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4章 朱以海的抉择
众将闻言立刻齐向这边望来。
朱琳渼随即道:“眼下形势,我军最大的优势便是行军速度快。”他指向地图,“破虏营主力从西侧桐庐进兵,同时龙卫军出仙霞关北上,至处州府之后兵分两路。
“一路向东经台州直抵绍兴,另一路继续向北,过东阳、金华,停于诸暨驻防。
“此外调防守衢州的破虏营新兵营向东北方向行进,由兰溪抵达浦江,若未遇虏军,则至绍兴与破虏营主力汇合。”
他说话期间,已有参谋军官同步在地图上标注了进军路线和箭头。只见从桐庐起,兰溪、金华、东阳、诸暨、绍兴几处重镇自西向东,正将青山岭一带围在中间,而北侧便只有涛涛钱塘江可去。
朱琳渼望向诸将,“如此,只要我们动作够快,便能将马得功所有去路堵死。
“同时我相信,虽然我们将人马分为四路,但任何一路都有独自对付那三万虏军的实力。
“即便是衢州的破虏营七千新兵,就算无法击溃清军,但与其保持均势当不难。一旦与敌接战,其他几路当能在半日之内赶往增援,最终对马得功部形成合围!”
焦琏是首次参加龙卫军的军事会议,却很快便融入进来,拱手道:“殿下……哦,大人,若调空衢州守军,万一浙藩有所异动……”
朱琳渼明白他的意思,衢州乃是浙江州府,鲁王一直派了两三千人在衢州东侧戒备,若破虏营新兵刚离开他们便来攻城,确实非常危险。
他笑而摇头道:“无妨,据钱肃乐所说,鲁王已调浙地所有人马北上,当无心顾及衢州。
“退一步说,若他真敢不顾大局,等他取下衢州,我大军已是云集绍兴四周。我便入绍兴擒了这个不顾大明社稷的藩王,衢州浙军自退。”
张家玉又一旁献策道:“大人,另有陈邦彦所率西路军近日已抵开化,亦可令其所部缓攻徽州,就在开化暂驻。万一有变,自开化东去,两日即可回援衢州。”
“可行,便让令斌晚两日再西进。”朱琳渼点了点头,见众人已无异议,又吩咐道,“此番我四路共进围攻马得功,胜负之关键就在速度!若虏军在我军未抵达几处重镇之前便深入浙地,我们就只能被动追在他后面了。
“是以此次进兵,炮营只带六磅炮,炮车加倍套马。辎重及重炮交由重骑兵营护持北上,暂不参战。”
与人们习惯的想法不同,在步兵完成骡马化之后,重骑兵便是全军行军速度最慢的兵种,甚至慢过骑炮兵。故而在赶时间的情况下,重骑兵只能和辎重一起缓慢而行了。
他又继续道:“龙卫军其他各部人马只带三天口粮,破虏营带五日口粮,粮车亦不同行。”
余新下意识便道:“大人,这点粮草恐怕……”
朱琳渼抬手打断了他,“创之怕是忘了水师缴获的二十船粮草。绍兴一点水路密集,诸暨等地也有浦阳江直达,皆可由水师分船运粮补给。
“是以,各部仅需带足赶赴目的地的口粮即可。”
随着众将又议定了一些细节之处,便有快马将出兵的调令送往衢州,而龙卫军的动作更快,仅不到一个时辰之后,朱琳渼便已亲率近万人马轻装驰离仙霞关,直朝浙江最南侧的处州府赶去。
……
“殿下,不能再犹豫了!”钱肃乐捧着一条二尺多长的锦缎,神情急切道,“我主力已尽溃于青山岭,臣昨日征调了绍兴附近所有府役、乡勇也仅得千余人,凭此断难抵御三万东虏……”
他见朱以海低头不语,又跪着向前蹭了几步,将那锦缎举过头顶,高声道:“这是臣斗胆与八十七名朝臣同署,望殿下请援福建,唯此方可保浙地数百万黎民,殿下!”
一旁朱以海的秉笔太监立刻指着他尖声道:“钱阁部,你这是要逼宫吗?!”
“臣不敢……”钱肃乐忙俯下身去,“臣也是为殿下安危着想,若绍兴失……”
围跪在四周的官员中立刻有人附和,“方国安误国,眼下只有此法可行了!”
