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一章 朱由榔率部入安南
十二月二十七,桂王朱由榔在五千名士兵的护卫下来到了凭祥州。
再往南去便是著名的镇南关,跨过镇南关便是莫氏家族统治的安南。
从镇南关到升龙有五百余里,即便今日桂王跨过边界,远在升龙的莫氏也不可能得到消息。
何况朱由榔还不想今日就跨过边界。
他还有些不放心。尽管莫氏承诺将保护他的安全,但生性多疑的朱由榔想要做到万无一失。
作为朱由榔仅剩的拥泵,瞿式耜可谓是操碎了心。
这最后的五千人是他精挑细选出来的精锐,虽不说可以个个以一敌十,但战斗力还是很可观的。
即便是面对朝廷最精锐的军队他们也有一战之力。
这是瞿式耜和朱由榔最后的资本,自然是紧紧攥在手心里当做宝。
在镇南关做了一番调整后朱由榔终于下定决心越过边界。
当大军跨过边界进入安南境内时朱由榔的心情可谓是五味杂陈。
首先他是大明的亲王,如此尊贵的身份竟然如同丧家之犬一般跑到了连属国都不算的属地,这简直是奇耻大辱。
但除了感到屈辱之外他还有一些庆幸。毕竟逃到了安南他暂时就获得了安全。
朝廷的大军便是再凶猛也不可能一口气追到升龙去吧?
只要让他有了喘息之机,一番招兵买马卷土重来孰胜孰负犹未可知。
直到现在朱由榔都认为他还有机会竞争皇位,之前的失败只是运气问题罢了。
瞿式耜当然比朱由榔看问题看的更透彻一些。可现在除了支持朱由榔的一切决策外他也没有什么可说的。
他只能寄希望于朝廷的决策失误,给桂王赢得一些时间。
拖字诀已经是他唯一的办法了。
过了半个时辰,五千大军终于全部越过镇南关进入安南境内。
虽然安南如今名义上还是大明的属地,但实际上自打万历后期大明就丧失了对安南的控制。说莫氏是安南的土皇帝丝毫也不为过。
既然到了人家的地盘,自然得表现的和善一些。不然要是安南人一怒之下把朱由榔赶回广西去,他们就真的傻眼了。
在朱由榔的命令下全部士兵一律下马步行,一来是为了节省战马的体力,二来也是向安南人表明态度。
他们并没有任何敌意,只是想获得一个落脚之地。
很快他们遇到了在安南的第一个小城。
确切的说,这是一个军事戍堡。
粗略的估算,它能容纳两千人左右。
但其实际的驻军人数显然远远小于这个数字,瞿式耜估计最多也就是一千人左右。
不管怎样上前交涉是必须的。
瞿式耜派了一名心腹前去叫门。
让他感到惊讶的是这座戍堡之中竟然有士兵会说汉话。
如此一来交流就容易的多了。
瞿式耜方面向戍堡中的安南将领表示他们是桂王朱由榔的人,之前已经和安南莫氏有过沟通,还请他们放行。
可是这些安南士兵似乎并没有接到莫氏的命令,对瞿式耜所说的一切持怀疑态度。
几番沟通不畅,双方之间隐隐爆出了一些火药味。
朱由榔生性胆小,他生怕双方之间爆发冲突,便站出来表示可以待在这里等到莫氏的命令传递到戍堡。
对此瞿式耜虽然有些不满却也不好多说什么,只能命令士兵在堡外就地扎营休息。
他们就这么休息了一夜,第二天一早安南人派人主动和朱由榔接洽,表示上边的命令已经传达下来了,他们可以放朱由榔过境。
朱由榔闻言自然是大喜过望。
正当他准备下令命全军出发时对方提出了一个要求,那就是朱由榔的人必须放下所有兵器。
这下朱由榔懵了。
他怎么也不会想到对方会提出如此过分的要求。如果让他麾下士兵放下武装,那和砧板上的鱼肉有什么分别?还不是任人宰割?
