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7章 开杂货铺
第457章 开杂货铺
于是苏宛平开始解释什么是品牌效应,就拿他们赵家来比,他们是没有别名的,但是只要提到岭南赵家,必定有人知道,贾家也是如此,他们直接以家族名姓为品牌效应。
苏宛平便将他们的家族名誉说了,他们姓赵便是品牌,终于赵朋远搞明白了,听了后,直点头,“有道理,原来还有这般好处来。”
“那是当然,做生意讲究诚信,不要追求一时的利益,要有长远的打算。”
苏宛平当真是出口成章,句句金言,赵朋远呆了呆后,忍不住说道:“小妹说的话怎么跟我爹说话一个样儿,让我瞬间觉得我爹又回来了,正在训我话的样子。”
苏宛平一听,忍不住想笑,赵家家主离开多日,赵朋远怎么就不想他爹,还觉得自己是脱缰的野马,任他自由了。
果然如苏宛平所料的,不过就等了三日的时光,分销商会的人被伍长泰撬走了六位,其中以吴敬为首,此人本来在梅岭县的分销商中有一定的威信,他叛变,其他人跟着他一同离去也是有可能的。
待吴敬再也不能从分销商会里弄走人后,伍长泰那边果然成立了分销商,他们要自己作主,价格自是要往上提一提,正想着他们怎么发财大计之时,苏宛平终于现身,给剩下的分销商开了会。
她仍然坚持不涨价,同时她手中的有不少货源,杂货铺、布料、绣品皆有,先前杂货是小打小闹的样子,眼下她却是来真的了。
她没有因为这六个分销商的离开而再增加分销商,她反而不增加了,同时将剩下的分销商分成两波,一波人马接着做布料绣品的生意,一波人马却开始主推杂货铺。
她要求这些分销商去找杂货铺的东家合作,不必自己开铺子,同时她让木匠做的杂货担子也摆上了会议桌。
杂货担子很结实,但上面刻着的“喜客来”三个字也极为的醒目,她看着这些呆住的分销商,解释道:“从今往后,我要让大街小巷都出现一群杂货郎,他们就挑着我喜客来的担子,从此城里乡下,处处得见。”
所有分销商震惊了,做生意还有这样的做法?这明明就是个那挑担子下乡的小本生意,眼下货源紧张,他们还当真没有必要这么做才是。
然而苏宛平却是很坚持,伍长泰的分销商想要跟她斗,那就看谁最先抢占了市场,为了争这一口气,便先从梅岭县开始实施。
苏宛平将杂货担子打开,从里头拿出来一个拔浪鼓,摇了摇,喊道:“喜客来杂货,绝不涨价的好货,有孩童玩具,油盐酱醋,还有护肤澡豆、粗布……”
“一路走一路喊,加入我喜客来的杂货郎必定是家境贫寒,需要帮助的人,你们负责杂货的商人,现在就分成两方人马,一方人马乘着伍长泰那边不知情,马上抢占市场,与各杂货铺签下字据,愿意与我喜客来合作,便有源源不当的客源。”
“另一方人马,现在马上在东西南北四个繁华之地摆上长桌招骋杂货郎走街窜巷,教他们怎么做生意。”
苏宛平一声令下,众位分销商斗志昂扬,皆是暗自感叹,好在没有听信了伍长泰的话,没有跟着吴敬离开分销商会。
接着苏宛平便将杂货的利润说了,该怎么分,较之布庄和绣庄,他们的利润更可观,毕竟布庄和绣庄是稳赚不赔的,只要傅家的名声在,这样的生意便能一直做下去。
可是杂货不同,先前只是搭着售卖,眼下却是着力大卖。
而同时布庄的布料来源她也在开始想法子补救,走了那六个分销商,反而货源的压力小了不少。
这些分销商得了满意的承诺,皆纷纷离开酒楼,各自忙活去了。
这又是一个好项目,他们不曾想到,眼下最先得到,做什么杂货郎一事,各人手头都有资源,自从上次梅岭县来了不少难民之后,不知道多少庄户家的壮丁跑去码头帮忙,有的为了养活家人,原本惜命不愿意出海的,眼下瞧着家中儿子多,便派出一两个儿子跟着跑船出海。
