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二章 开门见山的自我介绍
“千里做官只为财”,主官如此,下面的吏目差役更是钻在钱眼里了,对这些人来说,当差就是为了捞钱,捞钱是除生死之外的第一大事,对不少人来说甚至大过生死,只要有钱赚,没什么不能做的。
常凯开始对朱达心存忌惮,甚至颇为恐惧,但这三次打交道下来,两次是顺手为之的小事,一次是登门拜访,收益居然有小十两银子,如果不是赶上这次鞑子作乱,那么多人急着进城,可以趁机勒索发财的话,在衙门里敲骨吸髓雁过拔毛,一年又能有多少个十两银子,这样出手大方的财神爷,自然乐意亲近效命。
如果是寻常的有钱少年,靠山还不清不楚的,衙门内几个人一合计,黑里白里的手段用上,直接把钱财吞下来,留条命算是慈悲,灭口算是正常,可这朱达表现出来是个煞星,有杀人的本事还滴水不漏。
又有钱,又有刀,还能让人得便宜的人物,常凯唯一能做的就是满面堆笑的弯腰低头,乖乖听话,有得赚那是运气,没得赚那也得照做,除了银钱还有刀悬着......
常凯一边把朱达请进门,一边细心观察,这几次见面都是在紧张或者糊涂的状态下,根本没有太多留意的心思,这次总算带着些平常心了。
初见的印象以为是个江湖刀客,刀头舔血做人命生意的那种,可今日见却发现对方热情中带着精明,却和那些有身家的生意人很像,可举手投足间除了武人训练带出的架势之外,又有几分矜持和文气,这又和读书人像,神态举止则蕴含些许自信和矜持,这种神态,常凯只在知县老爷和巡检大爷脸上看到过。
衙门中人见多识广,每日里都是和人打交道,这人做什么,出身如何,甚至现在处境怎样,稍加揣摩就能判断的很清楚,但常凯却在朱达身上犯了糊涂,往日里常被同僚夸奖的好眼力今日不管用了。
这次跟在朱达身边的,不是那个沉默健壮的同龄人,而是那个年纪略大,肩膀有些不利索,看着就像商铺管事的小伙子,这更让常凯摸不清对方的来意,只能乱猜是不是要在城内开什么骰子铺私娼窝子之类的买卖。
“怎么又拿东西上门,这么客气做什么。”常凯的婆娘也迎了出来,满脸带笑的埋怨说话,手上却不慢,直接把东西接了过去。
这次带的礼物是一卷布,一方肉,价钱的确没有前两次高,可都是能吃能用的实在东西,不是糊弄人的样子货色,对常凯的婆娘来说,这样的人来得越多越好。
“当家的,朱家小哥要是想办什么事,你可得给办妥了,别含糊着!”收了礼物,常凯的婆娘还念叨了两句,常家夫妻这么多年,很多关节她心里也明白。
“在这里胡言乱语什么,还不快给朱家小哥泡茶去。”常凯虎着脸吆喝了句,对旁人这么夫唱妇随的就应付过去,对朱达这等人可不能含糊,贸然答应事后反悔,吃了好处不认,对旁人能做,在这里就是找死。
常家婆娘自然想不了这么深,听到训斥之后,喜滋滋的说道:“这就去烧水,给你们上好茶!”
