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59章 第二〇六〇章 矛盾体
王琼见过何鉴后,又去拜会了户部尚书杨一清。
二人作为多年老友,曾在西北长期共事,如今王琼要离京前往地方,自然要跟杨一清打声招呼。
可惜这天杨一清府上访客众多,络绎不绝,始终没时间跟王琼谈正事。
王琼虽然揣测杨一清可能是有意堵他的嘴,但还是耐着性子到天黑,一直等杨一清把该见的人见过,二人才来到杨府书房细谈。
杨一清上来先道歉,然后对王琼离京直抒己见,重点是朝廷开春后即将进行的战事。
“……如今户部缺少钱粮,这场仗能不打还是不打,若将士那边实在推脱不了,把时间往后拖一拖,挨过夏收也是好的……”
杨一清和王琼间分歧明显。
王琼站在沈溪一边,希望能一举把鞑靼部打痛,为边疆迎来数十年的和平。杨一清回朝后投靠了谢迁,主张不战,所以杨一清说话的态度,跟他的政治倾向并无二致。
王琼没反驳杨一清,道:“这次之厚把西北所需粮草物资筹措齐全了,听说并未狮子大张口,全都在那些商贾可承受范围内……现在只是少数几个地方的商会捐纳,剩下还会有大笔纳捐,按照这势头,对草原一战希望极大。”
杨一清愣了一下,然后道:“德华,既然你就要离京,有件事我也不想瞒你,其实……之前我所说户部缺粮,倒也没那么严重,实在是谢阁老不支持对草原开战,所以有意延迟了西北地方粮草调度,并非是故意让前线将士挨饿受冻。”
王琼笑了笑:“难道你以为我对此一无所知?”他跟杨一清原本有些嫌隙,但在杨一清主动把话挑明后,所有误会一下子解开了。
王琼接着道:“应宁,你不必太自责,其实回京前我已做好迎接困难的思想准备,总的来说,一切都还顺利,只要粮草不缺,边关就会稳定,全军上下注意力都将放在开春后那场战事上,希望在战场上有所斩。”
“可惜草原毕竟不比中原和江南,实在太过贫瘠,想以战养战很难,粮草必须齐备,调度起来很麻烦……”
杨一清问道:“这些话,你可有跟沈尚书说明?”
“怎会不说?”
王琼道,“之厚在三边总制任上时间不短,他领兵对鞑靼作战几乎是百战百胜,还无败绩,对草原上的情况比你我更加了解……所以他既然决定要打这场仗,必然是深思熟虑后,不会轻敌冒进。”
杨一清想了下,最后点头:“换作旁人,怕是谁都不觉得这场仗有获胜的可能,但若是之厚……就看支持谁了!”
说完,二人相视一笑,一切尽在不言中。
显然连杨一清也觉得这场仗可以打,甚至胜算颇高,不过碍于杨一清在朝中的靠山是谢迁,所以在选择战或者不战的问题上,杨一清只能是没有立场,一切都听从谢迁安排行事。
而王琼作为西北统帅,天高皇帝远,反倒可以无所避讳。
毕竟王琼需要负责的对象是西北军民,杨一清则要为自己的前途做更多考虑。
王琼显得很自信:“打就打吧,打赢了你我一起庆功,就算输了,大明也不至于伤筋动骨,毕竟钱粮都是之厚自行筹措,朝廷府库几乎没受任何影响……而且现在的鞑靼连年内战,已成强弩之末,再不是以前的不败之师,无力反攻我大明!”
……
……
沈溪在对何鉴做出不擅自决定增设新衙门以统筹战事的承诺后,把相关奏疏以正常的流程呈递通政使司。
通政司将奏疏呈递内阁,谢迁看过奏疏后,以“并无先例”为由在票拟中否决沈溪的提议,奏疏呈递到司礼监时已经是正月十三。
这会儿豹房正在准备上元节灯会。
按照朱厚照的要求,以前在皇宫内施行的宫市制度要照搬到豹房来,张苑忙着操办,听说沈溪上疏要开新衙门全权负责出兵事宜,张苑感到事情非比寻常,立即把沈溪的上疏调来亲自过目。
虽然张苑的学问不高,但危机意识极强。
这也跟他之前在皇宫内的遭遇有关,当他察觉到沈溪有可能借此将司礼监的权力架空后,他已经联想到沈溪战后会趁机把他拉下马,甚至像对付刘瑾一样除掉他……
“我这大侄子,做事向来不择手段,连对他有提拔之恩的谢于乔都被他甩在一边,我这个伯父恐怕也不放在他眼里……而且他一向羞与我为伍,可能还会为了隐瞒他有个太监伯父的事情而对我痛下杀手!不行,我绝对不能让他得逞!”
