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长安乱(上)
皇城脚下的南门观一片安静,甚至感觉有些寂清,道人道姑们敛声静气行走,偶尔抬头看一眼站在殿外那名年轻道人,又迅速低下头去。
年轻道人腋下夹着一把黄油低伞,脸上神情平静温和,正是大唐国师首徒何明池。南门观里所有人都知道何明池是一个温厚纯良的人,然而能让他这等身份的人亲自看门,可以想见殿内的那场谈话何其重要,谁也不敢出声打扰。
道殿深处,乌黑色的木板上有两个锦绣棉垫。国师李青山看着对面的颜瑟大师缓声说道:“师兄,那人应该是往长安城来了。”
在皇帝陛下和尊敬的师兄面前,李青山经常会习惯性地回到当年惫赖调笑的模样,然而今天他的神情异常严肃,脸上还挂着几分认真的探询意味。
颜瑟大师深深看了他一眼,深陷的眼窝里也没有惯常的猥琐意味,只是淡然加上几抹隐藏极深的伤感:“神座好不容易从那个不见天日的地方逃出来,来长安城做什么?他想找谁还是想找死?”
李青山微涩一笑说道:“神殿光明大神官,桃山第二人,这样的人物……就算是来长安城找死,想必死之前也会让整个天下震动不安一场。”
颜瑟大师沉默片刻后说道:“原因。我要知道他为什么要来。”
李青山从怀中取出一封极薄的书信,放在乌黑色的地板上,说道:“按照掌教大人的推测,应该还是与十四年前那件事情有关。”
颜瑟大师花眉微蹙,没有继续这个话题,看来十四年前那件事情,即便是他们这对师兄弟,也不想多加谈论。
“这封信是怎么说的?”
“他逃出神殿时不知用了什么手段,竟是轻松推倒了樊笼。裁决大神官道心牵丝在樊笼之上,受到反噬受了不轻的伤,别的神官道人更是死伤无数。神殿方面推断他会来帝国,所以希望我们能不惜一切代价抓住或者是杀死他。”
李青山注意到师兄听到这句话后,眼窝似乎比先前陷的更深了一些,稍一停顿后继续沉声说道:“信中还说,天谕大神官带着天谕院书阁高手,已经提前赶赴边境,只要朝廷同意,他们愿意前来长安城协助我们的行动。”
“如果不是裁决伤了,裁决司绝大部分力量都投入在荒原上,这件事情怎么也轮不到天谕院出面,不过我真没有想到,那位老友被禁多年,居然没有油尽灯枯,反而似乎愈发有光明大盛之迹,若不是现在这等局面,以他之能若亲赴荒原,说不定还真有希望替神殿把天书日字卷找出来。”
颜瑟大师的表情也不知道是赞叹还是喟叹。
李青山听着天书二字,眉梢微挑说道:“荒原之上已然风起云动,然则日字卷失落已久,或许根本不在荒人部落中,所以各方都只派出年轻一代去尝试找找,而师兄你那位老友若重现人世,份量比那边可是要重多了。”
颜瑟大师摇摇头,没有继续讨论这个问题,问道:“陛下又怎么说?”
