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9节
叶纭感激地看了自己的丈夫一眼,继续说道:“祖父,仙子虽然说是刑部和京兆府查探此事,可是谁都知道,此事涉及到汪督主,孙媳妇不知道其中深浅,只知道人人都畏惧汪督主,孙媳妇只是担心,事情的真相最终会被掩埋住。现在,唯有老太爷可以为孙媳主持公道了。”
听了这话,万彦时沉默不语,最终还这样说道:“放心吧,此事我会仔细盯着的,会为亲家讨回公道的。”
他虽然这么说,心中却想着此事的确难办,在这样敏感的时刻,大理寺不能参与到其中去。
毕竟,此事涉及到缇事厂汪督主,最后的结果怎样,谁都不会清楚。
为姻亲家族出言并不是不可以,不过万彦时不想为了自己的姻亲而惹怒了汪督主,更不想因此事而影响自己的官位仕途。
在万兆先和叶纭离开之后,万彦时仍旧在想着这件事,最终还是拿不定主意。
第二日,在去到大理寺官衙之后,万彦时想起了自己孙媳妇的恳请,想了想,还是去找了自己最交好的同僚工部侍郎何妥,去问询了此事。
何妥与万彦时有同窗之谊,两者交情极深,向来无话不说。
听到万彦时的话语之后,何妥这样说道:“万兄,这个事情可以往浅里查,也可以往深里查,关键还是在于皇上的态度。现在皇上究竟是什么意思,一时还不好说。”
想了想,何妥说道:“汪督主的确权倾朝野,但国朝毕竟不是汪督主的,我们在朝为官,还是要以帝心为上。至于怎么去做,此事倒是有些难办。”
第481章 奏请
听了何妥的话语,万彦时点了点头,眉头略蹙。
事情正是这样,牵涉到缇事厂的事情,真相反而是其次了,关键还是在于皇上的态度。
是否过问此事,万彦时自己心中是有分寸的,他满意叶纭这个孙媳妇,却不会为了这个孙媳妇而贸然做什么,更不会拿自己的官位去尝试。
就在他犹豫的时候,何妥继续道:“不过,万兄,这些都是旁人的看法,但是我觉得你不必如此想。毕竟,万兄你与叶家的关系不一般,你是万家的姻亲,如果在此事置身事外,当然可以说是为了避嫌,却难免给人一种薄情寡恩的印象。”
“况且,你是大理寺少卿,过问这样的命案大事是应该的,不管是基于官职还是情分,都无可指责。”何妥这样和他推心置腹。
万彦时叹了口气,说道:“何老弟说得极是,此事,我还是好好想一想吧。”
虽然万彦时知道何妥说的是事实,但他还是犹豫不定。
薄情寡恩,与官职地位来比,孰轻孰重,还是一目了然的。
直到中书舍人顾璋上门拜访之后,他才最终定下了主意。
朝中各种势力复杂交错,有宗族、有姻亲、有门生……如此许多官员之间都有着或疏或亲的关系,譬如万彦时和宋廉臣,就是表亲关系。
接到顾璋的求见拜帖,万彦时并不感到意外。——他立刻便接了拜帖,对顾璋的来访表示了相当的热情。
顾璋不仅是南平顾家的嫡枝嫡长,还是朝中的中书舍人。中书舍人是皇上近臣,有起草诏书的权力,更能察知到帝心动向。
能与这样一位近臣相交,尽管这个近臣是晚辈,万彦时对其十分看重。
两人寒暄片刻,顾璋便直接道明了来意:“万大人,实不相瞒,晚辈此次到访,是想向万大人请教当前的朝局,以免走了弯路歧路。特别是最近纷纷扬扬的叶家之事,想来万家与叶家是姻亲,个中情况想必会很清楚吧?”
万彦时捻须点头,打着官腔:“万家虽然与叶家是姻亲,但此事是如何,现在还不好说。”
听了这些话,顾璋脸上露出了一丝苦恼,说道:“晚辈听中书省的官员说过,皇上将京兆尹召进宫中了,还令京兆尹在三日之内查清楚真相。可是真相这个事情,哪里能那么快就查出来呢?”
万彦时仍旧捻须微笑,目光微动:“哦?还有这么一回事?本官还不曾听闻。”
皇上让秦昉在三日之内查清楚真相?三日的时间实在太短了,皇上为何会这么说?