“殿下,福建那位亦是大明宗亲,总……总强过沦落建奴之手……”
“马得功就在青山岭,与此不过数日之遥,还请殿下速决……”
朱以海抬头扫视众臣,眼中尽是血丝,“去年我便欲归藩,是你们非要逼我继续监国,如今又要逼我退位……”
他用力拍着椅子扶手,一字一顿地说:“你们以为坐上来容易,下来也同样容易吗?!”
下面鸦雀无声,所有人都低头跪着,却没有妥协之意。
好半天,朱以海终于颓然站起身来,正准备躲回后宫去,便有太监慌忙跑了来,高呼:“禀殿下,有福建礼部朱继祚、司礼监白大戚等人携诏书前来。”
让礼部尚书亲自来宣诏,可见朱琳渼对此事之重视。
朱以海愣了愣,只得又换了正式衮龙袍,朝乾清宫而去。
朱继祚见鲁王上来也不跪,倒是不以为忤,只简单说了来意,便展开黄绸念道:“诏曰。朕缵承大统,日日殚精竭虑,思我社稷未复……
“及鲁王镇浙地,屡拒东虏,守我江南门户,逾一年有多,实为国之大功……
“初,王兄于贼乱之时暂监国事,扶国济危,为朕之臂膀。今江南即定,继如此则政出两门,为世所不趋……
“王兄已功成,自可由此身退,固昭天下大义……”
朱继祚洋洋洒洒宣读已毕,朱以海心中倒是略松了口气。听这诏书的意思,大段例数他镇守浙江,退建虏之功绩,却只字未提他自立之罪,只让他“从大义”退位,仍能作为亲王安享余生。
他正反复踌躇间,钱肃乐已携几名朝臣上前跪于朱以海面前,“殿下,此诏足见朝廷之心,殿下还有何虑?”
朱以海望了眼朱继祚等人,束手道:“汝焉知福建是否诚意,若只用巧言使我献出浙地,来日只需言官上书弹劾,立时重翻旧账!我却不若携监国名分再出海……”
他说到这里忽而一愣,浙江水师已殆,又如何逃亡海上?
朱琳渼随即道:“眼下形势,我军最大的优势便是行军速度快。”他指向地图,“破虏营主力从西侧桐庐进兵,同时龙卫军出仙霞关北上,至处州府之后兵分两路。
“一路向东经台州直抵绍兴,另一路继续向北,过东阳、金华,停于诸暨驻防。
“此外调防守衢州的破虏营新兵营向东北方向行进,由兰溪抵达浦江,若未遇虏军,则至绍兴与破虏营主力汇合。”
他说话期间,已有参谋军官同步在地图上标注了进军路线和箭头。只见从桐庐起,兰溪、金华、东阳、诸暨、绍兴几处重镇自西向东,正将青山岭一带围在中间,而北侧便只有涛涛钱塘江可去。
朱琳渼望向诸将,“如此,只要我们动作够快,便能将马得功所有去路堵死。
“同时我相信,虽然我们将人马分为四路,但任何一路都有独自对付那三万虏军的实力。
“即便是衢州的破虏营七千新兵,就算无法击溃清军,但与其保持均势当不难。一旦与敌接战,其他几路当能在半日之内赶往增援,最终对马得功部形成合围!”
