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7章 去更远的地方
元宵宴会结束之后,就在各郡县的夫人们回去之后,很快,市面上便有人在打探那样式有些不同的衣裳是哪家出的。
仿佛是一夜之间,所有郡县最尊贵的夫人跟小姐都穿上了那样好看的新式样衣裳。
腰上好像更窄一些,衬得腰肢纤细,袖子也很窄,但是活动起来很方便,而且袖子上有漂亮的绑带,可以往上绑到手肘上。
富贵人家的小姐就在自家后院中绑,平日里要做事的普通人家女孩子,便将袖子高高的挽起来,就好似滤豆浆的时候一样,看起来清爽利索极了。
大家刚开始问何处有卖这样新式样衣裳的时候,东街上的店铺都悄然上了衣服——大家现在都习惯了,东街上的铺子虽然各家都有主业,但是都跟杂货铺子一样,任何从王府出来的东西,都能够在任意一家店铺买到。
小七的火柴也出了第一批两千盒。
五十文的高昂价格让大家咋舌,但是对于东海的百姓来说,这东西并不是贵的问题,而是身份的问题——只有刚上货的时候就立刻拿下,不然,眨眼就没了,到时候就只能够看着买到的人各种炫耀了。
当然,买到的人会不会一边心在滴血,一边一划半文钱,再划一文钱地数着,给大家展示火柴,回家再挨夫人揍,就没人知道了。
等到开春三月,津阳县已经成为大梁东边最为富庶的郡县了,若不是因为王妃进了一批种子说是可以在滩涂地上出粮,恐怕津阳县都没人愿意种地了。
种什么地啊?当你一天就能够在赚到好几十文乃至上百文、几百文钱的时候,花个三五文跟人家买米吃,或者干脆去食肆花十文钱吃个香香饱饱的饭,也不是花不起。
那孟三郎也早就不做渔网的生意了,如今交给了其他一起出来跑生路的兄弟去做。
兄弟们发财了,孟三郎却是更加发财了,全因他跟穆三娘在王妃的指导下,开了劳什子专门送货的货运行。
这边交货,写单子,给一半钱,那边收货再签单子,给另外一半钱。
这东海百余郡县,各个都盼着穆三娘的货运行去,都道是穆三娘跟孟三郎都是跟着王妃干活的,说话顶顶算数的。
况且那肥皂火柴什么的,巴掌大一块,一车就能够装上大几千上万块。
平时进货三五千块,为了这个专门走一趟实在是不划算,但是交给穆三娘跟孟三郎就没事,他们每隔几日就会去一个郡县,一旦有人想要往那边铺货的,都跟着去。
如今最多的还是下川县跟义庆县,这都是跟王府做惯生意的,这两个县的人来津阳县,那都是看上了货立刻就下单,等一排到就托穆三娘他们送回家乡去,家乡那边的人看了信验了货,自然就会给剩下的款项。
出来的人干脆就在津阳县住下了,毕竟这地方吃住都不贵,而且热闹还多。
别说上次王妃的元宵宴会,现在已经成为东海津津乐道的一桩美事了,没去成的人心里都后悔死了。
去了的人领了不少新式样衣服不说,很快东海无论哪一层的官员百姓还是富户贫民,都喜欢上了这种行动方便又用料少的衣服。
节省布料就是节省钱,多好啊。
阳春三月,到津阳县来投奔东海王的人已经超过了四万,陆清灵一样,每个家族留下那么十来个人,其他都让他们到周边的郡县去,大家没有不听从的。
留下来的人掌握了津阳县这边的第一手消息,只要跟定居在别处的家里人一说,立马就是能够带动那个地方的经济。
如今大家都瞄准津阳县,只要东海王府有什么新动作,不管多不能理解,不管多贵,都是抢着上前去。
但是陆清灵心中依然焦急,这都三月了,除了之前收到的一批滩涂稻种之外,其他的种子收到的并不算很多。