瞿式耜也看出了朱由榔的愤怒,遂为主分忧怒斥了安南将领一番。
瞿式耜是文人出身,耍起嘴皮子来还是有一套的。
只见他旁征博引,把安南人的行为描述成标准的小人行径。
可安南人似乎一点也不生气,只笑嘻嘻的表示朱由榔的军队如果不放下武器,他们就不可能被放行。
局面一时僵住了。
朱由榔的脸色十分难看。
原本他是得到莫氏的保证这才率部进入安南境内的。
可现在看来安南人似乎并不像他想象中的那么友善,莫氏也不像他想象中的那么好说话。
一切都似乎是一个安排好的局。而他就像一个傻子一样一头撞进了局里。
现在该怎么办?撤回广西去?
眼下广西倒是没有被朝廷军攻占,但朱由榔知道这只是时间问题。
现在退回广西就是等死,朱由榔绝不想这么做。
那么便只剩下两条路。其一是打,打下这个戍堡然后继续往升龙方向进军。
可仔细一想就发现这个法子不靠谱。他们就算能够打下这个戍堡,但不可能一路连捷把升龙也打下来吧?
安南人毕竟是本土作战,占据了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贸然开战才是不智之举。
如此看来就剩下一种选择了。
尽管朱由榔觉得十分屈辱,但还是下令让所有士兵放下手中武器。
这个态度一经作出瞿式耜的心便凉了一半。
如果桂王身边还有五千甲士那还有自保的实力。可若这五千甲士手无寸铁,和没有又有什么区别?
当然他是不可能去质疑桂王的。不然朱由榔仅剩下的一点威望也会一扫而空。
他只能安慰自己莫氏也是为了以防万一。
毕竟大明与安南的宿怨很深,有所提防也是应该的。
只要莫氏没有对桂王殿下生出谋害之心那么他们做出的一切就是值得的。
桂王的部下按照安南人的要求把兵器放到指定的位置,经过一番检查后安南人才开城门放行。
桂王的部下再无一丝战意,纷纷涌入城中。
瞿式耜不由得感慨人心散了,队伍不好带了。这支军队如今已经是名存实亡。
......
......
再往南去便是著名的镇南关,跨过镇南关便是莫氏家族统治的安南。
从镇南关到升龙有五百余里,即便今日桂王跨过边界,远在升龙的莫氏也不可能得到消息。
何况朱由榔还不想今日就跨过边界。
他还有些不放心。尽管莫氏承诺将保护他的安全,但生性多疑的朱由榔想要做到万无一失。
作为朱由榔仅剩的拥泵,瞿式耜可谓是操碎了心。
这最后的五千人是他精挑细选出来的精锐,虽不说可以个个以一敌十,但战斗力还是很可观的。
即便是面对朝廷最精锐的军队他们也有一战之力。
这是瞿式耜和朱由榔最后的资本,自然是紧紧攥在手心里当做宝。
在镇南关做了一番调整后朱由榔终于下定决心越过边界。
当大军跨过边界进入安南境内时朱由榔的心情可谓是五味杂陈。
首先他是大明的亲王,如此尊贵的身份竟然如同丧家之犬一般跑到了连属国都不算的属地,这简直是奇耻大辱。
但除了感到屈辱之外他还有一些庆幸。毕竟逃到了安南他暂时就获得了安全。
朝廷的大军便是再凶猛也不可能一口气追到升龙去吧?
