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节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李老师明显懵了一下,不过她还是挤出了几分笑,轻声细语的回答:“老师的爸妈弟妹都在城里,如果有机会的话,我还是想回去看看他们的。”顿了顿,她眼神扫过毛头身边的喜宝,又添了一句,“不过,这都是没影儿的事情,老话说,当一天和尚还撞一天钟呢,我既然当了你们的老师,就会好好给你们上课的。”
  毛头点了点头,终于不再搞事,乖乖坐下了。
  ……
  这天之后没多久,队上彻底闹起来了。老宋家这边,因为跟知青们来往不多,影响倒是不大,唯一有些牵扯到,也就是曾庆华和姚燕红了。曾校长他明确的表示绝不回城,姚燕红则是杀鸡抹脖子般的死活要回城。赵家那头被烦得不轻,终于在喜宝他们考完期末考试那一天,做出了一个决定。
  同意赵建跃跟姚燕红离婚。
  考虑到当初也没去县里扯证,不过就是摆了几桌酒请亲朋好友聚了聚,所以这回当然也不会闹大,就是姚燕红收拾了两个包裹,又搬回了知青点。
  算起来,姚燕红是最早的那几批老知青了,她嫁给赵建跃时,喜宝才四岁,现在喜宝都十岁了。知青点的老房子更是建了有七八年之久了,早先瞅着还凑合,可因为知青们相继搬离,加上维护不当,整体看来是又破又旧。
  最重要的是,秋季学期已经结束了,这意味着,现在已经是冬天了,接下来只会越来越冷。
  姚燕红什么都顾不得了,赵家长辈们刚松口,她立马带上包裹走人,就连包裹都是早些准备好的。东西倒是没多拿,就拿走了铺盖和衣裳,按说这些也是赵建跃给她置办的,可他们自家人没开口,外人也不好说啥。
  除了姚燕红,队上悔婚的人也不少。可悔婚跟离婚本身就是两个概念,倒是知青点那头,在时隔数年之后,又再度热闹了起来。可对于这种热闹,队上的老人只能摇头叹息,尤其是赵满仓,不止一次的过来找赵红英诉苦:“好好的日子不过,偏要折腾这些。”
  “舅爷爷好。”喜宝去屋后抱了只半大的母鸡,蹭蹭的往堂屋里钻。
  赵红英见她这样,顿时无奈了:“那是鸡,你老抱着它干啥?”
  “我的迟迟。”喜宝特别喜欢这只懒懒的小母鸡,“奶你自个儿说的,反正它是母鸡,留着下蛋呗。”
  “随你吧。”
  得了允许,喜宝更高兴了,抱着小母鸡就往窗台下坐功课的大姐跟前凑。
  春丽已经是初三学生了,因为今年早不早的就下来了通知,说是县一中统招学生,这不,她决定最后努力一把。事实上,比起喜宝,她才是真正两耳不闻窗外事的人。
  考高中,这是她目前最大的目标。
  第057章
  不单第七生产队的知青点再度恢复了往日的热闹, 整个红旗公社里头,类似的事情都在各个角落里不断的发生。
  公社干部这段时间忙得是焦头烂额, 他们弄不明白这些小道消息究竟是从哪里传来的, 偏偏消息详尽得很,乍一听都不像是随口编排出来的。再说了, 编排这种消息有啥意思呢?
  这不, 赵建设骑着大红旗飞奔在公社和生产队之间,大冬天的, 他愣是忙出了一头的汗。幸好今年的收成还凑合,要是跟去年一样, 又摊上了蝗灾, 他都能一头撞死了。
  其实吧, 知青们的选择也好理解,乡下地头的姑娘们不也总是盼着找个城里的丈夫吃上城里的供应粮吗?哪怕城里的日子也未必好过,那也比天天下地干活还要看天吃饭的乡下好多了。那些知青本来就是大城市来的, 多的已经留了十年了,少的也来了有两三年了, 这还是最近两年红旗公社不接收知青的缘故,事实上年年都有大几十万甚至上百万知青下乡。
  农活有多累,干过的人才知道。现在, 乍一听说有回城的机会了,也难怪那些人直接疯了,想方设法的也要回去。
  可这消息是假的啊!
