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9章 黔州省?
联想到高层的人事变动,邓华渐渐有点明白,这是团系干部和党系干部共同的呼吁。看看02年后上面的人事布局就知道,这是团系干部和党系干部大丰收的一年。
一把手被纯正的团系干部带头人岳江山一举拿下,副主席、书记处书记成为燕京党校校长
薛远山的囊中物,两大集团有了自己的带头人和话事人。
这种情况前所未有,主要是之前团系干部不成气候,从红色年代结束到现在而是几年,是华夏改革开放的黄金时段,也是团系干部成长的黄金时段。
也正是这段时间内,大批优秀的年轻人进入到团组织当中,其中包括审时度势的世家子弟,比方说未来的政府一把手也是从团系起步。
而党系干部更复杂,邓华点点头道:“齐老教育的是,只有走下去才能倾听来自底层最真实的呼声,从媒体上永远听不到真实的情况,他们永远会选择认为你想要知道的。”
小邓同志说话一向如此直来直去,这也是很实际的东西,不到基层去,怎么可能倾听来自老百姓的声音?
这种交流方式让学者型干部齐斐稍稍有些不习惯:“很多优秀传统必须得到传承,联系群众深入群众才能让领导阶层拥有最广泛的群众基础,有些人已经走偏了。”
有些人已经走偏了!有些人是暗指谁?小邓同志暗暗心惊,很显然黔州省政坛已经分化,齐书记和徐省长发出一个声音。那么眼下黔州省的另一个声音是什么?又是谁在发声?
忽然发现自己已经和黔州省政治脱轨了,尽管曾经数次和贾思怡交流,只是女人完全不懂得抬头看路。或者说贾书记不擅长判断政治风向标,只是喜欢做一个执行者。
这大概是很多女干部的通病,唐一笑点点头:“我们不能招商引资成果显著,就忽略地方群众最基本的诉求,必须要在制度上保证低收入阶层的利益。特别是在黔州省那样的地方,抓招商引资抓经济建设,一定要确保老百姓的生活水平逐步提高而不是相反。”
什么情况?不是应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吗?越是贫穷地区,就越需要足够的资金注入,否则怎么可能做到经济发展?
只是唐一笑和齐斐的话全然不是那么一回事,到底是自己的理解能力有问题,还是他们不屑于招商引资?
这个可能性不存在,那么就只有一个可能,这些话不是真正的说经济建设,而是在讲政治,什么叫政治?和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不同,华夏的经济基础是为上层建筑服务的。
政治大于一切!特别是在贫困地区更是如此,邓华忽然有点意兴阑珊,如果徐省长和小齐书记都关注政治斗争的话,未来的黔州省会是什么样子?
自己情商不高智商也低,邓华从来不觉得自己是搞政治斗争的材料,他也不适合那种勾心斗角的模式。
对邓华来说,政治应该是为经济建设服务的,只有经济建设搞上去,老百姓的生存环境才能提高,这一点在贫困地区尤其如此。
现在看来,黔州省不是这个路数,或者说自己误读了什么?换做是几年前,邓华是沉不住气的,现在么还是倾听,只有多听多看少说才是成熟的标志。
只听齐斐继续道:“黔州省政治氛围出现两种极端,一种是极力推崇资本在经济建设中的决定作用,一种是安贫乐道的不思进取,这两种都要批评。”
还是自己误读了,邓华轻嘘一口气,不知道为什么,他不希望徐甲或者齐斐这样的人物,沦为政治斗争的工具。
唐一笑很认真倾听,玩笑归玩笑,一旦进入上下级模式,女人远比邓某人更能摆正自己的位子,端正自己的态度,绝对不会向小邓同志那样腹诽领导的。
小齐书记转向邓华:“邓华同志在河池市的所作所为很好,打击了犯罪分子彰显正义,但是没有把地方经济搞好就当逃兵,这个习惯很不好啊!河池市需要你黔易市需要你!”
不会吧?让自己几年后重回河池?小邓同志不知道,他的能力如何还无所谓,可是他运作清远市两大项目的能量,却已经被黔州省的领导看在眼里。
黔州省缺什么?不缺人也不缺项目,缺少的是把项目运作起来的能量,这绝非寻常的能吏可以做到的,也不是靠行政命令可以做到的。
现在是市场经济为主流的时代,越来越多的投资不再是那种拍脑袋决策,而是要精准判断投资收益后,才能决定是否投资该项目。
想要在黔州省投资,恰恰需要行政资源型投资团队,也就是说扶贫干部首先要有足够的商业资源,没有大风集团和国风实业在后面撑腰,清远市的项目怎么上马?
现在已经不只是两大集团,大家注意到风雅集团也开始介入清远市的项目,没有人相信风雅集团是冲着周益铭市长去的,也没有人相信是冲着陈洁书记去的。
看看两大项目的倡议者就知道,三大集团都是被邓某人的创意吸引,既然可以在清远市吸引到足够的资本,为什么在黔州省不能?
自己的孩子看着好看啊!眼下徐甲和齐斐都市黔州省的大佬,他们自然是看着黔州省的资源心疼,心疼不能把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充分利用,不能转化成实打实的GDP数据。
之前那些话也不是空洞的教条,而是另有所指,只不过小邓同志一叶障目不见泰山,不知道当前黔州省的政治生态,也就会误读两位大佬的潜台词。
杀个回马枪么?现在自己培训结束去哪里任职,已经不在自己的掌控,难道说陈书记想要自己离开?没理由啊,自己现在是她手中一支枪,随时为她冲锋陷阵的干将。
两大项目全都是小邓同志弄出来的,换做别人来搞,邓华还真不是看不起他们。也许那些人的智商足够高、文凭足够眩目,可是他们没有领先十几年的阅历呀!