眼下跑船出海,能不能回来当真两说,可是为了家人能活下去,能有一口饱食,他们不得不如此。
可是眼下喜客来却忽然来了一个大消息,他们不必出海也能赚到银子,只要做喜客来的杂货郎,便能养家糊口。
很快这个消息在整个梅岭县传开,转眼东南西北四处的招骋桌前来了不少庄户家的穷小子,难怪先前苏东家只招家境贫寒的,她这也是在做好事。
待伍长泰的分销商会做好,有了商铺的资源后,才发现这苏氏的手段。
而这会儿苏宛平的杂货分销商铺找下数家大的,眼下这些杂货郎在喜客来的铺子里领走了担子,早已经有人勤快的挑着担子下乡了,他们也是有规划的,一个人管着一处,甚至喜客来的管事还建议他们在乡间开小铺,卖喜客来的杂货。
如果有人愿意的,喜客来愿意派人过去帮忙将他们的杂货铺开起来,资金不够的,他们还能支援一小部分,事后在拿货中抵款,但只有一个条件,开喜客来乡间杂货铺的必定是家世清白又勤劳的庄户人家。
有了这个消息,整个梅岭县的百姓都激动了,那喜客来杂货郎咨询处每日都排满了不少人。
不过半个月的时光,多地已经出现杂货郎的身影,还有乡间小杂货铺也开了起来。
到这会儿知县夫人再也控制不住给傅家发来请帖,她要见傅家母女,重点的恐怕是为了见苏宛平。
想不到苏宛平一个主动,调动了所有百姓的积极,同时帮赵知县解决了这些百姓的生计,因为难民的增加,导致梅岭县的物资缺乏,不少百姓已经只能吃下粗面馒头或者豆饭,难得看到大家伙的吃上一顿细面,或者小米粥。
眼下正是赵知县着急的,这海上来的难民越来越多,先前收下的难民已经办了户籍,也开恳了荒地,有了住的地方,却因为时日太短,开恳的荒地里还没有出来农作物,眼下想要活着,只能去做苦力赚现钱。
于是苏宛平开始解释什么是品牌效应,就拿他们赵家来比,他们是没有别名的,但是只要提到岭南赵家,必定有人知道,贾家也是如此,他们直接以家族名姓为品牌效应。
苏宛平便将他们的家族名誉说了,他们姓赵便是品牌,终于赵朋远搞明白了,听了后,直点头,“有道理,原来还有这般好处来。”
“那是当然,做生意讲究诚信,不要追求一时的利益,要有长远的打算。”
苏宛平当真是出口成章,句句金言,赵朋远呆了呆后,忍不住说道:“小妹说的话怎么跟我爹说话一个样儿,让我瞬间觉得我爹又回来了,正在训我话的样子。”
苏宛平一听,忍不住想笑,赵家家主离开多日,赵朋远怎么就不想他爹,还觉得自己是脱缰的野马,任他自由了。
果然如苏宛平所料的,不过就等了三日的时光,分销商会的人被伍长泰撬走了六位,其中以吴敬为首,此人本来在梅岭县的分销商中有一定的威信,他叛变,其他人跟着他一同离去也是有可能的。
待吴敬再也不能从分销商会里弄走人后,伍长泰那边果然成立了分销商,他们要自己作主,价格自是要往上提一提,正想着他们怎么发财大计之时,苏宛平终于现身,给剩下的分销商开了会。
她仍然坚持不涨价,同时她手中的有不少货源,杂货铺、布料、绣品皆有,先前杂货是小打小闹的样子,眼下她却是来真的了。
她没有因为这六个分销商的离开而再增加分销商,她反而不增加了,同时将剩下的分销商分成两波,一波人马接着做布料绣品的生意,一波人马却开始主推杂货铺。
她要求这些分销商去找杂货铺的东家合作,不必自己开铺子,同时她让木匠做的杂货担子也摆上了会议桌。
杂货担子很结实,但上面刻着的“喜客来”三个字也极为的醒目,她看着这些呆住的分销商,解释道:“从今往后,我要让大街小巷都出现一群杂货郎,他们就挑着我喜客来的担子,从此城里乡下,处处得见。”
