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5章 忠言逆耳(泪求月票)
协议很快签好,朱可夫起身就走。
库伦的事情已经告一段落,结果还算令人满意,虽然被徐锐这家伙敲了竹杠,但是只要远东方面军能从包头获得稳定、充足的汽柴油供应,这点让利根本就算不了什么,所以说得利最大的,还是他们苏联红军。
那么,现在,朱可夫就该尽快返回伊尔库茨克。
一方面是准备设备的起运,一方面则是部署远东战场的冬季攻势,尽管西伯利亚的冬季异常严寒,温度经常会低至零下四十摄氏度,有时候积雪更深达数米,但是既便这样,这个冬天也绝对不能让日本人闲着。
所以,必须得部署一次冬季攻势。
不过,就在朱可夫起身欲走之时,眼角余光却发现徐锐神情有异,似乎想说什么,可最终却又忍住没说。
朱可夫便立刻停下了脚步,回过头问道:“徐上校,还有问题么?”
徐锐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实话实说道:“将军阁下,有句话你或许不怎么想听,可我还是要说,苏芬战争,实战过程或许并不会像之前的兵棋推演那般顺利,请恕我直言,你们苏军上至最高统帅部,下至普通士兵,都太过轻视芬兰了。”
朱可夫还没有说什么,站在旁边的沙斯基赫却已经怒了。
沙斯基赫怒道:“你难道认为我们苏联会输掉苏芬战争?”
“输掉苏芬战争当然不可能。”徐锐摇摇头,接着说道,“但是恐怕,需要付出的代价将会超出你们的想象。”
关于苏军在苏芬战争中的伤亡,一直是个谜。
因为苏联内务部门对阵亡数字的统计一直不怎么负责任。
但是外界普遍认可的一个数字,是一百万人!其中阵亡就有二十万!比如说,朱可夫指挥的中路军的五个步兵师,就被芬兰全歼了两个,剩下三个师也遭重创,只是这一路苏军的阵亡数字就超过了三万人。
而中路战场只是一个次要战场。
作为主要战场的卡累利阿地峡,苏军的伤亡数字也就可想而知,正因此,徐锐觉得有必要提醒一下朱可夫,然后通过朱可夫的口提醒一下苏军最高统帅部,如果斯大林能够因此而引起对芬兰的重视,那就善莫大焉。
凭心而论,徐锐穿越过来之后,中国战场发生了一系列的连锁反应,其中最大的改变就是日苏间爆发了远东会战,这场会战的规模已经远远超过了历史上的诺门坎战役,所以徐锐真的有些担心,等到苏德战争爆发,苏联最终有可能会挺不住。
毕竟,历史上苏联之所以能够顶住德军的进攻,远东地区的人员、物资供应,可以说是功不可没,一方面,从苏德战场上负伤下来的士兵,可以前往远东疗养以及整训,而另一方面,苏联在远东建有完整的重工业,尤其是共青城飞机场造厂,可以源源不断的向苏德前线输送飞机,而如果没有了这些支援,苏联能否像历史上一样坚持到底,那就真的只有天知道了,反正,徐锐是不太看好苏联的。
然后,一旦苏联在德国和日本的东西夹击之下,惨遭灭国,那么,中国的处境也就十分之危险了,不一定立刻就会亡国吧,但是所处环境比历史上更加险恶,却是毫无疑问的,所以,徐锐此时提醒朱可夫,其实也是在帮中国自己。
停顿了下,徐锐又诚恳的说道:“将军阁下,我们中国有句古话,叫做狮子博兔亦用全力,意思是说,无论对手再怎么弱小,我们也会全力以赴的去对付它,这样就能够避免犯下不必要的错误,这次苏芬战争,我也希望你们苏联能够引起足够重视,无论是在战前做准备时,还是战中估计敌人时,都不要小觑芬兰军队!”
沙斯基赫便嗤的笑了,说:“徐上校,你知道芬兰常备有多少人么?”
“我知道。”徐锐点了点头,很严肃的道,“芬兰常备军只有三万人。”
沙斯基赫嘎了一声,又问道:“那你知不知道道,芬兰总共有多少人口?”
“也知道。”徐锐再一次点头,接着说道,“芬兰总人口只有四百多万人。”
沙斯基赫闷哼一声,又问道:“那你又知不知道,我们苏联有多少常备军?”
徐锐盯着朱可夫的眼睛,说:“据我所知,苏联的常备军应该不少于五百万人。”
“那你居然还认为芬兰能对苏联构成威胁?”沙斯基赫不屑的道,“不是吹牛,我们五百万苏军哪怕是一人吐一口唾沫,也能把三万芬兰军队给活活淹死了,所谓的曼纳海姆防线更是一个笑话,在我们的钢铁洪流面前根本不堪一击!”
