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天 完结+番外_59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6月17号,周二,雨天,绍吴拎了酸奶和猕猴桃去姨婆家,未到楼下,已经远远看见楼道口围了一圈人。
  然后绍吴看见杨书逸,手一哆嗦,险些从自行车上摔下来。
  杨书逸黑了,瘦了,站在人群中央。隔着一段距离,又有细雨,绍吴看不清他脸上的表情,待到近处,才发现他脸上本没有表情。
  绍吴停车,把侧边的脚蹬踢下来时,小腿明显地打颤。
  “绍吴。”
  如果不是杨书逸长了口,绍吴一定反应不过来,那是杨书逸的声音。
  那么嘶哑,那么低沉,简直像……像从地狱里来的声音。
  “谢谢你。”杨书逸说。他的两只手上缠满白色纱布。
  从5月12号到6月17号,37天。72小时黄金救援时间过了,震后头七全国默哀日过了,震后178小时22分钟,最后一名生还者被救出。
  37天后,杨书逸回来。
  可是37天前那个杨书逸,好像也被地震,永远带走了。
  “你的手,”这声音也不像绍吴的声音,“怎么了?”
  “没什么。”杨书逸说。
  后来是在永川电视台的报道下绍吴才知道,杨书逸先是坐车到成都,又搭着志愿者的车前往映秀,到了车开不进去的地方,便徒步,沿途他经过大大小小的坍塌现场,石泥如海,根本无法挖掘。那时他便明白,父亲和小娟阿姨,是找不回来了。但他没有离开,而是随着各种各样的人——寻找家人的,救灾的,记者,医生——去了映秀。在那里,他的十指挖烂了。
  6月25号,杨书逸将父亲杨龙和继母谭娟合葬,立的是衣冠冢。公公和婆婆年岁已高,受不了更多的刺激,没有去。杨书逸牵着珑珑,还有一些领导和记者同行。绍吴亲眼看着杨书逸把杨龙的工作服和谭娟的衬衫放进骨灰盒中。
  那件工作服是杨龙所在的运输公司的统一制服,有两套,一套杨龙穿在身上,一套留在家中。在工作服的胸口位置,印着“永安运输公司”六个字。绍吴记得,那天,杨龙也是穿着工作服去学校,和班主任大吵一架。
  那时候,他和杨书逸都觉得杨龙很丢人。
  立碑,磕头,上香。珑珑哭得撕心裂肺,杨书逸一言不发。做完这一切,杨书逸说:“走吧。”他背起哭得跪倒在地的珑珑,脸上仍只是木然。
  直到回了家,众人散去,这时一个男人走来杨书逸面前,他穿白衣黑裤,戴眼镜,肩上挎着只黑色单肩包。
  “王叔。”杨书逸唤道。
  “这是……早就和你爸说好的,”男人拉开拉链,从包里掏出一个牛皮纸袋,沉甸甸的,放在杨书逸家的桌子上,“当时你婆婆住院,那天晚上他来找我喝酒,说想借点钱,我以为他是交不起住院费了,结果他说,儿子要考大学了,先借三万块钱给儿子读书用。”
  绍吴在一旁,完完全全,愣住。
  原来这个男人是“王三儿”,那天晚上他去看望婆婆,杨龙便是和他一起喝酒去了。
  原来杨龙是找他借钱,借钱给杨书逸读大学。
  “这三万块钱,我还给得起,你拿去就不要还了,”男人拍拍杨书逸的肩膀,认真地说,“好好读书,你爸在天上,也想看着你读大学的。”
  杨书逸目光直直的,不说话。
  几秒后,绍吴看见两行泪从杨书逸眼中流下来。
  第45章“不原谅”
  八月八号奥运会开幕,那一天,杨书逸请绍吴吃饭。那时他手上的纱布已经拆掉了,十指如新,指尖发红,因为新长出的皮肉确实是红通通的。这一次吃饭,不是在他家旁边的麻辣烫小店,而是在一家开张不久的饭店,两个人,杨书逸点了四道菜:酸菜鱼,粉蒸排骨,清炒红苕尖,凉拌折耳根,外加一壶银耳雪梨汤。他郑重地对绍吴说:“这段时间谢谢你。”
  三个月不到,他好像长高了不少,声音也变了,变得更低沉,也温和,只是再也不像之前那样调侃地叫绍吴“好学生”。
  绍吴摇头:“跟我别客气。”
  杨书逸说:“快吃吧。”
  饭店新开张,菜量大,味道好,但也不算便宜。绍吴知道杨书逸得了不少钱:王叔给了三万;杨龙所在的运输公司给了两万;经过新闻报道,整个永川都知道,二中有个学生的父亲不幸在汶川大地震中丧生,这位学生孤身一人远赴灾区寻找父亲,找不到,又参与了抗震救灾,于是县政府派人到杨书逸家中慰问一番,送来三万块钱。
  父亲没了,小娟阿姨没了,杨书逸手里多出八万块钱。
  绍吴不敢问他接下来的打算。
  饭吃到一半,杨书逸说:“我会读大学的。”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