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九章 各怀鬼胎
福建,郑宅。
郑芝龙背负双手在书房内踱步。
就在不久前从广西传来消息,桂王朱由榔想要提早举兵,希望得到郑芝龙的积极响应。这样两广福建连成一片可以对明廷构成较大的威胁。
郑芝龙虽然答应了但心里其实还是有别的想法的。
他当初答应和瞿式耜合作只是权宜之计。因为明廷对他实行封锁,他只能就近从两广买粮食。
而广东的丁魁楚态度暧昧,只有瞿式耜相对而言配合,郑芝龙只能和瞿式耜合作。
搭上这根线之后郑芝龙才知道原来瞿式耜背后是桂王朱由榔。
而朱由榔野心勃勃想要寻找机会把当今明廷的皇帝拉下马自己做皇帝。
仅就这一点来说二人是有共同目标的。
只是要让郑芝龙全力配合朱由榔的行动真是有些难。毕竟战时的消耗是惊人的,郑芝龙平日里养这些士兵都很勉强,真要打起仗来怕是会拖垮整支郑家军。
最好是把消息报给北京,让清军出兵。
这样郑芝龙不出一兵一卒也能够做到帮桂王涨声势。
若在以往要做到这点并非不可能,毕竟这对满清也有好处。
可现在却是难了。
郑芝龙当初搭上满清这条线靠的是洪承畴。可如今清军在四川吃了场大败仗,许多名将被斩首。洪承畴也不知所踪。
虽然清廷方面对外宣称洪承畴已经返回陕西,但郑芝龙总觉得不对劲。
清军在四川惨败,总要有一个背锅的。这种时候洪承畴这个汉人自然是不二人选。
可是洪承畴却并没有出现在北京而是留在了陕西,这实在是让人费解。
唯一的可能是多尔衮希望通过冷处理把这件事的火药味淡下来。可郑芝龙觉得这种可能性并不大。
更可能是洪承畴已经死了,清廷为了面子称洪承畴已经逃回。至于说博洛等人因为尸首在明军手中,即便他们扯谎也没有什么意义。唯有洪承畴的失踪让他们得以大做文章。
若洪承畴真的死了事情就难办了。
郑芝龙跟清廷搭关系搭的太晚,故而跟清廷高层说不上话。
这还是体面的说法。若是粗俗一些那就是吃屎都赶不上热乎的。
别看他拥有一支无敌水师,但在多尔衮眼里还真未必算的什么。
这或许是因为满洲人的自大,亦或是因为他们实力使然。
不论是哪一种郑芝龙都将处于一种十分尴尬的境地。
不过郑芝龙还是决定一试。
两害相权取其轻,让清军出血总比让自己出血的好。
思罢郑芝龙便提笔蘸磨,挥毫疾书了起来。
口吻嘛自然是极为谦卑的,一口一个主子喊的亲切。
既然做奴才就要有做奴才的觉悟,一切以哄主子开心为上。
反正写些肉麻的话又不会掉块肉,这种没有任何损失的事郑芝龙最愿意干。
他在心中早有腹稿,言语又不用过于华丽,故而这封奏疏写的是一气呵成。
郑芝龙写罢之后吹干上面的墨迹,将其封了起来。
然后唤来心腹郑重其事的交到他手中。
“这封奏疏很重要你跑一趟,走海路,亲自送到天津,要确保万无一失!”
...
...
秋天到了,望着殿外有些枯黄的树叶多尔衮的心情惆怅了起来。
四川惨败,消息传来之后多尔衮当即晕了过去。被御医救醒后他还是不敢相信数万精兵的八旗军会败的那么彻底。
八旗军有多久没有经历过这样的惨败了?
多尔衮记不清了。他只知道这是奇耻大辱。而这奇耻大辱竟然是拜他最鄙视的南人所赐。
这真是太讽刺太真实了。
此战过后清军已是伤筋动骨,伤了元气。
多尔衮不得不下令旨给陕西的阿济格,命他切莫轻举妄动。
四川拿不下来不要紧,若是陕西再丢了,清军就真的在北边站不住脚了。
好在陕西还有吴三桂在,这也是不小的兵力补充。若是明军发动进攻,应该守得住吧?