“当年那人趁着陛下登基之初,朝廷旧新交接之时政令不畅,硬是在长安城里做出那等事来,陛下早就想让他死了。但陛下的态度很明确,就算是要杀,也只能由帝国方面自己杀,绝对不允许神殿的人入境插手。”
李青山看着颜瑟大师沉默片刻后说道:“师兄,当年你与他相交莫逆情谊极深,这件事情,还是交给我来处理吧。”
颜瑟大师摇了摇头,面无表情说道:“既然是道门之事,自然也没有请书院帮助的道理,但单凭南门和天枢处的力量,根本不可能杀死他。”
李青山说道:“世间的事情总不能单以印象去判断,没有什么事情是不可能的。”
颜瑟大师看着他直接说道:“他以前就比你强,我相信现在的他比以前的他更强。”
李青山微笑说道:“南门华阳集里曾经记录过几个很有趣的故事,曾经有一名南晋的知命大修行者,游历大河国,结果被一名小流氓见财起意,一闷棍打死。”
颜瑟大师知道他想表达什么意思,忍不住皱了皱眉。
李青山替师兄把面前的茶杯斟满,笑着说道:“师兄我虽然不才,但多年前也入了知命,身为大唐国师,总要比那个小流氓强上不少。”
“神座之上,天穹之下。”
颜瑟大师看着李青山,缓声说道:“师弟,你要记住这句话。”
“但凡能坐上桃山那三方神座的人,都是有资格屹立天穹之下俯瞰俗世的人物。道门之中掌教位阶最尊最贵,但单以道心修行论,掌教并不见得会比那三位神座强大多少,但何况你绝意扑杀的那人是以智慧明道心著称的光明大神官。”
李青山笑了笑,没有再说什么。
颜瑟知道他没有把这番话真的听进去,不由在心底深处轻叹一声,想着那位老友的性情,摇头说道:“尽力而为,不好做便不要管,一切命运,自有昊天安排。”
李青山走后,颜瑟大人坐在乌黑木地板上发了很长时间的呆,苍老干瘦的身躯,在清冷殿柱与地板的映衬下显得愈发孤单。
良久他拾起身前的冷茶,以手指蘸茶水,在地板上写下一个字,然后把手伸到满是油污的肮脏道袍上擦拭干净,起身飘然离去。
乌黑色的木地板上的茶水痕迹渐渐散去,只剩下一些很淡的水渍,若仔细去看,隐约还可以看清楚,应该是个乱字。
…………老人叫卫光明。
并不是因为老人是光明大神官才叫这个名字。事实上,八十余年前他刚呱呱坠地后不久,还是个婴儿时便得了这么一个名字。在拥有这个名字又几十年后,他才成为光明大神官,享受世间亿万信徒尊崇爱戴敬畏。
那时他才明白,原来不止一饮一啄,便是名字也自隐天意,若不是昊天在自己出生前就做出了选择,在宋国世代务农的父母,又怎么会取出这样一个名字?
做为昊天道门最德高望重的光明大神官,老人虽然被囚禁十余年,神殿里依然有无数愿意为他牺牲一切的神官及强者,天下各处道观里忠诚于他的下属更是数不胜数,如今脱桃山后麓樊牢而出,自有人帮助他悄无声息来到长安。
在雄城外下了马车,顺着幽深厚实的南门洞走了进去,老人耷拉着眼帘,佝偻着身子,缓步踏着石板路向前行走。忽然间他仿佛感受到了什么,右脚在踏上朱雀大街前的那一瞬间,微微僵硬,然后收了回来,转身向东方走去。
在周遭行人眼中,老人只是腿脚有些不便,并没有觉察到有什么怪异之处,更不知道,就在老人右脚脚掌即将踏上街面的那一刻,朱雀大街远处那幅深刻在石质地面上的朱雀绘像,缓缓睁开了眼睛。
不知道过了多长时间,朱雀绘像的眼帘又缓缓阖上。
…………“好大一座阵。”
老人背着双手,佝偻着身子在东城的街巷里缓慢行走,微笑暗自想道。
