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节
这简直是一针兴奋剂,虽然没有什么水军经验,但王虎等人还是在淮河边大量建造船只,演练水上战阵,仿佛明天就可以大成。
魏瑾看着新玩家们发出的各种造船视频,表示要赶上这波时代的浪潮,立个大功出人投地云云,就很愉悦。
这些天真的人啊,肯定不知道大成这个标准,都是她说了算。
……
在魏瑾努力时,东晋的朝臣却很难受,晋帝知晓祖逖败退后,大朝上大骂诸臣,而这时,从北方回来的郗鉴则上书晋帝,谈说在建邺城外的广陵和京口两地,聚居着大量逃避北方战乱而来的流民,这些流民能经历逃亡活下来,皆是能战之士,不如于其中挑选晓勇之士,组建强军,以抗北方之势?
这个提议是非常明智的,但在谁来当这支队伍的领导这个问题上,王导、其它世族和帝王之间起了分歧,最后争议了一日,郗鉴这个位从北方归来、素有名望、没有太多关系牵扯的名士被委任去广陵挑选勇士,组建新军。
-
而在这南北局势动荡的情况下,南北的各个大小道教头领们,却纷纷离开驻地,冒着远途、疾病、战争、盗匪的风险,以一种大无谓的气概,奔向了北方蓟县。
这些人中,有江南的五斗米道天师杜子恭;有助李雄的占据成都建国,被封为天地太师、西山侯的天师道范长生;江淮一带李家道的道主李八百;主攻世大家族的帛家道的许映……
他们在离开驻地时,都被当地的官僚、帝王极为挽留,尤其是青城山的范长生,他救李雄于生死危难之中,又是他劝的李雄称帝建国,还推掉了对方封他丞相的任命,李雄因此感激敬重于他,更不能理解他为什么要去北方,听一女子要求。
范长生没法和这个没文化不读书的氐人皇帝解释道统的重要性,便只说是关系道统不容有失,非去不可没有商量。
李雄只能遗憾地送自己的老师兼丞相出了成都,一路送到巴郡才回都城。
而这事情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蓟城大大小小的客舍基本上都被外来的道士占据,魏瑾拨出了一座离城较远的露天剧院给他们作为讲道论法的基地——这剧院建得特别赶,中心是一个阴阳鱼的太极圆台高如地面一丈,周围是做成八卦的条凳,看起来非常有道教的气质,周围是群山密林,让他们有避世逍遥的隐居感觉……
这些道士必须每天一大早出发,才能在这里占据到好位置,辩论一天后,披星戴月地回城,基本上没有空余的时间去向蓟城的平民传道找麻烦。
唯一意外的是蓟城很多卖炒西瓜籽、馒头、麻花的小贩们也不怕路途远,专心给道长们供应吃食,各种商贩也抓紧时间推销小商品,弄得一个论道大会开成了茶话会,辛苦了每天打扫的工人。
魏瑾还给他们准备一些纸笔,做为赠品,量不多,于是中途记录不够时,他们就得自己掏钱买,也是入账了大笔。
她家的单秘书也顶着洛阳一带天师道祭酒的身份加入了讨论会,按理来说,他一个祭酒在这些天师面前是没有发言权的,但谁让他是渤海公的心腹呢?
如今天下大势渐渐明朗,能当上天师的,又有几个是蠢人?