顾璋脸上有些苦恼,继续道:“的确有这回事,这在中书省不算什么秘闻,不过……”
他略略压低了声音,悄声说道:“听说在紫宸殿中,皇上还好所了一句:朕怎么听说,这个人之所以会死,是因为缇事厂杀人灭口?”
说罢这句之后,顾璋看向了万彦时,疑惑地问道:“大人,您说皇上这是什么意思?皇上是不是要问罪汪督主啊?晚辈当真是不明白了。”
万彦时抚须的动作顿了顿,随即说道:“此事,本官也一时难明,帝心难测,帝心难测啊……”
顾璋点点头,赞同道:“大人说得没错,帝心难测,更不可测。晚辈倒是注意到了一件事事情,汪督主在岭南道平定了百部之乱,按说立下了这么大的功绩,皇上应该对汪督主有重赏才是,怎么现在朝中一片平静呢?真是太奇怪了……”
说者无心,听着更是有意,万彦时听完这些话语之后,仍旧一下一下抚着长须,只是动作慢了许多,显然心中有所思。
良久良久,他才微笑起来,似是茅塞顿开,知道自己应该怎么做了。
在第二日的早朝之上,大理少卿万彦时出列,奏请大理寺也参与到叶家诸事的查探当中。
这个奏请,万彦时说得甚是高明,他这样说道:“皇上,万家与叶家本是姻亲,按说应该避嫌才是,但是,臣作为大理少卿,却很想亲自查探这件事情,既是无愧官职,也是能为姻亲尽情,请皇上准许!”
万彦时的话语,自然让朝官意外不已。
叶家诸事,虽然说是人命之案,但当中有登闻鼓,最终涉及了缇事厂汪督主。——这是朝官都知道的事情,大家都尽量避开此事。
怎么万彦时反其道而行之,竟然往此事跟前凑?
万家是叶家的姻亲没错,但是,但是……莫非万彦时上这番奏疏,还有什么别的因由?
所有人都在等待着永昭帝的示下,皇上对此事究竟是怎样看的呢?
很快,永昭帝便有了反应,这样说道:“也罢,既然如此,朕就准奏,令大理寺联同好刑部、京兆府去审查此事吧,尽快查出事情的真相来。”
永昭帝此言一出,御史大夫魏酣中便出列奏言,说道:“皇上,臣以为此事万万不可!现在刑部和京兆府已经在审理此事,若是大理寺再参与进来,那么就变成了三司会审。一个小小的内宅命案,臣认为无需动用这么多官衙官员,恳请皇上三思!”
在魏酣中看来,叶家的命案固然要查清楚,但是刑部和京兆府已经在审理了,阵容规格已经足够了,若是再加一个大理寺,那就牵涉太广了!
一个内宅命案而已,无论当中是否别有内情,都不应该成为三司会审。
若不是当中有登闻鼓之事,魏酣中认为此事就连京兆府都不必参与进来,如今哪里还需要大理寺的掺合?
见到这些朝官为了一件内宅命案闹得如此沸沸扬扬,作为监察督察的御史大夫,魏酣中觉得简直莫名其妙。
第482章 一丝线索
永昭帝还没有说话,中书舍人顾璋便出列了,奏道:“皇上,微臣以为,此事有大理寺参与,当然最好。下官请问魏大人一句:登闻鼓之事难道还不够重要吗?现在既然刑部和京兆府查探毫无进展,那么正好可以借助大理寺的力量。下官愚笨,只是觉得尽早查清真相才是最好的。若是为了畏难怕烦,那么朝廷设这么多官衙任命这么多官员,是为何呢?”
登闻鼓制度是太祖所设,是国朝延续至今的制度,魏酣中怎么可能说这个不重要?
如果它不是这么重要,当初汪印也不能借由它将熙平公主拉下来了。
但是在魏酣中看来,这不是登闻鼓重不重要的问题,而是叶家内宅这些命案,无须花费这样的朝廷心力。
顾璋的话语,明显带偏了话题。
于是,魏酣中深深地看了顾璋一眼,才道:“登闻鼓当然十分重要,然处理登闻鼓之事,有一套严密的流程,臣仍旧认为,此事无须大理寺插手!请皇上三思!”
对此,顾璋也没有退让,继续道:“皇上,微臣赞同万大人的奏请!多一个人便多一分力量,臣恳请皇上准许!”