片刻后,老人缓慢的脚步,在某道巷口的某处井边停下,漠然浑浊的目光落在井边一片枯黄的树叶上,眉头渐渐蹙起。
树叶枯黄,脉络犹存,看似寻常,但在老人眼中,却极不寻常。他那双能够看到世间一切黑暗的眼眸里,所有的风景街景市井生活,都仿佛披了一层极淡的纱,未曾遮蔽真相,却掩住了天地间流传的命机。
老人背着双手,佝偻着身子向巷尾那家不起眼的客栈走去,摇头感慨想道:
“好一座大阵。”
…………长安城的大阵未曾发动,便掩了天机,让老人无法看到他已经苦苦追索了十四年的黑夜影子,不过这座令他赞叹警惕的大阵,也没能发现他是一位自西陵而来的绝世强者,没有发出任何警兆。
因为现在的他不是光明大神官,敛了所有气息与能力,甚至把那颗道心却全然忘却的他,如今只是一个极普通极为寻常的干瘦老人。
他挑了一家普通客栈住下,后面这些日子在长安城里背着双手,佝偻着身子,逛些普通名胜,去些普通坊市,点些普通小菜,喝些普通花茉,听些普通唱本小曲,打发些普通冬日时光,就像长安城里最普通的闲耍老头儿。
直至冬意渐隆,寒意愈盛,他又去买了件普通的厚棉袄。
普通老头的睡眠向来不需要太多,某日清晨,天刚擦亮的时候他就起了床,随意逛着,碰着一家卖酸辣面片汤的摊子,嗅着香味,他买了一碗,退出来时却被人撞洒在棉袄前襟之上。
一个小姑娘提着食盒走了过来,面无表情看了狼狈的老头一眼,像变戏法般从袖里抽出一块大毛巾替他擦掉污渍,又替他重新买了碗酸辣面片汤。
老人向她道谢,她摇了摇头,示意不用,提着食盒便离开。
老人愣了愣,把手中那碗酸辣面片汤递给摊旁一个比自己还要瘦的燕国流民老乞丐,然后远远跟着那个小姑娘走。
老人跟着小姑娘到了一条叫临四十七巷的巷子,看见了一家叫老笔斋的小铺子,看着那个小姑娘在铺子里勤劳忙碌了整整一天。
老人越看越觉得这个小姑娘清新可喜,说不出的可人,从外貌到气质干净到了极点,仿佛是一颗绝对透明的琉璃珠,只要有一点阳光,便定然会大放光明。
小姑娘的肤色有些黑。
但黑也黑的如此干净,如此光明。
所以这位来自西陵的光明大神官,痴痴站在临四十七巷里,不尽欢喜赞叹。
(未完待续)
年轻道人腋下夹着一把黄油低伞,脸上神情平静温和,正是大唐国师首徒何明池。南门观里所有人都知道何明池是一个温厚纯良的人,然而能让他这等身份的人亲自看门,可以想见殿内的那场谈话何其重要,谁也不敢出声打扰。
道殿深处,乌黑色的木板上有两个锦绣棉垫。国师李青山看着对面的颜瑟大师缓声说道:“师兄,那人应该是往长安城来了。”
在皇帝陛下和尊敬的师兄面前,李青山经常会习惯性地回到当年惫赖调笑的模样,然而今天他的神情异常严肃,脸上还挂着几分认真的探询意味。
颜瑟大师深深看了他一眼,深陷的眼窝里也没有惯常的猥琐意味,只是淡然加上几抹隐藏极深的伤感:“神座好不容易从那个不见天日的地方逃出来,来长安城做什么?他想找谁还是想找死?”
李青山微涩一笑说道:“神殿光明大神官,桃山第二人,这样的人物……就算是来长安城找死,想必死之前也会让整个天下震动不安一场。”
颜瑟大师沉默片刻后说道:“原因。我要知道他为什么要来。”
李青山从怀中取出一封极薄的书信,放在乌黑色的地板上,说道:“按照掌教大人的推测,应该还是与十四年前那件事情有关。”
颜瑟大师花眉微蹙,没有继续这个话题,看来十四年前那件事情,即便是他们这对师兄弟,也不想多加谈论。
“这封信是怎么说的?”