张苑顾不上安排上元灯会的事情,赶紧返回皇宫,本来他想按照谢迁的票拟直接把沈溪的奏疏给回绝,但随即他意识到一件事:
“如果就这么回复,大侄子一定会去面圣,我现在想阻碍他面圣基本不可能,若他见到陛下,这件事一准儿会被通过,可能他还会借此抨击我!毕竟陛下说了,涉及军务一律由他这个兵部尚书做主……哼,我这大侄子可真够狡猾的,不知不觉便设了个陷阱让我往里跳!”
张苑不敢擅自做主,他想到一个人,这个人正是他目前的政治盟友谢迁。
涉及自己生存空间,他顾不得计较之前与谢迁产生的嫌隙,要做的就是利用谢迁之手,把沈溪彻底打压下去。
前往谢迁位于长安街小院的路上,他依然在琢磨这个问题:“以前我一心指望臭小子帮我当上司礼监掌印,还妄想跟他里应外合,如果他愿意跟我配合的话,何至于现在跟冥顽不灵的谢于乔合作?”
“现在我算是看清楚了,这小子非但不可能帮我,还处处跟我作对,既如此我就得防备他,必要时甚至要毫不留情拉他下马来……但若我直接出面针对,彼此撕破脸不说,他肯定会拿我跟他的血缘关系作为要挟的筹码……不过他肯定也担心这种关系曝光,那现在到底是谁威胁谁?”
很快马车停到了谢迁小院之外。
张苑不等通报,下车后直接往里走,等进到院子谢迁已经主动迎了出来。
张苑心急火燎道:“谢阁老,咱家来是因为沈之厚上疏一事,他要成立什么战时指挥衙门的奏疏您已经看过了吧?”
谢迁从本心讲并不想直接面对张苑,不过张苑亲自来访,他怎么都要给对方面子,等迎张苑进内后,张苑还没落座便气呼呼地道:“沈之厚做事不守成法,大明中枢各衙门乃是太祖太宗确立的,他居然想增设衙门?这种僭越之事,完全可以告他个大不敬,将其革职问罪!”
谢迁道:“就算要问罪,也要得到陛下准允。”
张苑看着谢迁道:“怎么,谢阁老不想将沈之厚问罪?您跟他之间闹得很不愉快吧?那小子纯属忘恩负义之辈,想他一介穷书生,当初正是谢阁老提拔,才有今日,现在他可有给谢阁老一点薄面?若再让其领兵出征得胜还朝,在朝中的声望必定达到顶点,说不得到时候朝事完全都由他来做主,无论是内阁,还是司礼监,怕都要名存实亡吧?”
因为成见很深,再加上被沈溪要新设衙门的事情刺激,张苑的话显得特别多,言语中充满愤怒。
谢迁神色倒还平静,一来是他知道对张苑这个阉人不能完全予以信任,二来则是因为这件事他早就知晓,思索的时间远比张苑长,甚至还在沈溪的上疏中作出票拟,心理上早有铺垫,所以反应没有太过激。
谢迁不动声色地问道:“张公公前来寒舍拜会的目的……是想让老夫出面阻止沈之厚?”
张苑稍微有些惊讶,问道:“不然呢?谢阁老应该明白,这世上谁能比您更有资格教训沈之厚?咱家可以代陛下将其奏疏否决,但这种事保不准还会有第二次,第三次……他有资格随时面圣,如果见到陛下后他把事情一说,陛下十有八九会同意……您又不是不知道陛下对他的态度,涉及军机大事,就算乱了规矩,陛下也好像鬼迷心窍一般,从未拒绝过他的提议!”
谢迁微微叹息:“老夫并非不能出面劝解,但似乎劝说无用……他上疏前并未跟老夫商议过,哪怕现在老夫上门直斥其非,也是无能为力。”
张苑听谢迁态度非常敷衍,脸色马上变了,恶狠狠地瞪着谢迁:“听起来,谢阁老似乎是要偏帮沈之厚!”