听到这三个朝官的话语,永昭帝半眯起眼,脸上看不出意思来。
而其他朝官却不像帝王那么平静,他们听着这明显是针锋相对的奏言,都不禁打量起顾璋来。
在一众胡子花白的臣子中间,年轻而清俊的顾璋格外引人瞩目。
朝官都记得,这个年轻的官员是因为荫蔽才成为中书舍人的,是皇上对南平顾家的优待。
中书舍人是皇上的近臣,有起草诏书的权力,顾璋在中书省任职,想必亲近皇上的机会很多,对圣意的把握想必也很准。
现在顾璋这么说,莫非他所奏请的话语,是皇上的意思?
有不少人想到,这是顾璋第一次在朝中有这么直接的倾向。他这些话是针对汪督主呢?还是纯粹就万彦时的话语来辩驳?
片刻之后,工部尚书苏息言也出列了,这样说道:“皇上,臣附议万大人的请求!正如顾大人所说的那样,多一个人便多一分力量!大理寺参与进来,可以加快此事的进程,无形就是节省了朝廷的精力。”
苏息言与顾家关系一向不错,与万彦时往来也不疏,当然要支持这两个人了。
在苏息言之后,倒没有朝官再出言了。
毕竟,叶家这样的事情,牵涉了登闻鼓和汪督主,他们明哲保身,只在一旁默默围观事态进展就好了。
这时,高高端坐的永昭帝说话了:“诸位爱卿都说得在理。叶家一个命案,已引起朝中的动荡,朕不欲令此事扰攘太久,那么,大理寺也参与进来吧。先前朕已经给京兆府三日的时间,现在有了大理寺,想必事情很快就完结了,朕再宽限三日,务必查出真相!”
这个三日限期,原本只是一部分朝官知道而已,现在皇上自己说了出来了,所有人都知道皇上要得到一个真相了。
三日,皇上究竟想要一个什么样的结果呢?
汪印此刻没有在宣政殿内上朝,不过叶家这些事情,归根到底还是落在了汪督主的身上。
究竟,叶家那些命案与汪督主的岳母是否有关呢?
现在汪督主的岳母不在京兆,就连被告都不在京兆,大理寺、刑部和京兆府怎么查这些事情?
一时间,所有的官员都将目光投向了汪府。
但是汪府和缇事厂像铁桶一样,不会漏出什么风声来,汪督主会有什么反应,他们自然不知道。
叶绥知道,叶家一下子死了三个人,遭受种种风言污水,最终都是冲着缇事厂和大人而去的。
不管背后的人是谁,欲要在缇事厂和汪督主身上找破绽,几乎是不能。
最终,只能将主意打到了她和叶家的头上。
这几日,在刑部和京兆府在查探叶家种种事情的时候,叶绥也没有闲着。
刑部和京兆府所查探到的那些线索和资料,也都很快就会出现在她面前。
这当然是汪印和缇骑之功。
在事情发生之后,叶绥就对汪印这样说道:“大人,叶家的事情就交给我来处理吧,大人忙着缇事厂的事情便好。”
先前大人就说过,仪鸾卫已经插手缇事厂事宜,现在大人都在忙着与仪鸾卫交接的事情,几乎就没有多少空闲的时候。
再者,叶家这样的内宅事情,就无须辛劳大人费心了。
当时,汪印只深深地看了叶绥一眼,然后淡淡说道:“好。”
他自然相信小姑娘的本事,况且,小姑娘是叶家人,叶家内宅的事情,交由小姑娘来处理十分合适。
要是万彦时和顾璋等人知道,在他们看起来无比重要的这些事情,汪印其实没有花多少心思在上面,不知有如何想法?
