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8 穷追
林淮生果断地支持了贺凡的这个要求,到目前为止贺凡的大胆行动最后都是对的,并且现在也很需要一个能打的家伙去撕裂敌人的后卫。鉴于整个提斯普尔以东的印度军队正在不战自溃,他迫切希望有人能加剧敌人的混乱,而使得敌人没有时间停下来思考。敌人一旦清醒过来,应该会在某些关键地段破坏桥梁和道路等设施。这对第二阶段行动多少会产生不利的影响。另外,从具体形势上看,敌人的防空体系依然在起作用,地面侦察的重要性,由此也凸显了出来,虽然贺凡的坦克部队只能携带至多一个加强排的兵力,不过这支数字化部队的威力不是光看人数可以确定的。这支部队可以携带卫星通讯以及激光指引设备,在一只老狐狸带领下,完全可以期待有很好的表现。
贺凡的每辆坦克,每辆都搭载了5名步兵,步兵们将自己固定在坦克炮塔后方,然后这支奇特的坦克连就开始沿着积水的公路前进。当然,他不敢直接走公路,以避免压到地雷,在洪水泛滥的坑洼地区疾驰,一直是他喜欢的最狂野的科目(被所有的坦克驾驶员极度的厌恶),虽然肯定会颠坏外面的步兵,不过这个他就管不着了。在下午毒辣日头的烘烤下,他极其顺利地推进了40公里,沿途只看到公路上印度军队丢弃的卡车,歪七竖八地排成了一字长蛇阵之外,没有遭遇到任何的抵抗。他几次停车,派人检查,发现这些车辆都是因为缺乏燃料被放弃的,而一些带不走的105毫米榴弹炮都被破坏掉了,可见敌人虽然狼狈,但是仍然是在撤退而非逃跑。
下午4点钟的时候,他的车队迅速从停电的锡布萨格尔以北通过,看不清城里的情况,也没有遭遇阻挡,他想指挥部发报说,极有可能是一座空城。指挥部严令他立即从侧面通过,不要耽误时间。这样的命令显然多余,他根本不想到城区浪费时间,贺凡在敌人的纵深地带一路驰骋,几乎如入无人之境了。除了偶尔看到在群聚在高地上躲避洪水的印度难民,没有发现任何一个武装人员。这样的追击已经让他上了瘾,就好像整个印度陆军都在逃避他的追杀一样。怀着极高的求战欲望,他果断修改计划,取消了休息,带着浑身泥水,叫苦不迭的步兵,继续沿着公路,一路向重镇焦尔哈德推进。那里曾经是印度第51直升机中队的驻地,不过现在这个中队划归了印藏特种部队,应该远在北方的某个地方了。同时,地图上注明,该地还有几个印度蓝天导弹部队的发射阵地,一经发现,应该优先解决。
林淮生的整个参谋部都在急切地等待着,这支乱闯乱撞的前锋发回来的信息,这支部队肩负着火力侦察以及地图更新的重任,同时还追赶着大约50倍的敌军。他们每推进一公里而没有遭到抵抗,就意味着贾布瓦出发的主力,可以毫无代价的向敌人腹地推进一步,虽然布拉马普特拉河实际上将阿萨姆腹地切割成了两部分,而提斯普尔实际上在大河的北面,但是在提斯普尔的陆上运输,需要通过该城以南的公路桥以及浮桥维系。如果有一支部队能够占领提斯普尔以南的卡利亚——布拉马普大桥,就可以轻而易举地切断提斯普尔,或者说整个印度阿萨姆集团的补给线和退路。敌人的援军还停留在比哈尔邦等待铁路通车,其到达提斯普尔的距离远比林淮生来得远,速度,将是决定在这场战役中印度最终输掉多少的,决定性因素。
“参谋长,他们推进到莫里尼亚,不可思议的速度,而且仍然未遭抵抗。他们统计,敌人至少沿途丢弃了大约九百辆卡车和空的油罐车,还看到了大量的军需物资正在被沿途军民抢夺,显然敌人的武装力量离开一段时间了。”
“告诉他们继续推进,最好能看到敌人后卫,以确定他们的位置。”
林淮生假装平静地说道,实际上内心很得意。之前他的参谋部还在按照贺凡的位置,修正双方的战线位置,现在图上作业已经停下来了,敌人逃出地图的速度远比想象的快得多。他判断,村民们总是慢慢试探形势,然后才敢成群结队出来劫掠军队物资的,这说明敌人走了有一段时间了。