于是单谦之也在台上有了发言的机会,他按魏瑾的吩咐,让他们把一此不该有的思想不要加入《道藏》之中,其它的,你们可以自己发挥。
同时在台上拆穿了几个符水骗局,要求的某些人最好不要在北方行骗,因为这种事情,北方是真的会管的。
这话一出,江南的杜子恭、江淮的李八百都对单谦之怒目而视,称他是未见真仙,所以才口出诳语,要与他比试一番。
折腾一番后,不用单谦之出手,在场的玩家们就已经兴奋地上去揭穿其中关窍了。
以至于回到魏瑾身边时,单谦之主动问起了加班费的问题。
魏瑾与他一番讨价还价后,果断地付了。
……
这个道藏法会开了整整一个月,双方经过上阵开打、激烈辩论、相互妥协,到最后达成一致,这期间,负出了七人死亡、二十多人重伤、数十人服刑的代价——这还是在周围有军卒护卫维持秩序的情况下。
甚至玩家们也积极参与,很多后世的道教活着的大能们雇佣玩家,参与辩论。
这些大会,他们把自家的神仙都入了谱,排了位,分了职业管理范围,还暂时划分了势力范围,组织了大会,成果斐然。
其中的部分内容比如符水、金丹当然是不会被删除的,但在渤海公的干涉下,这些成为了内部的“真传”,一般人是见不到的。
这种情况被渤海公和诸天师接受,他们甚至还约定,这个大会每七年举行一次,每次挑选出一位德高望重的天师,于朝廷中听封。
随后,在渤海公治下的天师们也表示,愿意服从她的治理,愿意给传道的徒弟们遍户,请渤海公放心云云。
魏瑾自然是放心的,她也承诺,他们总结出的《道藏》北方的会尽快印刷出来,需要多少本的,请先付订金,等出来时,再派人过来取货。
诸天师们对此都很满意,就此,这次大会于是圆满完成,并没有出现什么特别的问题,还算是小赚了一笔。
处理了内部的小问题后,魏瑾伸了个懒腰,准备解决下一个豫州治理问题。
她不是什么天纵之才,只是遇到问题就解决,靠勤勉,一点点把满目疮痍的世界抚平,让战乱、饥饿、瘟疫都离得远一些,没有什么比稳定富足更重要。
做到这点就足够了,不需要什么智计百出、力挽狂澜,小心谨慎,一个目标一个目标完成,就足够了。
第222章 你当则天
314年的春天,道门第一次大集会圆满完成——其实并不那么圆满,但大家都是家大业大有身份的人,实在不能离家太久,所以敷衍一下也就凑合着过了,毕竟这次太急,等七年之后,他们圆满自己的道意,加强自己的内功,扩大自己的势力后,大家再来战也不迟。
那北方的说书里不就有这样的故事么,两个势力打架,后来干脆各自找了两个孩子养育,十八年后才来让两个孩子对战,他们也可以这么搞啊。
在北方法会完成的同时,辽东希银的也开始为稻米育苗,如今辽东已经开垦了数千倾的稻田,虽然这两年天气越发寒冷,但辽东靠近海边,降雨还算充沛,加上水网密集,勉强能种。
最关键的是,育苗是用的温室——塑料膜和玻璃大棚当然是都没有的,好在谷种发芽最需要的是温度,对光照的需求并不大,而等秧苗勉强长出后,气候已经回暖到可以让秧苗正常生长,再将秧苗种入田中,便可以等着收获。
广州的玩家们已经开始等着船队前来贸易,有人摩拳擦掌,准备去西方玩一圈,码头又经历了一番重修,因为风季将至,他们要迎接新的挑战了。
兖州和豫州暂时修战,全力投入农时之中。
青州仗着绵延数千里的海岸线靠海吃海,七测的很多新玩家加入了天凉的阵营,这些人物的到来,加上他们身后一整个文明做为后援,天凉终于将三酸两碱都合成出来,但限于原材料的供应不足,这些化工产品产量都还少——在没有足够的熟练工人之前,化工厂是不敢随便扩大的,毕竟化工事故一出,杀伤范围总是特别大。古往今来,化工厂的事故总是能随随便便上新闻,不是没有原因的。
而除了天凉这里的三酸两碱,还有一名七测玩家另外拉起了一支队伍,开办了一个新的小厂,他们正在努力攻克水杨酸的提取,这年头人工合成水杨酸很困难,但水杨酸在柳树皮中含量很大,一但提取出来,就可以做为非常重要的医用原料。
再配合酒精脱氢生产乙醛,经过缩合脱水,与醋酸经高温裂解生成乙烯酮缩合成聚酯,就能得到乙酸酐,最后,乙酸酐和水杨酸可以合成乙酰水杨酸——它就是后世用途最广,销量最大的常用药,阿司匹林!