对于旁人的猜测,乃至围剿,汪督主自然是不怎么放在心上的。
而叶绥,在查看了刑部和京兆府所查探的线索之后,将目光放在了叶家佛堂那个婆子身上。
追始溯源,叶家种种事情的开端,就是因为那个婆子在朱氏灵前的哭诉。
在叶纭和其他夫人祭拜吊唁的时候,这个婆子冲了出来,提到了药渣,佐证了朱氏的死有疑问,随后才引发那么多事情。
想来刑部的官员当然也明白这一点,现在那个婆子就被关押在刑部大牢里面,正在接受刑部官员的审讯。
刑部审讯的手段,虽然不如缇事厂的血腥恐怖,却也不是一般人所能够承受的。
怪异的是,就算是刑部官员刑求,这个婆子仍旧是死口咬定,她就是为了大夫人着想,才会将这些药渣和搜集起来,而且没有做过任何手脚。
听了这话,万彦时沉默不语,最终还这样说道:“放心吧,此事我会仔细盯着的,会为亲家讨回公道的。”
他虽然这么说,心中却想着此事的确难办,在这样敏感的时刻,大理寺不能参与到其中去。
毕竟,此事涉及到缇事厂汪督主,最后的结果怎样,谁都不会清楚。
为姻亲家族出言并不是不可以,不过万彦时不想为了自己的姻亲而惹怒了汪督主,更不想因此事而影响自己的官位仕途。
在万兆先和叶纭离开之后,万彦时仍旧在想着这件事,最终还是拿不定主意。
第二日,在去到大理寺官衙之后,万彦时想起了自己孙媳妇的恳请,想了想,还是去找了自己最交好的同僚工部侍郎何妥,去问询了此事。
何妥与万彦时有同窗之谊,两者交情极深,向来无话不说。
听到万彦时的话语之后,何妥这样说道:“万兄,这个事情可以往浅里查,也可以往深里查,关键还是在于皇上的态度。现在皇上究竟是什么意思,一时还不好说。”
想了想,何妥说道:“汪督主的确权倾朝野,但国朝毕竟不是汪督主的,我们在朝为官,还是要以帝心为上。至于怎么去做,此事倒是有些难办。”
第481章 奏请
听了何妥的话语,万彦时点了点头,眉头略蹙。
事情正是这样,牵涉到缇事厂的事情,真相反而是其次了,关键还是在于皇上的态度。
是否过问此事,万彦时自己心中是有分寸的,他满意叶纭这个孙媳妇,却不会为了这个孙媳妇而贸然做什么,更不会拿自己的官位去尝试。
就在他犹豫的时候,何妥继续道:“不过,万兄,这些都是旁人的看法,但是我觉得你不必如此想。毕竟,万兄你与叶家的关系不一般,你是万家的姻亲,如果在此事置身事外,当然可以说是为了避嫌,却难免给人一种薄情寡恩的印象。”
“况且,你是大理寺少卿,过问这样的命案大事是应该的,不管是基于官职还是情分,都无可指责。”何妥这样和他推心置腹。
万彦时叹了口气,说道:“何老弟说得极是,此事,我还是好好想一想吧。”
虽然万彦时知道何妥说的是事实,但他还是犹豫不定。
薄情寡恩,与官职地位来比,孰轻孰重,还是一目了然的。
直到中书舍人顾璋上门拜访之后,他才最终定下了主意。
朝中各种势力复杂交错,有宗族、有姻亲、有门生……如此许多官员之间都有着或疏或亲的关系,譬如万彦时和宋廉臣,就是表亲关系。
接到顾璋的求见拜帖,万彦时并不感到意外。——他立刻便接了拜帖,对顾璋的来访表示了相当的热情。
顾璋不仅是南平顾家的嫡枝嫡长,还是朝中的中书舍人。中书舍人是皇上近臣,有起草诏书的权力,更能察知到帝心动向。
能与这样一位近臣相交,尽管这个近臣是晚辈,万彦时对其十分看重。
两人寒暄片刻,顾璋便直接道明了来意:“万大人,实不相瞒,晚辈此次到访,是想向万大人请教当前的朝局,以免走了弯路歧路。特别是最近纷纷扬扬的叶家之事,想来万家与叶家是姻亲,个中情况想必会很清楚吧?”
万彦时捻须点头,打着官腔:“万家虽然与叶家是姻亲,但此事是如何,现在还不好说。”
听了这些话,顾璋脸上露出了一丝苦恼,说道:“晚辈听中书省的官员说过,皇上将京兆尹召进宫中了,还令京兆尹在三日之内查清楚真相。可是真相这个事情,哪里能那么快就查出来呢?”
万彦时仍旧捻须微笑,目光微动:“哦?还有这么一回事?本官还不曾听闻。”
皇上让秦昉在三日之内查清楚真相?三日的时间实在太短了,皇上为何会这么说?
顾璋脸上有些苦恼,继续道:“的确有这回事,这在中书省不算什么秘闻,不过……”
他略略压低了声音,悄声说道:“听说在紫宸殿中,皇上还好所了一句:朕怎么听说,这个人之所以会死,是因为缇事厂杀人灭口?”
