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5 后来居上
短短十分钟内,印度113坦克团就从一路追击的巨大胜势,陷入了三面受敌的凶险境。
陷入苦战的印度团长,最先看出了苗头不对,他带领1个连从正面向99式坦克冲击,试图扭转这个局面,但是坐车被击中2发穿甲弹击穿引爆而阵亡。失去指挥后,整支部队完全失去了指挥,陷入各自为战。113团竟然被少得多的敌人围困住,没有一名连长能够掌握全局,而亚希尼则利用位置上的优势,俺不就本地行动,将其占据的地域压缩得越来越小。而整个战斗持续下来,印度方面没有观察到对方的任何一辆坦克被彻底击毁,这对于士气而言,是比指挥官阵亡更大的挫伤了。坦克兵在惶恐中产生的错觉,认为敌人的装甲是无法击穿的。一旦这种念头蔓延开来,他们的射击就会因为紧张而变得更加草率。
每一次仓促地转向防御,都无可避免地将薄弱的一面向另一侧的敌人暴露出来。没有人能想出解决的办法,任何企图冲出去的行动,都因为缺少统一的指挥,而变成一场单打独斗,最终成为敌人优先射击的目标。在第2连的T84赶到后的短短5分钟内,印度坦克团中的4个连被歼灭过大半,剩下的收缩起来,陷入完全绝望的状态中。
亚希尼钻出炮塔观察战场,他无法透过弥漫的浓烟和扬起的烟尘看清敌人还剩多少,不过从敌阵射出来的炮弹已经越来越稀疏了,他命令所有坦克不必继续逼近,而是停留在1800米外,他觉得应对对手的105毫米火炮,这个距离是合适的,尽管这样也会造成自己这边的炮弹常常打不穿对手,但是胜局已定,现在他要考虑的是如何保存自己,他不想太过于冒险。
整支印度坦克部队被正东方向的一列仍然在燃烧的火车阻挡住退路,而其余三个方向,都被敌人火力封死。唯一能想到的逃生方法,是弃车而逃。
20分钟前,王镇北严令先头的侦察部队驶离公路,向战场急进。这支部队拼死赶到时,但是还是晚了一步,战斗已经大致接近尾声。亚希尼的营以4辆车轻伤的代价,轻点出45辆撤彻底被击毁的敌人坦克,他没工夫去管那些弃车而逃的人,早把林淮生的命令忘记了。
指挥员根据新的指令,绕开这片战场,分兵穿插过铁路,一路警戒古杰兰瓦拉,另一路抢在亚希尼前面截住逃敌,这是机械化步兵擅长的作战模式。这支部队没有坦克,但是其装备的最新型WZ502型战车具备对抗坦克的能力,在战场可以应付的情况,比坦克多,算是多面手。
至此,王镇北的部队终于超越了亚希尼,占据了比较突出的位置。他其实不理解,林淮生为什么要在自己前面安排这样一个货来开路,亚希尼的所作所为,根本不是在解决次要目标,而是在表现自己。现在,主动权到了王镇北的手上,林淮生已经重新作出决策,将这么能打的亚希尼营调动向东北,去切断查谟的来援兵力,而王的主力则继续向东,直接挑战正面的印度第9师。目前这个印度步兵师还散落在60公里长的防御地带上,空中侦察显示,还处于一片混乱的调动中,其磨磨蹭蹭的表现,可以与亚希尼以外的巴基斯坦部队相提并论。
林淮生一直对军事冒险抱有独特的看法,这种看法在阿萨姆行动后转化为了一种理论。
他认为出乎敌人预料的军事行动,可能轻易获得主动权,虽然也会给本方(尤其是巴基斯坦部队)造成一定的混乱,但是远小于给对方造成的,尽管训练不足的巴基斯坦部队无法执行突然下达的复杂指令,但是当面的印度部队在仓促应战时的表现必然更糟。公平的讲,敌人缺乏足够的侦察能力,也没有足够的时间去做出判断,这必然使得其统帅部连续地出错。这就是所谓“先下手为强”的,重要军事原则。