“参谋长,他们发现一架敌人米17型直升机从辛那莫拉村上空飞过,向西北方向。”
“嗯,直接推进到焦尔哈德附近。”
“报告,轮式战车部队已经过河了,目前落后贺凡部队6个小时路程。”
一名参谋报告道,如果贺凡停下来,6个销售后就能汇聚成一个营的规模,不过这大概不是贺凡想要的,他更喜欢抢在前面,一个人出风头。
贺凡最终停在了焦尔哈德以南7公里的区域,这里是他沿着公路及铁路线前进必然要经过的地区,他原本准备按照标准的坦克战方式,直接绕过该城,但是他的车队在与公路交汇的时候,看到了泥泞道路上的履带痕迹。而附近的塔塔军车都被推倒在了路旁,显然不久前,有过一次粗暴的装甲部队通过。
他跳下战车,查看地面的痕迹,鬼一样的步兵们纷纷下车活动活动筋骨,他们不比坦克乘员在里面吹不着,晒不着,疲劳程度要高的多,不过谁也没有怨言,因为谁都知道,到了提斯普尔,战争大概就要结束了。
从地面上残留的履带印的宽度看,是一队T55型坦克刚刚经过,最多不超过几个小时,因为下午的烈日并没有完全将履带印晒成干泥巴。旁边还有大量杂乱的军人脚印,似乎在推动卡车让开道。
贺凡的功课做的足够,他知道印度在这个地区的,所有可能出现的履带或者轮式作战车辆的型号,所以迅速得出了几个结论,其一或许就是一个排的T55坦克,但是常理上讲,坦克行军时不会开上如此狭窄的道路(双车道),与摩托化步兵争道,从整个撤退看,敌人虽然丢弃了很多缺少燃料的卡车,但是敌人应该很清楚追兵尚远,所以不至于跑的这么狼狈。
另一种可能性就是蓝天防空导弹,这种系统发射车采用了坦克底盘,但是有趣的是,指挥以及电源车则采用了轮式甚至是拖车,也就是说这支部队的机动是离不开公路的。他个人倾向于第二种判断,敌人如果真的还有一支坦克部队,那么第4装甲旅进攻时,没有理由不出动,进行两面夹击的。
“07,你们去查看一下这队敌人后来去了哪里,其余车组,还有步兵原地休息25分钟。”
07号坦克刚刚从丁苏吉亚拖回来,修补好了滑油散热器和风扇,只是在裙板上留下了一个细小的洞。现在07车组,已经一跃成为贺凡心中,最狡诈、最可信赖的单位,有什么侦察任务都派他们去。
轻型坦克冒着黑烟,消失在了落日的余晖下。它沿着痕迹独自向北行进了1.5公里,停在了一座小山坡后面,然后几名步兵爬上制高点俯瞰前方,他们看到了前方森里有旋转的雷达天线和巨大的龙门支架,伪装过的导弹昂首向天,附近的印度兵忙忙碌碌川流不息,一派热火朝地的迹象。终于看到敌人了,显然他们还没有发现追兵靠近。侦察兵用望远镜观察了一会儿,判断为大约一个连一级的导弹部队,另外有一支连级的修理部队,另外还有一支规模较小的运输部队,显然敌人为了一辆抛锚的故障车辆耽搁了。
贺凡和林淮生差不多同一时间得到了这项情报,两个人同时开始考虑一个问题,这样的高价值目标是否值得贺凡暴露位置,一战?如果作战,敌人指挥部会立即对南方我军的突破距离做出准确判断,虽然很有可能他们早就知道了中国军队的推进的大致位置了,因为不能保证沿途没有他们的眼线,毕竟是在敌人境内。
最终贺凡说服指挥部,放手由他来打一场。在荒野里,能够抓到一个落单的防空单位的机会并不多。并且提斯普尔的防空系统就是由周边大量的中程防空系统配合核心位置的S300组成的,每消灭一支中近程导弹部队,就会将更多的防空压力施加到S300系统肩上,这将大大压缩其处于机动状态的时间,自然也增加了它被歼灭的机会,这笔账谁都会算。
贺凡命令的坦克群以及步兵,悄悄与07号坦克汇合,在起伏地形后方埋伏,等待天色最终黯淡下来。同时他也必须等待空军的远距离打击,卫星制导导弹的打击精度无法直捣其指挥部或者通讯部队,但是足够让敌人糊涂一阵子。