说罢这句之后,顾璋看向了万彦时,疑惑地问道:“大人,您说皇上这是什么意思?皇上是不是要问罪汪督主啊?晚辈当真是不明白了。”
万彦时抚须的动作顿了顿,随即说道:“此事,本官也一时难明,帝心难测,帝心难测啊……”
顾璋点点头,赞同道:“大人说得没错,帝心难测,更不可测。晚辈倒是注意到了一件事事情,汪督主在岭南道平定了百部之乱,按说立下了这么大的功绩,皇上应该对汪督主有重赏才是,怎么现在朝中一片平静呢?真是太奇怪了……”
说者无心,听着更是有意,万彦时听完这些话语之后,仍旧一下一下抚着长须,只是动作慢了许多,显然心中有所思。
良久良久,他才微笑起来,似是茅塞顿开,知道自己应该怎么做了。
在第二日的早朝之上,大理少卿万彦时出列,奏请大理寺也参与到叶家诸事的查探当中。
这个奏请,万彦时说得甚是高明,他这样说道:“皇上,万家与叶家本是姻亲,按说应该避嫌才是,但是,臣作为大理少卿,却很想亲自查探这件事情,既是无愧官职,也是能为姻亲尽情,请皇上准许!”
万彦时的话语,自然让朝官意外不已。
叶家诸事,虽然说是人命之案,但当中有登闻鼓,最终涉及了缇事厂汪督主。——这是朝官都知道的事情,大家都尽量避开此事。
怎么万彦时反其道而行之,竟然往此事跟前凑?
万家是叶家的姻亲没错,但是,但是……莫非万彦时上这番奏疏,还有什么别的因由?
所有人都在等待着永昭帝的示下,皇上对此事究竟是怎样看的呢?
很快,永昭帝便有了反应,这样说道:“也罢,既然如此,朕就准奏,令大理寺联同好刑部、京兆府去审查此事吧,尽快查出事情的真相来。”
永昭帝此言一出,御史大夫魏酣中便出列奏言,说道:“皇上,臣以为此事万万不可!现在刑部和京兆府已经在审理此事,若是大理寺再参与进来,那么就变成了三司会审。一个小小的内宅命案,臣认为无需动用这么多官衙官员,恳请皇上三思!”
在魏酣中看来,叶家的命案固然要查清楚,但是刑部和京兆府已经在审理了,阵容规格已经足够了,若是再加一个大理寺,那就牵涉太广了!
一个内宅命案而已,无论当中是否别有内情,都不应该成为三司会审。
若不是当中有登闻鼓之事,魏酣中认为此事就连京兆府都不必参与进来,如今哪里还需要大理寺的掺合?
见到这些朝官为了一件内宅命案闹得如此沸沸扬扬,作为监察督察的御史大夫,魏酣中觉得简直莫名其妙。
第482章 一丝线索
永昭帝还没有说话,中书舍人顾璋便出列了,奏道:“皇上,微臣以为,此事有大理寺参与,当然最好。下官请问魏大人一句:登闻鼓之事难道还不够重要吗?现在既然刑部和京兆府查探毫无进展,那么正好可以借助大理寺的力量。下官愚笨,只是觉得尽早查清真相才是最好的。若是为了畏难怕烦,那么朝廷设这么多官衙任命这么多官员,是为何呢?”
登闻鼓制度是太祖所设,是国朝延续至今的制度,魏酣中怎么可能说这个不重要?
如果它不是这么重要,当初汪印也不能借由它将熙平公主拉下来了。
但是在魏酣中看来,这不是登闻鼓重不重要的问题,而是叶家内宅这些命案,无须花费这样的朝廷心力。
顾璋的话语,明显带偏了话题。
于是,魏酣中深深地看了顾璋一眼,才道:“登闻鼓当然十分重要,然处理登闻鼓之事,有一套严密的流程,臣仍旧认为,此事无须大理寺插手!请皇上三思!”
对此,顾璋也没有退让,继续道:“皇上,微臣赞同万大人的奏请!多一个人便多一分力量,臣恳请皇上准许!”