谢迁摇头:“对于沈之厚奏疏所作票拟,已清楚无误地表明了老夫的态度,老夫绝不会让他胡作非为,不过这件事要阻止,必须要得到陛下准允,若张公公觉得陛下得知后会同意的话,不妨将奏疏留中不发,看他如何应对!”
“留中不发!?”
张苑嚷嚷道,“如此分明还是陷害咱家啊……咱家若就这么留中,他见朝廷没反馈定会到陛下面前告状,咱家可不想被他这只疯狗乱咬!”
谢迁道:“那张公公就亲自去问询陛下的意见,跟陛下陈述其中的利害关系,让陛下做出抉择。”
张苑恼火地道:“说来说去,谢阁老就是不肯去斥责沈之厚,着令其悬崖勒马?”
谢迁无奈地道:“老夫之前登沈府门多次,软硬兼施,结果就是跟他背道而驰……现在老夫已没资格命令他做什么,或许老夫已到离开朝堂的时候。”
这下张苑更生气了。
跟谢迁说几句,谢迁就开始动告老还乡的念头,张苑想到若是让他去面对梁储、杨廷和这样的年轻阁臣,心里还是有些发怵,反而是谢迁这个守礼的老顽固更对他胃口。
张苑皱眉道:“既如此,那咱家就去面圣,但该如何说,谢阁老总该有所提醒吧?”
最后张苑羞恼地说出这番话来,他打从心眼儿里不愿意因为沈溪的奏疏跑去面圣,不过为了阻止沈溪扩大权柄,打压对手,觉得有些事必须要面对,不能够逃避。尤其经历年后刺杀事件,张苑在朱厚照跟前地位急速攀升,他觉得自己有资格到朱厚照面前进言。
谢迁想了下,道:“若要陛下阻止沈之厚开衙,并非难事,但要阻止开春后对草原一战则难上加难,不妨张公公想想古人的一些典故,奴大欺主的事情并不少见……”
张苑不是笨人,稍微琢磨了一下谢迁的话,脑子里灵光闪现,重重地点了点头,又问道:“还有呢?”
谢迁苦笑一下:“剩下的就看陛下对张公公的信任到如何地步,若从战争的角度讲,似乎没谁比沈之厚更有话语权,除非张公公能找到更擅长此道之人!”
……
……
张苑本指望谢迁去找沈溪算账,结果最后却要他亲自出面解决事情,心里虽然有些不爽,但他在回去时仔细琢磨谢迁的话,越想越觉得有理,脑子里鬼点子一个接着一个出现。
“……大侄子的确有本事,就连谢于乔都要承认,这般年岁便建立如此功业,自古以来似乎只有那叫霍去病的人能与之相比,问题是陛下对其能力也非常信奉,屡屡委以重任,如果从这方面着手攻击,的确难以拉他下马来……”
“……但这小子必然野心勃勃,如果让他领兵在对草原部族的战争中得胜,趁机谋朝篡位,就不是陛下希望看到的,自古以来都是鸟尽弓藏,兔死狗烹,有本事的人多了,韩信本事够大吧?最后不照样被麻袋裹了乱棍打死?哼哼,沈之厚越是有本事,天子提防之心越盛,看他最后不落得个人死灯灭祸及九族的下场……”
“……不过这小子死了对我似乎没有任何好处,毕竟是本家,到时候我们二房不跟着遭殃?不行不行,如今五郎在他手底下做事,我几个子女都要靠他生活,无论如何也不能让沈家第二能耐的人就这么死了……”
“……嗯嗯,大不了让他贬官,或者是革职,只要他亲自到我这里来磕头认错,表示以后都听我的,我还是会给他机会,谁叫我不是忘恩负义之人呢……”
张苑整个人都是矛盾体。
他一边想把沈溪给杀了,一劳永逸地解决问题,一边又觉得沈溪对自己有价值,想留下来帮他做事。
最重要的是张苑心里有个幻想,伯侄二人在朝中互相配合,呼风唤雨,当然前提是建立在一切事情都由他来做主的基础上。
等到了豹房,张苑马上求见朱厚照。
此时正是日落时分,朱厚照起床后正在梳洗,很快就要进入新一轮的“工作”中。
每天朱厚照都很忙碌,对朝事不理不睬,关心的都是如何吃喝玩乐,将每日朝会搁置一边后,朱厚照没有恢复的打算,在他心目中,朝中有沈溪、谢迁等人做事,已可让他高枕无忧。
既然嬉戏人生就能当上名流千古的君王,何必把自己折腾得那么累呢?