客气殷勤之后,总算请进了堂屋,常凯还没问来意,自家女儿又跑出来问小姐姐怎么没来,听说不来了之后,满脸失望神色,差点要哭出来的样子,让常凯当真哭笑不得,还是朱达承诺,说可以去找小姐姐玩,这才破涕为笑。
“不瞒常捕头说,我是达川行的东主,郑家集东边白堡村的鸭蛋生意也是我做的。”没等常凯问来意,朱达先开门见山的自我介绍。
刚听到这话的时候,常凯还没反应过来,随即就愣在那里,用不可思议的眼神看着朱达,直到厨房里自家婆娘吆喝儿女,声音传过来后表情才有变化,变成了肃然起敬和不可置信的混杂。
常凯不由自主的站了起来,抱拳说道:“没曾想那位点石成金的神童就是阁下,真是失敬。”
怀仁县各路人物没听过达川行和河边新村的极少,一来这两处在县内,二来这两处太传奇,三来这两处太生发。
本县发生的事本县人自然最清楚,虽说河边新村和白堡村属于大同左卫下辖,但这个范围大家从来都含糊过去的,自太祖开国到如今,大家的日子一直没什么变化,传说粮价比起几十年前要贵许多,可谁也判断不清真假,其他的大事无非是鞑子又打进来了,这河边新村和达川行的兴起是新鲜事,让人兴奋的新鲜事。
县城的百姓瞧不起卫所的军户,当他们是改了名目的农奴和佃户,也觉得卫所各个百户堡都是穷苦地方,结果就是这样的穷地方却做出了好大生意,那咸鸭蛋处处都有,这小小百户堡却做成了红火买卖。
单有一个咸鸭蛋还好说,更神奇的是,能把这鸭蛋带来的生意串联起来,没过多久,县城里也有人吃腊鸡腊鸭,用鸭绒枕头,也有百姓在城内养了鸡鸭平日里卖蛋给收购的人,到时候鸡鸭都能卖过去,怎么算都是赚钱的生意。
常凯身为衙门差役,对市面上的很多变化比旁人要敏感,比普通人有更多的消息来源,开始河边新村和达川行的消息传过来,衙门里的人都当是市井闲谈,可不知不觉间,却发现市面上的皮货种类多了,价钱也便宜了不少,其他各式百货也有类似的趋势,这才意识到,传闻中的这两处真给郑家集和怀仁县带来了繁华和流通。
至于做生意的是个少年,梦中被财神传授了天书和宝物,那边的鸭蛋和各色特产都和别处不同,味道鲜美,质量高超之类的荒诞传闻,常凯就是将信将疑了。
怀仁县的吏目差役们最关注的还是钱,达川行的生意里有私盐这一项,河边新村的各项特产又是畅销塞外,大家都能估计出那边的进项有多少,这样的肥肉,谁不琢磨着上去吃一口。
可真正老成的人却不会动,单是做私盐生意这一项就让人心生忌惮,私盐生意背后往往都是士绅和豪强,不然就是亡命徒跑单帮,在大同地方上的私盐又和卫所以及驻军扯不开关系,这样的背景谁敢去碰。
只不过不是每个人都有这份冷静,随着河边新村财源滚滚的消息越传越广,有些人就坐不住了,可去试着做些什么的都碰的头破血流,狼狈不堪的回来,有少数几个甚至就这么消失不见了。
到这个时候,大伙摸清了底细,敢情达川行的生意郑巡检有参与,河边新村这边还有位秀才,而且这秀才和一位游击的关系密切,这样的靠山背景露出来之后,那就无人敢碰了,郑巡检是怀仁县头几号的大豪,而那位和游击关系密切的秀才,在衙门里待久的人都多少知道是谁,知道当年干过什么。
这样的靠山和背景,谁还敢去碰,大家看着眼馋,有闲暇的时候去愈加繁华的郑家集快活一番,议论几句也就算了。
这次鞑子马队掳掠破坏,大伙一边吓得够呛,一边顾着自家发财,没什么人去想郑家集和河边新村,大同边镇一百几十年的历史,口口相传和亲身经历的事例很多,无论多么繁华的市镇地方,闹了兵灾之后,立刻毁于一旦,什么都剩不下,只有那些县城府城之类的才有长久的机会。
不管主动被动,关于达川行和河边新村的消息,常凯都被灌输了许多,今日里突然发现正主就在眼前,这“不可思议”和“肃然起敬”当然是免不了的,但最初的震惊过后,常凯又觉得就该是眼前这人,也只有这么样的人才能做下那么大的场面来。
“原来是朱公子,不知道达川行和河边新村现在怎么样了?”
“都毁了,郑家集被毁了,那两处村子也毁了,我们兄弟几个进山打猎才逃过一劫。”
得到了意料之中的回答,常凯感慨的叹了口气,大同太平了十几年,让他们都不太习惯这种兴兴灭灭,如果是放在从前,连叹气都不会的。
郑家集毁了,郑巡检肯定完了,那秀才也凶多吉少,岂不是说现在的......这念头在常凯的脑中一闪而过,随即就是消失,为了全家的姓名着想,还是不要想太多凶险的勾当。
朱达笑着说道:“从前的一点场面都被鞑子毁了,这次说出来倒不是为了炫耀,只是说出从前做过的事,会让常捕头更信任些,不会觉得我在诓人。”
“朱公子说那里话,老常怎么会觉得公子诓人,朱公子有什么吩咐,只管说就好。”常凯没意识到自己对朱达已经有了信任。
“这次鞑子作乱,百姓和商队急着进城避难,衙门这边趁机刮了不少财货吧?”朱达的态度依旧温和。
只是这问题却让常凯愣住,这位朱公子要来仗义执言吗?