  赵建设一回到生产队,就立刻通知开大会。
  不出半个小时, 社员、知青们都已经匆匆赶到了粮仓前头。大冷天的,今天还下了雪,尽管雪并不大,也冻得大家伙儿够呛,所有人都裹着最厚实的衣裳,拼命的搓手跺脚。小孩子们更是被家里的大人揽在怀里,有些甚至直接裹着棉被就出来了。
  “点名!十岁以下的孩子不用管,其他人必须全都到齐,尤其是知青们!”赵建设脸色铁青,也不知道是冻的还是气的,旁边几个队上的干部忙下去点名数人头,确定人都齐了后,这才宣布开会。
  这回,确实是有要紧事儿,赵建设没再念那些慷慨激昂的语录,只开门见山的说:“关于之前谣传知青可以回乡这事儿,已经证实是假消息!”
  底下“轰”的一声的嚷嚷了起来,主力军就是知青们。
  赵建设怒吼道:“安静!上头会这么开玩笑吗?我实话告诉你们,开春以后,还会再下来一批知青。什么可以回城了,全是哄小孩儿玩的!”
  “不不,不可能的,我家里说了,是真的!”姚燕红脸色惨白,狠狠的挤开了人群,差点儿把旁边的孩子给挤倒了,挨了人家大人的白眼后,她愣是扑到了前头,“我的家信里有,上头已经开始准备叫知青回城了,这是真的!”
  “所以,这就是消息的来源?”赵建设怎么也不敢相信,他们这些干部查了那么多天,愣是没发现谣言到底是从哪里来的,结果居然是家信?
  姚燕红重重的点头:“不信你问其他人,不少人都是接到了家信才相信的。”
  这话,赵建设倒是信了几分,毕竟知青又不是傻子,这么大的事儿不可能听风就是雨。沉默了一会儿,他又说:“如果是这样,我会跟上面反应的,不过还是那句话,至少我保证,在咱们公社里,没有回城这个事儿!”
  底下的社员们笑嘻嘻的凑成一团说话,像是都大松了一口气。就连跟喜宝紧挨着的兰子也高兴坏了,拍着巴掌说,这下小静和小敏不会没妈了。
  知青们的反应就又是另外一回事儿了,尤其是已经悔婚的,还有虽然没来得及离婚,却已经跟对方彻底撕破脸的,还有就是有交情好的朋友已经跑路了的……
  就在这时,赵建设又开口了:“先前刘家的那个女婿跑了,还卷走了家里所有的钱,昨天已经找到人了,钱财全部归还,人也进去了。这个事情相当得恶劣,要批斗!要判刑!要劳改!还有,哪怕过些年,国家真的允许知青回城了,最后要在同意书上签字的人,是我!”
  姚燕红一屁股坐在了地上,全然不顾地上被踩得乱糟糟的雪和泥,然后当着全生产队的面,捂着脸放声痛哭。
  “是想好好过日子,还是想去劳改,随你们的便!”
  赵建设没说太久,新得到的情况他得立刻告诉上头,招呼宋卫国过来把上头的文件念一念,他又顶着风雪急匆匆的走人了。
  可以想象,今年的年关怕是所有人都过不好了。
  等赵建设一走,宋卫国也没念多久,主要是他老娘杀气腾腾的在下头盯着他,弄得他冷汗淋漓,以最快的速度念完了上头文件后,就匆匆忙忙的宣布了散会。不过,临结束时,他还是尽职尽责的告诉大家伙儿,年里头肯定还要开大会。
  “这还没完没了了?”赵红英烦得不得了,一面帮喜宝拍打头上肩上的雪花,一面拉着人急急的往家里赶,“庄稼把式一年到头就歇那么几天,还让不让人过日子了?那些知青也是,想回城你倒是别结婚别生娃啊,这会儿又后悔了,早干啥去了?”
  “奶,建设叔不是说他们不走了吗?”
  “风大雪大,你别说话,小心吃到了冷风。”赵红英拉了下喜宝的帽子,把她往自己怀里拽了拽,回头又去怼宋卫国,“老大你说,这叫个啥事儿啊?”
  宋卫国啥都不想说,只能狂点头,反正他妈说的都对,真要是错了也是别人的问题。
  倒是老宋头讲了句实在话:“十来岁的丫头伢子下乡来,这都快十年了,万一没法回去,叫他们都不结婚生娃吗?”