二人作为多年老友,曾在西北长期共事,如今王琼要离京前往地方,自然要跟杨一清打声招呼。
可惜这天杨一清府上访客众多,络绎不绝,始终没时间跟王琼谈正事。
王琼虽然揣测杨一清可能是有意堵他的嘴,但还是耐着性子到天黑,一直等杨一清把该见的人见过,二人才来到杨府书房细谈。
杨一清上来先道歉,然后对王琼离京直抒己见,重点是朝廷开春后即将进行的战事。
“……如今户部缺少钱粮,这场仗能不打还是不打,若将士那边实在推脱不了,把时间往后拖一拖,挨过夏收也是好的……”
杨一清和王琼间分歧明显。
王琼站在沈溪一边,希望能一举把鞑靼部打痛,为边疆迎来数十年的和平。杨一清回朝后投靠了谢迁,主张不战,所以杨一清说话的态度,跟他的政治倾向并无二致。
王琼没反驳杨一清,道:“这次之厚把西北所需粮草物资筹措齐全了,听说并未狮子大张口,全都在那些商贾可承受范围内……现在只是少数几个地方的商会捐纳,剩下还会有大笔纳捐,按照这势头,对草原一战希望极大。”
杨一清愣了一下,然后道:“德华,既然你就要离京,有件事我也不想瞒你,其实……之前我所说户部缺粮,倒也没那么严重,实在是谢阁老不支持对草原开战,所以有意延迟了西北地方粮草调度,并非是故意让前线将士挨饿受冻。”
王琼笑了笑:“难道你以为我对此一无所知?”他跟杨一清原本有些嫌隙,但在杨一清主动把话挑明后,所有误会一下子解开了。
王琼接着道:“应宁,你不必太自责,其实回京前我已做好迎接困难的思想准备,总的来说,一切都还顺利,只要粮草不缺,边关就会稳定,全军上下注意力都将放在开春后那场战事上,希望在战场上有所斩。”
“可惜草原毕竟不比中原和江南,实在太过贫瘠,想以战养战很难,粮草必须齐备,调度起来很麻烦……”
杨一清问道:“这些话,你可有跟沈尚书说明?”
“怎会不说?”
王琼道,“之厚在三边总制任上时间不短,他领兵对鞑靼作战几乎是百战百胜,还无败绩,对草原上的情况比你我更加了解……所以他既然决定要打这场仗,必然是深思熟虑后,不会轻敌冒进。”
杨一清想了下,最后点头:“换作旁人,怕是谁都不觉得这场仗有获胜的可能,但若是之厚……就看支持谁了!”
说完,二人相视一笑,一切尽在不言中。
显然连杨一清也觉得这场仗可以打,甚至胜算颇高,不过碍于杨一清在朝中的靠山是谢迁,所以在选择战或者不战的问题上,杨一清只能是没有立场,一切都听从谢迁安排行事。
而王琼作为西北统帅,天高皇帝远,反倒可以无所避讳。
毕竟王琼需要负责的对象是西北军民,杨一清则要为自己的前途做更多考虑。
王琼显得很自信:“打就打吧,打赢了你我一起庆功,就算输了,大明也不至于伤筋动骨,毕竟钱粮都是之厚自行筹措,朝廷府库几乎没受任何影响……而且现在的鞑靼连年内战,已成强弩之末,再不是以前的不败之师,无力反攻我大明!”
……
……
沈溪在对何鉴做出不擅自决定增设新衙门以统筹战事的承诺后,把相关奏疏以正常的流程呈递通政使司。
通政司将奏疏呈递内阁,谢迁看过奏疏后,以“并无先例”为由在票拟中否决沈溪的提议,奏疏呈递到司礼监时已经是正月十三。
这会儿豹房正在准备上元节灯会。
按照朱厚照的要求,以前在皇宫内施行的宫市制度要照搬到豹房来,张苑忙着操办,听说沈溪上疏要开新衙门全权负责出兵事宜,张苑感到事情非比寻常,立即把沈溪的上疏调来亲自过目。
虽然张苑的学问不高,但危机意识极强。
这也跟他之前在皇宫内的遭遇有关,当他察觉到沈溪有可能借此将司礼监的权力架空后,他已经联想到沈溪战后会趁机把他拉下马,甚至像对付刘瑾一样除掉他……
“我这大侄子,做事向来不择手段,连对他有提拔之恩的谢于乔都被他甩在一边,我这个伯父恐怕也不放在他眼里……而且他一向羞与我为伍,可能还会为了隐瞒他有个太监伯父的事情而对我痛下杀手!不行,我绝对不能让他得逞!”