眼看着敌人安装完发动机,盖上了栅格挡板,显然修理工作进入了收尾,仍然没有打响的迹象,贺凡有些焦急起来,现在他不敢轻举妄动冲过去,容易被己方火力误伤。
他不知道,空中的2架歼11BS战机正迅速掉头扑过来,指挥机修正了原先的目标,同时通过数据链在空中进行目标更新作业,在整个战争中,还从未遇到过这样的情况,临时修改目标以及投放位置,是一件困难重重的事情,尤其是护航飞机已经耗尽燃油,必须提前返航,同时新的投放地点,十分逼近防空网。
贺凡正在心底诅咒空军的效率,只看到敌人的部队突然有了反应,随着军官的刺耳的哨子声,印度兵七手八脚地扯掉发射车上的伪装网,同时一部迷彩涂装的照射雷达不知道从哪里开了出来,这是他们之前的侦察没有发现的。
蓝天导弹的发射架开始转动,同时调整导弹仰角,显然它们已经瞄准了什么东西。
巨大的火焰将树林照得透亮,印度发射阵地上的第一辆发射车,连续向东北天空发射了4枚导弹,而第二辆发射车不知何种原因,没有成功发射。闪耀的导弹在空中迅速调整姿态,并没有直插夜空,而是曲折贴着山丘飞行,最后消失在了低空云层里。
与此同时,闹哄哄的印度导弹部队开始紧急撤退,但是横七竖八的修理部队车辆阻止了导弹发射车在复杂地形上的机动。停在树林外的卡车倒是先行开始逃离,贺凡不怎么管他们,因为他们显然没有通讯设备。
贺凡提醒各车组优先选择射击指挥车,以及其他携带卫星通讯设备的车辆,整个车队中大概有4辆。
天边云层中传来了阵阵闪光,显然敌人的导弹打到了什么东西,从高度看,应该是滑翔过来的炸弹,战斗轰炸机理论上应该在更高的高度上,才能发扬炸弹的攻击距离才对。
但是导弹阻挡住的滑行炸弹只是一部分。刺耳的尖啸声中,数枚炸弹转眼撞进了树林。立即笼罩住了还不及脱离的车队,随即是第二波炸弹呼啸而来,位置稍微有些偏,但是碰巧追上了逃离中的卡车队。
一片火海中,敌人大约5成的技术装备被顷刻摧毁。
趁着印度部队大乱,贺凡的坦克悄然驶出,排成了一列,耐心瞄准了一段时间后,齐射开火,瞬间将通讯指挥车辆全部摧毁。随即坦克发起了一次冲锋,利用热成像仪对仍然行走的车辆进行打击。敌人在惊魂未定中,根本没有发现空袭之外,另有敌人,或者有人发现了,但是指挥已经完全混乱了。
贺凡的每辆坦克,每辆都搭载了5名步兵,步兵们将自己固定在坦克炮塔后方,然后这支奇特的坦克连就开始沿着积水的公路前进。当然,他不敢直接走公路,以避免压到地雷,在洪水泛滥的坑洼地区疾驰,一直是他喜欢的最狂野的科目(被所有的坦克驾驶员极度的厌恶),虽然肯定会颠坏外面的步兵,不过这个他就管不着了。在下午毒辣日头的烘烤下,他极其顺利地推进了40公里,沿途只看到公路上印度军队丢弃的卡车,歪七竖八地排成了一字长蛇阵之外,没有遭遇到任何的抵抗。他几次停车,派人检查,发现这些车辆都是因为缺乏燃料被放弃的,而一些带不走的105毫米榴弹炮都被破坏掉了,可见敌人虽然狼狈,但是仍然是在撤退而非逃跑。
下午4点钟的时候,他的车队迅速从停电的锡布萨格尔以北通过,看不清城里的情况,也没有遭遇阻挡,他想指挥部发报说,极有可能是一座空城。指挥部严令他立即从侧面通过,不要耽误时间。这样的命令显然多余,他根本不想到城区浪费时间,贺凡在敌人的纵深地带一路驰骋,几乎如入无人之境了。除了偶尔看到在群聚在高地上躲避洪水的印度难民,没有发现任何一个武装人员。这样的追击已经让他上了瘾,就好像整个印度陆军都在逃避他的追杀一样。怀着极高的求战欲望,他果断修改计划,取消了休息,带着浑身泥水,叫苦不迭的步兵,继续沿着公路,一路向重镇焦尔哈德推进。那里曾经是印度第51直升机中队的驻地,不过现在这个中队划归了印藏特种部队,应该远在北方的某个地方了。同时,地图上注明,该地还有几个印度蓝天导弹部队的发射阵地,一经发现,应该优先解决。