一把手被纯正的团系干部带头人岳江山一举拿下,副主席、书记处书记成为燕京党校校长
薛远山的囊中物,两大集团有了自己的带头人和话事人。
这种情况前所未有,主要是之前团系干部不成气候,从红色年代结束到现在而是几年,是华夏改革开放的黄金时段,也是团系干部成长的黄金时段。
也正是这段时间内,大批优秀的年轻人进入到团组织当中,其中包括审时度势的世家子弟,比方说未来的政府一把手也是从团系起步。
而党系干部更复杂,邓华点点头道:“齐老教育的是,只有走下去才能倾听来自底层最真实的呼声,从媒体上永远听不到真实的情况,他们永远会选择认为你想要知道的。”
小邓同志说话一向如此直来直去,这也是很实际的东西,不到基层去,怎么可能倾听来自老百姓的声音?
这种交流方式让学者型干部齐斐稍稍有些不习惯:“很多优秀传统必须得到传承,联系群众深入群众才能让领导阶层拥有最广泛的群众基础,有些人已经走偏了。”
有些人已经走偏了!有些人是暗指谁?小邓同志暗暗心惊,很显然黔州省政坛已经分化,齐书记和徐省长发出一个声音。那么眼下黔州省的另一个声音是什么?又是谁在发声?
忽然发现自己已经和黔州省政治脱轨了,尽管曾经数次和贾思怡交流,只是女人完全不懂得抬头看路。或者说贾书记不擅长判断政治风向标,只是喜欢做一个执行者。
这大概是很多女干部的通病,唐一笑点点头:“我们不能招商引资成果显著,就忽略地方群众最基本的诉求,必须要在制度上保证低收入阶层的利益。特别是在黔州省那样的地方,抓招商引资抓经济建设,一定要确保老百姓的生活水平逐步提高而不是相反。”
什么情况?不是应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吗?越是贫穷地区,就越需要足够的资金注入,否则怎么可能做到经济发展?
只是唐一笑和齐斐的话全然不是那么一回事,到底是自己的理解能力有问题,还是他们不屑于招商引资?
这个可能性不存在,那么就只有一个可能,这些话不是真正的说经济建设,而是在讲政治,什么叫政治?和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不同,华夏的经济基础是为上层建筑服务的。
政治大于一切!特别是在贫困地区更是如此,邓华忽然有点意兴阑珊,如果徐省长和小齐书记都关注政治斗争的话,未来的黔州省会是什么样子?
自己情商不高智商也低,邓华从来不觉得自己是搞政治斗争的材料,他也不适合那种勾心斗角的模式。
对邓华来说,政治应该是为经济建设服务的,只有经济建设搞上去,老百姓的生存环境才能提高,这一点在贫困地区尤其如此。
现在看来,黔州省不是这个路数,或者说自己误读了什么?换做是几年前,邓华是沉不住气的,现在么还是倾听,只有多听多看少说才是成熟的标志。
只听齐斐继续道:“黔州省政治氛围出现两种极端,一种是极力推崇资本在经济建设中的决定作用,一种是安贫乐道的不思进取,这两种都要批评。”
还是自己误读了,邓华轻嘘一口气,不知道为什么,他不希望徐甲或者齐斐这样的人物,沦为政治斗争的工具。
唐一笑很认真倾听,玩笑归玩笑,一旦进入上下级模式,女人远比邓某人更能摆正自己的位子,端正自己的态度,绝对不会向小邓同志那样腹诽领导的。
小齐书记转向邓华:“邓华同志在河池市的所作所为很好,打击了犯罪分子彰显正义,但是没有把地方经济搞好就当逃兵,这个习惯很不好啊!河池市需要你黔易市需要你!”
不会吧?让自己几年后重回河池?小邓同志不知道,他的能力如何还无所谓,可是他运作清远市两大项目的能量,却已经被黔州省的领导看在眼里。
黔州省缺什么?不缺人也不缺项目,缺少的是把项目运作起来的能量,这绝非寻常的能吏可以做到的,也不是靠行政命令可以做到的。
现在是市场经济为主流的时代,越来越多的投资不再是那种拍脑袋决策,而是要精准判断投资收益后,才能决定是否投资该项目。
想要在黔州省投资,恰恰需要行政资源型投资团队,也就是说扶贫干部首先要有足够的商业资源,没有大风集团和国风实业在后面撑腰,清远市的项目怎么上马?
现在已经不只是两大集团,大家注意到风雅集团也开始介入清远市的项目,没有人相信风雅集团是冲着周益铭市长去的,也没有人相信是冲着陈洁书记去的。
看看两大项目的倡议者就知道,三大集团都是被邓某人的创意吸引,既然可以在清远市吸引到足够的资本,为什么在黔州省不能?
自己的孩子看着好看啊!眼下徐甲和齐斐都市黔州省的大佬,他们自然是看着黔州省的资源心疼,心疼不能把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充分利用,不能转化成实打实的GDP数据。
之前那些话也不是空洞的教条,而是另有所指,只不过小邓同志一叶障目不见泰山,不知道当前黔州省的政治生态,也就会误读两位大佬的潜台词。
杀个回马枪么?现在自己培训结束去哪里任职,已经不在自己的掌控,难道说陈书记想要自己离开?没理由啊,自己现在是她手中一支枪,随时为她冲锋陷阵的干将。
两大项目全都是小邓同志弄出来的,换做别人来搞,邓华还真不是看不起他们。也许那些人的智商足够高、文凭足够眩目,可是他们没有领先十几年的阅历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