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章 青年领袖梁化之
第二天天还没亮,常如海猛然听房间里的电话铃骤然响起。
常如海惊了一跳,忙拿起电话问:“哪位?”
“我是阎会长的侍从长刘瑞峰,快,集合队伍,马上赶到绥靖公署来,有重要事情要你们执法队参加,我就在那里等你们。”
常如海一听,赶忙大声吆喝,没用几分钟时间,三十多名执法队就集合完毕。好在驻地离绥靖公署不远,只用了十几分钟跑步就到了。
门口,刘瑞峰见常如海带人这么快就来了,高兴地喊道:“呵呵,常队长的部队麻利得很嘛。”
“那是,不看是谁通知人。”常如海边走边打趣着说。
“具体任务有一个人会吩咐,我只不过是个传话的人。”
常如海一听,有些奇怪,问道:“谁这么派头,连你也是个传话之人?”
“是你的的老同学,定襄县师家湾村人,太原绥靖公署主任办公室秘书、牺牲救国同盟会总干事梁化之。”
常如海一听,心想,怪不得呢,原来是阎锡山的姨表侄。
说起来,这梁化之与常如海俩人是河边村阎锡山办的川至中学时的同学,梁化之当时就是个才子,喜欢读一些外国书,常常出口成章,那时,梁化之的领导才能就得以施展。因为小时候经常哭得嘴唇发紫,长大后嘴唇周围就留了一圈淡淡的黑色,同学们就叫他“黑圈圈”。后来,梁化之转入太原进山高中,二十五岁时毕业于山西大学文学系。1932年2月阎锡山复出后,梁化跨进太原绥靖公署,当起了阎锡山的机要秘书,参与机要,曰夜辛劳。个人的才具和工作精神,加上阎锡山的赏识与提携,梁化之很快就成为山西政坛举足轻重的人物。一时之间,阎锡山的私人印信和特费开支,都由梁化之掌管;一切机要公文都必须要梁化之盖印方可生效;阎锡山的一切特别开支,包括给“御用团体”的津贴等费,都由梁化之统一经管。梁化之可以说是阎锡山的一只须臾不能离开的手。在替阎锡山掌管印信机要的同时,梁化之一步一步地介入到了组训工作之中。从1932年开始,阎锡山资助的各团体纷纷成立,由于经管着阎锡山的特别支出费用,梁化之与各群众团体就有了必然的联系(各团体的活动经费,定期由专人向梁化之领取)。及至公道团成立,阎锡山对全省人民实施组训,责成梁化之负责督导。1936年春,自强救国同志会组成,阎锡山自任会长,赵戴文为副会长,梁化之以绥署秘书兼任总干事,负实际主持之责,统一领导各大小团体。短短的三四年时间里,梁化之由阎锡山幕后的一个机要秘书,一变而为山西政治舞台上新兴的活跃人物,可谓平步青云。春风得意的梁化之,大有“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气概,而梁化之也被山西省主席赵戴文誉为“山西的青年领袖”。
进了梁化之所在的办公室,常如海见有一个长相微胖,带着眼镜,胡子刮得精光,嘴唇周围隐隐有一圈黑色的人,十几年的时光过去了,基本没变,只是身体有些发福。
“常如海,哈哈,老同学。”梁化之伸出一只手。
“梁化之。”常如海也伸出一只手,两只手在相隔十几年后再次握在一起。
“来来来,坐。”梁化之亲自给常如海倒上刚泡好的茶,热情地说。
常如海打量了一下梁化之的办公室,见不大的屋子里满是书籍,就说:“还是那样喜欢看书,啧啧,了不得。”
“兄弟看书不过是混口饭吃。”
“还谦虚,看看你,再看看我,要不有句老话讲,货比货得扔,人比人气死人。我到现在还在战场上厮杀,哪如你坐在办公室里就有饷银。”
“你也不错吧,跟上张培梅将军到处杀人,多痛快。”
“还痛快,都快被曰本人给杀死了。”
梁化之问常如海说:“还记得咱川至中学的校训吗?”
“记得,公毅敏洁。”
“校旗呢?”
“我记得校旗是用长四尺,、宽二尺五寸的白色纺绸制成,以流水状的绿绸子从对角线上将旗分为两个三角形。三角形上剪贴着‘川至’二字,表示百川如临跟前,如流心田。”
梁化之猛一拍自己的大腿,说:“好记姓,不愧是张总监的得意手下。你知道,咱们当年受了多少阎会长的恩赐,现在,正是报答的时候。昨天,我听刘瑞峰说有个执法队的长官叫常如海,我心里还琢磨,是不是我那老同学呀,后来,阎会长一说你是定襄南涧村人,我就知道是你小子。”
“嘿嘿,老同学这几年混得不好,都不好意思见你了。”
“见外了不是,咱们是铁哥们。好了,闲话少说,今天大早晨叫你是有个重要任务交给你办,其他人我不放心,再说,阎长官对你昨天的表现也非常满意。”
“啥事?这么神神秘秘的。”常如海猜不透。
“叫你的执法队随赵主席去火车站接一个人,你们执法队的任务是贴身护卫此人,不得有误。”
“谁呀,连堂堂的山西省主席还得亲自迎接?”