“他逃出神殿时不知用了什么手段,竟是轻松推倒了樊笼。裁决大神官道心牵丝在樊笼之上,受到反噬受了不轻的伤,别的神官道人更是死伤无数。神殿方面推断他会来帝国,所以希望我们能不惜一切代价抓住或者是杀死他。”
李青山注意到师兄听到这句话后,眼窝似乎比先前陷的更深了一些,稍一停顿后继续沉声说道:“信中还说,天谕大神官带着天谕院书阁高手,已经提前赶赴边境,只要朝廷同意,他们愿意前来长安城协助我们的行动。”
“如果不是裁决伤了,裁决司绝大部分力量都投入在荒原上,这件事情怎么也轮不到天谕院出面,不过我真没有想到,那位老友被禁多年,居然没有油尽灯枯,反而似乎愈发有光明大盛之迹,若不是现在这等局面,以他之能若亲赴荒原,说不定还真有希望替神殿把天书日字卷找出来。”
颜瑟大师的表情也不知道是赞叹还是喟叹。
李青山听着天书二字,眉梢微挑说道:“荒原之上已然风起云动,然则日字卷失落已久,或许根本不在荒人部落中,所以各方都只派出年轻一代去尝试找找,而师兄你那位老友若重现人世,份量比那边可是要重多了。”
颜瑟大师摇摇头,没有继续讨论这个问题,问道:“陛下又怎么说?”
“当年那人趁着陛下登基之初,朝廷旧新交接之时政令不畅,硬是在长安城里做出那等事来,陛下早就想让他死了。但陛下的态度很明确,就算是要杀,也只能由帝国方面自己杀,绝对不允许神殿的人入境插手。”
李青山看着颜瑟大师沉默片刻后说道:“师兄,当年你与他相交莫逆情谊极深,这件事情,还是交给我来处理吧。”
颜瑟大师摇了摇头,面无表情说道:“既然是道门之事,自然也没有请书院帮助的道理,但单凭南门和天枢处的力量,根本不可能杀死他。”
李青山说道:“世间的事情总不能单以印象去判断,没有什么事情是不可能的。”
颜瑟大师看着他直接说道:“他以前就比你强,我相信现在的他比以前的他更强。”
李青山微笑说道:“南门华阳集里曾经记录过几个很有趣的故事,曾经有一名南晋的知命大修行者,游历大河国,结果被一名小流氓见财起意,一闷棍打死。”
颜瑟大师知道他想表达什么意思,忍不住皱了皱眉。
李青山替师兄把面前的茶杯斟满,笑着说道:“师兄我虽然不才,但多年前也入了知命,身为大唐国师,总要比那个小流氓强上不少。”
“神座之上,天穹之下。”
颜瑟大师看着李青山,缓声说道:“师弟,你要记住这句话。”
“但凡能坐上桃山那三方神座的人,都是有资格屹立天穹之下俯瞰俗世的人物。道门之中掌教位阶最尊最贵,但单以道心修行论,掌教并不见得会比那三位神座强大多少,但何况你绝意扑杀的那人是以智慧明道心著称的光明大神官。”
李青山笑了笑,没有再说什么。
颜瑟知道他没有把这番话真的听进去,不由在心底深处轻叹一声,想着那位老友的性情,摇头说道:“尽力而为,不好做便不要管,一切命运,自有昊天安排。”
李青山走后,颜瑟大人坐在乌黑木地板上发了很长时间的呆,苍老干瘦的身躯,在清冷殿柱与地板的映衬下显得愈发孤单。
良久他拾起身前的冷茶,以手指蘸茶水,在地板上写下一个字,然后把手伸到满是油污的肮脏道袍上擦拭干净,起身飘然离去。
乌黑色的木地板上的茶水痕迹渐渐散去,只剩下一些很淡的水渍,若仔细去看,隐约还可以看清楚,应该是个乱字。
…………老人叫卫光明。
并不是因为老人是光明大神官才叫这个名字。事实上,八十余年前他刚呱呱坠地后不久,还是个婴儿时便得了这么一个名字。在拥有这个名字又几十年后,他才成为光明大神官,享受世间亿万信徒尊崇爱戴敬畏。
那时他才明白,原来不止一饮一啄,便是名字也自隐天意,若不是昊天在自己出生前就做出了选择,在宋国世代务农的父母,又怎么会取出这样一个名字?