徐锐也很无奈,因为沙斯基赫的态度代表了绝大部份苏军官兵的态度。
这个也很正常,因为芬兰跟苏联比较起来,实在太弱小太不堪一击了。
但是徐锐又不能直接跟朱可夫说,老子是从后世穿越来的,所以知道,你们苏军在苏芬战争之中吃了大亏,他能做的也只是从侧面提醒几句,至于朱可能听不听,然后会不会将他的忠告转告斯大林,就只有天知道了。
当下徐锐又道:“将军阁下,言尽于此,告辞了。”
说完了,徐锐便转身离开了,朱可夫急着返回伊尔库茨克,他何尝不急着回包头?这边跟苏联人的谈判已经大功告成了,紧接着就要开始包头的工业建设了,厂区的选择、民房的拆迁、工人的招募及厂房的建设,千头万绪,要忙碌的事情多了去了。
目送徐锐的身影离去,朱可夫幽幽问道:“谢廖沙,你觉得徐锐的话有道理吗?”
谢廖沙就是之前全程参与了谈判的那个苏军少将,他的身份其实是远东方面军参谋部副参谋长,而且,由于远东方面军参谋长职务一直空缺,所以他实际行使的就是参谋部参谋长的职权,权力还是很大的。
谢廖沙嗤的冷笑一声,说道:“无稽之谈,司令官阁下不用理会。”
“我倒认为,他说的还是有一定的道理的,狮子博免、亦用全力,无论对手多弱小,都要全力以赴,这个道理我其实还是非常认可的。”朱可夫道,“谢廖沙,你还是以参谋部的名义给统帅部发一封密电吧,向领袖提一个建议。”
“好吧。”谢廖沙点点头道,“我这就去办。”
……
莫斯科,苏军统帅部。
斯大林正在跟伏罗希洛夫讨论即将全面打响的苏芬战争。
斯大林叼着烟斗,问道:“伏罗希夫同志,关于苏芬战争,你准备得怎么样了?”
伏罗希夫便立刻回答道:“斯大林同志,我们早就已经准备好了,只等你一声令下,五十万大军外加两千多辆坦克、两千多门大炮、六百多架飞机所组成的重兵集团,顷刻间就会汇聚成一股钢铁洪流,以无可阻挡之势碾压过卡累利阿地峡。”
顿了顿,伏罗希夫又用力的一挥右拳,掷地有声的说道:“最多不出一月,我们的钢铁洪流就能出现在赫尔辛基城外!”
对于伏罗希夫的回答,斯大林很满意。
当下斯大林摘下烟斗,语气轻松的道:“如果能在一个月内拿下赫尔辛基,当然是再好不过,但也不必为了强求速度而选择冒险,根据的契卡的情报,芬兰的既定策略是依托卡累利阿的曼纳海姆防线坚持三个月,等英法介入干预之后再求和,但是以我估计,英法两国的援军最快也要三个月才能到芬兰,所以你们只要能在三个月之内拿下赫尔辛基,时间都是允许的,伏罗希夫同志,这点请你务必谨记。”
“好的。”伏罗希夫坐在沙发上,却把上半身挺得笔直,像个严肃的小学生。
斯大林吸了口烟,刚想把伏罗希夫打发走,秘书却忽然拿着一线电报走进来。
叼着烟斗看完电报,斯大林掠了伏罗希夫一眼,脸上看不出任何神情的变化。
伏罗希夫的心一下就悬了起来,该不会是有人向斯大林同志告密说他坏话吧?
好半晌,斯大林才幽幽说道:“伏罗希夫同志,有人居然并不看好苏芬战争呢。”
“什么,并不看好苏芬战争?”伏罗希夫闻言先是松了口气,尼玛,吓死我了,还好不是告密电报,接着伏罗希夫脸上便流露出忿然之色,义愤填膺道,“是谁,斯大林同志,请你告诉我,是谁不看好苏芬战争?”
斯大林玩味的看了伏罗希夫一眼,笑道:“你的老部下,朱可夫。”
“嘎,是他?”伏罗希夫闻言便愣住了,好半晌才道,“这不能够吧?”