林淮生的整个参谋部都在急切地等待着,这支乱闯乱撞的前锋发回来的信息,这支部队肩负着火力侦察以及地图更新的重任,同时还追赶着大约50倍的敌军。他们每推进一公里而没有遭到抵抗,就意味着贾布瓦出发的主力,可以毫无代价的向敌人腹地推进一步,虽然布拉马普特拉河实际上将阿萨姆腹地切割成了两部分,而提斯普尔实际上在大河的北面,但是在提斯普尔的陆上运输,需要通过该城以南的公路桥以及浮桥维系。如果有一支部队能够占领提斯普尔以南的卡利亚——布拉马普大桥,就可以轻而易举地切断提斯普尔,或者说整个印度阿萨姆集团的补给线和退路。敌人的援军还停留在比哈尔邦等待铁路通车,其到达提斯普尔的距离远比林淮生来得远,速度,将是决定在这场战役中印度最终输掉多少的,决定性因素。
“参谋长,他们推进到莫里尼亚,不可思议的速度,而且仍然未遭抵抗。他们统计,敌人至少沿途丢弃了大约九百辆卡车和空的油罐车,还看到了大量的军需物资正在被沿途军民抢夺,显然敌人的武装力量离开一段时间了。”
“告诉他们继续推进,最好能看到敌人后卫,以确定他们的位置。”
林淮生假装平静地说道,实际上内心很得意。之前他的参谋部还在按照贺凡的位置,修正双方的战线位置,现在图上作业已经停下来了,敌人逃出地图的速度远比想象的快得多。他判断,村民们总是慢慢试探形势,然后才敢成群结队出来劫掠军队物资的,这说明敌人走了有一段时间了。
“参谋长,他们发现一架敌人米17型直升机从辛那莫拉村上空飞过,向西北方向。”
“嗯,直接推进到焦尔哈德附近。”
“报告,轮式战车部队已经过河了,目前落后贺凡部队6个小时路程。”
一名参谋报告道,如果贺凡停下来,6个销售后就能汇聚成一个营的规模,不过这大概不是贺凡想要的,他更喜欢抢在前面,一个人出风头。
贺凡最终停在了焦尔哈德以南7公里的区域,这里是他沿着公路及铁路线前进必然要经过的地区,他原本准备按照标准的坦克战方式,直接绕过该城,但是他的车队在与公路交汇的时候,看到了泥泞道路上的履带痕迹。而附近的塔塔军车都被推倒在了路旁,显然不久前,有过一次粗暴的装甲部队通过。
他跳下战车,查看地面的痕迹,鬼一样的步兵们纷纷下车活动活动筋骨,他们不比坦克乘员在里面吹不着,晒不着,疲劳程度要高的多,不过谁也没有怨言,因为谁都知道,到了提斯普尔,战争大概就要结束了。
从地面上残留的履带印的宽度看,是一队T55型坦克刚刚经过,最多不超过几个小时,因为下午的烈日并没有完全将履带印晒成干泥巴。旁边还有大量杂乱的军人脚印,似乎在推动卡车让开道。
贺凡的功课做的足够,他知道印度在这个地区的,所有可能出现的履带或者轮式作战车辆的型号,所以迅速得出了几个结论,其一或许就是一个排的T55坦克,但是常理上讲,坦克行军时不会开上如此狭窄的道路(双车道),与摩托化步兵争道,从整个撤退看,敌人虽然丢弃了很多缺少燃料的卡车,但是敌人应该很清楚追兵尚远,所以不至于跑的这么狼狈。
另一种可能性就是蓝天防空导弹,这种系统发射车采用了坦克底盘,但是有趣的是,指挥以及电源车则采用了轮式甚至是拖车,也就是说这支部队的机动是离不开公路的。他个人倾向于第二种判断,敌人如果真的还有一支坦克部队,那么第4装甲旅进攻时,没有理由不出动,进行两面夹击的。
“07,你们去查看一下这队敌人后来去了哪里,其余车组,还有步兵原地休息25分钟。”
07号坦克刚刚从丁苏吉亚拖回来,修补好了滑油散热器和风扇,只是在裙板上留下了一个细小的洞。现在07车组,已经一跃成为贺凡心中,最狡诈、最可信赖的单位,有什么侦察任务都派他们去。