做为昊天道门最德高望重的光明大神官,老人虽然被囚禁十余年,神殿里依然有无数愿意为他牺牲一切的神官及强者,天下各处道观里忠诚于他的下属更是数不胜数,如今脱桃山后麓樊牢而出,自有人帮助他悄无声息来到长安。
在雄城外下了马车,顺着幽深厚实的南门洞走了进去,老人耷拉着眼帘,佝偻着身子,缓步踏着石板路向前行走。忽然间他仿佛感受到了什么,右脚在踏上朱雀大街前的那一瞬间,微微僵硬,然后收了回来,转身向东方走去。
在周遭行人眼中,老人只是腿脚有些不便,并没有觉察到有什么怪异之处,更不知道,就在老人右脚脚掌即将踏上街面的那一刻,朱雀大街远处那幅深刻在石质地面上的朱雀绘像,缓缓睁开了眼睛。
不知道过了多长时间,朱雀绘像的眼帘又缓缓阖上。
…………“好大一座阵。”
老人背着双手,佝偻着身子在东城的街巷里缓慢行走,微笑暗自想道。
片刻后,老人缓慢的脚步,在某道巷口的某处井边停下,漠然浑浊的目光落在井边一片枯黄的树叶上,眉头渐渐蹙起。
树叶枯黄,脉络犹存,看似寻常,但在老人眼中,却极不寻常。他那双能够看到世间一切黑暗的眼眸里,所有的风景街景市井生活,都仿佛披了一层极淡的纱,未曾遮蔽真相,却掩住了天地间流传的命机。
老人背着双手,佝偻着身子向巷尾那家不起眼的客栈走去,摇头感慨想道:
“好一座大阵。”
…………长安城的大阵未曾发动,便掩了天机,让老人无法看到他已经苦苦追索了十四年的黑夜影子,不过这座令他赞叹警惕的大阵,也没能发现他是一位自西陵而来的绝世强者,没有发出任何警兆。
因为现在的他不是光明大神官,敛了所有气息与能力,甚至把那颗道心却全然忘却的他,如今只是一个极普通极为寻常的干瘦老人。
他挑了一家普通客栈住下,后面这些日子在长安城里背着双手,佝偻着身子,逛些普通名胜,去些普通坊市,点些普通小菜,喝些普通花茉,听些普通唱本小曲,打发些普通冬日时光,就像长安城里最普通的闲耍老头儿。
直至冬意渐隆,寒意愈盛,他又去买了件普通的厚棉袄。
普通老头的睡眠向来不需要太多,某日清晨,天刚擦亮的时候他就起了床,随意逛着,碰着一家卖酸辣面片汤的摊子,嗅着香味,他买了一碗,退出来时却被人撞洒在棉袄前襟之上。
一个小姑娘提着食盒走了过来,面无表情看了狼狈的老头一眼,像变戏法般从袖里抽出一块大毛巾替他擦掉污渍,又替他重新买了碗酸辣面片汤。
老人向她道谢,她摇了摇头,示意不用,提着食盒便离开。
老人愣了愣,把手中那碗酸辣面片汤递给摊旁一个比自己还要瘦的燕国流民老乞丐,然后远远跟着那个小姑娘走。
老人跟着小姑娘到了一条叫临四十七巷的巷子,看见了一家叫老笔斋的小铺子,看着那个小姑娘在铺子里勤劳忙碌了整整一天。
老人越看越觉得这个小姑娘清新可喜,说不出的可人,从外貌到气质干净到了极点,仿佛是一颗绝对透明的琉璃珠,只要有一点阳光,便定然会大放光明。
小姑娘的肤色有些黑。
但黑也黑的如此干净,如此光明。
所以这位来自西陵的光明大神官,痴痴站在临四十七巷里,不尽欢喜赞叹。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