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1章 锂硫时代的曙光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安排了魏文的去向之后,陆舟转身回到了办公室,继续准备他的ppt。
  这段时间,他的工作基本上会围绕着“电化学界面结构的理论模型”进行展开。
  就这样过去了一个星期,就在陆舟终于完成了他的ppt的时候,忽然接到了杨旭打来的电话。
  电话刚一接通,听筒那头便传来了兴奋的声音。
  “我们成功了!我们成功了!”
  听到那兴奋的语气,陆舟微微愣了下,紧接着立刻问:“锂硫电池?”
  握着电话的杨旭使劲点头,语气激动道:“嗯!你的思路是对的,我们用葡萄糖为前驱体,选择聚苯胺⁃聚吡咯的共聚物为造孔剂,成功合成了比表面积高达3022m2g,同时直径仅为69nm的空心碳纳米球。”
  喝了口水,语气激动的杨旭润了润嗓子,迫不及待地继续说道。
  “然后,我们通过化学沉积法,将这种空心碳球与硫单质材料进行了混合,并且组装到电池模具中,进行了电池组性能测试,最后的结果相当喜人。”
  “多的东西我就不在电话里说了,相关的实验数据我已经发到了你的邮箱,你赶快看一下吧!”
  “好的,我这就去。”
  见杨旭的表情如此兴奋,陆舟也是来了兴趣,便随手关掉了视频通话,立刻登录的邮箱。
  没到五分钟,他便收到了杨旭寄来的邮件。
  将邮件中的附件下载下来之后,陆舟用专业的阅读器打开了粗略整理成pdf格式的实验数据,然后从第一部分开始,一行一行地仔细阅读了起来。
  在这份实验数据中,不但有电池性能测试数据,还附带着用扫描电镜拍摄到的图片,以及根据各项数据绘制的变化曲线。
  正如杨旭所说的,这种新型材料展现出来的性能相当优秀,也难怪他的声音会如此的兴奋。
  相较于原始的空心碳纳米球和经氢氧化钾活化制备的活性碳纳米球,这种新型空心碳球与硫的复合材料在硫含量同为70%的条件下,表现出了更加优越的循环性能。
  宏观上是如此,微观层面的变化也相当的有意思。
  嵌入在空心碳球中的硫离子能从空心碳球的表面孔隙中正常脱出,并且有序的与移动到正极的锂离子发生电化学反应,生成的li2s2和li2s在碳球与碳球之间的空隙沉寂,避免了孔径堵塞影响电化学循环效率。
  另一方面,因为带电的硫离子与移动到正极的锂离子有限接触,在极大程度上避免了长链状化合物lisn(n>2)的形成。
  众所周知,易溶于有机溶液的长链lisn分子便是造成shuttle效应的元凶,如果能从生成机理上减少这种产物的生成,便相当于从源头上阻止了正极材料的流失。
  不只是如此,即使在反应体系中有限的生成了lisn(n>2)化合物,由于这种空心碳球的表面吸附作用,这种多硫化合物也会被大量的滞留在正极材料的骨架中,而不是穿过材料表面扩散到电解液中。
  有了这两层保险,穿梭效应的影响已被下降到了最低。
  翻过了记载着关于理化性质分析的这一部分,陆舟直接看向了电池组测试的部分。
  根据金陵计算材料研究所做的多组电池组实验测试,当含硫量为73%的时候,对多硫化合物向电解液扩散的抑制能力达到峰值。在500次循环之后,库伦效率依然维持在相当高的水平。
  而当含硫量为75%的时候,综合库伦效率、质量能量密度、体积能量密度等等一系列因素,电池的综合性能达到最佳水平。
  关于这种新型空心碳球材料,杨旭按照陆舟先前制定的命名原则,将其命名为hcs-2材料。
  相比起工业应用价值相对有限的hcs-1材料,这种新材料无疑更具备工业生产的可能!
  “简直完美。”
  将手中的实验报告放在了桌上,陆舟在心中感慨了一句,然后从兜里取出手机,给星空科技的总经理怀特·谢里丹先生打了个电话过去,让他立刻开始着手进行国际专利的申请。
  考虑到这种材料在工业应用领域的广泛前景,星空科技将根据这项研究成果,围绕hcs-2材料的化合物、生产、用途、与硫单质的混合配比等一系列方面分别单独注册专利,建立一整套完整的专利壁垒。
  情况乐观的话,在月底之前,他就可以拿到专利号,然后便可以开始论文的撰写。
  作为运用计算材料方法解决现实问题的典范,hcs-2材料的成功,无疑将为他的电化学界面结构理论模型,提供一个重要的事实论据。
  相比起这个碳硫复合材料本身,对于这一点,陆舟尤为期待……
  ……
  怀特那边的工作效率很高,陆舟吩咐下去没过很久,所有提交专利申请的文件,都成功的通过了申请。
  拿到了专利号之后,他立刻开始论文的撰写。
  上次关于hcs-1的论文也是他写的,有现成的模板可以套用,这次论文的写作倒是没有花费陆舟太多的时间,不到三天便搞定了整篇论文。
  考虑到和hcs-1凑成一个系列,这次一次,他依然是选择了《科学》作为投稿对象,将稿件发送到了《科学》编辑部的邮箱。
  投完稿之后,陆舟便没有再去管它,开始为即将在德国马普学会举行的报告会做准备。
  然而相比起陆舟在投稿时随意的态度,这封邮件却是让《科学》的编辑部犯了难。
  在《科学》上灌水是很多大牛们的乐趣,比如和陆舟在电化学界面结构的理论模型上有过合作的大卫·肖就是其中之一。
  而《科学》也非常欢迎这些大牛们在自己身上灌水,毕竟这些大牛们的设备往往足够让同行眼红,论文质量有学术声誉保证,还自带“流量效应”。
  然而陆教授这半年三次投稿的“灌水”速度,未免也太惊人了点……
  问题不是在于hcs-2材料本身,而是编辑部里的大多数学术编辑都不相信,陆舟能在如此短的时间里,在hcs-1材料的基础上做出如此重大的改变。
  考虑到最近《jacs》上刊登的那个碳硫复合材料的论文,以及在能源行业引发的轰动效应。
  任何人都有理由怀疑,陆教授可能是为了与斯坦利教授在锂硫电池项目上竞争,在修改了部分实验数据的情况下,发表了尚未完善的实验成果。
  这听起来似乎有些冒险,但在学术界,这样的事情可不是没有先例的。
  《科学》的编辑部拿不定主意,最终还是将这个皮球踢给了审稿人。
  这次负责替陆教授审稿的,依旧是麻省理工大学的巴旺迪教授。
  和以前一样,这位“不信邪”的教授在接下了审稿邀请之后,依然是大方地自掏腰包,按照陆舟提供的那份实验报告,像一个老实人一样重复了实验。
  然而不管他信不信邪,结果都摆在他的面前。
  这一次,他又双叒叕不小心成功了……
  -
  (三更了!看吧,今天没有咸鱼!所以,那个,可以,把月票交出来吗……)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