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章 北城的春天22
第一百三十章 北城的春天22
宁言书让念初在病房守着,他待会儿带早点上来,于是小丫头又乖乖坐下,一动不动看着奶奶。宁言书出来,轻轻带上门,下了17楼换上白大褂在护士站前走一圈,领走了科室一早开会备的鸡蛋豆浆肉包子,和吴主任说了几句,请了几小时假,又上了顶楼。
顶楼小护士一瞧见穿白袍的宁大夫都发晕,偷偷拍他背影发护士群里,引来一片花痴叫。
人问:【宁小书有病人在楼上?】
顶楼小护士摇摇头:【不是,是他女朋友的奶奶。】
瞧前一晚那孝顺模样还真以为是亲奶奶,可后来各种签字都是那美女签的,于是大家就都知道那声亲奶奶的含义了。
此话一出群中刮过寒风,短暂安静几秒后有人问:【他女朋友是不是真特好看?】
顶楼小护士很认真地评论:【是挺好看的,咱宁大夫可护着了,跟心内陈大夫说是他亲奶奶,你说这关系近不近?昨晚小连值班,说是宁大夫亲手把老人抱上来的,连个轮椅都没用,早晨戴副院长也亲自上来了一趟,这都是瞧咱宁大夫的面子。】
想想又说:【我进去给老太太挂水,不好扎,扎了三针才好,那美女一直看着,没怪我,我自个都不好意思,出来时看她眼眶红了,也是可怜。】
群中一阵唏嘘,有人说:【我就希望宁大夫好好儿的,特别幸福。】
这大概是单纯的倾慕之下最质朴的愿望了。
惟愿你安好。
***
宁言书在门口站了站才进去,透过门上一小块玻璃可以看见里头小丫头跟化石似的还是他离开时的姿势,一动没动。
他进去蹲下来,把早点递她手里,她还撑出一抹笑给他瞧,表示自己很好,不用他担心。
刚吃一口包子就有护工上来要推老太太下楼做检查,戴副院长开了放射性核素检查和MRI,心电图是昨晚一进来就已经做了的,待会儿仪器检查完再回来做24小时动态心电监测。
西医与中医在本质上就有着非常鲜明的不同,确诊手法更是南辕北辙,传承了几千年的中医有望闻问切四诊法,西医则更相信血检和各种高精尖仪器。宁言书自小学习中医,后来选了临床学,二者他都通,渐渐有了自己的方法,在骨科上二者缺一不可,宁言书习惯用西医的手法确诊后定下治疗方案,再用中医辅佐。
任何一个西医大夫都以数据说话,血检和仪器能告诉我们很多,是中医号脉所做不到的。
宁言书将老太太抱起来放在平车上,念初啃着包子跟出去,推推他,叫他回科室不用管这里,可他却摇摇头,说请了几小时假,可以陪着。
她就没再说什么,一路上把早餐吃完,念初是有经验的,知道陪护有多耗体力,她必须吃饱才有力气照顾奶奶,电视里那种在病床前哭成泪人不吃不喝的画面她每次见着都要转台,看不过眼。
宁言书默默瞧着咬着吸管把最后一点豆浆喝完才罢休的小丫头,她总是让他意外的,他以为她会哭,可她没有,她还想着要吃东西,她看起来干劲十足,她认为有病就治,治好了就能回家。
***
做完检查回到病房,心内电脑里已经可以调出所有检查结果,主治大夫看完后给宁言书打了个电话,问他要不要下来看看。
宁言书极少出现在心内病房,可意外的他人缘极好,主治大夫让出电脑,他坐下来默默把所有检查报告都看完,其实从血检和昨晚的心电图就能知道了,加上戴副院长的检查就更是确定。
主治大夫说:“心衰,家属要有心理准备,你说还是我来?”
让家属做好心理准备的谈话在骨科每天都不知道要上演多少次,宁言书从来没心软过,该说的话明明白白不含糊,他见过无数次家属掩声痛哭,见过家属向他下跪求他一定要救活病人,更是见过家属不肯相信,骂骂咧咧说他是庸医。
从没有哪一回想现在这样叫他为难。
宁言书在心内大办公室坐了很久,隔行如隔山,虽然都是大临床,但人体是如此精密如此神奇的物体,心脏离胸骨不过就几厘米的距离,却是内科与外壳无法衡越的深壑。他当年刚进积水潭,被老院长指使着比别人多轮转一年半,因为他喜欢上手术台,所以轮的是心外而不是心内,当年心外的老主任压着不让他转科室,掏心窝子恳谈来了不下五回,可他还是头没回就走了,最后留在骨科。
到现在老主任早已退休,每年工会搞活动才来一回,每次必定说到对宁言书的惋惜,他认为他天生就是要干心外的。这种执念一直传承至这一代心外掌舵人,心外当玩笑般传到心内,此时心内的主治大夫拍拍宁言书肩膀问:“是不是后悔了?”