他现在需要的,是将攻势继续下去,让敌人无从适应,一路败退下去,他希望延长印度人对自己主攻方向错误判断的时间。
目前,只有一种情况可能威胁到林淮生的计划,就是敌人的空军对他的补给线的打击。作战行动前,他在后方秘密囤积了350万吨物资,比阿萨姆行动前少一半,目前大规模的空运和铁路运输正在展开,不再遮遮掩掩,而近2万辆卡组成的运输部队正在日以继夜的运作,将弹药和油料运送到杰纳布河以东的桥头堡;这还只是第一步,接下来这条运输线会沿着一系列新攻占的,沿公路的节点,一直延伸到边境,在夺取古杰兰瓦拉的机场后,补给线的压力可能会有所缓解。
保障这条运输线的,是中巴空军的150架战斗机。在进攻的第一阶段,林淮生对空军提出的对地支援的要求很低,他只要求这支空军能充分地掌握制空权,当面印度空军可能调动的战机数目略多于这个数字,但是其中充斥着米格21和米格27这样实力不足的旧战机,甚至还有美洲虎和米格25这样超期服役的东西。
梅内亚姆指挥部的紧急求救报告,如同雪片般飞来,不光来自旁遮普,实际上列城在内的整个达拉克地区,也在遭遇轰炸,任何一个疑神疑鬼的指挥官,都很难在这种情况下,判断出敌人的主攻方向,从阿萨姆战役起,中国军队就从来没有在一个方向进行过单独的攻势,他们总是想尽办法混乱印度指挥部的视线,给指挥官出难题。
中将刚刚知道,敌人的装甲部队一举切断了古杰兰瓦拉以北的铁路,而拨给他只有2天,还没有捂热的113团,则陷入到了苦战中,目前其团部,突然间联系不到了。
他原本以为以113团的兵力,足够沿着铁路扫荡,轻易将冒险东犯的敌人击退,但是这下子情况空前地不明朗起来。巴基斯坦这群乌合之众的的攻势怎么可能变得如此的凌厉?这还是不是一次旨在牵制自己在克什米尔调动的小规模行动?他目前只能作出谨慎的评估,在侦察手段提供充足的证据前,他拒绝去做最坏的猜测。不过无论如何,这条铁路必须先抢回来。否则他在高原上的几十万人,外加伊斯兰堡的五万人的后勤供应,就会减少一半。而行动必须以侦察为依据,而有去无回的空中侦察是他最头大的事情,一上午陆军发射了大约二十架各型无人机,没有一架突破到指定侦察区域的。
美国人的卫星确实拍到了敌人乱糟糟挤在河边,等着渡河的情况,美方人员照此研判,48小时内可能会有一支机械化程度较高的,但是规模不大的军队(旅一级)进行长途奔袭,对古杰兰瓦拉形成威胁。按照之前的经验,这种规模的攻势,可以轻易打发回去才对,看来美国人不总是可靠,现在是时候再撒米格25出去兜一圈了。
中将可以调动的这些超期服役的老爷机,几乎成为了敢死队。这是印度所剩不多的,可以凭借速度深入到敌人防空圈核心地带的飞机,虽然每一次突破,实际能够拍到的实际东西差强人意,但是好歹算是一手。
这支部队每一次出击的损失率……简单说接近俄罗斯轮盘赌,并且几乎没有跳伞逃生的成功先例。
印度3倍音速中队从阿萨姆败退后后,常驻昌迪加尔,这里可以兼顾从西至北的各个战区,每一个战区都需要他们经常出动,去执行非常严苛的任务。
中队作战处排出的值班名单,如同执行枪决的时间表,飞行员每执行完10次任务,就会得到勇士勋章;而机械师如果能做到这些飞机10次妥善起飞并飞回来,也会得到一枚优秀服务勋章。
机场上可以起飞的值班飞机只剩下了聊聊几架,尽管飞行员们都是自愿回到部队参与这场战争,但是残酷现实,还是难免让他们产生一种感觉,觉得国家对待自己如同消耗品。