只要让他有了喘息之机,一番招兵买马卷土重来孰胜孰负犹未可知。
直到现在朱由榔都认为他还有机会竞争皇位,之前的失败只是运气问题罢了。
瞿式耜当然比朱由榔看问题看的更透彻一些。可现在除了支持朱由榔的一切决策外他也没有什么可说的。
他只能寄希望于朝廷的决策失误,给桂王赢得一些时间。
拖字诀已经是他唯一的办法了。
过了半个时辰,五千大军终于全部越过镇南关进入安南境内。
虽然安南如今名义上还是大明的属地,但实际上自打万历后期大明就丧失了对安南的控制。说莫氏是安南的土皇帝丝毫也不为过。
既然到了人家的地盘,自然得表现的和善一些。不然要是安南人一怒之下把朱由榔赶回广西去,他们就真的傻眼了。
在朱由榔的命令下全部士兵一律下马步行,一来是为了节省战马的体力,二来也是向安南人表明态度。
他们并没有任何敌意,只是想获得一个落脚之地。
很快他们遇到了在安南的第一个小城。
确切的说,这是一个军事戍堡。
粗略的估算,它能容纳两千人左右。
但其实际的驻军人数显然远远小于这个数字,瞿式耜估计最多也就是一千人左右。
不管怎样上前交涉是必须的。
瞿式耜派了一名心腹前去叫门。
让他感到惊讶的是这座戍堡之中竟然有士兵会说汉话。
如此一来交流就容易的多了。
瞿式耜方面向戍堡中的安南将领表示他们是桂王朱由榔的人,之前已经和安南莫氏有过沟通,还请他们放行。
可是这些安南士兵似乎并没有接到莫氏的命令,对瞿式耜所说的一切持怀疑态度。
几番沟通不畅,双方之间隐隐爆出了一些火药味。
朱由榔生性胆小,他生怕双方之间爆发冲突,便站出来表示可以待在这里等到莫氏的命令传递到戍堡。
对此瞿式耜虽然有些不满却也不好多说什么,只能命令士兵在堡外就地扎营休息。
他们就这么休息了一夜,第二天一早安南人派人主动和朱由榔接洽,表示上边的命令已经传达下来了,他们可以放朱由榔过境。
朱由榔闻言自然是大喜过望。
正当他准备下令命全军出发时对方提出了一个要求,那就是朱由榔的人必须放下所有兵器。
这下朱由榔懵了。
他怎么也不会想到对方会提出如此过分的要求。如果让他麾下士兵放下武装,那和砧板上的鱼肉有什么分别?还不是任人宰割?
瞿式耜也看出了朱由榔的愤怒,遂为主分忧怒斥了安南将领一番。
瞿式耜是文人出身,耍起嘴皮子来还是有一套的。
只见他旁征博引,把安南人的行为描述成标准的小人行径。
可安南人似乎一点也不生气,只笑嘻嘻的表示朱由榔的军队如果不放下武器,他们就不可能被放行。
局面一时僵住了。
朱由榔的脸色十分难看。
原本他是得到莫氏的保证这才率部进入安南境内的。
可现在看来安南人似乎并不像他想象中的那么友善,莫氏也不像他想象中的那么好说话。
一切都似乎是一个安排好的局。而他就像一个傻子一样一头撞进了局里。
现在该怎么办?撤回广西去?
眼下广西倒是没有被朝廷军攻占,但朱由榔知道这只是时间问题。
现在退回广西就是等死,朱由榔绝不想这么做。
那么便只剩下两条路。其一是打,打下这个戍堡然后继续往升龙方向进军。
可仔细一想就发现这个法子不靠谱。他们就算能够打下这个戍堡,但不可能一路连捷把升龙也打下来吧?
安南人毕竟是本土作战,占据了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贸然开战才是不智之举。
如此看来就剩下一种选择了。
尽管朱由榔觉得十分屈辱,但还是下令让所有士兵放下手中武器。
这个态度一经作出瞿式耜的心便凉了一半。
如果桂王身边还有五千甲士那还有自保的实力。可若这五千甲士手无寸铁,和没有又有什么区别?
当然他是不可能去质疑桂王的。不然朱由榔仅剩下的一点威望也会一扫而空。
他只能安慰自己莫氏也是为了以防万一。
毕竟大明与安南的宿怨很深,有所提防也是应该的。
只要莫氏没有对桂王殿下生出谋害之心那么他们做出的一切就是值得的。
桂王的部下按照安南人的要求把兵器放到指定的位置,经过一番检查后安南人才开城门放行。
桂王的部下再无一丝战意,纷纷涌入城中。
瞿式耜不由得感慨人心散了,队伍不好带了。这支军队如今已经是名存实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