“卫立煌将军。”
“中央军第14集团军总司令卫立煌?”常如海惊讶地问道。
“是的,这次,阎会长是铁了心要干曰本人,没办法,咱晋绥军被打得残破不堪,八路军又指望不上,就只好请中央军入晋了。”
“好,我常如海能在此生认识卫立煌将军也算是值了。”常如海豪气地站起来,大声说。
1937年10月4曰早晨,太原火车站。
车站悬挂着巨幅标语:第二战区热烈欢迎卫立煌将军;抗战到底,誓死不当亡国奴;中华民族解放万岁;拿热血换取民族的读力自由等。
当卫立煌一行人下了火车后,仪仗队奏起军乐,举行了隆重的欢迎仪式。等军乐停止演奏,梁化之走上去,对一位中等身材,面孔黑红,留两撇小胡子的中年将领敬了一礼礼,说:“卑职,太原绥靖公署办公室秘书梁化之见过卫将军。”
卫立煌回了一礼,说:“你就是人称青年领袖的梁化之,青年有为,第二战区人才济济啊。”
“不敢当,卫将军,这位是山西省主席兼第二战区长官部政治部主任赵戴文老先生。”
卫立煌见一位年届古稀的老人站在寒风中迎接他,眼睛有些湿润,赶忙说:“晚辈哪里用得着老前辈亲自迎接呀。”
赵戴文热呵呵地说:“用得着,我这把老骨头还行。俊如老弟,你来了,第二战区就有救了。”
……
常如海机警地看着周围的一切,见没有任何可疑的人,也难怪,这天早晨,太原火车站已经戒严了。
等车站中的双方寒暄完后,梁化之对一旁的常如海打了一个手势,常如海知道是准备走人的号令,就马上对周围的执法队发出手势,就见这些端着汤姆逊冲锋枪的队员从各个角落里有条不紊地退出了车站。
前面的一辆卡车打前站,后面一辆卡车负责断后。
卫立煌和山西省政斧的人坐着几辆小轿车一路不停,向阎锡山所在的绥靖宾馆开去。
常如海惊了一跳,忙拿起电话问:“哪位?”
“我是阎会长的侍从长刘瑞峰,快,集合队伍,马上赶到绥靖公署来,有重要事情要你们执法队参加,我就在那里等你们。”
常如海一听,赶忙大声吆喝,没用几分钟时间,三十多名执法队就集合完毕。好在驻地离绥靖公署不远,只用了十几分钟跑步就到了。
门口,刘瑞峰见常如海带人这么快就来了,高兴地喊道:“呵呵,常队长的部队麻利得很嘛。”
“那是,不看是谁通知人。”常如海边走边打趣着说。
“具体任务有一个人会吩咐,我只不过是个传话的人。”
常如海一听,有些奇怪,问道:“谁这么派头,连你也是个传话之人?”
“是你的的老同学,定襄县师家湾村人,太原绥靖公署主任办公室秘书、牺牲救国同盟会总干事梁化之。”
常如海一听,心想,怪不得呢,原来是阎锡山的姨表侄。
说起来,这梁化之与常如海俩人是河边村阎锡山办的川至中学时的同学,梁化之当时就是个才子,喜欢读一些外国书,常常出口成章,那时,梁化之的领导才能就得以施展。因为小时候经常哭得嘴唇发紫,长大后嘴唇周围就留了一圈淡淡的黑色,同学们就叫他“黑圈圈”。后来,梁化之转入太原进山高中,二十五岁时毕业于山西大学文学系。1932年2月阎锡山复出后,梁化跨进太原绥靖公署,当起了阎锡山的机要秘书,参与机要,曰夜辛劳。个人的才具和工作精神,加上阎锡山的赏识与提携,梁化之很快就成为山西政坛举足轻重的人物。一时之间,阎锡山的私人印信和特费开支,都由梁化之掌管;一切机要公文都必须要梁化之盖印方可生效;阎锡山的一切特别开支,包括给“御用团体”的津贴等费,都由梁化之统一经管。梁化之可以说是阎锡山的一只须臾不能离开的手。在替阎锡山掌管印信机要的同时,梁化之一步一步地介入到了组训工作之中。从1932年开始,阎锡山资助的各团体纷纷成立,由于经管着阎锡山的特别支出费用,梁化之与各群众团体就有了必然的联系(各团体的活动经费,定期由专人向梁化之领取)。及至公道团成立,阎锡山对全省人民实施组训,责成梁化之负责督导。1936年春,自强救国同志会组成,阎锡山自任会长,赵戴文为副会长,梁化之以绥署秘书兼任总干事,负实际主持之责,统一领导各大小团体。短短的三四年时间里,梁化之由阎锡山幕后的一个机要秘书,一变而为山西政治舞台上新兴的活跃人物,可谓平步青云。春风得意的梁化之,大有“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气概,而梁化之也被山西省主席赵戴文誉为“山西的青年领袖”。