现在大家钱是有了,赚钱也容易了,可是粮食跟其他原材料都不够啊。
光靠着穆三娘跟孟三郎带队来回跑运送的物资,还远远不够。津阳县原本只有十来万人,如今投奔的加上常住的,足足增加了三万人还不止,种粮食的人少了,吃粮食的人却多了。
官方的粮库消耗极其巨大。
即便这次开春前能够寻到粮食种子,种下去最早也要到秋天才能收获,这原本就有半年的时间需要苦撑。
更别说若是这开春收不到,可能就要到秋天或者明年春天才能够种了……那得到什么时候才能够收获啊。
一想到这个陆清灵就头疼。
把津阳县的事情交给薛四娘跟薛五娘之后,陆清灵决定带着晴霜跟晴雪出去走走,就跟着穆三娘他们一起。
小七死缠烂打非要跟着,陆清灵担心她学堂的课业跟不上,结果小七甩给她一本册子:“老先生早就教过了,学堂里先生教的那些玩意儿,跟玩儿似的。”还很不好玩。
陆清灵无奈,只能够带着小七跟鱼儿上路。
霍振熙跟嘉嘉原本想要陪着,但是因为东海腹背受敌,很可能大战在即,所以实在不敢掉以轻心。
陆清灵安抚霍振熙跟嘉嘉:“我在东海境内行走,再说你们练兵不也经常在东海各处行走吗?离得也不远。”
“再说了,我只不过是去找点粮食而已,又不做什么坏事,穆三娘他们的车队现在人手不少,会功夫的都大有人在,实在不行,给两个暗卫我带上呗。”
陆清灵兴致勃勃,本来是个大夫,最近做生意做上瘾了都,现在闲下来就在想有什么东西能够赚钱的。
点子倒是一大堆,不说别的,之前她作为托付嘉嘉小七的酬劳。如今托付未成,自然交易也不算数,她随便拿出几个点子来用都是小意思。
霍振熙想了想,安排了两个景字辈的暗卫跟着,一边也是巡查东海其他郡县的情况,毕竟他行军所去之地有限,最远不过方圆三十里,一日都可以来回。
更远的地方是什么样,谁都没见过。
仿佛是一夜之间,所有郡县最尊贵的夫人跟小姐都穿上了那样好看的新式样衣裳。
腰上好像更窄一些,衬得腰肢纤细,袖子也很窄,但是活动起来很方便,而且袖子上有漂亮的绑带,可以往上绑到手肘上。
富贵人家的小姐就在自家后院中绑,平日里要做事的普通人家女孩子,便将袖子高高的挽起来,就好似滤豆浆的时候一样,看起来清爽利索极了。
大家刚开始问何处有卖这样新式样衣裳的时候,东街上的店铺都悄然上了衣服——大家现在都习惯了,东街上的铺子虽然各家都有主业,但是都跟杂货铺子一样,任何从王府出来的东西,都能够在任意一家店铺买到。
小七的火柴也出了第一批两千盒。
五十文的高昂价格让大家咋舌,但是对于东海的百姓来说,这东西并不是贵的问题,而是身份的问题——只有刚上货的时候就立刻拿下,不然,眨眼就没了,到时候就只能够看着买到的人各种炫耀了。
当然,买到的人会不会一边心在滴血,一边一划半文钱,再划一文钱地数着,给大家展示火柴,回家再挨夫人揍,就没人知道了。
等到开春三月,津阳县已经成为大梁东边最为富庶的郡县了,若不是因为王妃进了一批种子说是可以在滩涂地上出粮,恐怕津阳县都没人愿意种地了。
种什么地啊?当你一天就能够在赚到好几十文乃至上百文、几百文钱的时候,花个三五文跟人家买米吃,或者干脆去食肆花十文钱吃个香香饱饱的饭,也不是花不起。
那孟三郎也早就不做渔网的生意了,如今交给了其他一起出来跑生路的兄弟去做。
兄弟们发财了,孟三郎却是更加发财了,全因他跟穆三娘在王妃的指导下,开了劳什子专门送货的货运行。
这边交货,写单子,给一半钱,那边收货再签单子,给另外一半钱。
