种灵芝,种水稻,他迷惑不解地看着她,对她说道:“不是的,深山可以找到灵芝,然后人工种植,可是深山并没有结实多的稻谷种子——”
然而,当他看向陶然儿的时候,她看到一双秋水般的大眼闪闪发光,一张晶莹剔透的小脸上写满了兴奋。
李信志更加迷惑不解。
时间不知道过去了多久,也许是几分钟,也许是几个时辰, 对于李信志来说,却像两个世纪那么漫长。
他从来没有像今天那样的劳累过,疲倦过,全身的骨头都很酸痛,仿佛每一个关节都被人痛打过。
看到大臣们大气也不敢出一声,相对无言,如此地僵持下去,也不是办法,他只好咳嗽了一嗓子,对大臣们吩咐道:“那么,就退朝吧,大家回去,各自想办法,有什么事情明朝再议。”他的嗓子好像瞬间得了严重的喉疾。
大臣们也无可奈何,只好摇头摆手,拖着沉重的步子一个个离去。
几分钟后,江南的朝臣们如同潮水一般退得干干净净,喧嚣的议事大厅变得安静下来,只剩下陶然儿与李信志两两相对。
李信志看着陶然儿,轻轻地唤了一声:“然儿——”他的语气充满了悲伤和无奈。
陶然儿应了一声,抬起头关切地看着他,李信志指了指自己,苦笑一声:“朕为大地山河主,忧国忧民事转烦,百年三万六千日,不及农家半日闲——”
陶然儿也苦笑起来,看到已经没有那些多嘴多舌的大臣,她便站了起来,快步地走到李信志身边,伸出手,将他的上半身搂进了自己的怀里。
大男人怎么了,大男人也需要安慰,贵为天子怎么了,也需要自家老婆的疼爱!
李信志果然感觉没有那么孤独和寂寞了,整个人也没有那么疲倦和劳累了,他很享受地将头歪在陶然儿温暖芬芳的怀抱里,微微闭着眼睛。
陶然儿微笑着响亮说道:“你不要担心,你老婆我才华盖世,一定会想出解决的办法。”
李信志在她怀中笑出声来,他紧紧地抱住了她,此时此刻,他爱死了乐观坚强的她,那么美,又具有蓬蓬勃勃的生命力。
与此同时,陶然儿却在苦苦思索着江南粮荒的解决之道。刚才的话只是吹牛罢了,她能有什么办法,她也很绝望。
她用一个现代人的思维在思考着这件事情,对于任何一个国家来说,不管是大国还是小国,粮食是第一位的,所以,基本上每个国家,只要脑袋瓜子正常的,都会每年定时定例地储存粮食,就是为了以防万一,比如哪一年出现灾年,颗粒无收。
因为百姓一旦吃不饱,天下就会大乱了。
她记得自己在现代当小白领的时候,认识浙江一个乡镇粮食局的领导,作为一个省的小乡镇,他们粮食局,一年分两次向人民采购粮食存储在粮仓里,这些是国家任务,必须完成。
每个乡镇,每个城,每个市,每个省会,每个省,都会有自己的粮食存储仓库——
所以新中国建国六十多年,从来没有出现大面只的饥荒过——
为什么江南现在出现了如此危急的饥荒呢?
陶然儿想到这里,一边用手轻轻地拍打着李信志的背部,如同母亲哄一个痛苦的孩子,一边问道:“江南有粮仓吗?”
“当然有——”是李信志疲倦的声音,“很大的粮仓,要供应军队的粮草,自然要有地方存放。”
“那么为什么这次饥荒,粮仓却帮不了忙?”
李信志愣了愣,睁开眼睛,对陶然儿说道:“然儿,我们江南只有一个大粮仓,就在临安,只此一个,可现在江南很多地方都出现饥荒了。”
一滴水怎么浇灭得了大火?
天啊——
陶然儿只想伸手扶额,她听明白了李信志的意思,她对他难以置信地反问道:“你是说江南只有一个大粮仓?”
李信志点点头。
“下面的城市没有自己的粮仓?”
李信志苦笑起来,对她说道:“自己国家土地那么少,每年种出来的粮食都不够百姓吃饱,根本不会有多余的粮食存储下来,所以建那么多粮苍,空置起来有何用。”
陶然儿明白过来,不由苦笑,她现在终于知道李信志为什么有种天下的梦想了,她现在也知道了为什么李信志将每年自己收获的粮食分给百姓会那样的得人心,得百姓爱戴,她现在更明白了,江南下面的城池没有粮仓的原因,以及这次饥荒的急切和危急!
一旦百姓吃不饱,他们肯定就会外逃,到时候大量的江南的子民会变成他国的子民,江南的人数会剧烈的减少,没有人哪来的世界,哪来的强壮的军队,要知道在古代,打仗大部分时候就是拼人头数啊,当一个国家只有一万大军的时候,听说一个国家率着二十万大军来进攻,肯定还没开战就已经吓破了胆了。
陶然儿看着李信志,她现在终于知道他这次为什么这样的痛苦了。
她扁了扁嘴角,用手轻轻地摸了摸信志束好的长发,对他说道:“老公,你说,我们是不是本末倒置了,一开始根本就不应该研究人工种灵芝,还是应该研究粮食种植,比如杂交水稻——”等等——
说到这里,陶然儿突然眼前一亮,哈哈哈,她激动起来,立马伸出手扶起歪在她怀中的李信志。
她的一双大眼如同宝石一般闪闪生辉地看着他。
李信志根本听不懂她刚才说的话,什么不种灵芝,种水稻,他迷惑不解地看着她,对她说道:“不是的,深山可以找到灵芝,然后人工种植,可是深山并没有结实多的稻谷种子——”
然而,当他看向陶然儿的时候,她看到一双秋水般的大眼闪闪发光,一张晶莹剔透的小脸上写满了兴奋。
李信志更加迷惑不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