眼下当务之急是怎么稳住军心防止士兵生出对南人的恐惧。
当然满洲八旗子弟也是要安抚的。死了那么多人总要有个背锅的,多尔衮最先想用洪承畴做替罪羊,可惜洪承畴也是不知所踪。
这生不见人死不见尸的怎么拿来做替罪羊?
那些八旗子弟可一个个都不是省油的灯。
若不让他们看见洪承畴被明正典刑他们是不会罢休的。
无奈之下多尔衮只得把责任推到死去的汉中巡抚佟养和身上。
反正死人不会替自己辩解,这件事便算是暂时避过去了。
今年多尔衮已经不想再大动干戈了,先把这个年过好吧。
便在多尔衮怅然若失时,亲兵突然来报说有一封来自福建的奏疏。
多尔衮喃喃自语:“福建,看来是郑芝龙了...”
罢了又转向亲兵道:“取来给本王看。”
亲兵恭敬的双手呈上,多尔衮一把抓来展开看。
他通识汉字,故而阅读郑芝龙的奏疏没有什么问题。
看罢之后他嘴角难得的勾起一抹笑容。
“好,好啊!总算等来一个好消息。”
他实在没有想到,在这种时候给他带来好消息的竟然会是明廷皇帝的叔父。
这个桂王图谋篡位不料被发现,现在是要狗急跳墙了啊。
只是桂王毕竟实力薄弱,故而希望清军能够出面攻打明军防线缓解他的压力。
这些话当然是郑芝龙转述的,至于其中有多少是郑芝龙自行添加的就无从可考了。
不过多尔衮觉得这件事总体来说对清军是好事情。
南面有郑芝龙和桂王牵制,清军行动将更为灵活。
至于这次要不要出兵多尔衮一时还没有想好。
出兵的话就会有粮秣消耗,原本怨声载道的旗兵肯定会满腹牢骚。
但若是不出兵,坐看桂王被明廷剿灭似乎也有些亏。
思前想后多尔衮还是难以抉择。
以往这种时候他都会向洪承畴问策。可惜现在洪承畴身死未卜。
多尔衮叹了一声,吩咐道:“去把范文程放出来吧。”
自打上次软禁范文程后,这名清廷谋臣便结束了政治生命。现在多尔衮无人可用,不得不再次启用他。
...
...
郑芝龙背负双手在书房内踱步。
就在不久前从广西传来消息,桂王朱由榔想要提早举兵,希望得到郑芝龙的积极响应。这样两广福建连成一片可以对明廷构成较大的威胁。
郑芝龙虽然答应了但心里其实还是有别的想法的。
他当初答应和瞿式耜合作只是权宜之计。因为明廷对他实行封锁,他只能就近从两广买粮食。
而广东的丁魁楚态度暧昧,只有瞿式耜相对而言配合,郑芝龙只能和瞿式耜合作。
搭上这根线之后郑芝龙才知道原来瞿式耜背后是桂王朱由榔。
而朱由榔野心勃勃想要寻找机会把当今明廷的皇帝拉下马自己做皇帝。
仅就这一点来说二人是有共同目标的。
只是要让郑芝龙全力配合朱由榔的行动真是有些难。毕竟战时的消耗是惊人的,郑芝龙平日里养这些士兵都很勉强,真要打起仗来怕是会拖垮整支郑家军。
最好是把消息报给北京,让清军出兵。
这样郑芝龙不出一兵一卒也能够做到帮桂王涨声势。
若在以往要做到这点并非不可能,毕竟这对满清也有好处。
可现在却是难了。
郑芝龙当初搭上满清这条线靠的是洪承畴。可如今清军在四川吃了场大败仗,许多名将被斩首。洪承畴也不知所踪。
虽然清廷方面对外宣称洪承畴已经返回陕西,但郑芝龙总觉得不对劲。
清军在四川惨败,总要有一个背锅的。这种时候洪承畴这个汉人自然是不二人选。
可是洪承畴却并没有出现在北京而是留在了陕西,这实在是让人费解。
唯一的可能是多尔衮希望通过冷处理把这件事的火药味淡下来。可郑芝龙觉得这种可能性并不大。
更可能是洪承畴已经死了,清廷为了面子称洪承畴已经逃回。至于说博洛等人因为尸首在明军手中,即便他们扯谎也没有什么意义。唯有洪承畴的失踪让他们得以大做文章。
若洪承畴真的死了事情就难办了。
郑芝龙跟清廷搭关系搭的太晚,故而跟清廷高层说不上话。
这还是体面的说法。若是粗俗一些那就是吃屎都赶不上热乎的。
别看他拥有一支无敌水师,但在多尔衮眼里还真未必算的什么。
这或许是因为满洲人的自大,亦或是因为他们实力使然。
不论是哪一种郑芝龙都将处于一种十分尴尬的境地。
不过郑芝龙还是决定一试。
两害相权取其轻,让清军出血总比让自己出血的好。
思罢郑芝龙便提笔蘸磨,挥毫疾书了起来。
口吻嘛自然是极为谦卑的,一口一个主子喊的亲切。
既然做奴才就要有做奴才的觉悟,一切以哄主子开心为上。
反正写些肉麻的话又不会掉块肉,这种没有任何损失的事郑芝龙最愿意干。
他在心中早有腹稿,言语又不用过于华丽,故而这封奏疏写的是一气呵成。
郑芝龙写罢之后吹干上面的墨迹,将其封了起来。
然后唤来心腹郑重其事的交到他手中。
“这封奏疏很重要你跑一趟,走海路,亲自送到天津,要确保万无一失!”