常凯开始对朱达心存忌惮,甚至颇为恐惧,但这三次打交道下来,两次是顺手为之的小事,一次是登门拜访,收益居然有小十两银子,如果不是赶上这次鞑子作乱,那么多人急着进城,可以趁机勒索发财的话,在衙门里敲骨吸髓雁过拔毛,一年又能有多少个十两银子,这样出手大方的财神爷,自然乐意亲近效命。
如果是寻常的有钱少年,靠山还不清不楚的,衙门内几个人一合计,黑里白里的手段用上,直接把钱财吞下来,留条命算是慈悲,灭口算是正常,可这朱达表现出来是个煞星,有杀人的本事还滴水不漏。
又有钱,又有刀,还能让人得便宜的人物,常凯唯一能做的就是满面堆笑的弯腰低头,乖乖听话,有得赚那是运气,没得赚那也得照做,除了银钱还有刀悬着......
常凯一边把朱达请进门,一边细心观察,这几次见面都是在紧张或者糊涂的状态下,根本没有太多留意的心思,这次总算带着些平常心了。
初见的印象以为是个江湖刀客,刀头舔血做人命生意的那种,可今日见却发现对方热情中带着精明,却和那些有身家的生意人很像,可举手投足间除了武人训练带出的架势之外,又有几分矜持和文气,这又和读书人像,神态举止则蕴含些许自信和矜持,这种神态,常凯只在知县老爷和巡检大爷脸上看到过。
衙门中人见多识广,每日里都是和人打交道,这人做什么,出身如何,甚至现在处境怎样,稍加揣摩就能判断的很清楚,但常凯却在朱达身上犯了糊涂,往日里常被同僚夸奖的好眼力今日不管用了。
这次跟在朱达身边的,不是那个沉默健壮的同龄人,而是那个年纪略大,肩膀有些不利索,看着就像商铺管事的小伙子,这更让常凯摸不清对方的来意,只能乱猜是不是要在城内开什么骰子铺私娼窝子之类的买卖。
“怎么又拿东西上门,这么客气做什么。”常凯的婆娘也迎了出来,满脸带笑的埋怨说话,手上却不慢,直接把东西接了过去。
这次带的礼物是一卷布,一方肉,价钱的确没有前两次高,可都是能吃能用的实在东西,不是糊弄人的样子货色,对常凯的婆娘来说,这样的人来得越多越好。
“当家的,朱家小哥要是想办什么事,你可得给办妥了,别含糊着!”收了礼物,常凯的婆娘还念叨了两句,常家夫妻这么多年,很多关节她心里也明白。
“在这里胡言乱语什么,还不快给朱家小哥泡茶去。”常凯虎着脸吆喝了句,对旁人这么夫唱妇随的就应付过去,对朱达这等人可不能含糊,贸然答应事后反悔,吃了好处不认,对旁人能做,在这里就是找死。
常家婆娘自然想不了这么深,听到训斥之后,喜滋滋的说道:“这就去烧水,给你们上好茶!”