轻型坦克冒着黑烟,消失在了落日的余晖下。它沿着痕迹独自向北行进了1.5公里,停在了一座小山坡后面,然后几名步兵爬上制高点俯瞰前方,他们看到了前方森里有旋转的雷达天线和巨大的龙门支架,伪装过的导弹昂首向天,附近的印度兵忙忙碌碌川流不息,一派热火朝地的迹象。终于看到敌人了,显然他们还没有发现追兵靠近。侦察兵用望远镜观察了一会儿,判断为大约一个连一级的导弹部队,另外有一支连级的修理部队,另外还有一支规模较小的运输部队,显然敌人为了一辆抛锚的故障车辆耽搁了。
贺凡和林淮生差不多同一时间得到了这项情报,两个人同时开始考虑一个问题,这样的高价值目标是否值得贺凡暴露位置,一战?如果作战,敌人指挥部会立即对南方我军的突破距离做出准确判断,虽然很有可能他们早就知道了中国军队的推进的大致位置了,因为不能保证沿途没有他们的眼线,毕竟是在敌人境内。
最终贺凡说服指挥部,放手由他来打一场。在荒野里,能够抓到一个落单的防空单位的机会并不多。并且提斯普尔的防空系统就是由周边大量的中程防空系统配合核心位置的S300组成的,每消灭一支中近程导弹部队,就会将更多的防空压力施加到S300系统肩上,这将大大压缩其处于机动状态的时间,自然也增加了它被歼灭的机会,这笔账谁都会算。
贺凡命令的坦克群以及步兵,悄悄与07号坦克汇合,在起伏地形后方埋伏,等待天色最终黯淡下来。同时他也必须等待空军的远距离打击,卫星制导导弹的打击精度无法直捣其指挥部或者通讯部队,但是足够让敌人糊涂一阵子。
眼看着敌人安装完发动机,盖上了栅格挡板,显然修理工作进入了收尾,仍然没有打响的迹象,贺凡有些焦急起来,现在他不敢轻举妄动冲过去,容易被己方火力误伤。
他不知道,空中的2架歼11BS战机正迅速掉头扑过来,指挥机修正了原先的目标,同时通过数据链在空中进行目标更新作业,在整个战争中,还从未遇到过这样的情况,临时修改目标以及投放位置,是一件困难重重的事情,尤其是护航飞机已经耗尽燃油,必须提前返航,同时新的投放地点,十分逼近防空网。
贺凡正在心底诅咒空军的效率,只看到敌人的部队突然有了反应,随着军官的刺耳的哨子声,印度兵七手八脚地扯掉发射车上的伪装网,同时一部迷彩涂装的照射雷达不知道从哪里开了出来,这是他们之前的侦察没有发现的。
蓝天导弹的发射架开始转动,同时调整导弹仰角,显然它们已经瞄准了什么东西。
巨大的火焰将树林照得透亮,印度发射阵地上的第一辆发射车,连续向东北天空发射了4枚导弹,而第二辆发射车不知何种原因,没有成功发射。闪耀的导弹在空中迅速调整姿态,并没有直插夜空,而是曲折贴着山丘飞行,最后消失在了低空云层里。
与此同时,闹哄哄的印度导弹部队开始紧急撤退,但是横七竖八的修理部队车辆阻止了导弹发射车在复杂地形上的机动。停在树林外的卡车倒是先行开始逃离,贺凡不怎么管他们,因为他们显然没有通讯设备。
贺凡提醒各车组优先选择射击指挥车,以及其他携带卫星通讯设备的车辆,整个车队中大概有4辆。
天边云层中传来了阵阵闪光,显然敌人的导弹打到了什么东西,从高度看,应该是滑翔过来的炸弹,战斗轰炸机理论上应该在更高的高度上,才能发扬炸弹的攻击距离才对。
但是导弹阻挡住的滑行炸弹只是一部分。刺耳的尖啸声中,数枚炸弹转眼撞进了树林。立即笼罩住了还不及脱离的车队,随即是第二波炸弹呼啸而来,位置稍微有些偏,但是碰巧追上了逃离中的卡车队。
一片火海中,敌人大约5成的技术装备被顷刻摧毁。
趁着印度部队大乱,贺凡的坦克悄然驶出,排成了一列,耐心瞄准了一段时间后,齐射开火,瞬间将通讯指挥车辆全部摧毁。随即坦克发起了一次冲锋,利用热成像仪对仍然行走的车辆进行打击。敌人在惊魂未定中,根本没有发现空袭之外,另有敌人,或者有人发现了,但是指挥已经完全混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