少校杰摩兰西坐在值班室,等待着任务下达,如果捱过这个小时,就会有下一组飞行员来接替,这是一个难熬的时刻。昨天在礼堂内,联队长亲自为该部队的6名米格25飞行员受勋,并提升军衔。杰摩兰西回到三倍音速中队后,军衔从10年前退役时的中尉,连续升了两级,已经与中队长平级了,这让他有很不好的预感,印度空军历来是一个要求回报的地方。
中队长带着一脸麻木的表情,地走进值班室,腋下夹着任务简报。
他站在地图前,避开了飞行员们的眼神,似乎心怀某种愧疚。他直接用红笔在地图上花了一条线,尽头在敌人渡河的区域,显然这将会是一次风险很大的任务。
“老伙计们,情况紧急,敌人行动超过了预期,上级需要我们,对进犯的敌人的规模进行有效侦察,这次突入必须深入到能够触动他们防空网的地区,需要飞得低一些,以拍摄清晰的照片。”
“飞的太低,就无法发挥速度上的优势。他们的防控阵地,反应时间很短。”
“是的,必须依靠你们技巧和对国家的忠诚,来完成这次重要的侦察任务。”
30分钟后,2架待命的米格25迅速起飞后,迅速向古杰兰瓦拉直插过去。其中一架将在那里转弯作为佯动,另一架则需要趁着敌人分散注意力的时候,快速从他们头上掠过,连续拍下照片。
这支部队有针对中国战斗机拦截的训练,通过远程雷达以及地面指挥,他们可以在敌人靠近前,提前进行反制。一个跨音速的难看转弯,就可以甩掉大部分靠着加力,才能勉强凑近的敌人战机。不过对付埋伏着的地空导弹则较为困难,米格25的告警系统很难分辨威胁的种类,在不同情况下,她都只能发出同一种音频的刺耳警告声,而敌人从潜伏到开火的时间则很短。
飞行员杰摩兰西在电台里与长机告别后,直接向西面穿插,在这支部队,长机通常执行吸引雷达的任务,深入侦察这样高危任务,则有僚机飞行员来完成,以确保部队可以延续下去。
他飞跃边境之后,就获知胡萨布的歼10战斗机起飞,也是双机,正直撞过来。长机转弯后,对手果然作出相应的转弯后,躲在后面的杰摩兰西则通过俯冲加速,向低空飞去。
今天的任务不是简单地穿越并拍照,探测地面防空系统反应,也成为了任务选项。在光学侦察设备作用有限的情况下,让战机主动招惹地面防空系统开机,并通过敌人投入的防空部队的规模和种类,以此来反推地面部队的规模以及行军状态,成为了一个愚蠢但是有效方法。当然站在统帅部高度,这只是合理的战争行为,代价不过是一架本来就弃之不用的飞机,和一个预备役的老家伙而已。
这架飞机没有携带任何的武器以及外部油箱,这是为了确保飞机飞临危险区域时,机内油料被足够地消耗掉,以此能获得更大的速度。
战机穿越铁路时,少校在侦察设备表盘上打开了机体侧面以及下方的所有5部摄像设备,他本身的视野有限,但是可以看到附近冲天的浓烟,被迅速抛到了身后,也许简报中被击毁的油罐车还在燃烧。他略测过飞机,可以看到下方星星点点的火光,这大概是坦克残骸在燃烧。他在一路降低高度至5000米,期间将速度提升到1.5马赫以上,过载将他重重压在座位上,但是他仍然转头向下望去,以侦察敌人的规模,并及时通过电台告知后方。确认位置后,他将飞机改平,以增加光学侦察的范围,不过这也限制了他的视野。
飞机通过5部角度各异的照相机携带的650毫米的镜头,可以在5000米高度,拍下一条15公里宽的地带,并提供极佳的图像。从这里通向杰纳布河边的条状区域内的敌人状况,是指挥部急于搞清楚状况的;如果有可能,他将在返航时,升高至22000米,利用两侧45°的斜置照相机,拍下敌人在更加广袤地区的调动,这取决于云层的情况,以及他能不能返航。