陕西关中一带,匈奴汉国在几次争战中,终于获得了上风,眼看关中豪强快抗不住了,正在向凉州求援,希望可以再续一波,而甘肃凉州的张氏家族这时也遇到了麻烦,凉州刺史张轨重病,快要凉了,凉州其它的豪强家族正在虎视眈眈,想要换个人当家作主,没有办法去帮关中的豪强。
占据成都的成汉国如今的开国之主李雄迎回了自己从北方归来的天师,继续以温和的手段减免税负丁役,税负只有东晋的一半,让蜀中的庶民们有了一点喘息之力。
总的来说,天下还算处于一种相对平稳的时间中,这其中,荆州的肖姑娘正在安心种田,快乐种田,但突然从草原传来的消息,让她的创业大计中道崩阻了。
……
徐策本来已经到了建邺,正在打听那个赵昊的消息,这时代没有手机电脑,更没有天网,消息传递速度慢得让人发指,所以还需要一点时间。
但就在他把建邺清查地只剩下一片区域时,肖妃来了急信,让他立刻回荆州。
这是军令,消息是直接打到徐策游戏外的电话里的,没法违背。
徐策只能带着遗憾和花费掉的时间,回到肖妃身边。
草原出了重大事情,肖妃必须立刻起身回去处理,而这段时间,肖妃需要徐策来主持荆州这边的大局,草原已经没有什么大的发展刷分潜力,以后肖妃的重点势必都要放在这边,所以需要一个信的过的人看住局面。
陶侃如今基本不会有什么大问题,肖妃唯一的担心就是北方的秀儿和南方的肝娘会来她这里挖墙角,希望徐策不要轻易为美色所动,看好她们的基本盘,有事及时通知她云云。
徐策当然答应,让肖妃放心,他一定会好好完成任务。
肖妃其实有点不放心,但时间紧迫,在带着徐策去见了陶侃,交代了一些事情后,便匆忙北上了。
徐策则继续按她设定好的计划,开垦田地。
无所谓,工具人的生活嘛,他早已习惯。
-
北方,定襄郡
这里是西晋最北方的边郡之一,绝大部分土地,都在长城之外。
七年前,肖晓晓从上党来到这里,开始推广定植牧草、开垦矿石、发展贸易,从而极大地改变了草原牧民的生活,在草原上的人望甚至不输给的鲜卑单于拓跋猗卢。
而随着代郡—居庸—蓟县这条贸易线路的繁华,为了贸易的方便,拓跋猗卢将自己草原王帐从九原郡东迁五百里,来到盛乐,差不多是从黄河“几”字的左上角,迁移到右上。
这样的迁移,让他的王帐,与蓟县的直线距离仅仅六百里,快马两天可至——当然,在这短短的距离里,有幽燕山脉与长城阻隔,想直接打过来不太可能。
但今年有所不同。
从去岁冬日,草原的雪水便不多,而到了今年四月,草原上都有滴水未降。
原本定植的牧草纷纷枯死,只能依靠以前的青储勉强过活,牛羊也因为吃不到足够的草料而接连死亡。
才过好日子没几日的牧民们不得不推出牛车,离开修筑的房屋,带着泪水,痛苦地重新逐水草而居。
可是普通草场的牧草,是提供不了紫花苜蓿那么巨大的产量的。
于是为了争夺草场,各个部族原本的和谐面纱被飞快撕破,无数部族为了争夺不多的草场大打出手,血流成河。
这其实才是草原的常态,可已失去比未拥有更残忍,已经过上过文明日子的草原牧民们,很多都想去前去南方,过上先前那平安稳定,幸福安宁的日子。
为此,拓跋猗卢以草原日渐荒芜为由,要求渤海公将紧临草原的代郡做为他的封地,让他的牧民们迁移到长城以内的区域来——他的理由是,因为降雨减少,代地大部分田地都已经退化成草场,正好给他们做为迁移之地。
但这个要求被魏瑾毫不犹豫地拒绝了,代郡拥有太行山北路的三条径道,只要越过径道,整个幽冀都无险可守,更不要说代郡本身还有数万户半牧半耕的普通百姓,草原人过去了,当地百姓的日子又该怎么过?
魏瑾提出的解决办法,是用粮食换取草原的大量牛羊,牧民只保留少量的牛犊羊羔做种,等到旱情缓解,再重新养育牲口,当然,草原想要来兖豫二州打工也是可以的,但不能成建制进入,需要接受北方安排的工作。
而这个提议被拓跋猗卢愤怒地拒绝,他以书信质问渤海公,谈起当年是他们拓跋鲜卑第一个支持她,甚至借出兵力为她抵挡最初的四方窥探,如今他们部族遭遇天灾,您就是这样回报当年的支持么?