...
...
秋天到了,望着殿外有些枯黄的树叶多尔衮的心情惆怅了起来。
四川惨败,消息传来之后多尔衮当即晕了过去。被御医救醒后他还是不敢相信数万精兵的八旗军会败的那么彻底。
八旗军有多久没有经历过这样的惨败了?
多尔衮记不清了。他只知道这是奇耻大辱。而这奇耻大辱竟然是拜他最鄙视的南人所赐。
这真是太讽刺太真实了。
此战过后清军已是伤筋动骨,伤了元气。
多尔衮不得不下令旨给陕西的阿济格,命他切莫轻举妄动。
四川拿不下来不要紧,若是陕西再丢了,清军就真的在北边站不住脚了。
好在陕西还有吴三桂在,这也是不小的兵力补充。若是明军发动进攻,应该守得住吧?
眼下当务之急是怎么稳住军心防止士兵生出对南人的恐惧。
当然满洲八旗子弟也是要安抚的。死了那么多人总要有个背锅的,多尔衮最先想用洪承畴做替罪羊,可惜洪承畴也是不知所踪。
这生不见人死不见尸的怎么拿来做替罪羊?
那些八旗子弟可一个个都不是省油的灯。
若不让他们看见洪承畴被明正典刑他们是不会罢休的。
无奈之下多尔衮只得把责任推到死去的汉中巡抚佟养和身上。
反正死人不会替自己辩解,这件事便算是暂时避过去了。
今年多尔衮已经不想再大动干戈了,先把这个年过好吧。
便在多尔衮怅然若失时,亲兵突然来报说有一封来自福建的奏疏。
多尔衮喃喃自语:“福建,看来是郑芝龙了...”
罢了又转向亲兵道:“取来给本王看。”
亲兵恭敬的双手呈上,多尔衮一把抓来展开看。
他通识汉字,故而阅读郑芝龙的奏疏没有什么问题。
看罢之后他嘴角难得的勾起一抹笑容。
“好,好啊!总算等来一个好消息。”
他实在没有想到,在这种时候给他带来好消息的竟然会是明廷皇帝的叔父。
这个桂王图谋篡位不料被发现,现在是要狗急跳墙了啊。
只是桂王毕竟实力薄弱,故而希望清军能够出面攻打明军防线缓解他的压力。
这些话当然是郑芝龙转述的,至于其中有多少是郑芝龙自行添加的就无从可考了。
不过多尔衮觉得这件事总体来说对清军是好事情。
南面有郑芝龙和桂王牵制,清军行动将更为灵活。
至于这次要不要出兵多尔衮一时还没有想好。
出兵的话就会有粮秣消耗,原本怨声载道的旗兵肯定会满腹牢骚。
但若是不出兵,坐看桂王被明廷剿灭似乎也有些亏。
思前想后多尔衮还是难以抉择。
以往这种时候他都会向洪承畴问策。可惜现在洪承畴身死未卜。
多尔衮叹了一声,吩咐道:“去把范文程放出来吧。”
自打上次软禁范文程后,这名清廷谋臣便结束了政治生命。现在多尔衮无人可用,不得不再次启用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