陷入苦战的印度团长,最先看出了苗头不对,他带领1个连从正面向99式坦克冲击,试图扭转这个局面,但是坐车被击中2发穿甲弹击穿引爆而阵亡。失去指挥后,整支部队完全失去了指挥,陷入各自为战。113团竟然被少得多的敌人围困住,没有一名连长能够掌握全局,而亚希尼则利用位置上的优势,俺不就本地行动,将其占据的地域压缩得越来越小。而整个战斗持续下来,印度方面没有观察到对方的任何一辆坦克被彻底击毁,这对于士气而言,是比指挥官阵亡更大的挫伤了。坦克兵在惶恐中产生的错觉,认为敌人的装甲是无法击穿的。一旦这种念头蔓延开来,他们的射击就会因为紧张而变得更加草率。
每一次仓促地转向防御,都无可避免地将薄弱的一面向另一侧的敌人暴露出来。没有人能想出解决的办法,任何企图冲出去的行动,都因为缺少统一的指挥,而变成一场单打独斗,最终成为敌人优先射击的目标。在第2连的T84赶到后的短短5分钟内,印度坦克团中的4个连被歼灭过大半,剩下的收缩起来,陷入完全绝望的状态中。
亚希尼钻出炮塔观察战场,他无法透过弥漫的浓烟和扬起的烟尘看清敌人还剩多少,不过从敌阵射出来的炮弹已经越来越稀疏了,他命令所有坦克不必继续逼近,而是停留在1800米外,他觉得应对对手的105毫米火炮,这个距离是合适的,尽管这样也会造成自己这边的炮弹常常打不穿对手,但是胜局已定,现在他要考虑的是如何保存自己,他不想太过于冒险。
整支印度坦克部队被正东方向的一列仍然在燃烧的火车阻挡住退路,而其余三个方向,都被敌人火力封死。唯一能想到的逃生方法,是弃车而逃。
20分钟前,王镇北严令先头的侦察部队驶离公路,向战场急进。这支部队拼死赶到时,但是还是晚了一步,战斗已经大致接近尾声。亚希尼的营以4辆车轻伤的代价,轻点出45辆撤彻底被击毁的敌人坦克,他没工夫去管那些弃车而逃的人,早把林淮生的命令忘记了。
指挥员根据新的指令,绕开这片战场,分兵穿插过铁路,一路警戒古杰兰瓦拉,另一路抢在亚希尼前面截住逃敌,这是机械化步兵擅长的作战模式。这支部队没有坦克,但是其装备的最新型WZ502型战车具备对抗坦克的能力,在战场可以应付的情况,比坦克多,算是多面手。
至此,王镇北的部队终于超越了亚希尼,占据了比较突出的位置。他其实不理解,林淮生为什么要在自己前面安排这样一个货来开路,亚希尼的所作所为,根本不是在解决次要目标,而是在表现自己。现在,主动权到了王镇北的手上,林淮生已经重新作出决策,将这么能打的亚希尼营调动向东北,去切断查谟的来援兵力,而王的主力则继续向东,直接挑战正面的印度第9师。目前这个印度步兵师还散落在60公里长的防御地带上,空中侦察显示,还处于一片混乱的调动中,其磨磨蹭蹭的表现,可以与亚希尼以外的巴基斯坦部队相提并论。
林淮生一直对军事冒险抱有独特的看法,这种看法在阿萨姆行动后转化为了一种理论。
他认为出乎敌人预料的军事行动,可能轻易获得主动权,虽然也会给本方(尤其是巴基斯坦部队)造成一定的混乱,但是远小于给对方造成的,尽管训练不足的巴基斯坦部队无法执行突然下达的复杂指令,但是当面的印度部队在仓促应战时的表现必然更糟。公平的讲,敌人缺乏足够的侦察能力,也没有足够的时间去做出判断,这必然使得其统帅部连续地出错。这就是所谓“先下手为强”的,重要军事原则。
他现在需要的,是将攻势继续下去,让敌人无从适应,一路败退下去,他希望延长印度人对自己主攻方向错误判断的时间。