魏瑾的回信是私情与家国终是有别,正是记得当年的相助,所以这些年对草原始终优容,困难只是暂时的,你不要急,只要我们相互理解相互帮助,总能过去,钱粮可给,至于说要地的事情,你还是不要提了,提了伤感情。
拓跋猗卢试探之后,发现渤海公并没有一点松口的意思,于是开始了第二波试探,他悄悄让几个部族搬迁到代地长城附近,驱逐了周围的汉民。
边地的汉民凶悍起来,一点不比草原人差,仅仅过了的数日,便自发聚集,去夺回自己的坞堡土地,一时间,两个小规模的冲突不断,流血事件时有发生。
魏瑾立刻让人加强了边关的戒备,并且严厉斥责了拓跋猗卢,让他速速带人回去。
同时,魏瑾调动了幽州守军,开始在代地集结,以防万一。
而就在这时,肖晓晓已经连夜赶回了草原。
-
一路从湖北襄阳到郑州,再从邯郸向北走飞狐径翻越太行,进入草原,这全程两千四百多里,她十天之内赶回来,就算她意志坚定,也不由得大感疲惫。
拿起水壶猛灌了一口水,她的视线尽头,一个部落的轮廓显现出来。
这是鲜卑白部,她以前救过的一个部落。
只需要出现,就已经有无数牧民欢呼落泪,在他们看来,这位神女简直就是无所不能,有她在,这次的旱灾应是可以度过的。
肖晓晓暂时歇息了一会,吃了食物,婉拒了部族首领让她休息一晚的邀请,准备继续上路。
而这时,她才出帐篷,便见到一张桀骜又英俊的面容。
“六修,好久不见。”肖晓晓微笑道。
面前的俊美青年神色复杂,突然伸手,抓住她的手腕,带着不容拒绝的气势,走到一旁。
“你不能回去见父亲!”拓跋六修毅然道。
“为何?”肖妃继续微笑。
“你怎么可能不知道!”拓跋六修宛如一头困兽,握她的手都带着颤抖,“他准备和渤海公敌对,你若回去会娶你,他一定会娶你的!”
这些年,晓晓最大的倚靠就是渤海公,否则以她的美色与智慧,掠劫成性的草原鲜卑们怎么可能视而不见?
而当渤海公成为鲜卑的敌人,他的父亲绝不可能放过垂涎已久的晓晓。
魏瑾看着新玩家们发出的各种造船视频,表示要赶上这波时代的浪潮,立个大功出人投地云云,就很愉悦。
这些天真的人啊,肯定不知道大成这个标准,都是她说了算。
……
在魏瑾努力时,东晋的朝臣却很难受,晋帝知晓祖逖败退后,大朝上大骂诸臣,而这时,从北方回来的郗鉴则上书晋帝,谈说在建邺城外的广陵和京口两地,聚居着大量逃避北方战乱而来的流民,这些流民能经历逃亡活下来,皆是能战之士,不如于其中挑选晓勇之士,组建强军,以抗北方之势?
这个提议是非常明智的,但在谁来当这支队伍的领导这个问题上,王导、其它世族和帝王之间起了分歧,最后争议了一日,郗鉴这个位从北方归来、素有名望、没有太多关系牵扯的名士被委任去广陵挑选勇士,组建新军。
-
而在这南北局势动荡的情况下,南北的各个大小道教头领们,却纷纷离开驻地,冒着远途、疾病、战争、盗匪的风险,以一种大无谓的气概,奔向了北方蓟县。
这些人中,有江南的五斗米道天师杜子恭;有助李雄的占据成都建国,被封为天地太师、西山侯的天师道范长生;江淮一带李家道的道主李八百;主攻世大家族的帛家道的许映……
他们在离开驻地时,都被当地的官僚、帝王极为挽留,尤其是青城山的范长生,他救李雄于生死危难之中,又是他劝的李雄称帝建国,还推掉了对方封他丞相的任命,李雄因此感激敬重于他,更不能理解他为什么要去北方,听一女子要求。
范长生没法和这个没文化不读书的氐人皇帝解释道统的重要性,便只说是关系道统不容有失,非去不可没有商量。
李雄只能遗憾地送自己的老师兼丞相出了成都,一路送到巴郡才回都城。
而这事情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蓟城大大小小的客舍基本上都被外来的道士占据,魏瑾拨出了一座离城较远的露天剧院给他们作为讲道论法的基地——这剧院建得特别赶,中心是一个阴阳鱼的太极圆台高如地面一丈,周围是做成八卦的条凳,看起来非常有道教的气质,周围是群山密林,让他们有避世逍遥的隐居感觉……
这些道士必须每天一大早出发,才能在这里占据到好位置,辩论一天后,披星戴月地回城,基本上没有空余的时间去向蓟城的平民传道找麻烦。
唯一意外的是蓟城很多卖炒西瓜籽、馒头、麻花的小贩们也不怕路途远,专心给道长们供应吃食,各种商贩也抓紧时间推销小商品,弄得一个论道大会开成了茶话会,辛苦了每天打扫的工人。
魏瑾还给他们准备一些纸笔,做为赠品,量不多,于是中途记录不够时,他们就得自己掏钱买,也是入账了大笔。
她家的单秘书也顶着洛阳一带天师道祭酒的身份加入了讨论会,按理来说,他一个祭酒在这些天师面前是没有发言权的,但谁让他是渤海公的心腹呢?