张苑顾不上安排上元灯会的事情,赶紧返回皇宫,本来他想按照谢迁的票拟直接把沈溪的奏疏给回绝,但随即他意识到一件事:
“如果就这么回复,大侄子一定会去面圣,我现在想阻碍他面圣基本不可能,若他见到陛下,这件事一准儿会被通过,可能他还会借此抨击我!毕竟陛下说了,涉及军务一律由他这个兵部尚书做主……哼,我这大侄子可真够狡猾的,不知不觉便设了个陷阱让我往里跳!”
张苑不敢擅自做主,他想到一个人,这个人正是他目前的政治盟友谢迁。
涉及自己生存空间,他顾不得计较之前与谢迁产生的嫌隙,要做的就是利用谢迁之手,把沈溪彻底打压下去。
前往谢迁位于长安街小院的路上,他依然在琢磨这个问题:“以前我一心指望臭小子帮我当上司礼监掌印,还妄想跟他里应外合,如果他愿意跟我配合的话,何至于现在跟冥顽不灵的谢于乔合作?”
“现在我算是看清楚了,这小子非但不可能帮我,还处处跟我作对,既如此我就得防备他,必要时甚至要毫不留情拉他下马来……但若我直接出面针对,彼此撕破脸不说,他肯定会拿我跟他的血缘关系作为要挟的筹码……不过他肯定也担心这种关系曝光,那现在到底是谁威胁谁?”
很快马车停到了谢迁小院之外。
张苑不等通报,下车后直接往里走,等进到院子谢迁已经主动迎了出来。
张苑心急火燎道:“谢阁老,咱家来是因为沈之厚上疏一事,他要成立什么战时指挥衙门的奏疏您已经看过了吧?”
谢迁从本心讲并不想直接面对张苑,不过张苑亲自来访,他怎么都要给对方面子,等迎张苑进内后,张苑还没落座便气呼呼地道:“沈之厚做事不守成法,大明中枢各衙门乃是太祖太宗确立的,他居然想增设衙门?这种僭越之事,完全可以告他个大不敬,将其革职问罪!”
谢迁道:“就算要问罪,也要得到陛下准允。”
张苑看着谢迁道:“怎么,谢阁老不想将沈之厚问罪?您跟他之间闹得很不愉快吧?那小子纯属忘恩负义之辈,想他一介穷书生,当初正是谢阁老提拔,才有今日,现在他可有给谢阁老一点薄面?若再让其领兵出征得胜还朝,在朝中的声望必定达到顶点,说不得到时候朝事完全都由他来做主,无论是内阁,还是司礼监,怕都要名存实亡吧?”
因为成见很深,再加上被沈溪要新设衙门的事情刺激,张苑的话显得特别多,言语中充满愤怒。
谢迁神色倒还平静,一来是他知道对张苑这个阉人不能完全予以信任,二来则是因为这件事他早就知晓,思索的时间远比张苑长,甚至还在沈溪的上疏中作出票拟,心理上早有铺垫,所以反应没有太过激。
谢迁不动声色地问道:“张公公前来寒舍拜会的目的……是想让老夫出面阻止沈之厚?”
张苑稍微有些惊讶,问道:“不然呢?谢阁老应该明白,这世上谁能比您更有资格教训沈之厚?咱家可以代陛下将其奏疏否决,但这种事保不准还会有第二次,第三次……他有资格随时面圣,如果见到陛下后他把事情一说,陛下十有八九会同意……您又不是不知道陛下对他的态度,涉及军机大事,就算乱了规矩,陛下也好像鬼迷心窍一般,从未拒绝过他的提议!”
谢迁微微叹息:“老夫并非不能出面劝解,但似乎劝说无用……他上疏前并未跟老夫商议过,哪怕现在老夫上门直斥其非,也是无能为力。”
张苑听谢迁态度非常敷衍,脸色马上变了,恶狠狠地瞪着谢迁:“听起来,谢阁老似乎是要偏帮沈之厚!”