客气殷勤之后,总算请进了堂屋,常凯还没问来意,自家女儿又跑出来问小姐姐怎么没来,听说不来了之后,满脸失望神色,差点要哭出来的样子,让常凯当真哭笑不得,还是朱达承诺,说可以去找小姐姐玩,这才破涕为笑。
“不瞒常捕头说,我是达川行的东主,郑家集东边白堡村的鸭蛋生意也是我做的。”没等常凯问来意,朱达先开门见山的自我介绍。
刚听到这话的时候,常凯还没反应过来,随即就愣在那里,用不可思议的眼神看着朱达,直到厨房里自家婆娘吆喝儿女,声音传过来后表情才有变化,变成了肃然起敬和不可置信的混杂。
常凯不由自主的站了起来,抱拳说道:“没曾想那位点石成金的神童就是阁下,真是失敬。”
怀仁县各路人物没听过达川行和河边新村的极少,一来这两处在县内,二来这两处太传奇,三来这两处太生发。
本县发生的事本县人自然最清楚,虽说河边新村和白堡村属于大同左卫下辖,但这个范围大家从来都含糊过去的,自太祖开国到如今,大家的日子一直没什么变化,传说粮价比起几十年前要贵许多,可谁也判断不清真假,其他的大事无非是鞑子又打进来了,这河边新村和达川行的兴起是新鲜事,让人兴奋的新鲜事。
县城的百姓瞧不起卫所的军户,当他们是改了名目的农奴和佃户,也觉得卫所各个百户堡都是穷苦地方,结果就是这样的穷地方却做出了好大生意,那咸鸭蛋处处都有,这小小百户堡却做成了红火买卖。
单有一个咸鸭蛋还好说,更神奇的是,能把这鸭蛋带来的生意串联起来,没过多久,县城里也有人吃腊鸡腊鸭,用鸭绒枕头,也有百姓在城内养了鸡鸭平日里卖蛋给收购的人,到时候鸡鸭都能卖过去,怎么算都是赚钱的生意。
常凯身为衙门差役,对市面上的很多变化比旁人要敏感,比普通人有更多的消息来源,开始河边新村和达川行的消息传过来,衙门里的人都当是市井闲谈,可不知不觉间,却发现市面上的皮货种类多了,价钱也便宜了不少,其他各式百货也有类似的趋势,这才意识到,传闻中的这两处真给郑家集和怀仁县带来了繁华和流通。
至于做生意的是个少年,梦中被财神传授了天书和宝物,那边的鸭蛋和各色特产都和别处不同,味道鲜美,质量高超之类的荒诞传闻,常凯就是将信将疑了。
怀仁县的吏目差役们最关注的还是钱,达川行的生意里有私盐这一项,河边新村的各项特产又是畅销塞外,大家都能估计出那边的进项有多少,这样的肥肉,谁不琢磨着上去吃一口。
可真正老成的人却不会动,单是做私盐生意这一项就让人心生忌惮,私盐生意背后往往都是士绅和豪强,不然就是亡命徒跑单帮,在大同地方上的私盐又和卫所以及驻军扯不开关系,这样的背景谁敢去碰。
只不过不是每个人都有这份冷静,随着河边新村财源滚滚的消息越传越广,有些人就坐不住了,可去试着做些什么的都碰的头破血流,狼狈不堪的回来,有少数几个甚至就这么消失不见了。
到这个时候,大伙摸清了底细,敢情达川行的生意郑巡检有参与,河边新村这边还有位秀才,而且这秀才和一位游击的关系密切,这样的靠山背景露出来之后,那就无人敢碰了,郑巡检是怀仁县头几号的大豪,而那位和游击关系密切的秀才,在衙门里待久的人都多少知道是谁,知道当年干过什么。
这样的靠山和背景,谁还敢去碰,大家看着眼馋,有闲暇的时候去愈加繁华的郑家集快活一番,议论几句也就算了。
这次鞑子马队掳掠破坏,大伙一边吓得够呛,一边顾着自家发财,没什么人去想郑家集和河边新村,大同边镇一百几十年的历史,口口相传和亲身经历的事例很多,无论多么繁华的市镇地方,闹了兵灾之后,立刻毁于一旦,什么都剩不下,只有那些县城府城之类的才有长久的机会。
不管主动被动,关于达川行和河边新村的消息,常凯都被灌输了许多,今日里突然发现正主就在眼前,这“不可思议”和“肃然起敬”当然是免不了的,但最初的震惊过后,常凯又觉得就该是眼前这人,也只有这么样的人才能做下那么大的场面来。
“原来是朱公子,不知道达川行和河边新村现在怎么样了?”
“都毁了,郑家集被毁了,那两处村子也毁了,我们兄弟几个进山打猎才逃过一劫。”
得到了意料之中的回答,常凯感慨的叹了口气,大同太平了十几年,让他们都不太习惯这种兴兴灭灭,如果是放在从前,连叹气都不会的。
郑家集毁了,郑巡检肯定完了,那秀才也凶多吉少,岂不是说现在的......这念头在常凯的脑中一闪而过,随即就是消失,为了全家的姓名着想,还是不要想太多凶险的勾当。
朱达笑着说道:“从前的一点场面都被鞑子毁了,这次说出来倒不是为了炫耀,只是说出从前做过的事,会让常捕头更信任些,不会觉得我在诓人。”
“朱公子说那里话,老常怎么会觉得公子诓人,朱公子有什么吩咐,只管说就好。”常凯没意识到自己对朱达已经有了信任。
“这次鞑子作乱,百姓和商队急着进城避难,衙门这边趁机刮了不少财货吧?”朱达的态度依旧温和。
只是这问题却让常凯愣住,这位朱公子要来仗义执言吗?