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9章 人力有时而穷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另外,占领波斯和阿拉伯半岛,就目前驻扎在那边的兵力来说,还是不够的。
  虽然说目前李定国也好,吴三桂也罢,都在整编原本莫卧儿帝国的军队,但是,要想让那里最终成为大明直辖地,对于大明本土有很强的归属感,还是要从本土派出去的兵力才好。哪怕他们的后代,也肯定比那些土著整编过来的军队要强。
  基于这样的想法,崇祯皇帝便又开始调兵遣将。陆海两军,都调拨了一些军队过去。
  有的时候,崇祯皇帝也是无语的。那男女的事情,没想到竟然非常有吸引力,一道旨意下去,各军都踊跃报名前去海外疆域。特别是北方草原,还有西北、西南等地,相对整个大明来说,不是特别发达的地方,那是最踊跃了。也罢,就让你们替大明去开枝散叶吧!
  那个布哈拉汗国,最终还是没有逃过一劫。
  洪承畴那边,没有了沙俄反攻的压力之后,就开始把注意力转而南向。不管是为了安抚原本土尔扈特部的心,还是为了伏尔加河流域肥沃的土地,洪承畴从一开始就没打算放过布哈拉汗国。
  在冰雪消融之后,洪承畴就出兵攻打布哈拉汗国,吸引了布哈拉汗国的大量兵力。随后,得到洪承畴通知的吴三桂所部再从背后捅了布哈拉汗国一刀,南北夹击之下,就把布哈拉汗国给灭了。
  这一战中,还真别说,就是有仇报仇,有怨报怨,一直被布拉哈汗国欺负的土尔扈特部将士,出了很大的力气。攻入布哈拉汗国之后,也是他们杀得最恨。到了最后,竟然又留了一地的妇孺。
  基本上在郑芝龙到达北美,和孙传庭一起消灭了西班牙主力的时候,布哈拉汗国就被灭了。
  对于这些,崇祯皇帝并没有太在意。他有给洪承畴这种权力,要不然,来回请示,这么远的地方,什么事情都耽搁了。
  倒是有一点,让崇祯皇帝没有想到的,那就是沙俄那边。
  据洪承畴那边最终打探到的情况,沙皇阿列克谢果然是个有能耐的人,面对瑞典和波兰两国偷袭空虚后方的情况下,他签下明威堡条约之后,并没有回去和这两国军队打仗,而是领兵杀入了波兰。
  也就是说,他不管自己的国土了,你们杀你们的,我杀我的,完全就是鱼死网破的架势。
  或者是哀兵的缘故,也可能是波兰留在国内东部地区的兵力太少,没想到阿列克谢会用这一招。沙俄军队杀入波兰之后,势如破竹,让波兰那边吃不消了,立刻回兵救援国内。结果没想到,半路被沙俄军队伏击,主力给打残了。
  但不管怎么样,沙俄军队先是在明威堡大败,然后又日夜兼程赶回去攻打波兰,最后和波兰主力决战,那是一刻都没歇过。因此,这一战打完之后,沙俄军队终于也用光了力气。
  最终沙俄和波兰停战,再次签署条约。
  波兰这边,压根没有捞到好处,劳师动众之下反而让国内连番遭劫,这对波兰的打击是非常大的。
  大军出动,钱粮无数。本来百姓就很不满的,再受兵灾之苦,不少百姓就不想再被波兰和立陶宛联邦压迫,学着当初赫梅利尼茨基开始造反。
  原本历史上,从赫梅利尼茨基造反开始的大洪水时代,在波兰和立陶宛联邦最终还是发生了。
  瑞典军队听到波兰这边的战事之后,并没有去救援波兰,不过也担心阿列克谢这个疯子去拼命。因此,在攻占了莫斯科之后,烧杀三天三夜,最后更是把莫斯科烧成了白地,然后就领兵撤退了。
  不过,临近瑞典的那些城镇,却还是占领着。从此以后,波罗的海便成了瑞典的内海,没有沙俄什么事了。
  可以说,这次的混战中,不算明军这边,捞到最大好处的还是瑞典这边。他们新任国王卡尔十世也借助这次的战事,巩固了他从克里斯蒂娜女王那边禅让过来的王权。
  有一点是洪承畴没有打听到的,就是瑞典听说波兰国内大乱之后,又开始打起瑞典的注意了。就犹如一头饿狼,躲在一边,等着最佳时机扑过去狠狠地咬一口。
  当然了,沙俄也好不到哪里去。
  这头北极熊也是伤痕累累,再也没有一点力气去做些什么,只能回到自己的窝里去舔伤口了。这个时候的阿列克谢,不但不敢撕毁萨马拉堡协议,反而担心明军这边不守约定,撕了萨马拉堡协议了。