如今天下大势渐渐明朗,能当上天师的,又有几个是蠢人?
于是单谦之也在台上有了发言的机会,他按魏瑾的吩咐,让他们把一此不该有的思想不要加入《道藏》之中,其它的,你们可以自己发挥。
同时在台上拆穿了几个符水骗局,要求的某些人最好不要在北方行骗,因为这种事情,北方是真的会管的。
这话一出,江南的杜子恭、江淮的李八百都对单谦之怒目而视,称他是未见真仙,所以才口出诳语,要与他比试一番。
折腾一番后,不用单谦之出手,在场的玩家们就已经兴奋地上去揭穿其中关窍了。
以至于回到魏瑾身边时,单谦之主动问起了加班费的问题。
魏瑾与他一番讨价还价后,果断地付了。
……
这个道藏法会开了整整一个月,双方经过上阵开打、激烈辩论、相互妥协,到最后达成一致,这期间,负出了七人死亡、二十多人重伤、数十人服刑的代价——这还是在周围有军卒护卫维持秩序的情况下。
甚至玩家们也积极参与,很多后世的道教活着的大能们雇佣玩家,参与辩论。
这些大会,他们把自家的神仙都入了谱,排了位,分了职业管理范围,还暂时划分了势力范围,组织了大会,成果斐然。
其中的部分内容比如符水、金丹当然是不会被删除的,但在渤海公的干涉下,这些成为了内部的“真传”,一般人是见不到的。
这种情况被渤海公和诸天师接受,他们甚至还约定,这个大会每七年举行一次,每次挑选出一位德高望重的天师,于朝廷中听封。
随后,在渤海公治下的天师们也表示,愿意服从她的治理,愿意给传道的徒弟们遍户,请渤海公放心云云。
魏瑾自然是放心的,她也承诺,他们总结出的《道藏》北方的会尽快印刷出来,需要多少本的,请先付订金,等出来时,再派人过来取货。
诸天师们对此都很满意,就此,这次大会于是圆满完成,并没有出现什么特别的问题,还算是小赚了一笔。
处理了内部的小问题后,魏瑾伸了个懒腰,准备解决下一个豫州治理问题。
她不是什么天纵之才,只是遇到问题就解决,靠勤勉,一点点把满目疮痍的世界抚平,让战乱、饥饿、瘟疫都离得远一些,没有什么比稳定富足更重要。
做到这点就足够了,不需要什么智计百出、力挽狂澜,小心谨慎,一个目标一个目标完成,就足够了。
第222章 你当则天
314年的春天,道门第一次大集会圆满完成——其实并不那么圆满,但大家都是家大业大有身份的人,实在不能离家太久,所以敷衍一下也就凑合着过了,毕竟这次太急,等七年之后,他们圆满自己的道意,加强自己的内功,扩大自己的势力后,大家再来战也不迟。
那北方的说书里不就有这样的故事么,两个势力打架,后来干脆各自找了两个孩子养育,十八年后才来让两个孩子对战,他们也可以这么搞啊。
在北方法会完成的同时,辽东希银的也开始为稻米育苗,如今辽东已经开垦了数千倾的稻田,虽然这两年天气越发寒冷,但辽东靠近海边,降雨还算充沛,加上水网密集,勉强能种。
最关键的是,育苗是用的温室——塑料膜和玻璃大棚当然是都没有的,好在谷种发芽最需要的是温度,对光照的需求并不大,而等秧苗勉强长出后,气候已经回暖到可以让秧苗正常生长,再将秧苗种入田中,便可以等着收获。
广州的玩家们已经开始等着船队前来贸易,有人摩拳擦掌,准备去西方玩一圈,码头又经历了一番重修,因为风季将至,他们要迎接新的挑战了。
兖州和豫州暂时修战,全力投入农时之中。