“你自己看吧。”斯大林说完便把朱可夫以远东方面军参谋部发来的电报递了过来。
伏罗希夫看完了电报,却不以为然的道:“斯大林同志,朱可夫同志看来已经被远东战场的不利局面磨掉了勇气,变得畏首畏尾了。”
“我也觉得朱可夫同志有些言过其实了。”斯大林轻嗯了一声,又道,“苏芬战争,还是按照你之前的设想,放开手脚去打吧。”
库伦的事情已经告一段落,结果还算令人满意,虽然被徐锐这家伙敲了竹杠,但是只要远东方面军能从包头获得稳定、充足的汽柴油供应,这点让利根本就算不了什么,所以说得利最大的,还是他们苏联红军。
那么,现在,朱可夫就该尽快返回伊尔库茨克。
一方面是准备设备的起运,一方面则是部署远东战场的冬季攻势,尽管西伯利亚的冬季异常严寒,温度经常会低至零下四十摄氏度,有时候积雪更深达数米,但是既便这样,这个冬天也绝对不能让日本人闲着。
所以,必须得部署一次冬季攻势。
不过,就在朱可夫起身欲走之时,眼角余光却发现徐锐神情有异,似乎想说什么,可最终却又忍住没说。
朱可夫便立刻停下了脚步,回过头问道:“徐上校,还有问题么?”
徐锐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实话实说道:“将军阁下,有句话你或许不怎么想听,可我还是要说,苏芬战争,实战过程或许并不会像之前的兵棋推演那般顺利,请恕我直言,你们苏军上至最高统帅部,下至普通士兵,都太过轻视芬兰了。”
朱可夫还没有说什么,站在旁边的沙斯基赫却已经怒了。
沙斯基赫怒道:“你难道认为我们苏联会输掉苏芬战争?”
“输掉苏芬战争当然不可能。”徐锐摇摇头,接着说道,“但是恐怕,需要付出的代价将会超出你们的想象。”
关于苏军在苏芬战争中的伤亡,一直是个谜。
因为苏联内务部门对阵亡数字的统计一直不怎么负责任。
但是外界普遍认可的一个数字,是一百万人!其中阵亡就有二十万!比如说,朱可夫指挥的中路军的五个步兵师,就被芬兰全歼了两个,剩下三个师也遭重创,只是这一路苏军的阵亡数字就超过了三万人。
而中路战场只是一个次要战场。
作为主要战场的卡累利阿地峡,苏军的伤亡数字也就可想而知,正因此,徐锐觉得有必要提醒一下朱可夫,然后通过朱可夫的口提醒一下苏军最高统帅部,如果斯大林能够因此而引起对芬兰的重视,那就善莫大焉。
凭心而论,徐锐穿越过来之后,中国战场发生了一系列的连锁反应,其中最大的改变就是日苏间爆发了远东会战,这场会战的规模已经远远超过了历史上的诺门坎战役,所以徐锐真的有些担心,等到苏德战争爆发,苏联最终有可能会挺不住。
毕竟,历史上苏联之所以能够顶住德军的进攻,远东地区的人员、物资供应,可以说是功不可没,一方面,从苏德战场上负伤下来的士兵,可以前往远东疗养以及整训,而另一方面,苏联在远东建有完整的重工业,尤其是共青城飞机场造厂,可以源源不断的向苏德前线输送飞机,而如果没有了这些支援,苏联能否像历史上一样坚持到底,那就真的只有天知道了,反正,徐锐是不太看好苏联的。
然后,一旦苏联在德国和日本的东西夹击之下,惨遭灭国,那么,中国的处境也就十分之危险了,不一定立刻就会亡国吧,但是所处环境比历史上更加险恶,却是毫无疑问的,所以,徐锐此时提醒朱可夫,其实也是在帮中国自己。
停顿了下,徐锐又诚恳的说道:“将军阁下,我们中国有句古话,叫做狮子博兔亦用全力,意思是说,无论对手再怎么弱小,我们也会全力以赴的去对付它,这样就能够避免犯下不必要的错误,这次苏芬战争,我也希望你们苏联能够引起足够重视,无论是在战前做准备时,还是战中估计敌人时,都不要小觑芬兰军队!”
沙斯基赫便嗤的笑了,说:“徐上校,你知道芬兰常备有多少人么?”
“我知道。”徐锐点了点头,很严肃的道,“芬兰常备军只有三万人。”
沙斯基赫嘎了一声,又问道:“那你知不知道道,芬兰总共有多少人口?”
“也知道。”徐锐再一次点头,接着说道,“芬兰总人口只有四百多万人。”
沙斯基赫闷哼一声,又问道:“那你又知不知道,我们苏联有多少常备军?”
徐锐盯着朱可夫的眼睛,说:“据我所知,苏联的常备军应该不少于五百万人。”
“那你居然还认为芬兰能对苏联构成威胁?”沙斯基赫不屑的道,“不是吹牛,我们五百万苏军哪怕是一人吐一口唾沫,也能把三万芬兰军队给活活淹死了,所谓的曼纳海姆防线更是一个笑话,在我们的钢铁洪流面前根本不堪一击!”