  整个东欧的情况,大概就是这样。
  洪承畴了解之后,并没有真得撕毁明威堡协议,再领兵西进。不是说他不想再开疆拓土,而是他手下的兵力真得有限,如果再多占领领土,兵力分散之下,他怕出现意外。
  毕竟在这陌生的欧洲,他有太多的未知事情。又没有像皇上那样自信能打绝对的胜仗,因此,他就想着好好经营明威堡,再慢慢地蚕食邻近明威堡的东欧平原,这才是他的打算。
  总结来说,这个时候,并不是敌人的强大限制了大明开疆拓土的步伐,而是大明自己的人力有限。
  这一点,大明和当初成吉思汗时代的做法是完全不同的。
  成吉思汗时代,那是疯狂扩张,虽然占领的疆域极广,可没有好好经营占领的地方,就很快土崩瓦解,一下分裂成了很多汗国。
  大明这边,是稳打稳扎型的。打下一个地方,近的,迁移大明百姓成为大明疆域,比如安南、洞吾等地。
  远的,就分封藩国,以同宗同族的藩国形势去统治当地,比如说天竺这边,还有美洲地区等等。
  到底是成吉思汗时代的方式好,还是大明如今的这种方式好,最终还是要等待历史的检验。不过有一点是确定的,那就是成吉思汗就算想学大明这种开疆拓土的方式,他也是做不到的。因为他的人口,比起大明还要少不知道多少倍,压根没法学。
  当然了,大明虽然有近两亿的人口,可如此开疆拓土之下,也已经显得人口不够用,要不然,以如今大明的实力,绝对能更近一步,比如明威堡这边。
  另外,还有一个地方,就更缺人口了,那就是后世的澳洲。
  这个地方,虽然在原本的历史上,更多的是西方殖民者流放罪犯的地方。但是,不得不说,这地方其实是个好地方。全世界都在世界大战,澳洲那个方向,却很少能影响到。
  要不是这个地方离欧洲太远,欧洲过去的人口基础太差,否则绝对比北美更容易埋头发展。
  这个地方,大明也是要占过来,不过一如美洲一样,太远了,交通也太不便利,除了自己能对那边的控制力比较强之外,怕是后世的大明,对那边就有心无力了。因此,澳洲那边,还是分封藩王更好一些。
  美洲那边再踢过去几个,其他的藩王,就都踢到澳洲去,大明的藩王,就基本搞定了。
  不过眼下说一千,道一万,最重要的,还是基建啊!没有发达的交通,疆域太广,实在是有心无力。这也是为什么中国历代的疆域就只是那么大,而不是说以前的皇帝不想开拓疆域。
  因此,崇祯皇帝并没有多想,全力扑在了国内建设上面。
  虽然他有窃听系统在手,不出紫禁城,照样能知天下事而不被底下臣子欺瞒。但是,对于崇祯皇帝来说,他显然是不爱待在紫禁城里面的。
  于是,大明全国各地,都留下了崇祯皇帝的足迹。
  坐火车直达归化城,视察河套平原,接见蒙古族的百姓,听取百姓民情,指导蒙古这边的官员如何更好的做事。
  这一点,是其他任何皇帝都比不上的。以崇祯皇帝的见识,每一个指示,都能切中要害。
  在这蒙古草原上,第一还是要大力发展河套平原上的农业,土豆的种植更是上了一层楼,充分保证天灾下的百姓口粮。第二,崇祯皇帝还特意去了包头,视察这里的铁矿,炼铁等情况。
  另外,他还沿着黄河视察了一圈,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保证黄河不泛滥,不改道。
  随后,天气转冷之后,他又坐火车去了南方,视察长江流域,对于江防,同样是重中之重的巡防。各地的基建情况,更是他每到一地,都要听取地方官的奏报,有困难解决困难,没困难就大力搞好基建。
  作为大明交通骨架的铁路,北到归化城,南到广州城,西到天山轮台,西南到昆明,都修得差不多了。
  本来按照崇祯皇帝的计划,西南这条铁路,是要最终直达洞吾在印度洋的港口。但是,西南的地形,对于修筑铁路来说,实在太难了,修不过去,代价实在太高。唯有期待黄色炸药研发成果之后,在和大自然做斗争了。
  崇祯皇帝就坐火车视察,还要求在这个火车交通的基础上,再继续兴修铁路公路,要犹如一张网一样在全国铺开。给后世不管留什么,都不如留这些东西最实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