青州仗着绵延数千里的海岸线靠海吃海,七测的很多新玩家加入了天凉的阵营,这些人物的到来,加上他们身后一整个文明做为后援,天凉终于将三酸两碱都合成出来,但限于原材料的供应不足,这些化工产品产量都还少——在没有足够的熟练工人之前,化工厂是不敢随便扩大的,毕竟化工事故一出,杀伤范围总是特别大。古往今来,化工厂的事故总是能随随便便上新闻,不是没有原因的。
而除了天凉这里的三酸两碱,还有一名七测玩家另外拉起了一支队伍,开办了一个新的小厂,他们正在努力攻克水杨酸的提取,这年头人工合成水杨酸很困难,但水杨酸在柳树皮中含量很大,一但提取出来,就可以做为非常重要的医用原料。
再配合酒精脱氢生产乙醛,经过缩合脱水,与醋酸经高温裂解生成乙烯酮缩合成聚酯,就能得到乙酸酐,最后,乙酸酐和水杨酸可以合成乙酰水杨酸——它就是后世用途最广,销量最大的常用药,阿司匹林!
陕西关中一带,匈奴汉国在几次争战中,终于获得了上风,眼看关中豪强快抗不住了,正在向凉州求援,希望可以再续一波,而甘肃凉州的张氏家族这时也遇到了麻烦,凉州刺史张轨重病,快要凉了,凉州其它的豪强家族正在虎视眈眈,想要换个人当家作主,没有办法去帮关中的豪强。
占据成都的成汉国如今的开国之主李雄迎回了自己从北方归来的天师,继续以温和的手段减免税负丁役,税负只有东晋的一半,让蜀中的庶民们有了一点喘息之力。
总的来说,天下还算处于一种相对平稳的时间中,这其中,荆州的肖姑娘正在安心种田,快乐种田,但突然从草原传来的消息,让她的创业大计中道崩阻了。
……
徐策本来已经到了建邺,正在打听那个赵昊的消息,这时代没有手机电脑,更没有天网,消息传递速度慢得让人发指,所以还需要一点时间。
但就在他把建邺清查地只剩下一片区域时,肖妃来了急信,让他立刻回荆州。
这是军令,消息是直接打到徐策游戏外的电话里的,没法违背。
徐策只能带着遗憾和花费掉的时间,回到肖妃身边。
草原出了重大事情,肖妃必须立刻起身回去处理,而这段时间,肖妃需要徐策来主持荆州这边的大局,草原已经没有什么大的发展刷分潜力,以后肖妃的重点势必都要放在这边,所以需要一个信的过的人看住局面。
陶侃如今基本不会有什么大问题,肖妃唯一的担心就是北方的秀儿和南方的肝娘会来她这里挖墙角,希望徐策不要轻易为美色所动,看好她们的基本盘,有事及时通知她云云。
徐策当然答应,让肖妃放心,他一定会好好完成任务。
肖妃其实有点不放心,但时间紧迫,在带着徐策去见了陶侃,交代了一些事情后,便匆忙北上了。
徐策则继续按她设定好的计划,开垦田地。
无所谓,工具人的生活嘛,他早已习惯。
-
北方,定襄郡
这里是西晋最北方的边郡之一,绝大部分土地,都在长城之外。
七年前,肖晓晓从上党来到这里,开始推广定植牧草、开垦矿石、发展贸易,从而极大地改变了草原牧民的生活,在草原上的人望甚至不输给的鲜卑单于拓跋猗卢。
而随着代郡—居庸—蓟县这条贸易线路的繁华,为了贸易的方便,拓跋猗卢将自己草原王帐从九原郡东迁五百里,来到盛乐,差不多是从黄河“几”字的左上角,迁移到右上。
这样的迁移,让他的王帐,与蓟县的直线距离仅仅六百里,快马两天可至——当然,在这短短的距离里,有幽燕山脉与长城阻隔,想直接打过来不太可能。
但今年有所不同。
从去岁冬日,草原的雪水便不多,而到了今年四月,草原上都有滴水未降。
原本定植的牧草纷纷枯死,只能依靠以前的青储勉强过活,牛羊也因为吃不到足够的草料而接连死亡。