焦琏是首次参加龙卫军的军事会议,却很快便融入进来,拱手道:“殿下……哦,大人,若调空衢州守军,万一浙藩有所异动……”
朱琳渼明白他的意思,衢州乃是浙江州府,鲁王一直派了两三千人在衢州东侧戒备,若破虏营新兵刚离开他们便来攻城,确实非常危险。
他笑而摇头道:“无妨,据钱肃乐所说,鲁王已调浙地所有人马北上,当无心顾及衢州。
“退一步说,若他真敢不顾大局,等他取下衢州,我大军已是云集绍兴四周。我便入绍兴擒了这个不顾大明社稷的藩王,衢州浙军自退。”
张家玉又一旁献策道:“大人,另有陈邦彦所率西路军近日已抵开化,亦可令其所部缓攻徽州,就在开化暂驻。万一有变,自开化东去,两日即可回援衢州。”
“可行,便让令斌晚两日再西进。”朱琳渼点了点头,见众人已无异议,又吩咐道,“此番我四路共进围攻马得功,胜负之关键就在速度!若虏军在我军未抵达几处重镇之前便深入浙地,我们就只能被动追在他后面了。
“是以此次进兵,炮营只带六磅炮,炮车加倍套马。辎重及重炮交由重骑兵营护持北上,暂不参战。”
与人们习惯的想法不同,在步兵完成骡马化之后,重骑兵便是全军行军速度最慢的兵种,甚至慢过骑炮兵。故而在赶时间的情况下,重骑兵只能和辎重一起缓慢而行了。
他又继续道:“龙卫军其他各部人马只带三天口粮,破虏营带五日口粮,粮车亦不同行。”
余新下意识便道:“大人,这点粮草恐怕……”
朱琳渼抬手打断了他,“创之怕是忘了水师缴获的二十船粮草。绍兴一点水路密集,诸暨等地也有浦阳江直达,皆可由水师分船运粮补给。
“是以,各部仅需带足赶赴目的地的口粮即可。”
随着众将又议定了一些细节之处,便有快马将出兵的调令送往衢州,而龙卫军的动作更快,仅不到一个时辰之后,朱琳渼便已亲率近万人马轻装驰离仙霞关,直朝浙江最南侧的处州府赶去。
……
“殿下,不能再犹豫了!”钱肃乐捧着一条二尺多长的锦缎,神情急切道,“我主力已尽溃于青山岭,臣昨日征调了绍兴附近所有府役、乡勇也仅得千余人,凭此断难抵御三万东虏……”
他见朱以海低头不语,又跪着向前蹭了几步,将那锦缎举过头顶,高声道:“这是臣斗胆与八十七名朝臣同署,望殿下请援福建,唯此方可保浙地数百万黎民,殿下!”
一旁朱以海的秉笔太监立刻指着他尖声道:“钱阁部,你这是要逼宫吗?!”
“臣不敢……”钱肃乐忙俯下身去,“臣也是为殿下安危着想,若绍兴失……”
围跪在四周的官员中立刻有人附和,“方国安误国,眼下只有此法可行了!”
“殿下,福建那位亦是大明宗亲,总……总强过沦落建奴之手……”
“马得功就在青山岭,与此不过数日之遥,还请殿下速决……”
朱以海抬头扫视众臣,眼中尽是血丝,“去年我便欲归藩,是你们非要逼我继续监国,如今又要逼我退位……”
他用力拍着椅子扶手,一字一顿地说:“你们以为坐上来容易,下来也同样容易吗?!”
下面鸦雀无声,所有人都低头跪着,却没有妥协之意。
好半天,朱以海终于颓然站起身来,正准备躲回后宫去,便有太监慌忙跑了来,高呼:“禀殿下,有福建礼部朱继祚、司礼监白大戚等人携诏书前来。”
让礼部尚书亲自来宣诏,可见朱琳渼对此事之重视。
朱以海愣了愣,只得又换了正式衮龙袍,朝乾清宫而去。
朱继祚见鲁王上来也不跪,倒是不以为忤,只简单说了来意,便展开黄绸念道:“诏曰。朕缵承大统,日日殚精竭虑,思我社稷未复……
“及鲁王镇浙地,屡拒东虏,守我江南门户,逾一年有多,实为国之大功……
“初,王兄于贼乱之时暂监国事,扶国济危,为朕之臂膀。今江南即定,继如此则政出两门,为世所不趋……
“王兄已功成,自可由此身退,固昭天下大义……”
朱继祚洋洋洒洒宣读已毕,朱以海心中倒是略松了口气。听这诏书的意思,大段例数他镇守浙江,退建虏之功绩,却只字未提他自立之罪,只让他“从大义”退位,仍能作为亲王安享余生。
他正反复踌躇间,钱肃乐已携几名朝臣上前跪于朱以海面前,“殿下,此诏足见朝廷之心,殿下还有何虑?”
朱以海望了眼朱继祚等人,束手道:“汝焉知福建是否诚意,若只用巧言使我献出浙地,来日只需言官上书弹劾,立时重翻旧账!我却不若携监国名分再出海……”
他说到这里忽而一愣,浙江水师已殆,又如何逃亡海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