谢迁摇头:“对于沈之厚奏疏所作票拟,已清楚无误地表明了老夫的态度,老夫绝不会让他胡作非为,不过这件事要阻止,必须要得到陛下准允,若张公公觉得陛下得知后会同意的话,不妨将奏疏留中不发,看他如何应对!”
“留中不发!?”
张苑嚷嚷道,“如此分明还是陷害咱家啊……咱家若就这么留中,他见朝廷没反馈定会到陛下面前告状,咱家可不想被他这只疯狗乱咬!”
谢迁道:“那张公公就亲自去问询陛下的意见,跟陛下陈述其中的利害关系,让陛下做出抉择。”
张苑恼火地道:“说来说去,谢阁老就是不肯去斥责沈之厚,着令其悬崖勒马?”
谢迁无奈地道:“老夫之前登沈府门多次,软硬兼施,结果就是跟他背道而驰……现在老夫已没资格命令他做什么,或许老夫已到离开朝堂的时候。”
这下张苑更生气了。
跟谢迁说几句,谢迁就开始动告老还乡的念头,张苑想到若是让他去面对梁储、杨廷和这样的年轻阁臣,心里还是有些发怵,反而是谢迁这个守礼的老顽固更对他胃口。
张苑皱眉道:“既如此,那咱家就去面圣,但该如何说,谢阁老总该有所提醒吧?”
最后张苑羞恼地说出这番话来,他打从心眼儿里不愿意因为沈溪的奏疏跑去面圣,不过为了阻止沈溪扩大权柄,打压对手,觉得有些事必须要面对,不能够逃避。尤其经历年后刺杀事件,张苑在朱厚照跟前地位急速攀升,他觉得自己有资格到朱厚照面前进言。
谢迁想了下,道:“若要陛下阻止沈之厚开衙,并非难事,但要阻止开春后对草原一战则难上加难,不妨张公公想想古人的一些典故,奴大欺主的事情并不少见……”
张苑不是笨人,稍微琢磨了一下谢迁的话,脑子里灵光闪现,重重地点了点头,又问道:“还有呢?”
谢迁苦笑一下:“剩下的就看陛下对张公公的信任到如何地步,若从战争的角度讲,似乎没谁比沈之厚更有话语权,除非张公公能找到更擅长此道之人!”
……
……
张苑本指望谢迁去找沈溪算账,结果最后却要他亲自出面解决事情,心里虽然有些不爽,但他在回去时仔细琢磨谢迁的话,越想越觉得有理,脑子里鬼点子一个接着一个出现。
“……大侄子的确有本事,就连谢于乔都要承认,这般年岁便建立如此功业,自古以来似乎只有那叫霍去病的人能与之相比,问题是陛下对其能力也非常信奉,屡屡委以重任,如果从这方面着手攻击,的确难以拉他下马来……”
“……但这小子必然野心勃勃,如果让他领兵在对草原部族的战争中得胜,趁机谋朝篡位,就不是陛下希望看到的,自古以来都是鸟尽弓藏,兔死狗烹,有本事的人多了,韩信本事够大吧?最后不照样被麻袋裹了乱棍打死?哼哼,沈之厚越是有本事,天子提防之心越盛,看他最后不落得个人死灯灭祸及九族的下场……”
“……不过这小子死了对我似乎没有任何好处,毕竟是本家,到时候我们二房不跟着遭殃?不行不行,如今五郎在他手底下做事,我几个子女都要靠他生活,无论如何也不能让沈家第二能耐的人就这么死了……”
“……嗯嗯,大不了让他贬官,或者是革职,只要他亲自到我这里来磕头认错,表示以后都听我的,我还是会给他机会,谁叫我不是忘恩负义之人呢……”
张苑整个人都是矛盾体。
他一边想把沈溪给杀了,一劳永逸地解决问题,一边又觉得沈溪对自己有价值,想留下来帮他做事。
最重要的是张苑心里有个幻想,伯侄二人在朝中互相配合,呼风唤雨,当然前提是建立在一切事情都由他来做主的基础上。
等到了豹房,张苑马上求见朱厚照。
此时正是日落时分,朱厚照起床后正在梳洗,很快就要进入新一轮的“工作”中。
每天朱厚照都很忙碌,对朝事不理不睬,关心的都是如何吃喝玩乐,将每日朝会搁置一边后,朱厚照没有恢复的打算,在他心目中,朝中有沈溪、谢迁等人做事,已可让他高枕无忧。
既然嬉戏人生就能当上名流千古的君王,何必把自己折腾得那么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