才过好日子没几日的牧民们不得不推出牛车,离开修筑的房屋,带着泪水,痛苦地重新逐水草而居。
可是普通草场的牧草,是提供不了紫花苜蓿那么巨大的产量的。
于是为了争夺草场,各个部族原本的和谐面纱被飞快撕破,无数部族为了争夺不多的草场大打出手,血流成河。
这其实才是草原的常态,可已失去比未拥有更残忍,已经过上过文明日子的草原牧民们,很多都想去前去南方,过上先前那平安稳定,幸福安宁的日子。
为此,拓跋猗卢以草原日渐荒芜为由,要求渤海公将紧临草原的代郡做为他的封地,让他的牧民们迁移到长城以内的区域来——他的理由是,因为降雨减少,代地大部分田地都已经退化成草场,正好给他们做为迁移之地。
但这个要求被魏瑾毫不犹豫地拒绝了,代郡拥有太行山北路的三条径道,只要越过径道,整个幽冀都无险可守,更不要说代郡本身还有数万户半牧半耕的普通百姓,草原人过去了,当地百姓的日子又该怎么过?
魏瑾提出的解决办法,是用粮食换取草原的大量牛羊,牧民只保留少量的牛犊羊羔做种,等到旱情缓解,再重新养育牲口,当然,草原想要来兖豫二州打工也是可以的,但不能成建制进入,需要接受北方安排的工作。
而这个提议被拓跋猗卢愤怒地拒绝,他以书信质问渤海公,谈起当年是他们拓跋鲜卑第一个支持她,甚至借出兵力为她抵挡最初的四方窥探,如今他们部族遭遇天灾,您就是这样回报当年的支持么?
魏瑾的回信是私情与家国终是有别,正是记得当年的相助,所以这些年对草原始终优容,困难只是暂时的,你不要急,只要我们相互理解相互帮助,总能过去,钱粮可给,至于说要地的事情,你还是不要提了,提了伤感情。
拓跋猗卢试探之后,发现渤海公并没有一点松口的意思,于是开始了第二波试探,他悄悄让几个部族搬迁到代地长城附近,驱逐了周围的汉民。
边地的汉民凶悍起来,一点不比草原人差,仅仅过了的数日,便自发聚集,去夺回自己的坞堡土地,一时间,两个小规模的冲突不断,流血事件时有发生。
魏瑾立刻让人加强了边关的戒备,并且严厉斥责了拓跋猗卢,让他速速带人回去。
同时,魏瑾调动了幽州守军,开始在代地集结,以防万一。
而就在这时,肖晓晓已经连夜赶回了草原。
-
一路从湖北襄阳到郑州,再从邯郸向北走飞狐径翻越太行,进入草原,这全程两千四百多里,她十天之内赶回来,就算她意志坚定,也不由得大感疲惫。
拿起水壶猛灌了一口水,她的视线尽头,一个部落的轮廓显现出来。
这是鲜卑白部,她以前救过的一个部落。
只需要出现,就已经有无数牧民欢呼落泪,在他们看来,这位神女简直就是无所不能,有她在,这次的旱灾应是可以度过的。
肖晓晓暂时歇息了一会,吃了食物,婉拒了部族首领让她休息一晚的邀请,准备继续上路。
而这时,她才出帐篷,便见到一张桀骜又英俊的面容。
“六修,好久不见。”肖晓晓微笑道。
面前的俊美青年神色复杂,突然伸手,抓住她的手腕,带着不容拒绝的气势,走到一旁。
“你不能回去见父亲!”拓跋六修毅然道。
“为何?”肖妃继续微笑。
“你怎么可能不知道!”拓跋六修宛如一头困兽,握她的手都带着颤抖,“他准备和渤海公敌对,你若回去会娶你,他一定会娶你的!”
这些年,晓晓最大的倚靠就是渤海公,否则以她的美色与智慧,掠劫成性的草原鲜卑们怎么可能视而不见?
而当渤海公成为鲜卑的敌人,他的父亲绝不可能放过垂涎已久的晓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