宁言书摇摇头。
不是后不后悔的事,他的选择他不后悔,就是体会到了一般家属的心情,着急,因为不了解而着急。
戴副院长那边应该也是知道了,电话打过来和宁言书说:“再做个冠状动脉造影吧。”
冠状动脉血管引起的心衰也很常见。
高血压在当今社会虽然已经是很普通的一种常见病,但其实致死率还是很高的,如果控制不好,长期的高血压会引起各种并发症,脑中风和心衰则是其中最厉害的致死并发症。
宁言书又给主治大夫讲了讲老太太的情况,说一直控制的挺好,平日里吃食也很注意,絮絮叨叨的,竟然一点都不像他。
临走前跟主治大夫说:“还是我来说吧。”
南春碎碎念:
要有心理准备QAQ
宁言书让念初在病房守着,他待会儿带早点上来,于是小丫头又乖乖坐下,一动不动看着奶奶。宁言书出来,轻轻带上门,下了17楼换上白大褂在护士站前走一圈,领走了科室一早开会备的鸡蛋豆浆肉包子,和吴主任说了几句,请了几小时假,又上了顶楼。
顶楼小护士一瞧见穿白袍的宁大夫都发晕,偷偷拍他背影发护士群里,引来一片花痴叫。
人问:【宁小书有病人在楼上?】
顶楼小护士摇摇头:【不是,是他女朋友的奶奶。】
瞧前一晚那孝顺模样还真以为是亲奶奶,可后来各种签字都是那美女签的,于是大家就都知道那声亲奶奶的含义了。
此话一出群中刮过寒风,短暂安静几秒后有人问:【他女朋友是不是真特好看?】
顶楼小护士很认真地评论:【是挺好看的,咱宁大夫可护着了,跟心内陈大夫说是他亲奶奶,你说这关系近不近?昨晚小连值班,说是宁大夫亲手把老人抱上来的,连个轮椅都没用,早晨戴副院长也亲自上来了一趟,这都是瞧咱宁大夫的面子。】
想想又说:【我进去给老太太挂水,不好扎,扎了三针才好,那美女一直看着,没怪我,我自个都不好意思,出来时看她眼眶红了,也是可怜。】
群中一阵唏嘘,有人说:【我就希望宁大夫好好儿的,特别幸福。】
这大概是单纯的倾慕之下最质朴的愿望了。
惟愿你安好。
***
宁言书在门口站了站才进去,透过门上一小块玻璃可以看见里头小丫头跟化石似的还是他离开时的姿势,一动没动。
他进去蹲下来,把早点递她手里,她还撑出一抹笑给他瞧,表示自己很好,不用他担心。
刚吃一口包子就有护工上来要推老太太下楼做检查,戴副院长开了放射性核素检查和MRI,心电图是昨晚一进来就已经做了的,待会儿仪器检查完再回来做24小时动态心电监测。
西医与中医在本质上就有着非常鲜明的不同,确诊手法更是南辕北辙,传承了几千年的中医有望闻问切四诊法,西医则更相信血检和各种高精尖仪器。宁言书自小学习中医,后来选了临床学,二者他都通,渐渐有了自己的方法,在骨科上二者缺一不可,宁言书习惯用西医的手法确诊后定下治疗方案,再用中医辅佐。
任何一个西医大夫都以数据说话,血检和仪器能告诉我们很多,是中医号脉所做不到的。
宁言书将老太太抱起来放在平车上,念初啃着包子跟出去,推推他,叫他回科室不用管这里,可他却摇摇头,说请了几小时假,可以陪着。
她就没再说什么,一路上把早餐吃完,念初是有经验的,知道陪护有多耗体力,她必须吃饱才有力气照顾奶奶,电视里那种在病床前哭成泪人不吃不喝的画面她每次见着都要转台,看不过眼。
宁言书默默瞧着咬着吸管把最后一点豆浆喝完才罢休的小丫头,她总是让他意外的,他以为她会哭,可她没有,她还想着要吃东西,她看起来干劲十足,她认为有病就治,治好了就能回家。
***
做完检查回到病房,心内电脑里已经可以调出所有检查结果,主治大夫看完后给宁言书打了个电话,问他要不要下来看看。
宁言书极少出现在心内病房,可意外的他人缘极好,主治大夫让出电脑,他坐下来默默把所有检查报告都看完,其实从血检和昨晚的心电图就能知道了,加上戴副院长的检查就更是确定。
主治大夫说:“心衰,家属要有心理准备,你说还是我来?”
让家属做好心理准备的谈话在骨科每天都不知道要上演多少次,宁言书从来没心软过,该说的话明明白白不含糊,他见过无数次家属掩声痛哭,见过家属向他下跪求他一定要救活病人,更是见过家属不肯相信,骂骂咧咧说他是庸医。
从没有哪一回想现在这样叫他为难。
宁言书在心内大办公室坐了很久,隔行如隔山,虽然都是大临床,但人体是如此精密如此神奇的物体,心脏离胸骨不过就几厘米的距离,却是内科与外壳无法衡越的深壑。他当年刚进积水潭,被老院长指使着比别人多轮转一年半,因为他喜欢上手术台,所以轮的是心外而不是心内,当年心外的老主任压着不让他转科室,掏心窝子恳谈来了不下五回,可他还是头没回就走了,最后留在骨科。
到现在老主任早已退休,每年工会搞活动才来一回,每次必定说到对宁言书的惋惜,他认为他天生就是要干心外的。这种执念一直传承至这一代心外掌舵人,心外当玩笑般传到心内,此时心内的主治大夫拍拍宁言书肩膀问:“是不是后悔了?”
宁言书摇摇头。
不是后不后悔的事,他的选择他不后悔,就是体会到了一般家属的心情,着急,因为不了解而着急。
戴副院长那边应该也是知道了,电话打过来和宁言书说:“再做个冠状动脉造影吧。”
冠状动脉血管引起的心衰也很常见。
高血压在当今社会虽然已经是很普通的一种常见病,但其实致死率还是很高的,如果控制不好,长期的高血压会引起各种并发症,脑中风和心衰则是其中最厉害的致死并发症。
宁言书又给主治大夫讲了讲老太太的情况,说一直控制的挺好,平日里吃食也很注意,絮絮叨叨的,竟然一点都不像他。
临走前跟主治大夫说:“还是我来说吧。”
南春碎碎念:
要有心理准备Q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