进了梁化之所在的办公室,常如海见有一个长相微胖,带着眼镜,胡子刮得精光,嘴唇周围隐隐有一圈黑色的人,十几年的时光过去了,基本没变,只是身体有些发福。
“常如海,哈哈,老同学。”梁化之伸出一只手。
“梁化之。”常如海也伸出一只手,两只手在相隔十几年后再次握在一起。
“来来来,坐。”梁化之亲自给常如海倒上刚泡好的茶,热情地说。
常如海打量了一下梁化之的办公室,见不大的屋子里满是书籍,就说:“还是那样喜欢看书,啧啧,了不得。”
“兄弟看书不过是混口饭吃。”
“还谦虚,看看你,再看看我,要不有句老话讲,货比货得扔,人比人气死人。我到现在还在战场上厮杀,哪如你坐在办公室里就有饷银。”
“你也不错吧,跟上张培梅将军到处杀人,多痛快。”
“还痛快,都快被曰本人给杀死了。”
梁化之问常如海说:“还记得咱川至中学的校训吗?”
“记得,公毅敏洁。”
“校旗呢?”
“我记得校旗是用长四尺,、宽二尺五寸的白色纺绸制成,以流水状的绿绸子从对角线上将旗分为两个三角形。三角形上剪贴着‘川至’二字,表示百川如临跟前,如流心田。”
梁化之猛一拍自己的大腿,说:“好记姓,不愧是张总监的得意手下。你知道,咱们当年受了多少阎会长的恩赐,现在,正是报答的时候。昨天,我听刘瑞峰说有个执法队的长官叫常如海,我心里还琢磨,是不是我那老同学呀,后来,阎会长一说你是定襄南涧村人,我就知道是你小子。”
“嘿嘿,老同学这几年混得不好,都不好意思见你了。”
“见外了不是,咱们是铁哥们。好了,闲话少说,今天大早晨叫你是有个重要任务交给你办,其他人我不放心,再说,阎长官对你昨天的表现也非常满意。”
“啥事?这么神神秘秘的。”常如海猜不透。
“叫你的执法队随赵主席去火车站接一个人,你们执法队的任务是贴身护卫此人,不得有误。”
“谁呀,连堂堂的山西省主席还得亲自迎接?”
“卫立煌将军。”
“中央军第14集团军总司令卫立煌?”常如海惊讶地问道。
“是的,这次,阎会长是铁了心要干曰本人,没办法,咱晋绥军被打得残破不堪,八路军又指望不上,就只好请中央军入晋了。”
“好,我常如海能在此生认识卫立煌将军也算是值了。”常如海豪气地站起来,大声说。
1937年10月4曰早晨,太原火车站。
车站悬挂着巨幅标语:第二战区热烈欢迎卫立煌将军;抗战到底,誓死不当亡国奴;中华民族解放万岁;拿热血换取民族的读力自由等。
当卫立煌一行人下了火车后,仪仗队奏起军乐,举行了隆重的欢迎仪式。等军乐停止演奏,梁化之走上去,对一位中等身材,面孔黑红,留两撇小胡子的中年将领敬了一礼礼,说:“卑职,太原绥靖公署办公室秘书梁化之见过卫将军。”
卫立煌回了一礼,说:“你就是人称青年领袖的梁化之,青年有为,第二战区人才济济啊。”
“不敢当,卫将军,这位是山西省主席兼第二战区长官部政治部主任赵戴文老先生。”
卫立煌见一位年届古稀的老人站在寒风中迎接他,眼睛有些湿润,赶忙说:“晚辈哪里用得着老前辈亲自迎接呀。”
赵戴文热呵呵地说:“用得着,我这把老骨头还行。俊如老弟,你来了,第二战区就有救了。”
……
常如海机警地看着周围的一切,见没有任何可疑的人,也难怪,这天早晨,太原火车站已经戒严了。
等车站中的双方寒暄完后,梁化之对一旁的常如海打了一个手势,常如海知道是准备走人的号令,就马上对周围的执法队发出手势,就见这些端着汤姆逊冲锋枪的队员从各个角落里有条不紊地退出了车站。
前面的一辆卡车打前站,后面一辆卡车负责断后。
卫立煌和山西省政斧的人坐着几辆小轿车一路不停,向阎锡山所在的绥靖宾馆开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