目前,只有一种情况可能威胁到林淮生的计划,就是敌人的空军对他的补给线的打击。作战行动前,他在后方秘密囤积了350万吨物资,比阿萨姆行动前少一半,目前大规模的空运和铁路运输正在展开,不再遮遮掩掩,而近2万辆卡组成的运输部队正在日以继夜的运作,将弹药和油料运送到杰纳布河以东的桥头堡;这还只是第一步,接下来这条运输线会沿着一系列新攻占的,沿公路的节点,一直延伸到边境,在夺取古杰兰瓦拉的机场后,补给线的压力可能会有所缓解。
保障这条运输线的,是中巴空军的150架战斗机。在进攻的第一阶段,林淮生对空军提出的对地支援的要求很低,他只要求这支空军能充分地掌握制空权,当面印度空军可能调动的战机数目略多于这个数字,但是其中充斥着米格21和米格27这样实力不足的旧战机,甚至还有美洲虎和米格25这样超期服役的东西。
梅内亚姆指挥部的紧急求救报告,如同雪片般飞来,不光来自旁遮普,实际上列城在内的整个达拉克地区,也在遭遇轰炸,任何一个疑神疑鬼的指挥官,都很难在这种情况下,判断出敌人的主攻方向,从阿萨姆战役起,中国军队就从来没有在一个方向进行过单独的攻势,他们总是想尽办法混乱印度指挥部的视线,给指挥官出难题。
中将刚刚知道,敌人的装甲部队一举切断了古杰兰瓦拉以北的铁路,而拨给他只有2天,还没有捂热的113团,则陷入到了苦战中,目前其团部,突然间联系不到了。
他原本以为以113团的兵力,足够沿着铁路扫荡,轻易将冒险东犯的敌人击退,但是这下子情况空前地不明朗起来。巴基斯坦这群乌合之众的的攻势怎么可能变得如此的凌厉?这还是不是一次旨在牵制自己在克什米尔调动的小规模行动?他目前只能作出谨慎的评估,在侦察手段提供充足的证据前,他拒绝去做最坏的猜测。不过无论如何,这条铁路必须先抢回来。否则他在高原上的几十万人,外加伊斯兰堡的五万人的后勤供应,就会减少一半。而行动必须以侦察为依据,而有去无回的空中侦察是他最头大的事情,一上午陆军发射了大约二十架各型无人机,没有一架突破到指定侦察区域的。
美国人的卫星确实拍到了敌人乱糟糟挤在河边,等着渡河的情况,美方人员照此研判,48小时内可能会有一支机械化程度较高的,但是规模不大的军队(旅一级)进行长途奔袭,对古杰兰瓦拉形成威胁。按照之前的经验,这种规模的攻势,可以轻易打发回去才对,看来美国人不总是可靠,现在是时候再撒米格25出去兜一圈了。
中将可以调动的这些超期服役的老爷机,几乎成为了敢死队。这是印度所剩不多的,可以凭借速度深入到敌人防空圈核心地带的飞机,虽然每一次突破,实际能够拍到的实际东西差强人意,但是好歹算是一手。
这支部队每一次出击的损失率……简单说接近俄罗斯轮盘赌,并且几乎没有跳伞逃生的成功先例。
印度3倍音速中队从阿萨姆败退后后,常驻昌迪加尔,这里可以兼顾从西至北的各个战区,每一个战区都需要他们经常出动,去执行非常严苛的任务。
中队作战处排出的值班名单,如同执行枪决的时间表,飞行员每执行完10次任务,就会得到勇士勋章;而机械师如果能做到这些飞机10次妥善起飞并飞回来,也会得到一枚优秀服务勋章。
机场上可以起飞的值班飞机只剩下了聊聊几架,尽管飞行员们都是自愿回到部队参与这场战争,但是残酷现实,还是难免让他们产生一种感觉,觉得国家对待自己如同消耗品。