所有分销商震惊了,做生意还有这样的做法?这明明就是个那挑担子下乡的小本生意,眼下货源紧张,他们还当真没有必要这么做才是。
然而苏宛平却是很坚持,伍长泰的分销商想要跟她斗,那就看谁最先抢占了市场,为了争这一口气,便先从梅岭县开始实施。
苏宛平将杂货担子打开,从里头拿出来一个拔浪鼓,摇了摇,喊道:“喜客来杂货,绝不涨价的好货,有孩童玩具,油盐酱醋,还有护肤澡豆、粗布……”
“一路走一路喊,加入我喜客来的杂货郎必定是家境贫寒,需要帮助的人,你们负责杂货的商人,现在就分成两方人马,一方人马乘着伍长泰那边不知情,马上抢占市场,与各杂货铺签下字据,愿意与我喜客来合作,便有源源不当的客源。”
“另一方人马,现在马上在东西南北四个繁华之地摆上长桌招骋杂货郎走街窜巷,教他们怎么做生意。”
苏宛平一声令下,众位分销商斗志昂扬,皆是暗自感叹,好在没有听信了伍长泰的话,没有跟着吴敬离开分销商会。
接着苏宛平便将杂货的利润说了,该怎么分,较之布庄和绣庄,他们的利润更可观,毕竟布庄和绣庄是稳赚不赔的,只要傅家的名声在,这样的生意便能一直做下去。
可是杂货不同,先前只是搭着售卖,眼下却是着力大卖。
而同时布庄的布料来源她也在开始想法子补救,走了那六个分销商,反而货源的压力小了不少。
这些分销商得了满意的承诺,皆纷纷离开酒楼,各自忙活去了。
这又是一个好项目,他们不曾想到,眼下最先得到,做什么杂货郎一事,各人手头都有资源,自从上次梅岭县来了不少难民之后,不知道多少庄户家的壮丁跑去码头帮忙,有的为了养活家人,原本惜命不愿意出海的,眼下瞧着家中儿子多,便派出一两个儿子跟着跑船出海。
眼下跑船出海,能不能回来当真两说,可是为了家人能活下去,能有一口饱食,他们不得不如此。
可是眼下喜客来却忽然来了一个大消息,他们不必出海也能赚到银子,只要做喜客来的杂货郎,便能养家糊口。
很快这个消息在整个梅岭县传开,转眼东南西北四处的招骋桌前来了不少庄户家的穷小子,难怪先前苏东家只招家境贫寒的,她这也是在做好事。
待伍长泰的分销商会做好,有了商铺的资源后,才发现这苏氏的手段。
而这会儿苏宛平的杂货分销商铺找下数家大的,眼下这些杂货郎在喜客来的铺子里领走了担子,早已经有人勤快的挑着担子下乡了,他们也是有规划的,一个人管着一处,甚至喜客来的管事还建议他们在乡间开小铺,卖喜客来的杂货。
如果有人愿意的,喜客来愿意派人过去帮忙将他们的杂货铺开起来,资金不够的,他们还能支援一小部分,事后在拿货中抵款,但只有一个条件,开喜客来乡间杂货铺的必定是家世清白又勤劳的庄户人家。
有了这个消息,整个梅岭县的百姓都激动了,那喜客来杂货郎咨询处每日都排满了不少人。
不过半个月的时光,多地已经出现杂货郎的身影,还有乡间小杂货铺也开了起来。
到这会儿知县夫人再也控制不住给傅家发来请帖,她要见傅家母女,重点的恐怕是为了见苏宛平。
想不到苏宛平一个主动,调动了所有百姓的积极,同时帮赵知县解决了这些百姓的生计,因为难民的增加,导致梅岭县的物资缺乏,不少百姓已经只能吃下粗面馒头或者豆饭,难得看到大家伙的吃上一顿细面,或者小米粥。
眼下正是赵知县着急的,这海上来的难民越来越多,先前收下的难民已经办了户籍,也开恳了荒地,有了住的地方,却因为时日太短,开恳的荒地里还没有出来农作物,眼下想要活着,只能去做苦力赚现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