听到这三个朝官的话语,永昭帝半眯起眼,脸上看不出意思来。
而其他朝官却不像帝王那么平静,他们听着这明显是针锋相对的奏言,都不禁打量起顾璋来。
在一众胡子花白的臣子中间,年轻而清俊的顾璋格外引人瞩目。
朝官都记得,这个年轻的官员是因为荫蔽才成为中书舍人的,是皇上对南平顾家的优待。
中书舍人是皇上的近臣,有起草诏书的权力,顾璋在中书省任职,想必亲近皇上的机会很多,对圣意的把握想必也很准。
现在顾璋这么说,莫非他所奏请的话语,是皇上的意思?
有不少人想到,这是顾璋第一次在朝中有这么直接的倾向。他这些话是针对汪督主呢?还是纯粹就万彦时的话语来辩驳?
片刻之后,工部尚书苏息言也出列了,这样说道:“皇上,臣附议万大人的请求!正如顾大人所说的那样,多一个人便多一分力量!大理寺参与进来,可以加快此事的进程,无形就是节省了朝廷的精力。”
苏息言与顾家关系一向不错,与万彦时往来也不疏,当然要支持这两个人了。
在苏息言之后,倒没有朝官再出言了。
毕竟,叶家这样的事情,牵涉了登闻鼓和汪督主,他们明哲保身,只在一旁默默围观事态进展就好了。
这时,高高端坐的永昭帝说话了:“诸位爱卿都说得在理。叶家一个命案,已引起朝中的动荡,朕不欲令此事扰攘太久,那么,大理寺也参与进来吧。先前朕已经给京兆府三日的时间,现在有了大理寺,想必事情很快就完结了,朕再宽限三日,务必查出真相!”
这个三日限期,原本只是一部分朝官知道而已,现在皇上自己说了出来了,所有人都知道皇上要得到一个真相了。
三日,皇上究竟想要一个什么样的结果呢?
汪印此刻没有在宣政殿内上朝,不过叶家这些事情,归根到底还是落在了汪督主的身上。
究竟,叶家那些命案与汪督主的岳母是否有关呢?
现在汪督主的岳母不在京兆,就连被告都不在京兆,大理寺、刑部和京兆府怎么查这些事情?
一时间,所有的官员都将目光投向了汪府。
但是汪府和缇事厂像铁桶一样,不会漏出什么风声来,汪督主会有什么反应,他们自然不知道。
叶绥知道,叶家一下子死了三个人,遭受种种风言污水,最终都是冲着缇事厂和大人而去的。
不管背后的人是谁,欲要在缇事厂和汪督主身上找破绽,几乎是不能。
最终,只能将主意打到了她和叶家的头上。
这几日,在刑部和京兆府在查探叶家种种事情的时候,叶绥也没有闲着。
刑部和京兆府所查探到的那些线索和资料,也都很快就会出现在她面前。
这当然是汪印和缇骑之功。
在事情发生之后,叶绥就对汪印这样说道:“大人,叶家的事情就交给我来处理吧,大人忙着缇事厂的事情便好。”
先前大人就说过,仪鸾卫已经插手缇事厂事宜,现在大人都在忙着与仪鸾卫交接的事情,几乎就没有多少空闲的时候。
再者,叶家这样的内宅事情,就无须辛劳大人费心了。
当时,汪印只深深地看了叶绥一眼,然后淡淡说道:“好。”
他自然相信小姑娘的本事,况且,小姑娘是叶家人,叶家内宅的事情,交由小姑娘来处理十分合适。
要是万彦时和顾璋等人知道,在他们看起来无比重要的这些事情,汪印其实没有花多少心思在上面,不知有如何想法?
对于旁人的猜测,乃至围剿,汪督主自然是不怎么放在心上的。
而叶绥,在查看了刑部和京兆府所查探的线索之后,将目光放在了叶家佛堂那个婆子身上。
追始溯源,叶家种种事情的开端,就是因为那个婆子在朱氏灵前的哭诉。
在叶纭和其他夫人祭拜吊唁的时候,这个婆子冲了出来,提到了药渣,佐证了朱氏的死有疑问,随后才引发那么多事情。
想来刑部的官员当然也明白这一点,现在那个婆子就被关押在刑部大牢里面,正在接受刑部官员的审讯。
刑部审讯的手段,虽然不如缇事厂的血腥恐怖,却也不是一般人所能够承受的。
怪异的是,就算是刑部官员刑求,这个婆子仍旧是死口咬定,她就是为了大夫人着想,才会将这些药渣和搜集起来,而且没有做过任何手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