徐锐也很无奈,因为沙斯基赫的态度代表了绝大部份苏军官兵的态度。
这个也很正常,因为芬兰跟苏联比较起来,实在太弱小太不堪一击了。
但是徐锐又不能直接跟朱可夫说,老子是从后世穿越来的,所以知道,你们苏军在苏芬战争之中吃了大亏,他能做的也只是从侧面提醒几句,至于朱可能听不听,然后会不会将他的忠告转告斯大林,就只有天知道了。
当下徐锐又道:“将军阁下,言尽于此,告辞了。”
说完了,徐锐便转身离开了,朱可夫急着返回伊尔库茨克,他何尝不急着回包头?这边跟苏联人的谈判已经大功告成了,紧接着就要开始包头的工业建设了,厂区的选择、民房的拆迁、工人的招募及厂房的建设,千头万绪,要忙碌的事情多了去了。
目送徐锐的身影离去,朱可夫幽幽问道:“谢廖沙,你觉得徐锐的话有道理吗?”
谢廖沙就是之前全程参与了谈判的那个苏军少将,他的身份其实是远东方面军参谋部副参谋长,而且,由于远东方面军参谋长职务一直空缺,所以他实际行使的就是参谋部参谋长的职权,权力还是很大的。
谢廖沙嗤的冷笑一声,说道:“无稽之谈,司令官阁下不用理会。”
“我倒认为,他说的还是有一定的道理的,狮子博免、亦用全力,无论对手多弱小,都要全力以赴,这个道理我其实还是非常认可的。”朱可夫道,“谢廖沙,你还是以参谋部的名义给统帅部发一封密电吧,向领袖提一个建议。”
“好吧。”谢廖沙点点头道,“我这就去办。”
……
莫斯科,苏军统帅部。
斯大林正在跟伏罗希洛夫讨论即将全面打响的苏芬战争。
斯大林叼着烟斗,问道:“伏罗希夫同志,关于苏芬战争,你准备得怎么样了?”
伏罗希夫便立刻回答道:“斯大林同志,我们早就已经准备好了,只等你一声令下,五十万大军外加两千多辆坦克、两千多门大炮、六百多架飞机所组成的重兵集团,顷刻间就会汇聚成一股钢铁洪流,以无可阻挡之势碾压过卡累利阿地峡。”
顿了顿,伏罗希夫又用力的一挥右拳,掷地有声的说道:“最多不出一月,我们的钢铁洪流就能出现在赫尔辛基城外!”
对于伏罗希夫的回答,斯大林很满意。
当下斯大林摘下烟斗,语气轻松的道:“如果能在一个月内拿下赫尔辛基,当然是再好不过,但也不必为了强求速度而选择冒险,根据的契卡的情报,芬兰的既定策略是依托卡累利阿的曼纳海姆防线坚持三个月,等英法介入干预之后再求和,但是以我估计,英法两国的援军最快也要三个月才能到芬兰,所以你们只要能在三个月之内拿下赫尔辛基,时间都是允许的,伏罗希夫同志,这点请你务必谨记。”
“好的。”伏罗希夫坐在沙发上,却把上半身挺得笔直,像个严肃的小学生。
斯大林吸了口烟,刚想把伏罗希夫打发走,秘书却忽然拿着一线电报走进来。
叼着烟斗看完电报,斯大林掠了伏罗希夫一眼,脸上看不出任何神情的变化。
伏罗希夫的心一下就悬了起来,该不会是有人向斯大林同志告密说他坏话吧?
好半晌,斯大林才幽幽说道:“伏罗希夫同志,有人居然并不看好苏芬战争呢。”
“什么,并不看好苏芬战争?”伏罗希夫闻言先是松了口气,尼玛,吓死我了,还好不是告密电报,接着伏罗希夫脸上便流露出忿然之色,义愤填膺道,“是谁,斯大林同志,请你告诉我,是谁不看好苏芬战争?”
斯大林玩味的看了伏罗希夫一眼,笑道:“你的老部下,朱可夫。”
“嘎,是他?”伏罗希夫闻言便愣住了,好半晌才道,“这不能够吧?”
“你自己看吧。”斯大林说完便把朱可夫以远东方面军参谋部发来的电报递了过来。
伏罗希夫看完了电报,却不以为然的道:“斯大林同志,朱可夫同志看来已经被远东战场的不利局面磨掉了勇气,变得畏首畏尾了。”
“我也觉得朱可夫同志有些言过其实了。”斯大林轻嗯了一声,又道,“苏芬战争,还是按照你之前的设想,放开手脚去打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