  “结啊,生啊!谁不让他们结婚生娃了?倒是别后悔呢!老头子,你看我生了这仨蠢蛋,我后悔了吗?老三媳妇儿蠢成那个德行,我就算再后悔,我还能把人撵出家门吗?”
  于是,老宋头也默默的闭了嘴。
  “我们李老师就没结婚。”喜宝嘀咕了一句,然后立马用手捂住了嘴。
  赵红英低头瞅了她一眼:“你那个李老师,她是心气高,整个生产队连带那些知青们算在内,她就没一个看得上的,你真以为她不想嫁人?上回还拐着弯儿的托人来我这儿打听,我一听就明白了,人家怕是看上卫军了。”
  喜宝瞪圆了眼睛。
  “可那有啥用呢?卫军又没看上她。”赵红英似乎想起那人是喜宝的老师,又额外添了一句,“这事儿你不用管,她就是心气高,人不坏,最多也就是刻意讨好卖乖。真要有坏心眼,建设也不能叫她进学校教书。”
  姚燕红就是最好的例子,她都嫁给了赵建跃,还替赵家生了一儿一女两个孩子。然而,赵建设还是死咬着不松口,就是不让她进学校。
  听奶这么一说,喜宝不吭声,可她还是无法想象,原来李老师喜欢她爸啊!
  再转念一想,她爸那么好,也难怪李老师会喜欢了。
  赵红英见喜宝笑得一脸没心没肺的,当下又担心上了,这孩子咋就那么没心眼儿呢?亏得有老天爷这个亲爹在,不然还不知道啥时候被人坑了。
  ……
  这一年的冬天,果然如先前预料的那般,统共也没过上几天清静日子。赵建设就不用说了,最多的时候,一天往公社能跑八回,那他那腿都给倒腾细了。当然,他也没少折磨队上的人,一开始是叫全体人员集合,后来似乎是被谁骂了,转而改成了所有知青必须到齐,还有就是跟知青结婚的人家也必须都到,至于其他人,就不强求了。
  虽然没要求其他社员也到场,可毛头却是天天往那头跑。带上他的小板凳,裹上他的小棉被,每回都是头一个赶到的,比他爹宋卫国都勤快。看个全场后,他还能回家演一波,务必要将上头的意见彻底传达给每一个家里人。
  喜宝倒是蛮开心的:“哥你真棒!我也好想跟你一道儿去,可奶不让。”
  “奶是怕你冻着。”毛头一口气灌下了一大碗热水,刚要往旁边放,一旁跟在张秀禾身后的臭蛋立马抢过了碗,转身就给倒了七八分满:“要多喝热水!”
  毛头斜眼看了他一会儿,很快就决定还是不跟他浪费口水了,接过大碗有一口没一口的喝着,继续跟喜宝说话:“你都不知道,隔壁生产队还出了个倒霉媳妇儿,被她男人哄住了,说啥他先走,回头一定来接媳妇儿孩子,那倒霉媳妇儿还真就相信了,拿了家里的口粮和所有的钱,都给了那人。”
  喜宝忙问:“那后来呢?”