这东海百余郡县,各个都盼着穆三娘的货运行去,都道是穆三娘跟孟三郎都是跟着王妃干活的,说话顶顶算数的。
况且那肥皂火柴什么的,巴掌大一块,一车就能够装上大几千上万块。
平时进货三五千块,为了这个专门走一趟实在是不划算,但是交给穆三娘跟孟三郎就没事,他们每隔几日就会去一个郡县,一旦有人想要往那边铺货的,都跟着去。
如今最多的还是下川县跟义庆县,这都是跟王府做惯生意的,这两个县的人来津阳县,那都是看上了货立刻就下单,等一排到就托穆三娘他们送回家乡去,家乡那边的人看了信验了货,自然就会给剩下的款项。
出来的人干脆就在津阳县住下了,毕竟这地方吃住都不贵,而且热闹还多。
别说上次王妃的元宵宴会,现在已经成为东海津津乐道的一桩美事了,没去成的人心里都后悔死了。
去了的人领了不少新式样衣服不说,很快东海无论哪一层的官员百姓还是富户贫民,都喜欢上了这种行动方便又用料少的衣服。
节省布料就是节省钱,多好啊。
阳春三月,到津阳县来投奔东海王的人已经超过了四万,陆清灵一样,每个家族留下那么十来个人,其他都让他们到周边的郡县去,大家没有不听从的。
留下来的人掌握了津阳县这边的第一手消息,只要跟定居在别处的家里人一说,立马就是能够带动那个地方的经济。
如今大家都瞄准津阳县,只要东海王府有什么新动作,不管多不能理解,不管多贵,都是抢着上前去。
但是陆清灵心中依然焦急,这都三月了,除了之前收到的一批滩涂稻种之外,其他的种子收到的并不算很多。
现在大家钱是有了,赚钱也容易了,可是粮食跟其他原材料都不够啊。
光靠着穆三娘跟孟三郎带队来回跑运送的物资,还远远不够。津阳县原本只有十来万人,如今投奔的加上常住的,足足增加了三万人还不止,种粮食的人少了,吃粮食的人却多了。
官方的粮库消耗极其巨大。
即便这次开春前能够寻到粮食种子,种下去最早也要到秋天才能收获,这原本就有半年的时间需要苦撑。
更别说若是这开春收不到,可能就要到秋天或者明年春天才能够种了……那得到什么时候才能够收获啊。
一想到这个陆清灵就头疼。
把津阳县的事情交给薛四娘跟薛五娘之后,陆清灵决定带着晴霜跟晴雪出去走走,就跟着穆三娘他们一起。
小七死缠烂打非要跟着,陆清灵担心她学堂的课业跟不上,结果小七甩给她一本册子:“老先生早就教过了,学堂里先生教的那些玩意儿,跟玩儿似的。”还很不好玩。
陆清灵无奈,只能够带着小七跟鱼儿上路。
霍振熙跟嘉嘉原本想要陪着,但是因为东海腹背受敌,很可能大战在即,所以实在不敢掉以轻心。
陆清灵安抚霍振熙跟嘉嘉:“我在东海境内行走,再说你们练兵不也经常在东海各处行走吗?离得也不远。”
“再说了,我只不过是去找点粮食而已,又不做什么坏事,穆三娘他们的车队现在人手不少,会功夫的都大有人在,实在不行,给两个暗卫我带上呗。”
陆清灵兴致勃勃,本来是个大夫,最近做生意做上瘾了都,现在闲下来就在想有什么东西能够赚钱的。
点子倒是一大堆,不说别的,之前她作为托付嘉嘉小七的酬劳。如今托付未成,自然交易也不算数,她随便拿出几个点子来用都是小意思。
霍振熙想了想,安排了两个景字辈的暗卫跟着,一边也是巡查东海其他郡县的情况,毕竟他行军所去之地有限,最远不过方圆三十里,一日都可以来回。
更远的地方是什么样,谁都没见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