少校杰摩兰西坐在值班室,等待着任务下达,如果捱过这个小时,就会有下一组飞行员来接替,这是一个难熬的时刻。昨天在礼堂内,联队长亲自为该部队的6名米格25飞行员受勋,并提升军衔。杰摩兰西回到三倍音速中队后,军衔从10年前退役时的中尉,连续升了两级,已经与中队长平级了,这让他有很不好的预感,印度空军历来是一个要求回报的地方。
中队长带着一脸麻木的表情,地走进值班室,腋下夹着任务简报。
他站在地图前,避开了飞行员们的眼神,似乎心怀某种愧疚。他直接用红笔在地图上花了一条线,尽头在敌人渡河的区域,显然这将会是一次风险很大的任务。
“老伙计们,情况紧急,敌人行动超过了预期,上级需要我们,对进犯的敌人的规模进行有效侦察,这次突入必须深入到能够触动他们防空网的地区,需要飞得低一些,以拍摄清晰的照片。”
“飞的太低,就无法发挥速度上的优势。他们的防控阵地,反应时间很短。”
“是的,必须依靠你们技巧和对国家的忠诚,来完成这次重要的侦察任务。”
30分钟后,2架待命的米格25迅速起飞后,迅速向古杰兰瓦拉直插过去。其中一架将在那里转弯作为佯动,另一架则需要趁着敌人分散注意力的时候,快速从他们头上掠过,连续拍下照片。
这支部队有针对中国战斗机拦截的训练,通过远程雷达以及地面指挥,他们可以在敌人靠近前,提前进行反制。一个跨音速的难看转弯,就可以甩掉大部分靠着加力,才能勉强凑近的敌人战机。不过对付埋伏着的地空导弹则较为困难,米格25的告警系统很难分辨威胁的种类,在不同情况下,她都只能发出同一种音频的刺耳警告声,而敌人从潜伏到开火的时间则很短。
飞行员杰摩兰西在电台里与长机告别后,直接向西面穿插,在这支部队,长机通常执行吸引雷达的任务,深入侦察这样高危任务,则有僚机飞行员来完成,以确保部队可以延续下去。
他飞跃边境之后,就获知胡萨布的歼10战斗机起飞,也是双机,正直撞过来。长机转弯后,对手果然作出相应的转弯后,躲在后面的杰摩兰西则通过俯冲加速,向低空飞去。
今天的任务不是简单地穿越并拍照,探测地面防空系统反应,也成为了任务选项。在光学侦察设备作用有限的情况下,让战机主动招惹地面防空系统开机,并通过敌人投入的防空部队的规模和种类,以此来反推地面部队的规模以及行军状态,成为了一个愚蠢但是有效方法。当然站在统帅部高度,这只是合理的战争行为,代价不过是一架本来就弃之不用的飞机,和一个预备役的老家伙而已。
这架飞机没有携带任何的武器以及外部油箱,这是为了确保飞机飞临危险区域时,机内油料被足够地消耗掉,以此能获得更大的速度。
战机穿越铁路时,少校在侦察设备表盘上打开了机体侧面以及下方的所有5部摄像设备,他本身的视野有限,但是可以看到附近冲天的浓烟,被迅速抛到了身后,也许简报中被击毁的油罐车还在燃烧。他略测过飞机,可以看到下方星星点点的火光,这大概是坦克残骸在燃烧。他在一路降低高度至5000米,期间将速度提升到1.5马赫以上,过载将他重重压在座位上,但是他仍然转头向下望去,以侦察敌人的规模,并及时通过电台告知后方。确认位置后,他将飞机改平,以增加光学侦察的范围,不过这也限制了他的视野。
飞机通过5部角度各异的照相机携带的650毫米的镜头,可以在5000米高度,拍下一条15公里宽的地带,并提供极佳的图像。从这里通向杰纳布河边的条状区域内的敌人状况,是指挥部急于搞清楚状况的;如果有可能,他将在返航时,升高至22000米,利用两侧45°的斜置照相机,拍下敌人在更加广袤地区的调动,这取决于云层的情况,以及他能不能返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