  “跑了呗,到现在还没逮着人。”
  其实知青们统共也就那么几个选择,要么就像曾校长那样直接留下来不走了,要么就偷偷的收拾东西跑路,还有像毛头说的那样,忽悠媳妇儿许诺将来会接她进城啥啥的,卷了钱就跑。
  就目前看来,多半跟知青结了婚的,这心里都是七上八下的,生怕转眼人就跑了。尤其出了姚燕红那事儿后,队上的人终于明白,别说办酒结婚了,连已经生了孩子也照样不保险,这下担心的人只会更多。
  可日子还得过,过一天算一天。
  等到春暖花开之时,又一批知青下乡后,生产队里才渐渐恢复了平静。虽然这一批知青人数不多,可种种迹象已经表明,当初的那些消息确实是假的。
  不过,知青点还是热闹依旧,先前可以说是完全没有希望,现在起码有了点儿盼头,哪怕赢面不大,他们也愿意赌一把,尤其是新来的这一批,他们直接不跟社员们来往,打从一开始就疏离得很。
  社员们又不是贱得发慌,谁还会主动凑上去。没过多久,队上就愈发的魏晋分明,社员和知青们完全不来往了。
  这个现象,还蔓延到了学校里。
  喜宝他们高年级的倒是还好,班上并没有知青们的孩子,可一二年级却有不少,有些父母都是知青,有些则有一方是知青。甭管是哪一种,都被其他人默默的隔离开了。
  这天下午,喜宝就意外的目睹了小静被同班同学欺负的一幕。
  赵小静就是姚燕红的大女儿,过年就是六岁了。因为小学学费全免的缘故,队上不少人家都会提前送孩子上学,尤其赵建跃家里乱哄哄的,他爹妈倒是还在,可毕竟年岁也不小了,带个小孙子就很吃力了,今年春季开学,就托着赵建设把小静塞到了一年级班里。
  插班生,又是知青的孩子,加上年岁也小,她一上学就被班里的同学孤立了,喜宝看到她时,她正被几个女同学推推搡搡的往角落里去。
  这要是换个人,最多也就是去找老师,可恰好叫喜宝看到了,她跟赵小静严格来说,还算是表姐妹。心下一着急,她就直接冲了过去:“小静,你奶叫你放学立刻回家。”
  几个一年级女生当下一哄而散,本来就是毛孩子,能成啥气候,眨眼间就只剩下了抹着眼泪鼻头通红的赵小静了。
  喜宝不敢放她一个人离开,又怕毛头找不到自己担心,忙把她从角落里拉出来:“走,我找我哥一起送你回家。”
  “我哪儿还有家?”赵小静哭着说,“大伯都说了不能回城,我妈为啥不相信呢?她为啥就是不肯回家呢?”
  赵小静嘴里的大伯指的是赵建设,其实喜宝也更相信她建设叔的话,无奈姚燕红就是钻了牛角尖,说啥都不肯回去,还扯什么不回去兴许还有回城的机会,要回去了就真的不可能了。
  这话,喜宝没法说,她只能尽可能的安慰小表妹:“那你不是还有爸吗?也有爷和奶,还有你弟弟。家还是在的。”
  “可我没妈了!”
  “我也没啊。”喜宝一脸的无辜,“你忘了我被过继给我爸了吗?我也没妈,可我有奶,还有毛头哥哥……哥,你跟我一块儿把小静送回家吧。”
  兴许是被喜宝的大实话给惊到了,赵小静倒是没有再反对,老老实实的由着表哥表姐把自个儿送回去。在听喜宝说,小静被同班女生欺负时,毛头还替她出主意:“你就说你大伯是赵建设,看她们还敢欺负你不。”
  赵小静点了点头:“好。”
  把人送到了地儿,喜宝和毛头这才往家里赶,当然还有从头到尾都被拖来拽去的臭蛋。
  走在路上,毛头还嘀咕着:“赵小静啊,我觉得她是长相随妈,性子随爹,居然还能被一年级小女生欺负。”
  喜宝认真的想了想:“总比反过来好吧?”
  毛头一琢磨,顿时打了个寒颤:“对对,这样就已经很好了。”又想起了一事儿,“喜宝你知道吗?奶那天在灶间里跟妈说,说扁头弟弟是长相随爹性子随妈。”
  赵红英当时还总结了一句:这孩子啊,算是砸手上了。
  ……
  回城的风波到底还是平息了下来,哪怕姚燕红信誓旦旦的说,家里人不会骗她的,可其他人显然更愿意相信赵建设。再说了,新的知青又来了,回城一事似乎更加不靠谱了。
  春去秋又来,这事儿就跟一枚小石子投入水面一般,除了那一圈圈涟漪外,最终啥也没能留下,日子又再度恢复了平静。
  与此同时,老宋家的春丽去县一中参加了统招考试。
  虽然是统招,可并不是强制性的,那头下了文件来,只要是县城周边的初三学生,愿意报考的都可以填一张表格,然后到时间由初中老师安排,一起去县一中考试,考一天,三天后出成绩。
  红旗公社初中,今年统共也就不到二十个学生报名,那头派了个副校长领着,到日子了,一起步行赶往县城。考虑到要考一天,学校那头提前通知考生自备水和干粮。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